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美国空间对抗战略的调整与反制措施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勤 《现代军事》2008,(4):25-30
宇宙空间是人类未来希望之所在.近十年来.国际空间站、“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等重大国际太空合作项目接连不断。然而.与和平、合作开发太空的世界主流意愿相反.美国近年来不仅大力推进空间军事化.还通过各种途径大肆攻击渲染我国的空间试验.并进一步炒作中国发展太空武器。  相似文献   

2.
五、中国空军反绞杀战(1951年9月~1952年5月)中国空军战史通常把在朝鲜的空中作战行动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51年9月到1952年5月,是中国飞行员学习空战的时期,主要是与苏联空军一道参加防空作战。第二阶段,从1952年7月一直持续到1953年7月27日停战协议签署为止,在这段时期,中国空军更多地是进行独立作战并显露出是一支有战斗经验的部队,但是中国空军进行的空战还是很有限的。中国空军始终没有达到1950年后期设定的目标。1951年8月开始,美国远东空军展开了一场阻断平壤与中国边界…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次和平的使命,又是一次特殊的使命。2009年7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空军即将迎来成立60周年之际,沈空某部受命参加“和平使命-2009”中俄联合反恐军事演习,与俄军密切协同、蓝天竞技,这充分展示了两国联合遂行反恐作战任务的意志、决心和能力,向世界全方位展现了中国空军的靓丽风采,以豪迈壮举向伟大祖国和强大的人民空军60华诞献礼。  相似文献   

4.
《兵团建设》2009,(22):44-45
今年11月1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成立60周年纪念日。中国空军成立至今,已发展成航空兵、空降兵、雷达兵、高射炮兵、地空导弹兵等五大兵种。  相似文献   

5.
事件     
《环球军事》2013,(24):4-4
我军主战飞机在东海防空识别区常态化巡逻 中国空军新闻发言人申进科空军上校表示,中国空军组织主战飞机,在东海防空识别区进行常态化空中巡逻,加强对防空识别区内空中目标的监控,履行空军使命任务。申进科说,11月28日,中国空军组织1架空警2000预警机和数架苏30、歼11等主战飞机,在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执行空中巡逻任务。  相似文献   

6.
争夺制天权:美国"高边疆"战略的发展历程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边疆"战略是美国的太空战略,而且曾经一度是美国的国家战略.这一战略的提出与实施,对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诸多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冷战结束后,美国虽然不再频繁炒作"高边疆"战略,但"高边疆"战略的精髓却被完全继承下来,而且在大力推进新世纪版的"高边疆"战略,执意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其经久不变的目标依然是争夺制天权.美国新世纪版的"高边疆"战略,恶化了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严重阻碍中国的统一大业.但"高边疆"战略的发展历程所体现的军民结合、平战结合、以军事高科技带动民用高科技的战略思维,对中国制定发展战略、国防战略以及太空战略都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江南某机场,平坦无垠的跑道、郁郁葱葱的樟树林,这里是中国空军的诞生地,国民党中央航空学校就创建于此。1937年8月14日在这里发生了中国抗日战争史上首次空战。中国空军一举击落了日寇3架战机。“八一四”空战被载入史册。如今的空战原址驻扎着新一代的人民空军某师。多次出色完成  相似文献   

8.
全面抗战时期,面对强大的日本陆、海军航空队,中国空军一方面遂行作战任务,一方面开展自身建设。由于国力贫弱,工业落后,加之日本的野蛮侵略,中国空军建设困难重重,举步维艰。在外援的助力下,中国空军才得以苦撑危局,度过难关。抗战时期中国空军建设艰难曲折的历程表明:由强大国力支撑的航空工业体系是空军建设的基础,没有自己独立的航空工业,战时就要受制于人。  相似文献   

9.
中国空军抗战叙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空军抗战叙论屈新儒,张可在半个世纪前那场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对日本侵略军进行了地面、水域和空中的全方位抵抗,特别是明显处于劣势的中国空军官兵,英勇作战,予敌以重大杀伤,自身也付出巨大牺牲。从1932年2月5日到1945年8月14日,日本...  相似文献   

10.
义声前辈系中国空军参加过抗战的飞行员中为数不多仍然健在者。他的战斗生涯从侧面反映了B-25在中国的战斗使用情况,值此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刊发此文,以示纪念,共励后人勿忘先辈抗日艰辛。由于年代久远,当事人个中记忆与事实难免有出入,望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11.
李强  李力 《军事历史》2012,(4):46-50
全国抗战时期,中国空军在武汉会战中与进犯的日本航空兵团进行了殊死战斗,取得了重大战果,沉重打击、震撼了日军,有力地支援了中国陆、海军保卫武汉的作战,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日斗志,彰显出中华民族反抗侵略,不畏强暴的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及抗日军民对中国空军的辉煌战绩和不朽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向献身的空军英烈致以了崇高敬意.  相似文献   

