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应用非标准方法研究由内集 E 上的超实度量所导出的 Q—拓扑与 S—拓扑,给出这两种拓扑的一些重要性质:(E,Q)是完全不连通的且其紧子集都是有限集;G(X)/关于 E 上的 S—拓扑的商拓扑是可度量化且完备的;G(X)的有界子集 A 若满足A/是 S—拓扑的商空间G(X)/的闭子集,则 A 是 S—紧的,本文还讨论了 S—拓扑在构造完备度量空间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等精度频率测量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单片机应用系统中的频率测量方法,其特点是在不需要复杂的传统等精度频率测量控制的情况下,利用单片机的自身特性,实现宽范围内实用、简单而且精度较高的等精度频率测量.其测量分辨率可达到1×10-6/s.  相似文献   

3.
针对基于位置信息的目标跟踪在初始跟踪和运动模型变化阶段航向估计精度低的情况,利用传感器径向速度测量精度较高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径向速度测量的目标跟踪方法,解决数据更新周期长、定位精度低情况下目标跟踪的精度问题。仿真实验证明采用文中所提方法对跟踪精度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相对陀螺平台惯性系统而言,无平台惯性系统在重量、体积、成本、可靠性和使用特性等方面具有一系列的优点。但是在下列两方面的特点,无平台惯性系统受到异议: 1.基准座标系的数学模拟区别于由稳定平台实现的物理模拟。 2.对安装在不稳定底座的敏感元件(陀螺和加速度表)的精度要求较高,并要承受很激烈的角运动。 典型的无平台惯性系统敏感元件组合由6个固联在飞行器壳体上的敏感元件组成,其中3个是用于角运动参量的测量(例如,陀螺),另外3个是用于位移运动参量的测量(例如,加速度表)。利用相应的电子设备,将从测量设备组合来的信息加工成3个与绝对角速度向量在陀螺敏感轴瞬时方向的投影成比例的输出信号和3个与感受速度向量在加速度表输入轴瞬时方向的投影变化成比例的信号。  相似文献   

5.
一种实时剔除雷达测量数据中野值的方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时剔除雷达测量数据的野值对于提高目标轨迹精度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一种利用残差和误差相关矩阵构造二次型作为判定野值的方法,并给出了这种方法的实现思路和仿真结果,指明了该方法可推广应用的领域.  相似文献   

6.
基于假设检验的软件可靠性模型预测精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假设检验的软件可靠性模型预测精度比较方法,该方法将模型预测值与真实值的RE(相对误差)看作随机变量,利用假设检验思想度量模型预测精度,并给出多个模型之间预测精度的比较标准.  相似文献   

7.
针对一般二元关系,从知识的区分能力角度提出一种带有可调节参数的新的不确定性度量-α熵,给出了其在一般二元关系下的重要性质,指出一般二元关系下的α熵是现有多种不确定性度量的扩展,统一了完备和不完备信息系统中知识的不确定性度量.结合知识的α熵,给出了一般二元关系下粗糙集的α精度和α粗糙度的定义,证明了α精度、α粗糙度和知识...  相似文献   

8.
大多数现代战术制导武器用比例导引(PN)作为末制导规律,并且用惯性稳定的常平架导引头来提供制导信息。然而在导引头技术的最近发展中包括了具有大得多的视场的导引头和不要求导引头中心线指在目标的中心附近的跟踪特性。这样,这类导引头可以固联在武器上并且仍能保持目标在他们的视场内。这些捷联导引头能够消除常平架系统的跟踪速率限制和结构限制,同时降低了设备和标定的机械复杂性。然而用捷联导引头不可能直接测量出惯性视线速率,因此必须研究另一种的制导和滤波技术。这种研究的特殊任务是为在空对地(A/S)战术制导武器上有效地使用捷联导引头,确定关于制导规律结构,信号处理技术和可达到的导引头和敏感器的精度要求的最好结合。这篇报告讨伦了各种滤波技术和制导规律设计,其中包括直接比例导引,追踪制导,动态超前量制导,比例导引和追踪制导的结合制导,和一种新的方法——自适应比例导引。这种新方案使用了一种振动信号去测量和校正导引头的增益误差,并克服了和大多数其它方法有关的稳定性问题。已证明这种新方案的性能可以和常平架导引头的比例导引相比美。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信息理论的基本原理与可靠性工程中的方法,推导出K/N(G)系统可靠性综合评定的H-熵模型,其中包括单元是成败型的和指数分布寿命型的两种情况。通过数字实例的比较,该方法评定结果令人满意。K/N(G)系统是获得高可靠性系统重要的设计方法,在复杂系统的设计中经常使用。所以,该方法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0.
发射率是测量红外辐射特性中的重要参数,直接影响测量的精度。在传统的能量法测发射率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利用红外辐射计MR170测量目标的光谱辐射亮度并在同一温度相同波段下建立一标准黑体模型,对目标光谱发射率进行求解。实验验证该方法可以获得满意的测量结果。对实验求取的光谱发射率进行误差分析,结果显示误差小于3%。  相似文献   

