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信是一个家     
赵荣 《华北民兵》2005,(7):58-58
那年爸爸告别军旅生涯移交到地方休干所,接到通知,他望着那身绿军装恋恋不舍地说:“我真想在部队多呆几年”。我是跟爸爸一起在军营长大的,因此,很明白爸爸的情感。  相似文献   

2.
华兵  王哨 《华北民兵》2013,(12):61-61
"二胡之乡一枝花,军旅从艺走天涯。琴韵感肺腑,情真动心弦。音美艺绝扬军威,演遍军营颂华夏。"这是著名二胡教育家马友德先生对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国家一级演员、二胡演奏家余惠生的评价。余惠生生于江苏东台市,10岁就开始学习二胡,1977年考入南京艺术学院音乐系,师从马友德教授,1983年调入北京军区文工团担任独奏演员。作为一名部队文艺工作者,她在30年的军旅生涯中,坚持深入部队基层,足迹踏遍华北地区的军营、边防、哨卡,她演奏的《老山兰抒怀》、《金珠玛米赞》、《战马奔腾》深受广大指战员喜爱。为繁荣部队文化生活、宣传部队光荣传统作出了突出成绩,多次立功受奖。  相似文献   

3.
李伟杰  刘韬 《国防》2011,(2):37
一台台崭新的电脑搬进军营,一册册馨香的图书送入部队;一台台优秀的节目献给驻军,一份份别致的厚礼送给军属。春节前夕,由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政府倡导的"爱心送军营"系列活动异彩纷呈,使双拥工作的"软实  相似文献   

4.
马建军 《国防》2006,(1):43-44
军旅影视具有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的特点,是进行国防教育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当年《铁道游击队》、《小兵张嘎》、《高山下的花环》等影视作品曾感染了几代人,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这些影片在给观众带来娱乐的同时,也使国防观念深入人心。近些年军旅影视作品虽然很多,但称得上精品的却很少。有的缺乏生活基础,没有时代特征,与真实的军营环境相差较大,引不起人们特别是军人的共鸣;有的缺乏“兵”味,通过增加“感情戏”讨好观众,失去了自身特色,唤不起人们对军营的神圣感和荣誉感;有的心态浮躁,不能潜下心来深入部队挖掘素材,通过翻拍老…  相似文献   

5.
2007年隆冬,空军驻武汉某部与地方媒体联姻举办了首次"火红玫瑰别样鲜"军旅姻缘会,会上有40多对青年男女成功牵手,在军营内外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军委领导到该部检查工作时对他们的这一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10月26日,这个部队再次与驻地媒体联手,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军旅姻缘会暨"嫁人就嫁解放军"大型集体婚礼,这是该部着力解决偏远基层连队官兵最关心的婚恋问题,促进部队建设科学发展的实际举措,受到了官兵的普遍好评。  相似文献   

6.
他们的珍藏     
人有了一种情结,多半能伴其一生。有军旅情结的人,就是这样,不管他是在部队走了三年两年的历程,还是走了三十年、二十年的历程,这种情结总是伴着他。是的,他们在不同年份,带着各自不同的心思一个个走出了军营;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情怀,就  相似文献   

7.
守望守望     
今天是八一,在值班室,我对着电脑屏幕,看飞机在蓝天上划过的轨迹。"守望蓝天"是我给这份工作取的别称,"守望蓝天"也是我给父母的安慰。去年八一,我从军校毕业到单位后第一次回家。父母向朋友介绍我所在的城市,听说我是空军又听说城市名字,朋友便赞叹那支全国闻名的航空兵部队,看着父母脸上掩饰不住尴尬的笑容,我坦然地告诉他我是在毗邻的雷达部队。的确,那是一支没  相似文献   

8.
19岁那年的冬季,带着对绿色的向往和痴迷,我告别了大学校园和家乡亲人走进了向往已久的军营,成为一名三尺机台、上情下达的话务兵,开始了我别样多彩的军旅生涯。初到军营,"齐步跑步正步步调一致,政令军令条令令行禁止"的直线加方块生活,对于刚走出校门的我来说,简直无法忍受。"凡是有个人化妆品的都要拿出来!"这是我走进军营听到的第一道命令。虽然知道穿上军装就意味着与化妆品无缘,但没想到偷偷带的一  相似文献   

9.
不知不觉,我已经上了三年大学了,穿了三年的军装。这份特殊的职业,自我宣誓那天起就与我的生命紧密相连。当我选择踏入军营的那一刻起,军人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便扎根于心底推我奋进,激励我前行。而这一切都需感谢父亲那一句话:"孩子,你能行!"  相似文献   

