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八旗入关后保留了原有的军事制度,旗人仍然是世兵制下的军人,当兵是其唯一职业。甲午战后、庚子之役前的八旗军事改革停留在武器装备、训练和战术等层面,未触及世兵制等八旗根本制度,旗人身份变化有限。新军建立则使得八旗的军事功能逐渐被抽离,旗人开始脱离军营,当兵成为旗人的一种可供选择的"职业",旗人不再受"军籍"的强制。宪政改革则赋予部分旗人参政权利,促使"旗籍"摆脱以往"兵籍"的制约,转变为类似"民籍"的一种籍贯证明,旗人由此最终脱离"世隶军籍"的限制,成为普通国民。  相似文献   

2.
《兵团建设》2010,(12):36-37
清代八旗制度以严密的组织形式,实现了旗人社会的兵民合一。旗人的一切生活待遇,都在八旗制度下获得,住房也不例外。据顺治年间八旗"定甲八万"的说法:一品官给房20间,二品官给房15间,三品官给房12间,四品官给房10间,五品官给房7间,六品、七品官给房4间,八品官给房3间。  相似文献   

3.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极其重要的人物,他对近现代中国的军事、政治、文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历史功过、是非得失,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仅就其军事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作简要述评。一、曾国藩军事改革的主要内容在曾国藩帮办湖南团练、组建湘军之前,清朝军队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八旗,一种是绿营。八旗由满族旗人组成,是清王朝得以问鼎中原、建立全国政权的基本武装力量,在清军入关之后,由于长期养尊处优,已逐渐丧失了战斗力。因此,自康熙起,清王朝实际是靠绿营维持其统治。绿营是清朝统治者入关后沿袭明代兵制组织的武装,…  相似文献   

4.
清王朝进入中叶以后 ,为适应政治和军事的特殊需要 ,乾隆皇帝弘历下令在北京西郊香山创建了一支八旗特种部队———健锐云梯营。这支部队凭着严格训练所获得的超群武技 ,南征北战 ,为清王朝开拓疆土 ,维护统一 ,巩固政权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 ,随着清王朝和八旗制度的衰败 ,这支部队也没逃脱它走向没落的命运。如今 ,健锐营营址已不复昔日模样 ,但遗址尚存 ,多数旗名依旧 ,它已成为京西的重要文化遗产和今天研究八旗制度的活标本。一、缘起与立营  (一 )缘起香山健锐云梯营的组建 ,与乾隆皇帝弘历下旨平定四川大金川土司莎罗奔叛乱密切相…  相似文献   

5.
清代,自1644年入关到1912年覆亡的近二百七十年间,其军制经历了三个阶段:八旗绿营,勇营,近代陆军。本文拟对它们的演变,各自的特点利弊,作一评述。 一、八旗和绿营 八旗和绿营是清朝的基本武装力量。随清朝统治二百多年。 八旗是旗人军事、行政、社会合一的组织。以军事为主。它有满洲、蒙古、汉军三类,  相似文献   

6.
作为湘军集团的重要将领,曾国荃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以先后攻陷吉安、安庆、天京的“战功”,为湘军摆脱不利地位、取得战争主动权发挥了巨大作用,也为清王朝最终扑灭太平军尽了犬马之劳。此后,曾国荃所部“吉字营”虽被裁撤,但他的军事将领身份并没有随之很快改变,又投入到镇压捻军、捍卫边防的战争中。曾国荃及其所部与湘军集团共同走过了从崛起、发展至衰落的历程。  相似文献   

7.
在距今80年前的10月10日,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点燃了武昌起义这一星星之火、并很快燎原于全国。在这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辛亥革命中,具有左右长江流域局势之力的清海军,或于镇压革命的前线倒戈,或于驻防地区反正易帜,从而加速了清王朝的覆亡。然而,海军起义与清朝新军起义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即并非革命党人长期发动所致,而是革命爆发后的许许多多内部、外部因素促成的。对此,本文拟作一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8.
同治三年 ( 1 86 4年 )七月 ,湘军主力一举攻克了天京 ,镇压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就在湘军为清王朝剪除内患的盖世大功告成之际 ,湘军首领曾国藩却出人意料之外地奏请裁撤湘军 ,在以后一年多的时间里 ,除湘军水师被改编为国家经制兵长江水师 ,鲍超、刘松山等陆营军万余人留存外 ,其他直辖军和所属湘军都相继被裁汰。由此 ,我们不禁会产生疑问 :曾国藩为何要在功成名就的时候 ,选择裁军之路呢 ?以往的学者在分析湘军裁撤的原因时 ,主要是从政治、军事的角度去考虑 :诸如湘军首领曾国藩此时已权高位重 ,为避权势 ,谙知封建理义之学…  相似文献   