11.
挠度变形是工程梁设计中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了更加准确地测量梁的挠度变形,提出了采用应变式传感器进行挠度测量的方法对几种典型的悬臂梁的挠度进行测量,该方法是利用挠度与外载荷(外力偶)、弯矩与应力、应力应变之间的关系,导出梁的挠度与应变之间的关系,从而由测得的应变得出悬臂梁在外载荷作用下的挠度。测量结果表明该测量方法测得的结果大大地提高了挠度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一种圆滑斜坡函数作为内插函数,可以将测量出的多极化波导模拟器的有限的、离散的扫瞄点的阻抗特性(包括交义极化的相互影响)扩展到整个扫瞄空域。内插是在两个多极化波导模拟器的测量结果基础上进行的。内插结果与该阵的理论计算曲线(该曲线已由实验验证是正确的)相比较发现,在给定模拟器尺寸足够大时(即模拟点足够多),在全扫瞄空域两者一致性很好,内插误差很小。即使是在与电场极化方向相平行的扫瞄面上(该面不能模拟此种极化),结果也是很好的。从而证明了这种内插法用于多极化多元波导模拟器,对予测在全扫瞄空域内各种极化状态下的阵反射特性的有效性。同时,通过对反射特性的予测,也可推算出阵在两个主扫瞄面上阵的单元方向图。因此,利用这种内插法可以大大扩展多极化多元波导模拟器的用途,成为研究和设计多极化相控阵的重要工具。显然,这种方法对单极化也是完全适用的,因它是多极化的一种特例。  相似文献   

13.
模糊规则集在发动机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模糊规则集度量,提出了一种故障诊断系统。提取模糊规则分两步实现:(1)由训练样本自适应形成超球子空间,可望解决高维空间的识别问题:(2)计算每个子空间上模糊规则的信任度。对模糊规则的概念进行了拓展,以便解决模糊规则之间的矛盾。仿真研究表明:模糊规则集度量可以用于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14.
一、概述大型铅蓄电池的电压、电解液比重、温度和液面高度是关系到电池正确使用的重要参数。以往一直用玻璃浮计、温度表、电压表及量尺进行测量,不仅测量方式落后,而且劳动强度大、工作条件差、测量精度难以保证。上述四个参数中,温度和液面的测量有多种结构可供借鉴,唯独比重测量比较困难,因为电解液有很大的腐蚀性,液体混浊,温度变化大,杂质含量较高,又要求测量装置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较小的体积。国内有利用光学性质制成的测量装置,由于其动态特性、互换性以及长期使用的可靠性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发变电所由开关操作在二次系统和低压交流电源系统传导测量结果的分析,确定变电站低压交流电源中传导干扰的特征,利用安捷伦(Agilent)矢量网络分析仪,研究几种典型电源滤波器的插入损耗和特性阻抗等频率特性,应用夏弗纳(Schaffner)等系列抗扰度试验设备,研究电源滤波器对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和衰减振荡波的滤波和抑制效果,给出了变电站电源滤波器的滤波特性要求。  相似文献   

16.
球坐标系下的解耦滤波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 CV和 CA模型 ,利用雷达的测量值 ,给出了一种在球坐标下的解耦滤波算法。基本思想是在球坐标下进行滤波 ,同时采用交互式多模型算法 ,以提高滤波精度 ,Monte- Carlo仿真分析证明了这种算法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如何实现长方体元件光学面形位误差的高精度测量以及怎样利用测量数据对这些误差进行修正加工是制造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波面干涉的长方体类光学元件形位误差测量方法,借助大口径干涉仪和高精度端齿盘搭建测量系统,实现了长方体类光学元件1μm/400mm精度的平行度和垂直度测量,获得了高精度的形位误差综合分布数据,并利用磁流变、小磨头数控抛光等现代光学加工手段实现了此类光学元件的高精度加工。  相似文献   

18.
设H是一个超图(图),对于它的一个k边着色c:E(H)→{1,2,∧k},我们记f(H,c)是由k种颜色中,由同一色类导出的子超图(子图)中所含分枝数最少的子超图(子图)的分枝数。fk(H)表示H中所有k边着色中f(H,c)的最大值,即fk(H)=maxf(H,c)。本文主要研究了路、Ti’、广义θ-图的成分着色,并得到了fi(Pn)=(n-1/k,f(Ti^*)=[i-1/k]+1∫k(Gθ)=2  相似文献   

19.
机床主轴回转精度的测量是机械工程测试中的重要项目之一。本文提出一种数字式测量系统,用数字滤波技术成功地解决了模拟式测量方法中难以解决的一些技术难关,使测量精度达到0.1微米。  相似文献   

20.
军用电站谐波测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地介绍了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的谐波测量方法,分析了不同窗函数的特征及其对谐波测量精度的影响,并依据军用电站谐波测量特点采用布莱克曼窗提高测量精度。针对所述测量方法,利用软件进行了仿真计算,利用实用电站装备进行了对比测量实验,根据仿真和实测数据的误差分析,指出了造成测量误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