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是苏军撤离阿富汗20周年。那场持续10年的战争造成了约100万阿富汗人丧生,也夺走了1.5万苏军士兵的年轻生命。鲜为人知的是,苏联当局为了扶植阿总统纳吉布拉的傀儡政权,曾命令苏军在撤离前夕发起突袭行动,试图剿灭马苏德的游击武装。这次代号为“台风”的战斗行动造成大批阿平民死亡,也给临走前的苏军再添恶名。  相似文献   

2.
祥和 《环球军事》2010,(3):58-59
20世纪80年代的阿富汗战争常被外人看成苏联版的“越战泥潭”,但“历史必须细看”,实际上侵阿苏军在大多数时候都牢牢掌握着战场主动权,他们在“非对称作战”技巧和武器灵活使用方面远比越战中的美军高明。如果您还有些疑惑,不妨听听参加过侵阿战争的苏军列兵伊万·丘尔金的故事,他当时负责操作ZSU-23—4“石勒喀河”自行高炮,这可是阿富汗战争中苏军不可替代的宝贝!  相似文献   

3.
自入侵阿富汗以来,苏联不断地强化阿富汗战争,侵阿苏军已从最初的八、九万人猛增到现在的十五万人。尽管苏联一再增兵,但阿富汗总的局势正在日益恶化。目前,阿富汗游击队巳控制了百分之九十的国土,苏军和阿政府军占领的仅仅是一些大城市和基地。为了扭转被动局面,自去年以来,侵阿苏军采取了三管齐下的战略:  相似文献   

4.
朝鲜战争是一次交战双方投入大量军队的现代化战争。武建里穿插战是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5军第194师围歼侵朝英军第29旅的一次战斗。该战斗是在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进行的。  相似文献   

5.
登步岛战斗是发生在50年前的一次渡海作战。人民解放军某师主力驾木船冲恶浪奇袭盘踞浙东登步岛的国民党军,在即将获胜的情况下,遭国民党陆海空军优势兵力的联合反击,某师与敌激战后,安然撤出。此战引起了毛泽东主席的深切关注……战斗概况1949年秋,人民解放军第三...  相似文献   

6.
根据新华社综合:北京时间9月16日凌晨,遇刺的阿富汗反塔利班北方联盟领导人马苏德15日被证实死亡。 “记者采访”刺杀马苏德 9月9日,两名阿尔及利亚人伪装成电视记者在阿富汗北部塔哈尔省的反塔联盟基地,对反塔队盟最高领导人艾哈迈德·沙阿·马苏德进行“采访”。当他们打开摄像机镜头时,引爆了藏在里面的炸弹。另一种说法是,其中一名“记者”引爆了缠在身上的炸弹。 由于马苏德在反塔联盟中的特殊地位,这一爆炸案立即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马苏德的女发言人当时表示:马苏德的伤势并不严重,更没有生命危险。然而这位发言人的话立即遭到媒体的质疑。刺客给马苏德摄像时,距离应该相当近,既然他的贴身助手当场身亡,难道马苏德只受一点轻伤?果然,时隔不久,便有俄通-塔斯社记者称,马苏德还未送到医院,就因伤势过重,不治身亡。一名不愿  相似文献   

7.
张晖 《军事史林》2016,(4):29-37
斯大林格勒的胜利,让苏军轻敌了一次,在哈尔科夫付出了代价.德军在哈尔科夫的胜利,亦让其高估了自己,又想在库尔斯克一举扭转战局. 完成对哈尔科夫和别尔哥罗德的占领,德军正逼近北侧的库尔斯克.曼施泰因并不甘心获此“微利”,他更想趁热打铁,消灭库尔斯克突出部的苏军.希特勒对曼施泰因和豪塞尔的装甲军更是青睐有加,对下一步在库尔斯克与苏军的决战,给予深切期望.  相似文献   

8.
美、阿、澳等8国联合部队于3月2日发动了代号为“蟒蛇”的军事行动,围剿藏匿在阿东部加德兹山区的“基地”组织和塔利班武装分子。它标志着美国常规地面部队首次参加攻击行动。4日,在该地区的夏伊柯山谷爆发了美军5个月来在阿富汗进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地面战斗,7名美军士兵阵亡、数十人受伤。这场战斗震惊了世界,关于这次战斗的内情也出现了多种版本,有家媒体甚至绘声绘色地进行了“猜想”。通过采访权威  相似文献   

9.
在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中,我志愿军中部集团取得横城反击战胜利后,为扩张战果,于1951年2月13日至16日进行了砥平里战斗。这次战斗,志愿军以四个师的兵力围攻固守的美军一个加强团,激战两夜,仍未攻克。后因敌援兵突入,我进攻部队被迫撤出战斗。砥平里战斗的失利,给志愿军尔后作战带来不利的影响。在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的经验总结》中曾指出,由于砥平里敌坚  相似文献   

10.
1979年末,在苏共中央政治局意见不统一的情况下,苏军入侵阿富汗。1981年5月,长期在阿富汗作战的苏军指挥官们意识到,苏联军队在阿富汗的国内战争中越陷越深,负面政治影响极大。为此,由苏军总军事顾问马约罗夫大将、苏军的阿军总参谋长顾问萨莫伊连科中将、苏军总军事顾问参谋长切列姆内赫中将三人主签,经土库曼斯坦军区司令员马克西莫夫上将和土库曼斯坦州军事委员会委员罗亭将军附签,五人联名向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元帅致书面报告,建议"重新拟定政治和军事战略",暗示苏军应撤出阿富汗。虽然苏军总参谋长奥加尔科夫元帅和国防部副部长索罗科夫元帅也同意报告的观点,但乌斯季诺夫却否定了上述建议。此后,苏军又在阿富汗持续作战,直至遭到全面失败而被迫撤军。此报告对于人们全面认识当时的阿富汗形势和苏军的处境有一定价值。标题为译者所加。  相似文献   