12.
声音     
《环球军事》2014,(13):5-5
“日本军机屡屡在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制造危险行为,对正常执行空中巡逻任务的中国军机进行跟踪和干扰。针对日本军机危险行为,中国空军飞行员进行了有效应对,并一直保持克制,所有空中应对措施都是防御性行为,都符合国际通行惯例。”  相似文献   

13.
中国已经拥有一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空军,中国空军正在推进史无前例的现代化,并迅速缩小同西方空军在指挥控制、干扰对抗、电子战及数据链系统等方面的差距。未来,第四代战机将成为中国空军的骨干力量。第五代战机研发方面。歼-31飞机可与美国的F-35相媲美;轰-6轰炸机未来可携带防区外打击武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发展外空技术完全是为了和平利用外空,中国一向主张太空的非武器化,认为防止在太空进行军备竞赛符合世界各国利益。本文是美国专家的观点,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不久前,记者随团乘中国空军专机先后参观访问了澳大利亚、新西兰空军。随着那只尾部漆着鲜艳五星红旗的银色大鸟,迎着太平洋的劲风振翅飞过赤道,中国空军两项新的记录诞生了:首次派遣人数众多的高中级指挥员,访问大洋洲两个重要国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首次驾机在南半球进行长距离飞行。 这是一次典型的飞行访问。在18天中,记者随中国空军指挥学院高级班访问团一行  相似文献   

16.
策划人语航展背后的国家自信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已经举办到第七届了。与往届不同的是,这届航展设置了"中国航空日"。中国成为这届航展的主角。中国航空日成为这届航展的亮点之一。这一天,中国自主研制的最先进战机歼10强悍亮相。为歼10高难度飞行表演助阵的是:歼轰7、轰油6、歼8D、直8、直9、直11等中国空军主力战机。中国空军全面参与航展向世人展示的是中国军队与国家改革开放同步的姿态。2008年,中国大事不断,雪灾、地震、北京奥运。中国政府沉着应对,紧急有序调配资源。在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的当下,中国坚定而从容举办珠海航展,可以看出中国发展经济、持续开放的意愿、能力、目标以及信心。据统计,此届航展前三天专业日共成交102架各种型号的飞机,签订了总价值40亿美元的各种合同、协议。航展是世界观察中国的窗口,也是中国展示自己的窗口。这届航展上,"一支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中国空军将展示在世人面前。"空军副司令员景文春讲道,"航空事业的快速发展是世界文明进步的共同结晶,广泛的技术合作和技术交流,为航空领域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中国航空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同时也为世界航空的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梁蓬飞 《环球军事》2009,(19):47-47
当参加共和国60年国庆阅兵的最后一个地面方队威武雄壮地驶过天安门中心线,一个体型庞大的军机引领空中梯队划破长空,御风而来。看,预警机!我国自主研制的预警机!它骄傲地向世人宣告:中国空军有了自己的国产预警机。  相似文献   

18.
中国对军事航空的认识,始于清末明初,与大多数先进国家相比并不算晚,但发展一直很慢。从作战方面看,其中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两次战争中,空军作战规模较大,有不少经验值得总结,教训需要吸取。本文着重从中国空军的产生和这两次大的作战行动谈谈中国空军的发展建设。借鉴历史经验来探讨现代空军建设。一、中国空军的产生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发明世界上第一架飞机以后,欧美各强国迅速掀起了一股“航空热”,并很快把飞机用于军事行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战场上飞机已正式用于作战。1918年1月,英国率先组建了独立的空军…  相似文献   

19.
当我第一次能把束缚带解开,我迅速漂浮到舷窗边去看外面的世界,去俯瞰人类赖以生存的美丽家园。蔚蓝的地球上空飘着淡淡的白云,非常漂亮,无比壮观,这一刻,我深深为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这一刻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是多么的了不起。杨利伟在《天地九重》中写出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心声。《天地九重》是我国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的自述,是中国唯一、世界罕有的真实记录太空之旅航天员生活揭密的专著。杨利伟作为中国太空第一人以负责和揭密的态度亲自描写了中国人的太空之旅,读者跟随他的经历感受到真实太空旅行的美妙和神奇。该书用平实的语言告  相似文献   

20.
丁冉 《中国军转民》2023,(23):101-103
现今,一个国家的太空技术发展已成为国家地位和影响力的重要象征,中东国家也正在努力争取在太空领域中获得优势地位。目前中国与阿联酋以及沙特等国的太空合作渐入佳境,这些范例向我们展示了中国与中东国家太空合作的广阔前景。尽管随着美国注意力转向印太地区,中东国家也积极的实施在大国之间多面下注的新型外交战略。但鉴于太空合作的特殊性以及国内外局势的复杂性,中东与中国的太空合作仍受到自身对西方的依赖性、太空合作的竞争性以及内部的多重发展矛盾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