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胜自己     
闲暇看某电视剧,对其中“战胜别人易,战胜自己难的精彩对白”有所感悟:是啊,人要真正认识自己已属不易,战胜自己就更加困难。战胜自己究竟要战胜哪些东西?其一,懒惰。懒惰与生俱来,凡人都有惰性。留心观察,现实生活中的懒惰现象随处可见:有的思想懒惰,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奉行拿来主义;有的学习懒惰,强调客观,疏于思考,满足于一知半解;有的工作懒惰,消极应付,不思进取,标准质量不高;有的生活懒惰,饱食终日,游手好闲,最终平平庸庸、一事无成。其实生活是公正的,你付出多少努力,就会有多少收获。有人说“安逸是生命的腐蚀剂,懒惰是人生的海洛因…  相似文献   

2.
珍惜挫折     
人的一生要经历无数次挫折与失败。常言道 :“人生无坦途 ,处处有挫折。”人们欣赏波涛撞击礁石后绽放的浪花 ,赞美战胜挫折畅饮成功美酒的勇士。直面挫折 ,有的人愈挫愈奋 ,把挫折视为人生的磨刀石 ;而有的则自叹命运不济 ,甘于退缩 ,止步不前 ,把挫折看作是横亘在自己面前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人生的漫漫长卷是因为有了战胜挫折的动人情节才更加引人入胜 ,生活中也正是有了亲历挫折而奋起的感人故事 ,才使人荡气回肠。没有挫折的成功令人索然 ,而用挫折酿制而成的胜利之酒 ,才让人回味悠长。轻视挫折 ,你会再一次品尝苦涩 ;逃避挫折 ,人生…  相似文献   

3.
人生的第一看当“看得远”。一位学者说:“要想使人生过得有意义,惟一的办法是高瞻远瞩放眼量。”人的目光因人而异,有的人如鹫鹰,有的人如鼹鼠。看远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没有远见难有作为甚至必犯错误。有道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此话又可这样来理解:有了深谋远虑就能消除和克服“近忧”缠身,使人变得豁达、乐观。看远,既是目标,也是过程,更是境界。目标牵引成长,过程充盈人生,境界提升形象。一个被眼前美景所吸引的人难见山外之山;一个被蝇头小利所诱惑的人,难睹天外之天。这种人,往往在自我陶醉、自我满足、自我放纵中自毁前程。人生的第…  相似文献   

4.
有则寓言 ,说的是一只猫头鹰搬家的故事 ,忙着要从西方搬到东方去 ,斑鸠问它 :“西方是你的老家 ,为什么要搬到东方去呢 ?”“因为我实在在西方住不下去了 ,这里的人都讨厌我夜间的叫声 !”斑鸠劝道 :“你的声音怪难听的 ,要是你改一改自己的声音 ,或停止在夜间歌唱 ,不是仍然可以住下去吗 ?”确实如此 ,猫头鹰即使搬到东方 ,环境虽然变了 ,但那令人生厌的声音不变 ,东方的人也会讨厌的。现在我们周围有一些人 ,也象“猫头鹰”一样 ,看不到自己的毛病 ,却一个劲地在埋怨环境。比如 ,有的人犯了错误或进步受挫 ,不是从主观上找原因 ,总喜欢把…  相似文献   

5.
较真     
较真牛润科嗨,人呀,各有各的脾气,象我,活了大半辈子,认定了的死理不变,那名和利,不是削尖了脑袋争来的,要是不属于你的,就是争了回来,也早晚会出事的。你说呢?正因为如此,所以拿当今的一句嚼烂了的词来形容,我活得挺“蒲洒”,总不象有的人活得那么累。天天...  相似文献   

6.
赵南起部长在全军后勤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我国的国情、军情,真正弄清楚为什么要过紧日子,怎样过紧日子。”我军历来有顾全大局,服从国家经济建设的传统。在弄清当前大局后,自然会服从稳定经济乃至稳定社会的需要,继续“忍耐”,过好紧日子的。  相似文献   

