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1 毫秒
1.
依托高校培养国防生,是军队干部生长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是军区实施人才战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国防生和大学生干部逐年增多,为军区部队建设增添了勃勃生机,他们和军校生一样,都将成为军区部队建设的重要力量。国防生和大学生干部作为一支新生力量,他们有文化素质较高的优势,但也有军政素质相对偏弱的不足。如何有效提高国防生和大学生干部的军政素质,使之尽快适应军队的特点和需要,近年来,军区部队各级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效果已经或正在令人欣喜地展现出来。我们刊发这组稿件,目的就是想引起各级对国防生和大学生干部培养的高度关注,为做好这项工作提供一些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部队建设的关键在基层,基层建设的关键在中队干部,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基层建设的好坏。根据当前消防中队干部队伍的现状,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着力点应在于:夯实中队干部思想基础,提高中队干部履职能力,完善中队干部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国防生”这个词汇的出现还是近几年的事。在2000年以前,这个词汇还不为人知,在2000年5月,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了《关于建立依托普通高校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制度的决定》以后,国防生这个词汇才出现在军队、院校,除偶尔被一些报刊杂志的特别文章引用外,大概还鲜为人知。那国防生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从词汇的表面理解,可谓国防建设的生力军,也可理解为为国防建设的学生。但这些解释都涵盖不了它的具体含义。国防生是我军为了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专门依托地方高校为部队培养的大学生。他们既不同于军校部队生也不同于军校地方生,他们是完全在地方高校学习和生活的大学生,他们和地方大学生唯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在校享受的待遇和毕业后的分配去向不同。国防生在校的一些费用由部队支出,毕业后需要到军队任职。任何一个新的事物的出现都隐含着它的时代变革和社会背景,而国防生的出现也是我国的一个军事变革和发展方略。既然是一个新的变革,那国防生作为一支新的建设力量,他们到底在部队的表现怎么样?目前,我们对部分已在部队各种岗位任职的国防生的工作学习、生活状态作了一些了解和观察。  相似文献   

4.
基层中队干部是消防部队训练、教育和管理工作中一支最积极、最有朝气的生力军,在他们中间,蕴藏着很大的潜力和创造力。因此,了解和掌握基层中队干部的思想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对于加强基层中队建设,  相似文献   

5.
国防生自2004年首批毕业补充部队以来,年度补充部队人数约占生长干部总量的30%,成为部队干部的主要来源之一。国防生的成长经历及自身素质既有优长也有短板。在国防生院校培训机制不断完善、改进的过程中,各部队不等不靠,积极作为,探索创新,为国防生胜任本职岗位、打牢发展基础、巩固基层建设摸索总结了很多成功经验。本文充分体现了该部队在认识和解决国防生干部培养使用问题上,将对部队建设负责与对个人成长负责二者高度统一的科学理念,可供我们思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国防生是军队依托地方普通高校培养的后备军官,是今后我军干部队伍的重要来源,也是部队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一支生力军。国防生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军干部培训制度改革的成败,关系着军队质量建设和实现科技强军的进程。因此,我们在开展选培工作中始终把帮助国防生打牢素质基础作为重点来抓,以适应部队建设的长远需要和国防生本身任职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7.
清华大学于1998年率先与军队签约开展依托培养军队干部工作。十多年来,学校着眼国防和军队建设大局,把国防生培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与总政选培办一起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形成了秉承大学责任使命与服务军队建设发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与满足部队特殊需求、强化高新科技素质与拓展军事指挥才能、发挥高校教育优势与整合部队培养资源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截至目前,累计选拔培养国防生1183名,已毕业补充部队665名,他们安心基层,扎实磨砺,充分发挥学业专长,在各自的岗位上展现了良好风采,90%以上立功受奖或评为各种标兵,涌现出覃文强、赵志升等一批全国全军先进典型。2007年,学校在教育部、总政治部召开的国防生培养工作会议上介绍了经验。军委、总部和教育部领导多次到清华大学视察,对学校国防生培养工作给予高度评价。2004年,时任军委主席的江泽民同志亲自回信勉励清华大学首届毕业国防生。2010年,胡锦涛主席视察部队时先后2次接见清华大学毕业国防生干部。  相似文献   

8.
目前,依托普通高校培养国防生存在着高校与军队之间信息不对称、学生个人与高校以及军队之间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提高国防生培养质量,应严格培育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健全国防生培养的全过程控制管理,进一步加强国防生的综合素质培育。  相似文献   

9.
如何适应新形势,建立适应本单位管理工作队伍现状和士兵特点的管理教育模式,是基层部队管理教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实践中,越来越多的基层干部体会到,部队管理教育的总体水平与士官骨干作用的发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士官骨干是士兵构成的重要部分,其作用体现在部队建设的方方面面。因此,要加强士官骨干队伍建设,多方面地激发和调动他们自觉服从管理、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他们在提高管理教育成效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在部队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为部队战斗力的提升多做贡献。  相似文献   

