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河南省西峡县“科技致富标兵”——生化制品厂厂长葛超,在当地家喻户晓。1985年冬,葛超从部队服役期满回到了家乡。他这个在兰州当兵的小伙子,由于受驻地农民和故乡农民艰苦生活条件的影响,退伍后决心要走出一条致富道路。1986年元月,他得到当地农行的大力支持,贷款1000元作为学习技术的费用,让他至吐郑州去学习土法提取肝素钠和土法提取胆红素的技术.他掌握了这两项技术回乡后,立即在本县原料充足的城关镇建点收购,  相似文献   

2.
龙成祥——四川省军区警卫连班长,一名普普通通的士兵。江泽民、杨尚昆、李鹏、万里等中央首长和共和国的15位将军接见过他;50万农民惦记着他;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四川省委书记杨汝岱,在全省人武系统扶贫表彰会上,赞扬过他。要问为什么?回答是因为他独创的科学养猪技术,使巴山蜀水农民脱贫致富如虎添翼…… 1984年,龙成祥成了共和国的一名新兵,临行  相似文献   

3.
在川陕革命老区的四川省阆中市金城乡,有一位闻名全省的农民“土博士”。他就是阆中市最大的土地经营企业之一、民兵科技小分队队长——曹仁伟。1994年以来,他大胆在农业技术、科技承包、业主经营、带民致富等方面努力探索,取得了显著成绩。1998年荣获第三届中国杰出青年农民提名奖;1999年获“第二届四川  相似文献   

4.
他用26年当好一名合格的兵,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钻业务,默默无闻作奉献,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正是在这平凡中却折射出了一名老兵的品格。26年来,他9次调整工作岗位,阅读了120多本工作书籍,撰写了40余万字的心得体会,参加了  相似文献   

5.
几个中年人把一头黄牛放倒在地,用绳子紧紧捆住四只蹄子,一个穿长褂的青年手里拿着工具,正准备在这头黄牛的胆囊部位剪毛,然后动手术。这个青年就是河南省西峡县蛇尾乡宝玉河村退伍军人、民兵连长葛荣超,正在进行一例人工培殖牛黄的手术。一年来,他已经成功地学会了人工培殖牛黄的技术,并先后为农民进行了21例人工培殖牛黄的手术,都取得了满意效果。 1985年冬,葛荣超从部队服役期满回到了家乡。他这个在兰州当兵的小伙子,由于受驻地农民和故乡农民艰苦生活条件的影响,退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莒县桑元乡是一个偏远的山乡,传统的观念,安于现 状的保守思想,使山里农民一个“穷”字演绎了几十年、数辈人。 然而,一个专武干部的出现,带动了一个年纯收入上千万元的产 业,使这个穷山僻壤的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就是桑元 乡原武装部长、现任峤山镇武装部长秦治晓。 1997年,秦治晓刚任桑元乡武装部长时,看到群众生活的困 顿,他几夜没合眼,如何带领农民闯出一条发家致富的路子,成 了他日夜冥思苦想的大事。帮扶农民致富,就要帮助群众找到一 条适合当地实际的好项目。  相似文献   

7.
绿柳在微风中摇曳,鸟儿枝头鸣叫。一位目光炯炯,脸上漾溢着青春光泽的退伍军人,身背工具箱,走在乡间小道上。他就是梅河口市城南乡民兵连长金斗万。金斗万入伍前,看到大部分农民都买了家用电器,可是,使用保养能力差,坏一件就得到几十里外的城里去修。交通不便,农活又忙,农民修家电难的问题非常突出。入伍后,金斗万在部队积极参加军地两用人才培训班,刻苦钻研电器修理技术,他花了350多元钱,买了  相似文献   

8.
农民张修初征答下联“甲子年闰十月两度雨水双春六百载才逢一岁。”这是湖南省邵东县双泉铺乡茶园村农民张修初作的一副对联的上阕,他向解放军指战员和全国青年民兵征答下联,凡答对者他将赠送一份农家礼物。张修初说,1984年是甲子年闰10月,全年两个雨水节,两个立春节,本乃是历法排立,不是  相似文献   

9.
苏杭 《军事史林》2010,(4):61-61
1944年2月10日,晋察冀边区第一届群英会在阜平县柏崖村隆重开幕。有一位头戴毡帽的青年农民在大会上发言,赢得了全体与会者的热烈掌声。他就是誉播边区的爆破大王——李勇。  相似文献   

