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针对当前侦察器材和空中来袭目标的主要特点,运用数学建模和仿真模拟的方法对炮兵在机动过程中的生存能力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炮兵机动过程中的生存能力数学模型,该数学模型包含整体机动和分散机动过程中的生存能力数学模型,利用该数学模型对一个实例进行计算和仿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且为提高炮兵机动过程中的生存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信息化条件下机动作战对炮兵提出的新要求,根据炮兵战术理论和实际作战流程,应用马尔柯夫模型对自行炮兵机动作战转移决策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评定自行炮兵实施火力支援时的机动作战效能模型,反映了不同作战强度下自行炮兵能够有效进行火力支援的时间均值,最后通过仿真计算得出了可供参考的相关战术结论。  相似文献   

3.
张有Ji 《炮兵学院学报》1998,18(4):21-24,34
本文提出炮兵机动作战中分队机动的决策,应以使分队处于可提供火力支援状态的概率最大的原则,燕据此原则提出了一个炮兵分队机动的决策模型,给出了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4.
火力支援中存在着需求方和提供方。本文从火力支援需求方的炮兵、机动作战部队的指挥官的角度,探讨如何提高训练水平、贯彻条令、完善制度、加强炮兵与机动作战部队的协调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自从火炮问世以来,它便作为远射程、大规模的杀伤兵器运用于战场,始终保持着强大的威力和特殊的作用。历史上一切有作为的军事家如拿破仑、克劳塞维茨、库图佐夫、朱可夫等,都把炮战作为克敌致胜的重要手段,熟练地应用在作战中。斯大林称誉“炮兵是战争之神”。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炮兵迅速发展。增程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常规火炮的射程;制导技术的应用,大幅度提高了射弹的命中精度;弹药的改进,增强了火炮的毁伤效能;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建立,极大地提高了炮兵快速反应能力;装甲自行火炮的比重不断增大,使炮兵的生存能力和机动能力显著提高。炮兵仍然是高技术战争中的主角,炮战将大显神通。  相似文献   

6.
炮兵实施机动是提高其生存能力与作战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从集结地域至待机阵地机动阶段由于距离对方近、暴露时间长,是对方毁伤火力种类最为丰富和威胁最大的阶段.以行进中的自行与牵引炮兵连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阶段火箭子母弹攻击时的毁伤概率,计算了相应条件下的毁伤概率值,描述了毁伤概率与航路角、行进速度之间的基本关系和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解放军生活》2012,(11):10-11
炮兵曾是战场上最重要的火力突击力量,以其强大的火力、较远的射程、良好的射击精度和较高的机动能力等诸多优势,获得了"战争之神"的美誉。在战火中诞生、发展、壮大的解放军炮兵,更是战功卓著。但是随着精确制导武器的兴起,人们怀疑,如今的解放军炮兵是否神勇依旧。带着这个疑问我们走进了某炮兵师。  相似文献   

8.
概述在现代作战条件下,部队的机动能力不断提高。这就要求以火力遂行战斗任务的地面炮兵必须具有更高的射击精度,更短的反应时间,很高的首发命中率,以造成突然的火力;在作战指挥上要根据不同情况及时制定出最佳作战方案,加快作战部署。  相似文献   

9.
本文重点讨论了在核条件下作战时炮兵设置阵地和机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信息化战争使炮兵信息对抗对整个炮兵作战能力的发挥影响甚大。为科学评估炮兵信息对抗能力,对其信息对抗能力体系进行全面的分析,建立了评估指标体系;并利用模糊评定和层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炮兵信息对抗能力综合评估模型,从而为综合评估炮兵信息对抗能力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机动性是轻型炮兵武器系统作战需求论证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阐述了机动性的概念及影响因素,分析了轻型炮兵武器系统的组成、机动方式,提出了基于任务构建轻型炮兵武器系统机动性需求指标的思路,并依据所归纳的轻型武器系统作战任务和行动流程,构建了自身机动性需求指标、运输性需求指标和与作战任务一致性的机动性需求指标。  相似文献   

