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榜样的标准     
正孔子门下有个鲁国弟子,名叫子贡。子贡在周游列国途中,遇到了一位鲁国奴隶,便自己掏钱将他赎了回来。当时,鲁国法律明确规定,公民若发现本国人在他国做奴隶,只要出钱赎回,赎金可由国库报销。但是,子贡却认为自己家境富裕,不去报销才更显得道德高尚。于是,他当  相似文献   

2.
电影《孔子》记述了孔子先得意后“落魄”的人生。影片从51岁的孔子作为政坛新星在鲁国崛起讲起,前半部分动用特效大场面叙述了孔子一生中最值得一提的两大政绩——夹谷之会和隳三都。后半部分则主要讲述孔子如何带领弟子周游列国,最终回归鲁国,  相似文献   

3.
武翊 《国防》2006,(10):76-77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本与《孙子兵法》并称的著名兵书——《吴子兵法》,其作者,就是战国前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吴起。常胜将军吴起是卫国左氏(今山东定陶县西)人,出生于一个“家累千金”的贵族家庭。少年时,就立志成就一番伟业。为此,他耗尽家中财产,外出游学。他在辞别母亲时发誓:“我不为卿相,就再也不返回卫国了!”吴起先到了鲁国,拜在曾参门下学习儒术。母亲病故时,没有回家奔丧。这在儒家看来实在是违反伦理,大逆不道,曾参于是跟吴起断绝了师生关系。吴起不得已舍弃儒术,改习兵法。几年以后,吴起学有所成。时值鲁国选拔将领以对付齐的…  相似文献   

4.
顾此 《环球军事》2011,(14):12-13
在《论语》的第十六章中,孔子曾:对“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一事进行对其弟子发表卜个很重要的论断,即“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孔子的意思是,把持当时鲁国大权的季孙不应攻打颛臾,真正应该着手解决的是发生在宫墙内的矛盾。当菲律宾不断发起对我南海主权的挑衅言行的时候,难道南海已成为其“季孙之忧”?  相似文献   

5.
剔凿生命     
孔子年轻的时候, 很喜欢到隔壁的者石匠家去。一天,孔子又踱至邻家,那个老石匠正为鲁国一位已故大夫刻石碑。孔子叹息道:“有人淡如云影来去无痕,有人却把自己活进了碑石,活进  相似文献   

6.
《左传·庄公》中记载:鲁庄公十一年秋,宋国遭遇了大水灾,鲁庄公遣使去慰问。宋闵公对来使说:“都是我不好,对上天不诚敬,上天才降下灾难,也让贵国国君担忧了,真是感激不尽。”鲁国大夫臧文仲听到宋阂公的话感慨到:“宋其兴乎!禹汤罪己,其兴也勃;桀纣罪人,其亡也乎焉。”  相似文献   

7.
鲁国庆,男,浙江绍兴人,1971年10月出生,1990年3月入伍,1992年3月入党。自1992年接任黑河雷达站司务长一职后,他立足本职,积极探索高原蔬菜生长的特点,多次打破驻藏空军部队蔬菜品种及个体重量之纪录,先后荣立三等功3次;1997年被成都  相似文献   

8.
孔子军事思想简议黄朴民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所处的春秋晚期,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社会大变革时代的开端。当时社会生产力的长足发展,导致...  相似文献   

9.
新泰地处泰沂山脉中段,东临蒙山,西接泰山,称为“泰山之东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时期为齐鲁交界处,公元前500年,齐鲁两国罢兵言和,孔子以鲁国国相身份出席夹谷会盟仪式,在此发表了“文事者必须武备”的著名论断。在古代思想家孔子这一治国安邦的朴素哲学思想熏陶下,新泰世代人民深深懂得安家乐业必须要有强大的武力作后盾。在这块热  相似文献   

10.
王慧 《军事文摘》2023,(11):23-27
<正>在春秋时期,鲁国著名工匠公输盘给楚国制造云梯器械用来攻打宋国。墨子得知消息后,前往楚国劝说楚王。见楚王后,墨子通过打比方让楚王觉得攻打宋国不妥,最后放弃攻打宋国。在这个故事中,墨子利用“知类”法劝降,通过改变对手的认知进而影响其决策和行动,最终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这也是早期认知对抗的雏形。  相似文献   

11.
言重九鼎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进攻鲁国,鲁败于齐,齐索鲁的宝鼎,若鲁答应才肯言和。然而鲁以鼎为国宝,岂可轻易授人?遂以赝品代之。齐人无法辨其真伪,乃告鲁使者说:“只要贵国的柳下惠出来说一声此鼎是真的,我便信任而接受。”鲁使回禀鲁王,鲁王认为这事易办,便请柳下惠权宜说话。  相似文献   