10.
现任湖北襄阳县双北村党支部书记的姬建强,1978年从部队转业时组织上为他在县城里安排了一份很好的工作,而他却说:“我是农民的儿子,又是党员,家乡贫穷面貌不改变,我没有资格进城区”放着“铁饭碗”不端,父母想不通,未婚妻也离他而去。但这并没使他有所动摇。他毅然回到魂牵梦绕的故乡双  相似文献   

11.
在我军群星灿烂的历史上,高敬亭作为一颗明星曾闪烁出耀眼的光芒。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过早地逝去,他的业绩至今鲜为人知。我作为他当年身边的一名警卫战士,对他既崇敬又悲惜,久久不能忘怀。 1901年8月14日,高敬亭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董店(今属新县)。1928年春,他在家乡参加农民运动,翌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光山县、鄂豫皖省苏维埃主席,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第75师政治委员、红28军政治委员等职。在1934年11月红25军离开鄂豫皖苏区长征后,他领导红28军独立自主地坚持了极其艰苦  相似文献   

12.
说起邓小平,大家对这位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的生平事迹如数家珍. 提到李德生,他也是党史、军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1916年5月20日,李德生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柴山堡李家垇(今属新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28年参加革命.在斗争中,他成长为我军一名优秀的军事指挥员.  相似文献   

13.
1996年11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给获得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称号及提名奖的20位青年农民的回信中,称赞他们说;“在你们身上,体现了社会主义中国新一代农民崭新的精神风貌。” 20位优秀青年农民中,有一位民兵连长,他就是中国华鑫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剑  相似文献   

14.
1989年9月1日中午,在湖北省武汉市同济医院门诊部的楼道上,56岁老农民李丙香跪在地上痛哭失声,一见穿白大褂的人就爬上前去作揖哭喊:“医生,求你救救他吧!乐成这伢不能死,死了我们没法子向全村人交待呀!”“医生,让我替他去死吧!”  相似文献   

15.
他微笑着,带着几分羞涩、几分骄傲,从海拔2000多米的长白山高寒山区走进辉煌的首都劳动人民文化官,捧回了1988年全国农民书画大赛绘画二等奖的奖杯和证书。他就是吉林省汪清县春阳镇春光村的朝鲜族民兵画家——边哲洙。1956年,边哲洙出生在龙井市三合乡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里。他6岁那年,母亲病故,扔下了他和三个姐姐,两个哥哥。哲洙在哥哥和姐姐的拉扯下,上了中学,成了村里的的“小秀才”。一个偶然的机会,哲洙发现金老师图画画得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郊区建国乡圳江村民兵姜崇,胸有国际市场意识,充分利用地方柳编工艺资源,三闯“广交会”,将产品打入了欧美市场,为当地农民特色致富创出一条新路。 26岁的姜崇,擅长于当地特有的柳条编织工艺,1999年他创作了一套园林装饰柳编工艺产品,各方评价不错。当他在电视上看到有关“广交会”的报道后,眼睛一亮,决心出去闯一闯。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邓州市市委常委、市人武部部长、“编外雷锋团”名誉团长殷明全,把弘扬雷锋精神、践行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在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任职6年来,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为农村的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维护农民利益上作出了贡献。被大家称为贴心人。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通许县退伍军人李继青带领残疾人办起了糊精厂,帮助群众脱贫致富。今年3月份,他被评为河南省扶贫先进个人。李继青在部队学会了制作糊精的技术。1984年他退伍回到了通许县四所楼乡岭西村后,发现本村有不少农民还没有摆脱贫困,特别是残疾军人,穷得吃油买盐的钱都没有。如何使这些人脱贫致富呢?他与  相似文献   

19.
1 那是1988年春天,退伍军人郑长金自费组织几名同乡前往河南省南召县参观学习粗丝制作地毯技术。在请南召县东风地毯厂代培技术员的同时,他组织50多名青年农民投入了地毯厂的施工建设。设计、建房、设备、安装等一切工作,都需要他亲自去操心、劳作。白天他第一个出现在工地,同工人  相似文献   

20.
在辽宁省开原市马家寨乡杏花村,有位妇孺皆知的传奇人物——“大校农民”李守发。对于这个一身农民装束的老头,人们总有讲不完的故事,说不完的话题;人们尊敬而亲切地称呼他“李司令”,几乎忘记了他的真名。 借问司令何处去 牧童遥指杏花村 4年前,“李司令”从吉林省长春军分区大校副司令员岗位上光荣退休。 1998年仲秋,偏远寂静的杏花村议论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