7.
文摘大观     
记住这些人俗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人活在世上,难免跟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有的可能是一面之交,有的可能终生难忘,有的可能失之交臂,有的可能一见如故……无论怎样,总会遇到一些让你难忘的人。这些不同的人,对你的人生态度或为人处世会有所裨益:1.遇到你真爱的人时,要努力争取和他(她)相伴一生的机会。因为当他或她离你而去时,一切都为之晚矣。2.遇到可信赖的朋友时,要好好和他(她)相处下去。因为在人的一生中,得到一名倾心的知己真的很不容易。3.遇到相助的贵人时,要记得好好感激,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因为他(她)是你人生的转折点。4.遇…  相似文献   

8.
“不”字简单,谁不会说?但有的人在该说“不”时往往没有说,有的人在不该说“不”时却轻率地说了,这大概有三种情形。 一是不敢说“不”。在同事面前说“不”,可能被认为不是好同仁,会招致挨骂;在老板面前说“不”,可能被认为不是好员工,会遭受“炒尤鱼”;在老师面前说“不”,可能不是好学生,会受到批评。难怪那么多人不敢轻言“不”字,凡事唯唯诺诺,察颜观色,见风使舵,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即使面对假、丑、恶现象,也熟视无睹。  相似文献   

9.
在一场以“经营亲密关系”为主题的讲座中,我设计了几个题目,给在座的人自我检测。“如果你中了10亿元.你会把这个消息告诉几个人?”我常常听见有人说:“如果中了10亿元,我会消失。”消失到哪里去呢?消失是不是意味着要到另一个地方展开新生活,并且断绝一切旧关系?那是不是就表示旧生活中,竞无一个可爱之人,没有一件可恋之事?如果真是这样.人生不是太可悲了吗?这么可悲的人生.会因为得到10亿元而变得截然不同吗?  相似文献   

10.
军队要“忍耐”,要服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这是邓小平同志根据国际环境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国情作出的重大决策,无疑是完全正确的。近年来,围绕“军队要忍耐”这一问题,不少报纸、杂志发表了大量文章,对于全面、准确地理解和贯彻邓小平同志的指示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我们也感到,在研讨军队要“忍耐”这一关乎军队建设全局的重要指示中,有些文章对军队要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指出:“有了正确的观念和正确的思想,还要有比较恰当的表达方式告诉别人。”为什么同样一个道理,有的人讲出来会使人茅塞顿开、心悦诚服,而有的人尽管讲得口干舌燥、精疲力竭,却难以打动人心?这就需要讲究说理艺术。说理要讲自己的话。讲自己的话,对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上好教育课至关重要。加里宁在(论共产主义教育)中说:“你要是说话,那得说自己的话,话虽说的不同,但实质是一样。那样,人们就会听得入神一些。”相反,用现成的“公式化”、“程序化”语言,讲“套话”、打“官腔”,没有自己的理解和真情实感,话讲得再…  相似文献   

12.
一个人要经历许多事情才能成长,有的转瞬即逝,有的却刻骨铭心。有那么一些书籍,它们不但给你以生命启示,而且让你明白人生的意义,它们是我们灵魂的圣地。对我而言,《西行漫记》就是这么一本书籍。5年前,我有幸阅读了埃德加·斯诺的这部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忍耐”中求发展已经成为我军在贯彻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军队要忍耐”思想过程中所形成的一项共识。大家在自觉忍耐、为服从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作出应有贡献的同时,求发展、求壮大。在“忍耐”中求发展,首先是军队自身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任何事物都有其自  相似文献   