10.
驻校选培办作为选拔、培养后备军官的职能部门,要牢固树立大局和责任意识,紧贴强军目标和部队建设需求,以培养“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和军队好干部标准为牵引,着力在提升国防生思想政治素质和政治工作能力上下功夫,力争为部队基层培养输送更多政治合格、作风优良的“举旗人”。一、注重铸魂育人,抓实理论教育和活动引领一要搞好创新理论教育活动。以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军政理论教学为抓手,整合军地教育资源,扎实抓  相似文献   

11.
目前,已有数万名毕业国防生走上工作岗位,他们中多数能够适应岗位需要,胜任本职工作,涌现出不少先进代表。但从部队反映的情况看,还有少数国防生干部对军人职业缺少认同,不能安心国防事业和本职岗位;相当一部分国防生干部进入角色较慢,与基层岗位要求差距较大,素质结构中存在明显的“短板”。准确定位国防生干部素质“短板”,全面把握产生“短板”问题的原因,是推进国防生培养工作健康发展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1943年底,东江纵队在香港九龙市区内组建了一个游击中队,方兰(女,由东江纵队司令部派出)任中队长兼政治指导员,中队的其他党员骨干有陈佩雯、黄扬声等同志。当时只有十几个人,1944年发展到100多人,1945年发展到300多人,活动范围遍及全市区。  相似文献   

13.
国防生是军队依托普通高等学校培养的,毕业后定向分配到部队工作的大学生。应该说,在校国防生既是普通高校的学生,又是军队的后备军官,只有加强国防生思想道德建设,打牢政治思想基础,才能确保为军队输送的人才政治坚定、思想纯洁。  相似文献   

14.
国防生走出校门踏入军营不可避免地会经历一个“阵痛过程”。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这一过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心理兴奋期、困惑期、郁闷期和平稳期。引导国防生顺利度过这四个心理阶段,对于培养新型军事人才,增强他们在部队的发展后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5月8日下午,大学严密组织了队列会操,校本部3000多名官兵参加会操。 这次会操,干部教员以部、系为单位,统一编班,由一名团职以上干部担任指挥员。直属中队和学员队,以区队为单位,由一名队干部担任指挥员。会操单位由校首长现场抽点,采取按编制序列会操、评委现场打分、现场宣布成绩的方法组织实施。队列人员动作准确、精神振作、整齐划一,观摩部队姿态端正、作风严谨、纪律严明,全面展示了大学官兵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军区政治部针对培养国防生数量逐年增多的实际,采取搭建互动平台的方法抓好依托培养工作。一是建立自身组训与外教相结合的训练互动平台。除安排选培办干剖日常组训外,还按教学计划邀请军队院校教员和部队士兵骨干,每月进行1-2次集中授课,既提高了国防生军政训练素质、又借鉴了外单位教学经验。二是建立政治教育与思想摸底相结合的教育互动平台。结合教育,采取每季度一次思  相似文献   

17.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红军学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 1 92 7年到 1 937年的十年土地革命战争中 ,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的领导者坚持把办军事院校放在重要地位 ,通过办院校培养干部 ,为夺取革命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红军初创时期的教导队 ,随营学校和军政学校(一 )红军初创时期的教导队井冈山教导队   1 92 7年 1 1月底 ,中国工农革命军第 1军第 1师第 1团教导队在江西省宁冈县砻市龙江书院成立。吕赤任教导队队长 ,下编 4个区队 ,陈伯钧、陈士榘、张令彬等任区队长。训练对象大多是刚到部队不久的学生、工人、农民 ,职务是班、排骨干和作战积极分子。教导队既无教材 ,也无教学…  相似文献   

18.
国防生入学动机调查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会勇 《国防》2010,(5):57-58
2000年5月,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了《关于建立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制度的决定》,同年7月,从高中毕业生中招收了第一批国防生,从此,部队建设多了一条可靠稳定的人才来源渠道。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国防生入学动机的教育引导,是提高部队干部队伍素质、促进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9.
国防生"3.5+0.5"当兵锻炼活动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国防生能力素质培养与部队任职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的有效途径,是对国防生培养模式的不断探索完善。加强"3.5+0.5"当兵锻炼的研究思考,对于全面打牢国防生军政素质基础,帮助国防生实现知识优势向能力优势的转化,加强任职能力培养,缩短到部队的适应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组建预备役部队,是建立健全快速动员体制,提高后备力量质量,实现平时少养兵、战时多出兵、快出兵、出好兵,增强我国国防实力的重要措施。现役干部是预备役部队建设的龙头和骨干,他们的素质如何,对预备役部队建设影响很大。根据多年来的实践和探索,预备役部队现役干部的素质要求与现役部队干部的素质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