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北伐先锋”钟祖培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起国民革命军“北伐先锋”,人们立刻会想到叶挺独立团,而往往会忽略另一支“北伐先锋”:国民革命军第7军第8旅,即李宗仁部钟祖培旅。北伐战争是从“援唐”开始的。1926年初,两广革命根据地获得统一,革命形势好转。受其影响的湖南人民掀起轰轰烈烈的“讨吴驱赵”运动。依附吴佩孚的湖南省长赵恒惕被倾向革命的湘军第4师师长唐生智取而代之”,唐部遂于3月25日进驻长沙。吴佩孚以  相似文献   

2.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北伐军中的政治工作,既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北伐得以胜利进军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仅就这一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一)1926年7月,中共中央四届三中全会提出选派优秀干部到国民革命军和国民军“去做政治工作”,以保证部队沿着正确方  相似文献   

3.
北伐战争时期,冯玉祥领导的北方国民军抗击、威慑和牵制着35万奉军及直系主力一部,有力地配合了南方国民革命军的北伐。北方国民军之所以能够发挥如此重大作用,同中国共产党做冯玉祥的工作,使其逐渐倾向革命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李大钊对推动冯玉祥策应北伐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大革命时期周恩来军队政治工作思想及其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也是一位杰出的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实践者,早在大革命时期,他就开始参加了军队工作,曾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党代表、东征军总政治部主任、特别政治训练班主任等要职。在不断实践中,他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军队政治工作思想,对国民革命军政治工作制度的建立及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军队政工制度在国民革命军的首创,也为中国近现代军队建设揭开新的一页,因此,研究周恩来在大革命时的军队政治工作思想及其实践活动,无疑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从时代所赋予的任务出发,提出革命军队 政治工作的目的要使军队成为革命的军队 周恩来认为,军队的政治工作不是孤立的,它必须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相联系。因此,它的具体任务和目的,也必须按照当前社会革命的性质和任务而定。  相似文献   

5.
北伐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中的政治工作是由中国共产党创立并实施组织指导的。在这个历史时期,以周恩来、恽代英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共产党人,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负责领导和组织开展政治工作过程中,对军队政治工作的一系列理论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和总结,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军队政治工作的宝贵思想和理论观点。   一、提出革命军队是革命的工具,是实现革命理论的先锋   革命军队的性质和历史使命是什么?是政治工作必须首先回答和阐明的问题。 1925年 6月 2日,周恩来在黄埔军校所作的《军队中政治工作》的讲演中,针对所谓“…  相似文献   

6.
在1984年洛杉矶第23届奥运会的开幕式上,中国队和中国台北队分别入场时,大会乐队曾两次奏起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首进行曲。这是海内外的中华儿女和国际朋友极为关注的事情。因为,这首古军歌的来尤去脉和祖国统一是联系起来的。李鸿章和袁世凯在天津附近的小站练兵,当时的军队就唱过这首歌,歌名叫《皇帝练兵歌》。北伐时,北伐的国民革命军重新填词,定名为《国民革命军  相似文献   

7.
北伐战争序幕揭开后,1926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授权蒋介石组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1927年8月,蒋介石下野,总司令部裁撤。1928年2月,蒋介石复出后,为发动旨在完成统一中国大业的“二次北伐”,蒋介石第二次组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1929年春,总司令部裁  相似文献   

8.
冯宪书 《军事历史》2021,(2):114-121
军队政治工作实质上是党领导和掌握军队的工作,军队政治工作条例是军队政治工作领域的基础党内法规.1938年,八路军政治部制定颁布《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政治工作暂行条例(草案)》;1940年修订为《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第八路军)政治工作条例(草案)》,刊载于《八路军军政杂志》,后来于1942年重行颁布.该条例对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条件下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绝对领导和提高部队战斗力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北伐战争是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合作,为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统治,领导国民革命军,于1926~1927年间进行的革命战争。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直、皖两系,奉系军阀和其他地方军阀也相继形成。各军阀间为争夺地盘,扩充实力,连年混战,民不聊生。打倒北洋军阀,结束封建军阀的黑暗统治,已成为中国人民的迫切要求。孙中山先后组织多次北伐,均未如愿。1924年1月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后,经过两年艰苦斗争,相继创建黄埔军校,建立革命军队,平定广州商团叛乱和滇、桂军阀杨希闵、刘震寰叛乱,成立国民政府,编组国民革命军,进行东征和…  相似文献   

10.
晋军志略(续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   1、北方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 3集团军1 92 8年 2月 1 5日 ,蒋介石复出后 ,在徐州前线召开军事会议。会议决定为贯彻南京政府旨在完成统一中国的“二次北伐”。阎锡山出席会议。会议决定将南京政府直辖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 1集团军 ,冯玉祥部为第 2集团军 ,北方军为第 3集团军。 2月 2 9日 ,南京国民政府任命阎锡山为第 3集团军总司令 。阎锡山在太原宣执言就职后 ,即将北方军总司令部改组为第 3集团军总司令部 ,以朱绶光为总司令部参谋长。 4月 2 3日 ,经阎锡山推荐上报 ,国民政府任命赵戴文为第 3集团军政治训练部主任 ,杨兆…  相似文献   

