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吴明 《军事历史》2007,(5):75-76
多年来,在邓小平军事思想的研究中,存在着只注重对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研究的偏向,而对邓小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军事思想缺乏完整全面地研究,特别是对邓小平在中国革命战争时期的军事实践、军事论述的研究,缺少系统地、专门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的现代化观,就是邓小平对于中国现代化这一宏伟工程的总的和根本的看法。它既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邓小平对中国现代化建设之理论贡献的具体反映。邓小平的现代化观是一个完备的思想体系,深刻地理解和把握它,坚定不移地遵循和坚持它,是继续胜利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须。一、中国的现代化必须是牢牢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现代化关于中国现代化的方向问题,邓小平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面启动伊始,就极为郑重地指出:“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现在我们搞四个现代化,是搞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3.
1975年军队整顿的主要措施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5年 ,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以下简称“文革”)已经进行了整整 9年。“文革”这一全局性、长时间的内乱 ,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了建国以来最为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军队也难以幸免 ,同样遭受了深重的创伤。为尽可能地将“文革”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1 975年初 ,当时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邓小平 ,领导全国各条战线 ,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全面整顿。军队整顿是 1 975年邓小平提出的第一项整顿 ,也是全面整顿的重要一环。1 975年 1月 ,邓小平在总参机关团以上干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 ,指出“要按照毛泽东同志制定的军事路线、建军原则 ,好好地…  相似文献   

4.
贯穿于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加强质量建设,走有中国特色精兵之路,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这一思想深刻揭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军队建设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指明了军队建设的正确方向和奋斗目标.从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角度研究邓小平的质量建军思想,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更深刻地领会邓小平走精兵之路这一科学命题的意义和内涵.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根据世界格局的变化,把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中国军事经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全面地、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军事经济思想,把毛泽东军事经济思想推进到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邓小平军事经济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丰富且深刻。认真学习和探讨邓小平军事经济思想体系,对于促进军事经济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指导我国军事经济实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本刊在小平同志90周岁之际,邀请军内部分专家学者进行了邓小平军事经济思想专题座谈。专家们对邓小平军事经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基本内容和主要特色及其对部队建设的指导作用,分别从某一侧面作了较为深刻的阐述。本刊将这次座谈发言按内容顺序整理摘录发表,并编发一组研究邓小平军事经济思想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努力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重要内容之一。把握这一思想,对于全面地、深刻地领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教育和动员全党、全国人民同心同德进行社会主义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1975年,是邓小平大刀阔斧、实际上领导全面整顿的一年。这其中,就包括了他领导国防军工企业的整顿。 “在最近几年把装备搞上去” 1月5日.根据毛泽东提议.中共中央发出了一号文件.任命邓小平为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中国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精神文明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精神文明理论的新阶段。邓小平精神文明理论是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发展的,具有相对独立、完整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精神文明理论全面反映了现阶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汇集了新时期中华民族振兴和发展的精神源泉,它是发展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伟大旗帜。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的社会价值观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的社会价值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社会价值观,对于我们全面把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更好地学习邓小平国防科技工业建设思想,全面贯彻“三个代表”思想,进一步推动国防科技工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国防科工委在全系统组织了邓小平国防科技工业建设思想理论学习和征文活动,征集了80篇论文。经过专家评委会推荐,其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开辟了一个时代。邓小平思想代表了一个时代。在邓小平思想体系中,国防建设思想至关重要,独具特色。如果说邓小平思想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话,那么,这种“特色”在其国防建设思想中尤为突出。否则,无法理解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十几年“繁荣”同时的“稳定”;无法理解这种“稳定”又是在国际风云变幻、国内裁军百万等等特殊条件下取得的。可以说,不了解邓小平独具特色的现代国防建设思想,就不能全面理解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研究阐述邓小平国防思想的角度可以很多。但,我是从以下二个角度,或…  相似文献   

12.
1943年初至1945年8月,是中国抗日战争的战略反攻阶段,也是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恢复、再发展,华北抗日军民对敌展开大规模攻势作战,直至全面反攻,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时期。这时,邓小平担任第129师政委、中共太行分局书记,1943年10月又任中共北方局代理书记。他就如何巩固抗日根据地问题,总结出了一个重要思想:掌握抗日根据地建设规律,巩固发展敌后抗日根据地,隐蔽地积蓄革命力量,准备胜利反攻。据此,邓小平和刘伯承(1943年9月赴延安)领导晋察冀边区军民,对敌展开了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斗争,为实现全面反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在21世纪的太阳刚刚跃起在地平线的时候,世界的东方又一次吸引了人们的目光:中国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开放型经济已经形成,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对社会主义中国在新世纪的和平崛起,每一个有判断力和不怀偏见的人都不会怀疑。在纪念邓小平百年诞辰的今天,放眼今天神州大地上的浩荡春色,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灿烂前景,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切地感受到邓小平对恢复和发展党的思想路线所做出的历史性贡献。一实践是检验真理…  相似文献   

14.
1975年1月,邓小平同志受命危难,承担艰巨,开始负责党、政、军日常工作。当时国内局势动荡不安,屡有风波,环境险恶,困难重重,邓小平同志自身的地位前途也难预料。但他却泰然处之,以出人意料的胆魂,果敢地进行了全面的治理整顿,把各项工作搞得颇有起色,社会局势、经济建设、人民生活趋于稳定,开始步入正常轨道。回顾这段历史,邓小平同志那种统筹全局、把握关键、胆大心细、一抓到底的领导风格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敢字当头,看准问题不放手,一抓到底 1975年的中国社会,经济凋敝,秩序混乱,人民思想惶恐不安,各方面的工作亟需有力地整顿。但各种问题又互相关联,往往牵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十分关心和重视国防科技工业,对关系全局性、长远性和战略性的问题,及时从理论的高度进行了精辟的概括。十多年的实践证明,这些重要的精辟的概括,是富有远见卓识的,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开创国防科技工业新局面、探索有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根本指导思想。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国防科技工业的思想,是他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十分丰富。面对严峻的形势和艰巨的任务,更需要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因此,进一步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全面准确地理解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国防科技工业的思想,把握其精神实质,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国防科技工业,具有十分现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代中国,能否沿着邓小平同志开辟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江泽民同志精辟地概括了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和科学体系,牢固地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江泽民同志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全局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全面把握和运用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继承、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了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军事科研工作的指南──邓小平军事科学研究思想初探周宏伟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军事科学研究。他在一系列论著中,就军事科研的功能,发展中国军事科学的指导思想、方向和原则,军事科研领导体制,科研管理等,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这些论述...  相似文献   

18.
踏上新征途开创新局面———纪念邓小平军民结合十六字方针发表20周年中国兵工报中国兵工杂志编辑部“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十六字方针,是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的,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年前,世纪伟人邓小平高瞻远瞩地指出,国防工业...  相似文献   

19.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转折点,我国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特征,是全面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个时期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这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开创的、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国人民继续进行的中国第二次伟大革命的时期,也是成功地开辟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时期。它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华彩乐章。  相似文献   

20.
通过大量翔实史料分析研究,使人们看到中共三代领导核心如何殚精竭虑,为中国对外开放精心绘制蓝图.毛泽东许多具有远见卓识的主张和作法,奠立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指导思想;邓小平吸收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科学内核,提出了更科学、更系统、更全面的对外开放思想;江泽民不仅继承和实践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而且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