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影片《周恩来》里有这样一个镜头 :周恩来为人民群众解决了困难后 ,人民向他表示感谢 ,他总是对大家说 :“这都是党和毛主席让我这样做的 ,你们要感谢 ,就感谢党 ,感谢毛主席 !”其言语 ,充分表现出周总理那千秋照人的高尚品质和对党的赤胆忠心。然而 ,如今一些党的干部 ,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 ,无论是台上台下 ,还是茶余饭后 ,常常听他们说他们对得起谁 ,谁是他们一手提拔起来的 ,谁得以他们的推荐才被委以重任等等。有位机关科长 ,就常对他的一个兵说 :好好干 ,过两天我给你要个党表 ,年底我给你个三等功 ,过两年争取给你弄个提干的名额………  相似文献   

2.
新书架     
《兵团建设》2010,(10):51-51
西花厅位于中南海的西北角,是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的工作处所和居室.这个地方不仅是中南海的地理坐标,也可以说是周总理的对外名片。  相似文献   

3.
深切的回忆永远的怀念●国务院原副秘书长、原周总理秘书王伏林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我党、我军和我国政府杰出的领导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周恩来同志在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总理的26个春秋中,他以对人民的无限忠诚,高尚的品德和情操,惊人的胆识...  相似文献   

4.
初春的淮安,乍暧还寒。但万木丛中,花草返青,碧枝孕蕾,把这座地处苏北平原腹地,自古就有"襟吴带楚客多游,壮丽东南第一州"之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装点得春意盎然,生机无限。2008年3月5日——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110周年前夕,老一辈革命家子女、周恩来亲属及原西花厅工作人员等160余人,来到江苏淮安,举行"周恩来故乡行"大型活动。这次活动由参观周恩来纪念馆、瞻仰故居及童年读书处,举办纪念座谈会暨捐赠遗物书籍等组成。周恩来故居座落在淮安市楚州区驸马巷内,由东西相连的两个砖木结构宅院组成,是典型的明清时期苏北城镇民  相似文献   

5.
“车子”与“镜子”骆林森前不久,笔者参观周恩来总理纪念馆。馆内停放着一辆周总理生前乘坐的红旗牌轿车。工作人员介绍说,周总理从六十年代起一直使用国产轿车,拒绝换乘进口轿车。周总理生前还告诚大家,"我们国家底子薄,还是一穷二白,要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  相似文献   

6.
《解放军生活》2013,(6):12-13
地图位置:中原任务:护送周总理组建不到半年,这个团便执行了一次特殊的任务。1959年10月11日,他们接到护送周恩来总理到洛阳视察的专机任务,机组人员连夜对直升机进行全面检修维护。次日中午12时,直升机载着周总理和时任河南省委书记吴芝圃升空。飞行途中,机组成员聚精会神、密切协同,直升机飞行状态平稳,于13时在洛阳市体育场安全着陆。周总理走下直升机与机组成员亲切握手,并称赞机组完成任务非常出色!  相似文献   

7.
正在八师、石河子市,杨永青的名字无人不知,因为她曾受到周总理的亲切接见,并参与过石河子周总理纪念碑修建的全过程。如今,周恩来总理纪念碑已成为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自治区2A级旅游景点,很多国家领导人都到纪念碑前缅怀周总理。1964年7月5日,杨永青冲破家庭阻拦,写下"冲破万重关,创业在新疆,一心为革命,誓死头不回"的血书,和一批同样心怀理想,建设边疆的支边青年来到了八  相似文献   

8.
想起了周总理的“斤斤计较”杨祖凤周恩来总理生前很爱“斤斤计较”。在就餐上“斤斤计较”。由于工作经常连轴转,他很难按时上下班回家吃饭,往往是工作到哪里,就在哪里简单用餐。这种工作餐周总理都如价付钱。一次他在北京饭店接见完外宾后,就在饭店吃了顿便饭。上车...  相似文献   

9.
●在国人眼中,周总理总是那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然而,面对浮夸,他将笔一摔:“你们这是惨无人道!” ●病卧在榻的劳模看到总理进来,慌忙找鞋下地迎接,周总理拣起丢在远处的鞋亲手递上。 ●合影时,县委书记请总理从中间,周总理说:“你是这里的主人,你坐中间;在国务院,我坐中间。” 请看本刊特别报道,一个优秀基于民兵的亲身经历——  相似文献   

10.
1953年初春的一天,朝霞映照旅顺口军港。9点整,55岁的共和国总理周恩来,带着党中央、毛主席的关怀,来到中国海军赴苏联太平洋舰队旅顺潜艇支队学习队。为迎接周总理的到来,我们学  相似文献   

11.
党史博览     
中央领导集体在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处理诸多国事中,为全国公务员树立了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这使我想起了我党老一辈领导人,特别是公认的亲民典范周恩来同志。在20多年的部队生涯中,我有幸三次见到周总理。一次是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他陪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委员长崔庸健来长春参观,我作为驻军部队一员,手捧彩纸屑列队欢迎。岂料天不作美,敞篷车行至我队面前时,两位领导人脸上衣服上已挂满了水珠。可战士们热情不减,这样,抛洒过去的彩纸屑就黏附在总理的脸上、身上,和着雨水  相似文献   