11.
1924年国民党改组前后,孙中山所依靠的旧军队是广州革命政府的支柱。这些旧军队经过不断的改造和分化,构成了1925年7月成立的中国新型军队──国民革命军的主干之一,奠定了北伐胜利进军的军事力量基础。本文试从旧军队的改造和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入手,考察苏联帮助下的国共双方对旧军队转变为新型军队所做出的巨大努力,探索旧军队转变的客观必然性。一、孙中山领导的旧军队有着军阀军队的烙印,同时又有一定的革命倾向性1923年初,孙中山依靠南方军队,重回广州建立了广州革命政府,这些军队成为广州政府的军事支柱。主要包括:杨希闵所率的滇军3个…  相似文献   

12.
加伦与国民革命军北伐前的准备工作张晓波加伦是苏联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曾担任过苏联远东军总司令、远东共和国陆军部长、远东共和国军事委员会主席、彼得格勒驻军第一军团司令和远东特别集团军司令。他全身18处受伤,先后荣获两枚列宁勋章和5枚红旗勋章,1935...  相似文献   

13.
以往中国现代史学术界对国民革命军北伐战争史的研究,往往局限于北伐战役本身,很少注意到冯玉祥部队的南口防御战对于北伐军在两湖战场上打败吴佩军所起的重大作用。冯军南口防御战虽然最后失败,但它在中国近现代战争史和民国战争史上,却是值得研究的战例。结合当时国内政治形势来看,南口防御战的历史意义更是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不揣浅陋,探讨如下,请专家们教正。  相似文献   

14.
刘阳 《军事史林》2016,(8):39-53
自1925年建立起,这支军队就是各色势力混杂着的怪胎.当北伐的革命红旗为他的对手继承,当抗日战争的历次血战消磨了他最后的勇气,派系争斗,贪污腐化最终把国民革命军拉入深渊.1945年,抗战胜利之后,五百余万兵员的国军在接收美援与投降日军装备后,其一百七十余个步兵师达到一半美械部队、一半日械部队的装备水平,基本上满足了1942年时史迪威为国军设计的轻装备师计划要求.  相似文献   

15.
我想综合回忆一下在中央苏区时的政治思想工作,谈谈自己的一些亲身体会。因为红军中的政治思想工作,与国民革命军中的政治思想工作相比,又有许多新的特点,内容有很大的发展。而且在中央苏区,又是我学习和积累做红军政治思想工作经验打基础  相似文献   

16.
大革命时期的国民革命军是国共合作的产物,是孙中山先生实行“以俄为师”方针的具体成果。政治工作制度的建立,是这支军队区别于当时中国其它军队的主要标志以及同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的重要保证。国民党蒋介石、汪精卫集团背叛革命后,中国工农红军把这一制度继承下来,并且发扬广大,使之成为一个克敌制胜的法宝。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较多  相似文献   

17.
民国时期军事史研究首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关系评析有的作者指出:北伐战争的发动与胜利进军,离不开首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是国共两党的领导者共同及时地制定了正确的北伐战略决策;是国共两党的革命官兵在各大战场并肩浴血苦战,一起克敌制胜;是国共两党(主要是中共)的成员广泛组织发动工农大众支援北伐军作战,为北伐提供了坚实的民众基础。没有首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就不会有北伐战争及其伟大肚利。(周兴梁《首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中共党史研究》1997年第2期)关于北伐战争的领导权问题。有的作者认为,是国民党领导…  相似文献   

18.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党在组织领导工农革命运动的同时,就开始注意军事工作.1921年至1927年,为中国共产党开展早期军事斗争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传播马克思主义武装斗争理论,培养革命军事政治人才,创建革命军队政治工作,推动军事运动与工农运动结合,建立广泛的反直反奉军事统一战线,取得了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组织领导的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的东征与北伐战争的胜利,从理论和实践上为党后来独立领导军事斗争,打下了基础,培养了骨干,准备了队伍,积累了经验,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9.
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政治建军,党代表与政治部制度由蒋介石的第1军延伸到其他7支部队。各军先建立政治部,后设置党代表。蒋介石希望派遣黄埔学生到其他军队宣扬三民主义,以使黄埔势力进入南方各军。1926年3月,政训部组织大纲正式颁布。国民革命军还利用日课问答、领袖感化等形式,加强对各部官兵的政治教育。随着各军政治工作的推进,反帝反封建的思潮在革命军人群体中得到传播。  相似文献   

20.
党委制度、政治机关制度、政治委员制度是我军独具特色的政治工作制度的核心内容.这三大制度是在汲取国民革命军政治工作直接经验和苏联红军政治工作间接经验基础上,经过共产党人不懈探索形成的,具有历史必然性.其存在发展的合理性在于能够有效保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保证军队履行职责使命,保证军人个体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