10.
二十年前那一纸停飞命令将我打入了人生的低谷,幸而一项重要的演习任务让我重新找到了起飞的"跑道"。在以后的军旅生涯里,每当我再遇到挫折时,我总告诉自己,其实那没什么大不了的,暂且忘了它,赶紧行动起来,也许命运的另一扇窗已经为你打开。  相似文献   

11.
冬日恋歌     
近日,由吉林军分区组织协调的一场“相约绿色军营,共结军旅情缘”青年联谊会在驻吉某部队礼堂进行。来自部队的30名英俊潇洒的未婚男军官和50名来自吉林市的靓丽女青年参加了这次别开生面的“鹊桥会”,演绎了一首动人心弦的“冬日恋歌”。  相似文献   

12.
正回顾自己34年的军旅生活,绝大多数时间是从基层摸爬出来的,是与一线的官兵滚打出来的,对官兵亲,对官兵熟也是我个人在多个岗位磨砺的基本素养。我出生在部队大院,受父辈的影响,从小就对军营有一种无法言说的痴迷。1979年,我成为了军区体工大队的一名运动员,专业是篮球。不久,队领导发现,我这个大个子不光会打篮球,也能舞文弄墨,于是.就让我兼任起了全队的新闻报道工作。慢慢的报纸上有了我的豆腐块,渐渐的大家都知道了篮球队里有一个大个子新闻报道员。真  相似文献   

13.
军营,我依恋你──一个超到期老兵的心声张文君别了,酸甜苦辣的军营。好可怜好痛苦──军营不要我了。可我依然依恋你──军营快了,离队的日子一天天逼近。面对猩红色的《退伍证书》,我只能哽咽着,从心里发出深切呼唤:别了,我的亲密战友,我的第二故乡。五年的军旅...  相似文献   

14.
从进入军营的第一天起,我的新兵生活就开始了“数字化”生存状态。首先带兵连长严肃地宣布:“军人一定要时刻牢记保密。保密,就是保生命,就是保胜利!”接下来班长非常神秘地告诉我们,我们的单位地址是98765部队43分队2连1班,对外交往、给父母和女朋友写信就得用这个部队代号,绝对不能泄露我们的部队番号。这是我第一次接受严格正规的“数字化”教育。  相似文献   

15.
军人情怀     
天高地阔心脚阔. 奉献军营。 两抽清风, 不计前身后名。 花开花落青春逝, 军旅人生。 一片忠诚. 总系民安国太平。军人情怀@刘存龙$72373部队政委  相似文献   

16.
1988年9月,不满18岁的我,揣着一颗年轻而火热的心,带着对绿色军营的无限憧憬,考入西安陆军指挥学院,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转眼20年过去了。回顾20年来的军旅生涯,感受最深的就是:在部队这所人才济济的大学校里,只有始终保持"三人行,必有我师"这种谦虚谨慎、勤学乐知的态度,才能够从领导、同事和战友身上学习到自己原本不具备的知识和本领,也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不断地成长进步,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7.
柯可     
正【这样的我】我是爱笑,乖巧却又追求一点小个性的90后,从地方大学到军营,我完成了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女孩到一个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女军人的转变,我愿把我所有的青春和血汗挥洒在军营这片沃土上。【魅力评语】军旅生涯丰富了你的人生,你用理性战胜了个性,你把欢乐带给大家,是战友心中的"开心果"。你用顽强意志和拼搏精神,为绿色军营增添了亮丽的色彩。  相似文献   

18.
作为军嫂,她默默支持丈夫的军旅事业"我热爱部队,所以我当了一名军人;我热爱部队,所以我选择一名军人丈夫;我热爱部队,所以我全力支持丈夫的事业。"这是刘洪兰与人聊天时经常说的话。1992年,经人介绍,刘洪兰与方明  相似文献   

19.
杨奔 《国防》2010,(9):22-22
“八一”前夕,驻北京市通州区的主要部队都收到了同样的礼物——新版图书。看到军营图书室增添了许多新鲜精神食粮,官兵们心里乐开了花,迫不及待纷纷借阅。这是通州区大力开展智力拥军、送书进军营活动的一个缩影。此次赠书活动,各共建单位为驻通部队更新图书万余册。  相似文献   

20.
解放军出版社8月份面向全军官兵首次出版发行的《军旅纪念册》,在系统介绍我军性质、宗旨、优良传统和军事常识的基础上, 围绕青年战士在学习、训练、交友、情感等方面的需求,撷取了很多军旅文章、歌曲、警句和图片,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体,设计新颖, 构思精巧,内容含量大,插放照片多,格调健康向上,具有浓郁的军营特色,符台战士的审美需求,能够较好地体现当代军营文化。《军旅纪念册》受到部队领导机关和基层官兵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军旅纪念册》不失为新战士参军入伍后的良师益友,老战友复员转业时的珍贵礼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