11.
在俄罗斯武装力量博物馆内,珍藏着一面长188厘米,宽82厘米,上面镶有五星、镰刀、锤子的红旗,这不是一面普通的旗帜,就是这面旗轵在60多年前,由苏军士兵挂在了德国首都柏林国会大厦的主楼顶上。那么,在当时紧张的战斗中,苏军的红旗是从哪来的呢?原来,早在苏军攻打柏林半月前,苏军就特制好了代表胜利的旗帜。故事还要从苏军攻打柏林前说起。  相似文献   

12.
据有关资料介绍,迄至1983年12月止,苏军入侵阿富汗已满四年,侵阿苏军和卡尔迈勒政府军的消耗数以及阿游击队的战果小计如下:一、侵阿苏军十万人,四年中共伤亡两万余人,耗费八十至八十五亿美元。二、卡尔迈勒政府军七万人,四年中共伤亡、被俘、叛逃四万五千多人。三、阿富汗游击队约十万人左右,控制国土70%,人口八百四十万(占全国总人口的60%),有七至八个根据地。在四年中,共击落击伤敌机四百余架,击毁击伤敌坦克和装甲车七百余辆,和其他车辆三千辆、火炮三百余门。  相似文献   

13.
纪学仁 《防化学报》1998,8(2):74-78
据《苏军伟大卫国战争中烟幕的使用》一书记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中,后期,苏军在战斗,战役中较广泛地使用了烟幕。其在战役中使用烟幕的主要任务和方式有保障战役佯动,掩护强渡江河,支援战役突破,掩护后方目标,化学兵是烟幕保障的主要力量。  相似文献   

14.
毕勇 《环球军事》2008,(18):58-59
苏军1天攻下乌布里 1944年6月15日,在苏联强势攻击下,芬军只能勉强维持着第二道防线。已被突破的第一条防线上的芬军部队,为迟滞苏军的推进速度仍在顽抗。尽管在6月19日德国鱼雷艇送来了9000发炮弹,暂时压制住了苏军的进攻,但20日苏军的前锋部队已经进入了卡累利阿地峡的要冲乌布里。这让芬军十分震惊,因为在1939年的苏芬冬季战役中,苏联打到乌布里用了整整3个月时间,而这一次仅仅用了10天。  相似文献   

15.
惊心动魄大决战。逐条街道逐间房屋反复争夺。德军150万人被歼。莫斯科战役失败后,德军企图攻占斯大林格勒,切断苏军战略补给线。1942年7月17日,苏德战场一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开始。苏军的顽强抵抗使德军伤亡惨重。9月13日,德军攻入市区。市区防御战斗极为激烈。双方对每一块土地都进行了反复争夺,对火车站的争夺竟达13次之多。尽  相似文献   

16.
在苏联卫国战争的一次战斗中,苏军有一个担任阻击任务的坦克连,在弹药全部用完、德国坦克又逼近的情况下,连长急中生智,命令全连打开坦克炮炮闩,用信号枪装上绿色信号弹,从炮膛里向德军最前面的一辆坦克瞄准。连长一声令下,条条绿色的火  相似文献   

17.
在未来战争中,城镇将成为敌我双方争夺的重要目标,开展城镇游击战将是未来反侵略战争的重要方面。近年来,阿富汗人民为了抗击入侵的苏军,普遍开展了城镇游击战。他们在城镇组成精干的游击小组,采取各种形式和手段,不断打击、削弱、震撼苏军,其战斗规模虽小,但战果往往很可观。苏军在阿富汗游击队的沉重打击下,采取了各种反游击战措施:一是在城市内部实行宵禁,搜捕游击队的地下组织和潜伏人员,加强市区武装巡逻,重要目标遍设岗  相似文献   

18.
李亮亭  彭艳 《环球军事》2013,(19):56-57
1939年初夏,在沂蒙山区的莒南县汀水镇西石杭村张家墩曾发生过一场中国军队同日军的惨烈战斗。这场战斗虽鲜有记载,但此战国民党第57军第111师666团在团长关靖宇的带领下,有效阻击了日军在沂蒙山区的向北进侵,并让日军遭受重创,使日军500余人的部队付出伤亡230多人的代价。  相似文献   

19.
1944年4月8日8时,苏军近卫第3师在彼列科普地区向德军发起进攻,三百多门火炮对德军阵地实施了猛烈的炮火准备。9时15分,苏军发出冲击信号。这时,苏军的一半大炮停止射击,其余火炮向德军第二道堑壕转移火力,步兵在冲击出发阵地举起草人,高喊杀声,并用轻武器猛烈射击。德军见状急忙占领阵地还击。这时,苏军停止射击的炮兵突然开火,对占领阵地的德军急袭五分钟,使毫无防护的德军遭到重大杀伤。接着,苏军在炮火第二次转移后,又对第一道堑壕进行了一次急袭。由于炮火准备效果  相似文献   

20.
<正>2008年俄格冲突之后,俄罗斯当局清醒地认识到,俄军在进行当代局部战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改革之前,俄军实际上一直保留着苏军的编制特点,但与苏军相比,几乎在所有主要参数上都已经严重衰落了,包括战斗训练质量和人员素质、入伍动机、现代化程度、新武器和军事技术装备的换装情况。机关臃肿、军官结构失衡、常备部队少、武器装备老化等问题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