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祝爱军  李旭 《国防》2004,(1):56-58
太空是信息时代人类活动的重要领域。在未来的战争中,控制太空将具有重要的意义,争夺太空控制权的斗争将成为首要的作战行动,太空战将是21世纪战争的焦点。  相似文献   

2.
当前,太空军事化正处于愈演愈烈之势。如2001年1月22至26日,美国空军在科罗拉多州施里弗空军基地进行了代号为″施里弗--2001″的规模空前的大型太空战演习,这只是美国空军计划进行的一系列太空战模拟演习的首次演习。同年的3月5至9日,美陆军航天与导弹防御司令部在科罗拉多斯普林斯国家联合试验中心也进行了本军种第四次年度太空战模拟演习。不难预见,一种新的战争形态--太空战已经变得越来越伸手可及了。战争动员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于战争,有什么样的战争形态,就需要有什么样的动员样式与之相适应。因此,太空力量动员做为一个崭新的动员领域…  相似文献   

3.
美国空军在2001年1月22-26日进行了代号为“施里弗2001”的太空战模拟演习,这是美军举行的首次以太空为“主要战场”的军事模拟演习………严酷的事实表明。空间军事化的步伐正在加快,太空战的威胁正向我们走来。太空地位日益提高随着空间军事化和商业化的迅猛发展,空间已成为当今维护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所必须关注和占据的战略“制高  相似文献   

4.
<正>当前,太空军事化正处于愈演愈烈之势。如2001年1月22至26日,美国空军在科罗拉多州施里弗空军基地进行了代号为"施里弗——2001"的规模空前的大型太空战演习,这只是美国空军计划进行的一系列太空战模拟演习的首次演习。同年的3月5至9日,美陆军航天与导弹防御司令部在科罗拉多斯普林斯国家联合试验中心也进行了本军种第四次年度太空战模拟演习。  相似文献   

5.
正美俄极力构建太空信息系统在未来战争中,太空信息系统将成为陆、海、空等作战力量的倍增器,太空信息战将是太空战的主要作战样式。由于太空战中所有攻防武器都要依靠信息来指挥、控制,谁取得了太空制信息权,谁就能取得制太空权和战争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6.
当人类跨入新世纪的门槛后,随着美军大举操演“太空战”、俄罗斯成立新“天军”,欧洲、印度、日本等加速发展太空军事力量的举措不断出台,太空作为人类军事活动的一个新的战场正逐渐受到世人,尤其是那些太空强国的重视。可以预见,随着航天科技的飞速发展,太空的区位优势日益明显,太空战将以其独特的方式和作用登上人类战争的舞台。 太空战受战场区域、武器装备和尖端技术的影响,具有十分突出的作战特点,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7.
太空战及其对未来作战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详细地叙述了太空战以及太空战对未来战争的影响。谁占据了太空,谁就能控制全球。太空战的出现将对未来的军事作战理论、武器装备的发展及技术走向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美国太空霸权不受挑战的日子已经过去了。美国将继续高度依赖易损的,甚至在许多情况下十分脆弱的太空系统。通过制定有限太空战规则来降低太空防御代价,通过让对手担心失败和报复来强化太空威慑能力,这便是"有限太空战"构想的核心。今年年初,美国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发布了一份题为《从圣地到战场:美国太空防御与威慑战略构想》的研究报告,引起国际战略界的广泛关注。该报告深入分析了美国目前在太空防御与威慑问题上的被动与僵化,突破性地提出了"有限太空战"构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在太空防御与威慑问题上新的思路与想法。  相似文献   

9.
当人们发现,现代科技的发展可以使战争在作战实验室中“排练”时,“在实验室中学习战争”便成为了新的战法研究和战争演练方式。21世纪的第一个月,美国空军举行了有史以来首次大规模太空战模拟演习,神秘的美国空军太空作战实验室(Space Battle Lab)随之浮出水面,并成了太空战模拟演习的主角。  相似文献   

10.
段宁 《国防科技》2023,(4):81-85+91
随着21世纪进入第3个十年,第二次太空竞赛日益激烈。针对美国这一太空强国,通过分析其太空战略,研究其太空部队、太空军事基础设施的特点以及新太空军事联盟的发展历程,得出由美国主导的太空军事化、战场化、武器化格局已经成型的结论。这种形势对和平利用太空国家的发展战略构成了严重威胁。结合上述分析,为更好地解决第二次太空竞赛带来的风险和冲突,使人类能够共享共有太空、和平利用太空,提出加强和平发展宣传、普及强化太空安全意识、完善太空人才梯队建设、加强全球太空深度合作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
刘江平 《当代海军》2008,(10):42-46
人类战争史表明,哪个领域里的经济利益最大,哪里往往就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争夺对该领域的控制权就成为战争双方争夺的新焦点。20世纪中叶后,人类活动的步伐已从陆地、海上和空中拓展到外层空间。随着太空开发利用的深入发展,各国对太空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用于太空作战的武器装备也将随着各国对空间的开发和争夺而不断涌现。太空战将随着空间的争夺和太空武器装备的发展而登上人类战争的舞台。针对未来太空力量建设和作战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国防大学战役教研部军事理论教研室副主任孟庆全教授。  相似文献   