12.
鸡与战争     
中国人民对鸡的喜爱可以说是举世无双的了。我们且不去说养鸡时间之久,也不用去统计喂鸡数量之多,不去论饲鸡方法之妙,还不谈赏鸡方式之奇。只说说古人的“鸡有五德”之颂,就是令世人叹服的了。据《韩诗外传》记载,早在春秋时代,鲁国有位名叫田饶的大夫就曾经在朝上,当众对鲁哀公作鸡颂道:“带冠为文,足搏距为武,敌在前敢斗为勇,见食相呼为仁,守夜不失为信。”此“文、武、勇、仁、信,乃至五德也。”笔者以为,鸡的守信不失是最可颂的。《诗经·郑风》里有  相似文献   

13.
子贡(公元前520——?)姓端木,名赐,春秋末期卫国人。在孔子高足弟子中,他以卓越的外交才能活动于各诸侯国,尤其是在军事外交方面留下令人称慕的业绩,他是那个时代不可多得的军事外交家。 春秋末期,是我国历史上剧烈变革时期。现存时制度、规范、教条受到了发展的社会生活的广泛冲击和全面挑战,大国兼并,列强图霸,政治、军事和经济斗争呈现出多彩的局面。各侯国为了夺取军事优势。都采取了武力威摄和外交均衡的双重战略。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有着摄相鲁国,在“夹谷之会”①中挫败齐国武力劫持鲁  相似文献   

14.
吴起,约生于公元前440年(周考王元年),遇乱死于前381年(周安王二十一年),卫国左氏(今山东曹县北),人是战国前期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政冶家和军事家。他历任鲁国的将军,魏国的大将、西河守,楚国的苑守、令尹等军政要职。郭沫若同志曾高度评价:“吴起是中国历史上永不会磨灭的人物”。一、立志奋发的青年时代青年时代的吴起就立下了远大的志向:“欲与万乘致功”。他爱好军事,喜欢弄枪使棒,常常想着统率千军万马,驰骋疆场,  相似文献   

15.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必须注意对社会思潮的研究与引导。特别是要注意对影响社会生活比较大的意识形态终结论、新自由主义、实用主义、消费主义等思潮,要超前预测、深入研究、加强有效疏导。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全省廉政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语重心长地告诫与会干部要算好“四笔帐”,即经济帐、法纪帐、良心帐和道德帐。仔细思索,这话不无道理。一要算好“经济帐”。现在领导干部有一份稳定的收入,从工作考虑组织上还给予了许多必要的待遇。细算起来,奉献与得到相比,得到的已经很多。如果贪赃枉法,锒铛入狱,可以说是得不偿失。《史记·循吏列传》中有鲁国宰相公仪休拒鱼的故事。公仪休非常爱吃鱼,当了宰相后,有很多人送鱼给他,但他都拒绝。人们不解其意,公仪休说:“如果我经常收受别人送的鱼,就会落下徇私受贿之罪名,到时候职位…  相似文献   

17.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根据教学实际采用适应差异、注意个性发展的多样化教学模式,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成为我国今后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走向。本文在通过对国内外历史上各种不同的教学模式与理念分析对比的基础上,对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应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实施各种教学模式时所需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段大变革的岁月,也是一个充彻纷争的时代,更是一个追求新生的社会,它在中国漫长而凝重的历史长链中,被命名为“春秋”。春秋时期作为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它得名于鲁国史书《春秋》。它的上限通常被确定在公元前770年。这一年,都于搞京(今陕西西安一带)的周王室,在经历内乱和外侵的双重浩劫之后,不得不放弃破落衰败的镐京,辗转向东迁徒,定都于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后人一般以这一年为春秋时期的起始。至于春秋的下限(也即战国的上限),人们的看法多有不同,有以重大历史事件为标志而作划分的,如以公元前453年…  相似文献   

19.
马庆恒 《国防科技》2004,(10):86-91
失礼引起的战争春秋时期鲁宣公十七年公元前592年春天,晋国元帅?xi克,鲁国上卿季孙行父,卫国上卿孙良夫,曹国大夫公子乎,到齐国修好。事有凑巧,4位使者都有生理缺陷:?克是个单眼瞎,季孙行父是个秃子,孙良夫是个跛子,公子乎是个驼子。齐顷公为了取悦母亲萧夫人,就想出一个捉弄4国使臣的办法:在国中秘密挑选4个有同样生理缺陷的人,分别迎接4位使者,让藏在帐幕后面的萧夫人和侍女偷看取乐。开始,?克等以为接待者的生理缺陷与自己相同只是事出偶然,并未引起他的不满。待到他们发现萧夫人和侍女在帐幕后纵声大笑时,才明白这是齐顷公的恶作剧。?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等剂量的酒精摄入对大学生注意网络及各子系统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60名大学生,均为社会性饮酒者,采用抽签的方式随机分配到饮酒组(30人)和对照组(30人).运用注意网络测试分别从警觉、定向和执行控制三个维度对注意网络进行测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饮酒组注意网络中警觉效率、执行控制效率和反应时间均受到明显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定向效率和正确率未受到明显的影响(P>0.05).[结论]大学生社会饮酒者摄入中等剂量的酒精后注意网络出现损伤,酒精对注意网络的各子系统影响有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