12.
炮兵实施机动是提高其生存能力与作战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从集结地域至待机阵地机动阶段由于距离对方近、暴露时间长,且对方毁伤火力种类最为丰富,是威胁最大的阶段.以机动自行和牵引炮兵连为研究对象,对该阶段榴弹攻击行进中炮兵连的毁伤概率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到了对两者而言,当航路角<15°或>60°时,被毁伤概率都相对较小;当航路角在15°~60°之间时,被毁伤概率也都相对较大;而当航路角一定,被毁伤概率随速度的增大而减小,且当自行和牵引炮兵连的行军速度分别大于40 km/h和35 km/h,被毁伤概率的减小幅度趋于缓慢等结论.  相似文献   

13.
船(舰)载炮兵射击机动方式的优化决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船(舰)载炮兵行间瞄射击时三种机动方式的特点,分析了影响火力突击效果的属性集,建立了评判各属性优劣的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评价射击机动方式的优化决策模型。  相似文献   

14.
炮兵压制武器历来都是各国陆军武器装备发展的重点之一。就总体而言,目前陆军炮兵的压制武器已发展到第三代。20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发生的高技术局部战争,对未来的陆战作战样式和陆战炮兵压制武器的发展正在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目前美、俄、英、法、德等国陆军为满足未来战场的需要,都已在应用当代最先进的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成果,发展新的和改进旧的炮兵压制武器,提高炮兵各类主要压制武器的战术技术性能和完善火力体系,所有炮兵主要压制武器都将向轻型化、小型化、自行化、自动化、大威力、高机动、多用途、数字化方向发展,并努力提高其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海防炮兵的作战能力,通过对炮兵打击目标的种类和数量进行分析,运用排队理论构建了数学模型,对给定条件的纵深机降步兵、气垫登陆艇和水面舰艇3种目标类型进行了毁伤计算,根据弹药消耗量计算出兵器需求,实现了炮兵兵器区分的优化.  相似文献   

16.
信息化作战,侦察感知能力是炮兵获取决策优势与行动优势的基础。依据炮兵侦察感知系统的功能与构成,分析炮兵侦察感知信息流程,运用系统动力学分析侦察感知系统的各要素及影响关系,进而建立炮兵侦察感知系统作战能力生成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依据设定作战背景,仿真分析了传感器性能、网络性能等对炮兵侦察感知系统能力生成影响问题,得出了较为可靠的结论,为炮兵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要素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在高技术条件下,由于各种高技术兵器特别是先进的夜视器材的运用,使现代夜战与传统夜战显现出不同的特点,按照这些特点及其规律,对我军炮兵夜战能力进行综合分析,以探讨在高技术条件下我军炮兵如何立足现有装备,提高夜战能力。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数字化战场和数字化部队的描述,分析了数字化作战对炮兵作战指挥、作战方式、部队编成、生存能力及后勤保障的影响,探讨了IC4ISR系统协调下炮兵营(连)的作战过程(监视与侦察、决策与指挥、机动与打击、评估与反馈、重组与恢复),进一步阐明了IC4ISR(一体化的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监视与侦察)系统在炮兵数字化中的核心作用,结合信息传递数字化、指挥体系扁平化、火力控制自动化、情报侦察网络化、发射平台机动化、装备建设配套化,提出了数字化作战对炮兵武器系统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9.
人们把炮兵称为“战争之神”。在野战炮兵所装备的各种压制兵器中,榴弹炮一直充当火力骨干的角色——为机动部队提供主要的间射火力支援。现代榴弹炮有牵引式和自行式之分,自行榴弹炮机动速度快、火力密集、行军-战斗转换时间短,在现代战场反炮兵火力日益强大的环境下,自行榴弹炮有着更强的生存能力,因此世界各国普遍将榴弹炮的发展重点放在自行榴弹炮上。  相似文献   

20.
神,是人们赋予某一事物的最高称谓,含有肯定、敬畏、尊重的涵义。二战中,炮兵以其射速快、火力猛、杀伤大的特点和功勋卓著的战绩,为自身赢得了“战争之神”的美誉。然而,两军对垒,各为其主。当敌我双方的“战争之神”在战场上不期而遇时,究竟谁能游刃有余,独占鳌头,永立神位呢?实践表明,时刻搜寻敌方炮兵阵地的位置,先敌展开,先敌开火,先发制人,始终是己方炮兵“保己灭敌”的最佳策略。但是,随着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炮兵机动能力普遍提高,射击距离大幅增加,指挥控制快捷高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