12.
2003年2月20~27日,美国空军空间司令部在科罗拉多州施里弗空军基地进行了代号为“施里弗Ⅱ”(SchrieverⅡ)的大型太空战模拟演习。这是继2001-年1月“施里弗-2001”太空战模拟演习之后,美国空军的第二次类似演习。尽管  相似文献   

13.
樊高月  宫旭平 《国防》2016,(2):40-44
美国太空战略思想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目前已经比较成熟。历届美国政府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美国太空战略思想予以修改、发展和完善,呈现出各届政府的鲜明特点。在美国太空战略思想的发展过程中,艾森豪威尔政府确立了军民双轨制太空战略,“以民掩军”开发军用太空项目,打出“和平利用太空”旗号,定下了美国太空战略的基调;里根政府建立军种和联合太空司令部,实施“战略防御倡议”,首次公开提出要在太空大规模地部署武器,同时把太空作为一个作战领域。这两届政府对美国太空战略思想的发展具有更为重要的影响,对太空武器化、军事化趋势负有更为重要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樊高月  宫旭平 《国防》2016,(3):52-55
美国太空战略思想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目前已经比较成熟。历届美国政府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美国太空战略思想予以修改、发展和完善,呈现出各届政府的鲜明特点。在美国太空战略思想的发展过程中,艾森豪威尔政府确立了军民双轨制太空战略,“以民掩军”开发军用太空项目,打出“和平利用太空”旗号,定下了美国太空战略的基调;里根政府建立军种和联合太空司令部,实施“战略防御倡议”,首次公开提出要在太空大规模地部署武器,同时把太空作为一个作战领域。这两届政府对美国太空战略思想的发展具有更为重要的影响,对太空武器化、军事化趋势负有更为重要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航天技术的迅猛发展,在打开外层空间开发和利用通道的同时,也把太空变成了一个重要的军事领域。特别是随着军用航天器的迅速发展,在不远的将来,军队将会充分运用高技术武器装备,在广阔的太空开辟新的战场,进行前所未有的军事对抗。 天兵天将扬威太空 随着太空战场的开辟和建立,将出现一个崭新的军种,即“天军”。太空战场上的“天军”,就是以航天司令部为中心,以经过特殊训练的宇航员组成的太空作战部队。 早在二十多年前,以美国和苏  相似文献   

16.
从太空战场的由来出发,简要叙述了太空战、太空战场的定义作战样式及其意义,并且对太空战场的作战武器和"天军"作了介绍,最后对未来太空战场的建设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国防要闻     
美国紧急出台新太空政策具备多种反卫星能力最近美国空军参谋长透露,已经批准了新版《太空作战》文件。新版《太空作战》的要点包括:界定太空战协作机构、联合部队空天组织指挥官履行太空作战指挥官的任务、太空作战部队的使命等内容。  相似文献   

18.
2001年1月22-26日,美国空军在科罗拉多州施里弗空军基地举行了代号为“施里弗2001”(Schriever2001)的大型太空作战模拟演习。这是美国第一次把太空作为主战场而进行的演习,并把中国作为主要假想敌。这次演习既不同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为实施“星球大战”计划而进行的导弹防御模拟演习,也不同于20世纪90年代美国侧生和用太空支援地面作战的模拟演习,表明美国新政府更加重视太空作战,把控制和使用太空作为信息化时代的主要威慑手段,试图以其强大的空间能力永远称霸世界。  相似文献   

19.
许尤福 《宁夏科技》2001,(12):76-80
在现代高技术战争中.传统的海陆空作战越来越依赖于太空战场的支援,使得遨游于太空中的各种侦察、预警、通信、气象等卫星的作用日益重要,它构成了一个集通信、指挥、控制与情报收集为一体的C^3I系统。卫星的发展使太空成为制天权和太空威慑的战场.太空战在未来似乎无可避免。  相似文献   

20.
2005年,美国依然领跑世界空军武器装备发展潮流,明确提出发展太空战武器装备;其他国家根据本国实际,继续投入到以改造为主的空军装备发展热潮。太空武器成为美空军发展新重点,近太空研究计划开始启动近年来,虽然美空军多项重大采购项目遭到削减,但在发展太空武器方面却畅通无阻。2005财年空军得到81亿美元发展太空武器,而2006财年则增加22.2%,达到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