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小拐是农八师一三六团所在地,因古老的玛纳斯河在流向准噶尔盆地的途中拐了个“小”弯而得名.小拐位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西南缘,克拉玛依市辖区内.清朝时,小拐曾是一个驿站,新中国成立后,小拐又是拉开军垦第一犁的地方.古树一条街、沙湾县衙旧址和师部大礼堂记录了小拐的百年历史.  相似文献   

2.
李乐学 《兵团建设》2003,(12):53-54
根据毛泽东"屯垦戍边"命令,进疆人民解放军一部于1954年10月7日就地转业成立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这支脱下戎装的生产建设大军中,有一支闻名新疆和西部的建筑施工雄师——新疆兵团建筑工程师。半个世纪以来,这支建设大军以三代人的青春、汗水甚至鲜血,铸起了天山南北的铁路、公路、水库、电站、油田、机场、工厂以及城市,为新疆的开发和建设奠定了基础。大漠雄风,汹涌着地球一隅的万年沧桑;长河落日,记录了兵团建设者的千般辉煌!为了湟渠更辉煌伊犁河三条支流之一的喀什河,出西天山尼勒克峡谷山口向伊犁河奔泻而来。喀什河拐湾的河床处,有一道土坝,土坝西头有一条引水大渠,这就是有名的湟渠。民族英雄林则徐,当年在被道光皇帝发配伊犁期间,曾经主持修建了造福一方的湟渠水利工程。百年沧桑,岁月的风尘使湟渠逐渐堵塞、衰败。  相似文献   

3.
巍巍的天山,欢腾的玛纳斯河,广袤的田畴,满城的绿荫和军垦各族儿女。共同见证了这个历史时刻——奥运圣火"祥云"在农八师、石河子市的成功传递。6月19日,石河子市近30万军垦儿女的热情随着"祥云"火炬的点燃而激荡,奥  相似文献   

4.
正莫索湾(原名毛索湾)位于准噶尔盆地中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属玛纳斯河中游地区。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土、光热资源丰富,适宜于多种农作物生长,是发展粮、棉、糖、畜牧业的理想基地。早在清朝同治年间(1862年至1874年),玛纳斯、呼图壁县附近的汉民为反抗阿古柏和"清真王"妥得璘曾逃避至此。他们组织民团,筑城自卫,一边战斗,——边生产,建立了西营、马桥、野马、东湖等城镇,在左宗棠收复新疆时曾起过积极作用。之后,这里因严重缺水而逐渐荒废。  相似文献   

5.
高雄 《兵团建设》2005,(5):52-52
农六师新湖农场地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中部,玛纳斯河、塔西河下游,土地面积981.2平方公里,是我国国土面积的万分之一,年种植面积34万亩。该场始建于1963年,如今,场区交通便利,场部离312国道40公里,呼克公路、干莫公路穿场而过,是自治区和兵团在北疆地区重要的粮棉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6.
在新天酒业葡萄种植基地,有一片酒园,叫玛纳斯酒园,这是新天最大的单体葡萄酒厂,位于新疆北部的玛纳斯河畔,周边是新疆著名的玛纳玛纳斯的传说  相似文献   

7.
你到过炮台吗?当你踏上炮台的土地,首先映入[帘的会是阡陌相连的农田,密如蛛网的渠道,四通八达的柏油路。如果是盛夏前往,你领略到的将是处处麦海金流、瓜田香涌。炮台,位于玛纳斯河中下游,是农八师一二一团所在地,也是兵团最早创建的团场之一。1950年春天,七十五团官兵响应“军队参加生产建设”的号召,在南疆库尔勒、尉犁拓荒造田,生产自给。7至11月,全团1933名指战员奉命北移,步行近千公里,翻越天山,奔赴北疆玛纳斯河中下游炮台地区安营扎寨,拉开了开发炮台、建设炮台的序幕。其实,炮台最早开发于清朝光绪二年到十年。那时驻扎在当地的清…  相似文献   

8.
农三师前进水库管理处常年担负着“三渠二堤一库一龙口”的防洪抢险和引、蓄、配水任务。2006年,该处干部职工弘扬“团结、爱处、奉献、拼搏”的精神,不仅保证了各防洪堤安全度汛,而且取得了引  相似文献   

9.
四川绵竹县近几年先后组织数十万民兵成建制参加了红岩渠扩建,绵远河绵的段综合治理等重点水利设施的建设。 去冬今春,他们遵照县里部署,再次发动组织数万民兵,参加环城路建设,受到广泛好评。 环城路建设工程的施工队伍采用  相似文献   

10.
石河子市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的南缘,建在玛纳斯河西岸的戈壁滩上,它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是茫茫戈壁滩上的一颗耀眼的明珠。1950年春天,北疆的冰雪刚刚融化,王震将军带着要在玛纳斯河边建设一座新城作为屯垦戍边基地的设想,与陶峙岳、张仲瀚及其他专家一起,纵马驰骋在百里荒原作首次勘察。8月,王震再次和大家一起来到玛纳斯河西岸,来到一个  相似文献   

11.
巴音沟河像一条巨龙,由天山北麓的崇山峻岭呼啸而下,按照人们的意愿向大地喷洒着琼浆玉液,滋润着安集海垦区的广袤沃野,于是,这里便成了年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们安居乐业的绿洲。巴音沟河曾是一条桀骜不驯的暴龙,千万年来姿意流淌,几乎每年都有洪水泛滥,给沿河而栖的各族人民和众多生灵带来无尽的灾难。历史转到了1956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在这里建立了巴音沟河流域管理处,在这条古河道上筑堤修闸,建库凿渠,对这条河进行全面的开发治理。自此,巴音沟河这条巨龙,才收敛起它那暴戾的野性,变得安详柔顺,为人类造福。3月中旬,北疆大地仍被茫茫的厚雪覆盖着,当我们来到这里采访时,巴管处的水利职工正在破冰疏渠,为迎接春洪而战。管理处处长、党委书记刘东告诉我们,巴管处管  相似文献   