12.
宋增建 《政工学刊》2006,(10):57-57
周恩来总理,他用自己光辉的生命,为中华民族塑造了一个伟大、高尚、纯洁、完美的人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心底无私,廉洁奉公,从不搞特殊化,从不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或亲朋好友谋私利,则是周恩来总理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中最为光彩夺目的“金子”。不过有人说:“周总理一生有数不清不搞特殊的精典,让我们深受感动,倍受教育;但触动最大,感受最深的恐怕还是他那搞特殊化的时候。”仅举三例:例一:周恩来总理夜间常在人民大会堂开会、接见、处理国际事务或国内大事。按当时制度规定,夜里11点以后,可以在人民大会堂吃夜餐。按夜…  相似文献   

13.
今年6 月4 日,《海南特区法制报》刊登了张涛之撰写的《周总理座机迫降始末》一文,文中称原昆明军区政委谭甫仁将军执行林立果旨意, 拦截周恩来总理座机, 事情败露后又遭杀害……因该文被广为转载,影响较大。根据解放军总政治部有关通知精神,负责撰写《谭甫仁传记》任务的成都军区政治部邓高如大校、陈德杰中校近日专门来稿,以他们撰写该书所搜集的大量史实为据,就《周总理座机迫降始末》一文严重违反史实的胡编乱造进行了批驳,以澄清此案真相  相似文献   

14.
侯坤 《政工学刊》2018,(1):96-96
1966年的一天,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钱学森等我国著名的核科学家都参加了此次会议。周总理首先作了一些背景介绍。当时,我国虽然研制出了核弹,但帝国主义却攻击我们“有弹无枪”,意即我国虽然有了核弹,却没有相配套的运载工具。  相似文献   

15.
柴跃明 《政工学刊》2001,(11):18-19
一、巧妙暗示 ,无声胜有声。政工干部能谈古论今、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解开对象的思想疙瘩 ,打通对象的心灵通道 ,固然是一种境界 ;而于无声处、举手投足间给对象以昭示 ,激发对象的情感共鸣 ,促使其转变思想 ,则为更高的境界。国民党著名将领张治中吸食鸦片成瘾 ,屡经他人 (包括代总统李宗仁在内 )劝告不止。张将军的好友胡秋原请周恩来帮忙。周总理没有去作长篇大论 ,而只是送了一张标有侵华日军蚕食情况的中国地图给张将军。张将军目睹此物 ,神色大变 ,从此再未染鸦片。有人赞道 :“一言未发胜李公 ,此时无声胜有声。”在这里 ,周总理就…  相似文献   

16.
1960年5月1日,祖国北京。民兵黑马连第一任连长朝鲁巴特尔,在全国民兵代表大会上接受了周总理授予的一支半自动步枪,并受到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接见。告别时,毛主席握住他的手亲切地说:"要是我去你们黑马连,你们要不要呀!"  相似文献   

17.
每天到了驻地,周总理都亲自指挥大家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常常是自己打洗脸水,同大家一起吃住,要大家早些休息,有时还亲自检查大家就寝后的情况。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经过凉山,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时称“彝族同胞”是红军战士的骨肉同胞……阿尔木呷目睹红军在城里打土豪、斗恶霸、开粮仓、济彝汉穷苦百姓,开监狱、责令伪县府“彝务科”释放所谓“换班投诚”作抵押品的彝族人质,发给路费……这个彝族贫苦的人毅然投军。他曾担任中央警卫团战士,多次保卫过周总理。阿尔木呷同志每每谈到他在周恩来总理身边的往事,都抑制不  相似文献   

18.
周恩来的军事秘书谈周恩来本刊记者陈宇欣值新年贺岁,笔者在京城几所雅静的院落中先后采访了一个群体——周恩来的军事秘书。“作为周恩来的军事秘书,是我们一生的荣幸。”被采访的老人们这样说。是的,他们能有机会参与我军重大决策的助理工作,是一种历史的幸运。此外...  相似文献   

19.
周恩来总理曾对身边同志说,要做一个没有"官架子"而有实际本领的人。在当前反"四风"、祛"顽疾"取得显著成效之际,重温周总理的谆谆教诲,对于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增进干群感情,具有重要意义。"架子"好似一堵无形的墙,横在干群之间,纵使面对面,心却很遥远。一个干部,不论能力大小,最终能否有所作为、得到群众认可,有无  相似文献   

20.
林丽韫 《环球军事》2013,(22):54-56
今年是周恩来诞辰115周年,本文节选自《你是这样的人——回忆周恩来口述实录》一书。该书由1998年拍摄《百年恩来》主要采访记录整理而成。书中的许多被采访者已经故去,因此本书所记录的大量鲜为人知的史料更加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