14.
如何人比人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安慰人不要盲目与别人攀比。 但在实际生活中,比却无处不在。与谁比、比什么、怎样比,这是摆在每个人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比”的境界不一样,由此而产生的结果就大相径庭。有的是一味与比自己强的人比实惠、比待遇、比享受、比索取、比名利、比级别、比地位。这种比只会越比越生气,越比越泄气,越比越没有工作斗志,甚至会丧失一名共产党员最起码的人生准则。不是吗?有的人越比生活越奢侈,轿车换了一辆又一辆。手机换了一部又一部,情人换了一个又一个,别墅建了一栋又一栋。  相似文献   

15.
“要用新脑筋来对待新事物”,“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这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也是重要的思想方法和领导艺术。作为部队党的组织部门,我们感到过去有些事情没有办好,不是失之于方向不明,而是失之于在研究党的建设上用心不够,缺乏适应新形势的具体措施和有效办法。客观事物出现新问题是绝对的,办法的新旧是相对的。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新办法的效用和新成分的含量逐渐弱化和减少。因此,一劳永逸、一成不变是形而上学的,必须解放思想,把继承和创新结合起来,既要使新办法目臻完善,又要注意大胆闯试,另辟溪径,力求有新的发现、新的创造、新的作为。在对青年教育方面,我们沈空部队不少单位都摸索形成了一些适合本单位特点的方式方法。比如,有的是“人生导游”,有的是“系列引导”,有的是“四年定向读书成才”,  相似文献   

16.
李建军 《政工学刊》2014,(10):20-23
著名作家柳青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通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新学员们,你们在完成基础教育转入高等教育的人生紧要之处,选择了军校,选择了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就是迈出了人生最为关键、最为重要的一步,这一步会影响到你的一生、决定着你的未来。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站在全局的高度,明确提出军队要“忍耐”,要顾全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忍耐的中心思想,是要求军队抑制过高的需求和不适当的国防建设规模。邓小平同志的号召,得到了广大指战员的理解和支持。全军上下自觉忍耐,积极忍耐,在忍耐中有所作为。然而,忍耐是不是有一定限度?军队承受忍耐的能力究竟有多大?军队要不要在忍耐中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18.
某连生活管理不善,超粮万余斤,为堵这个窟窿,吃开了粗粮。战士小王因咽不下“窝窝头”,受不了天天饿着肚子训练的苦,给连队干部留下了一张“回家吃三天饱饭就回来”的纸条,便不辞而别。小王归队后,指导员对其进行了严肃批评,并说:“全连这么多人都受得了,就你一人挺不住!军人嘛,就得要忍耐一点。”  相似文献   

19.
刘勇彦 《政工学刊》2013,(11):65-65
如何赢得尊重、赢得身价,是时下很多下部队当兵蹲连干部讨论的热点话题。身价来源于苦乐与共的感同身受,来源于排扰解难的实际行动。当兵蹲连,当的是“兵”,当兵就要当出兵样;蹲的是连,蹲就要真地蹲在连上。位置摆正了,身价自然就上来了。 放低架子。“架子”就是所谓的身份,但身份不是身价,并不能与能力和素质画等号。处在一级机关,这一级机关的权力和位置就是你的“架子”。“架子”是组织给的,如果拿出来摆谱和显耀,那么基层官兵就会觉得你只会拿着“架子”唬人,没有真本事。  相似文献   

20.
有很多的事物,看似是“是”,其实却是“非”。也有很多的事物,看似是“非”,其实却是“是”。美国社会学家肯特·M·基思博士写了《似非而是》一书,提出“‘似非而是’十大戒律”。戒律之一:人都是毫无逻辑、不讲道理、以自我为中心的。但还是要爱他们。戒律之二:你如果行善事,人们会说你必定是出于自私的隐秘动机。但还是要行善事。戒律之三:你如果成功,得到的会是假朋友和真敌人。但还是要成功。戒律之四:你今天所行的善事,明天就会被人忘记。但还是要行善事。戒律之五:坦诚待人使你容易受到伤害。但还是要坦诚待人。戒律之六:思想最博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