12.
一道军令与一千张爬犁这里有乌鲁木齐市最美的风景:西大桥长虹卧波,河滩路车如穿梭,红山如扇如屏,高楼鳞次栉比。更有流水潺潺,在诉说着一位将军的故事。1949年冬,王震率大军进驻乌鲁木齐。当时的乌鲁木齐城市破败,民生凋敝。乌鲁木齐河穿城而过,冰水乱流,百姓遭殃。部队决定修和平渠。"和平"之名为纪念新疆和平解放。工程师樊宝兰受命设计新渠,他计算出的数据令人大吃一惊:仅砌筑渠道边坡就需片石7000立方米,而每立方米片石重1500公斤,需100辆汽车拉运一个月!工程计划呈送军区生产委员会,王震请来樊工商量。  相似文献   

13.
正1954年兵团成立10月7日,新疆军区遵照中央军委、总参谋部8月6日决定发布命令,宣布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新疆军区20万大军,有17.5万被编入生产部队。1955年棉花丰收10月,位于玛纳斯河流域的农七师、农八师种植的8.2万亩棉花获得大面积丰收,平均亩产籽棉158.4公斤。新疆军区第一次党代会召开12月15日,中共新疆军区首届党代表大会召开。大会讨论并批准张仲瀚所作的《关于新疆军区生产建设部队五年计划草案》的报告(1953年—1957年)。  相似文献   

14.
记得五、六十年代,走在上学的路上,那五颜六色的各式标语,常常是路人的一大景观,其中十分醒目的总是两个字——“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万岁”、“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团结就是力量”………耳濡目染。“团结”在我头脑里刻下最深的一个印记,并潜移默化成一种观念:团结与否,主题大、份量大、作用大、影响大。 斗转星移,当我步入成年,尤其是走上做党务工作岗位这几年,在坚持把抓各级班子团结看成工作的重中之重的过程中,头脑里又在印刻着一个新的印记——凡班子不大团结的症结,几乎众口一词,系“鸡毛蒜皮”之类事导致的“小矛盾”所致。于是乎我陷入了对“大团结”与“小矛盾”的思索之中。 确实,班子建设出现不团结现象,真没有听到多少因班子成员在执行大政方针等“大事”上发生分歧,结下矛盾  相似文献   

15.
正为进一步扩大兵团事业,支援自治区经济的发展、也为兵团的屯垦戍边大业准备雄厚的物质基础,兵团早在"一五"计划时期就对塔里木河流域、玛纳斯河流域等地区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如进行勘测设计,拟定开发方案,做好物资、技术和人力、机力准备等,计划在"二五"计划时期重点开发这些地区,并相应扩大老垦区的规模。1958年2月24日至3月6日,兵团工会会员暨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在乌鲁木齐市召开,出席这次大会的有各师和国营农场、牧场、水利、运输、建筑、合作商业、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团结和谐”纳入加强党的建设的总目标,为加强和增进基层党支部团结和谐指明了方向。基层党支部是连队建设的领导核心。是科学发展观在基层落实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自身团结和谐、风正气顺,就会有强大的号召力和向心力,使全连官兵凝聚在组织周围,锐意进取,勤奋工作,促进和推动连队建设全面发展。从部队实际看,增进基层党支部团结和谐应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6月16日20时,新疆巩留县人武部部长范志军带领民兵应急分队成功搭建第143顶帐篷。至此,巩留县各级抗洪救援力量已经在灾区战斗了96个小时。“短短1个小时,积水就达1米深,我活了48岁,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场景。”维吾尔族村民吐尔洪指着自己被淹的房屋说道。在东买里乡团结渠一侧,满身泥污的巩留县人武部政委李国忠正在指挥铲车、挖掘机等大型机械取土拦截漫出的洪水,民兵应急分队成员与村民一起挥锹铲土,尽可能阻挡洪水流进村子。  相似文献   

18.
截至今年11月底,农八师一二一团农业职工已向团联合加工厂交售了1.08亿公斤籽棉,一二一团成为兵团第一个突破籽棉总产1亿公斤的农牧团场。一二一团位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玛纳斯河中下游下野地垦区。全团总面积704.74平方公里,有可耕地面积75万亩,年播面积36.65万亩,主要种植作物有棉花、玉米、小麦、葡萄、番茄、"炮台红"西甜瓜、打瓜等。团场下辖58个农牧连队,公司、厂、站、服务单位39个,科、教、文、卫单位11个。该团有常驻人口4.11万人,1.27万户,流动和暂住人口1.46万人。全团从业人员1.19万人,有职工9080人,一线承包职工5135人。全团有各级干部1608人、基层党组织114个、党员3209人,有专业技术人员1404人,有离退休人员8200人。1951年,一二一团炮台镇作为农七师师部驻地,率先在玛纳斯河流域试种棉花2494亩,亩产籽棉12.5公斤,获得成  相似文献   

19.
渠边的风景     
农场有很多渠,干渠、斗渠、支渠、农渠、毛渠、引水渠、排碱渠……不一而足。各渠有各渠的用处,各渠有各渠的功能。我家住在连队的东南方,不远处便是一个排碱渠,紧挨着排碱渠的是一个长着杨树和沙枣树的高大林带,林带的中央是一条机耕大道,在机耕道的边上,就是农场的三斗渠了。  相似文献   

20.
3月,黄河内蒙古段遭遇40年不遇的特大凌汛。位于下游的清水河县、托克托县是黄河大拐变处,道窄弯急,冰凌堆积非常严重。险情严峻,279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