9.
军队后勤的根本职能就是把国家提供的经济力转化为军队的战斗力。后勤对于军队建设和作战的保障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清咸丰同治年间,湘军统帅曾国藩根据清王朝经制八旗、绿营在军队后勤方面的种种弊端,对湘军后勤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改革,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军队后勤思想,确立了湘军的后勤体制。曾国藩的军队后勤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军事经济活动中,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清火器营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朝八旗满洲、八旗汉军与绿营火器营的创制,历朝《会典》、《会典事例》的记载含混。本文考证了火器营的创始时间与背景;梳理了入关前"八旗火器营"即"八旗炮手兵"到"旧汉兵"、"汉军火器营"再到"八旗满洲火器营"各军兵种的制度演进路径;探讨了清军军制变革与八旗制的形成、清朝的国家政治建设互动关系,揭示了清军军制变革的路径依赖,强调了制度变革继承性。  相似文献   

11.
张薇 《军事历史》2023,(1):100-110
清代,甘肃作为联结新、藏、青三地的重要政治、军事枢纽,在中央王朝西北边疆治理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其经制兵驻防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甘肃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族际互动。研究清甘肃(含今青、宁、新部分地区)经制兵的建制、驻防及特点,对厘清清廷经略西北边疆的路径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掠海 《环球军事》2012,(9):40-41
2012年4月2日,英军联合部队司令部正式挂牌成立,这一与美军前年裁撤的联合部队司令部同名的机构,在英军转型改革中将扮演什么角色,又是什么原因促使它能在英国国防预算大削减的背景下成为重点建设的新机构,个中内容值得我们细细探究。  相似文献   

13.
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裁撤联合部队司令部的决定显然不是最终决定——作为善于处理此类事情的老手,盖茨了解裁撤机构这种决定,尤其裁撤那些给当地带来数千个工作岗位和数百万美元财政收入的机构的决定,只有当国旗从这些机构屋顶降下时才会是终局性的。但是,反对派——弗吉尼亚议会代表团——正在集会抗议,这些本是联邦财政紧缩政策的坚定支持者被激怒了。  相似文献   

14.
付征南 《环球军事》2010,(18):14-15
为节省国防开支,美国国防部长盖茨于2010年8月9日史无前例地宣布,美军将在1年时间之内裁撤十大作战司令部之一——联合部队司令部,而这也是美军近年来最大的一次编制体制改革,将会对美军的未来发展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晚清以来原有的八旗和绿营体制已经全面腐朽崩溃,在国内外局势日益危急的情况下,清廷开始依靠地方力量举办团练。在军事权力下移的过程中,以湘军、淮军为代表的私人化军队从内部威胁着清王朝的统治。袁世凯去世后,北洋军阀主要分裂为皖、直、奉三大派系,军队私人化问题愈演愈烈。而早期以北洋军阀为主要革命对象的国民党经历了从照搬英美军队国家化,到策动军阀武装斗争,最后到以俄为师的过程,对使用政党力量统领军队的方式进行了初步探索,虽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仍重蹈军队私人化的覆辙,而走向彻底失败。  相似文献   

16.
清代福利兵种养育兵张霖清政府建立起稳定的全国性政权后,对曾为打江山立下汗马功劳的八旗旗丁给予了许多优抚政策,以保障他们及其后代子孙的生活。其中八旗养育兵制,就是清政府在军事上采取福利性做法的产物。养育兵的由来清雍正帝即位后,对事关政权稳定的八旗实际人...  相似文献   

17.
太平天国战后,大量被裁撤的湘、淮军士兵和遣散的太平军战士涌入江南各地垦荒,构成战后"下江南"移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军事移民的迁入,对战后江南地区的社会、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川军是民国时期四川军队的简称。清末 ,清政府编练新军。四川新军成为川军源头之一。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取而代之的是袁世凯北洋军阀的血腥统治。而四川军政大权也落入袁世凯的爪牙胡景伊手中 ,四川军阀由此产生。  相似文献   

19.
论湘军饷源与湖南地方财政之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853年春 ,当曾国藩奉命在湖南帮办团练 ,继而组建湘军的时候 ,他所面对的最大问题莫过于如何筹措巨额的军饷了。因为此时湘军充其量只能被朝廷视为一支地方军队而已 ,不得不自谋筹饷。湘籍京官曾国藩在为湘军筹饷的过程中 ,遇到了来自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制度的重重阻力。具体来说 :其一 :清王朝早已陷入财政困境 ,其军费开支有限 ,而且主要用于国家经制兵八旗和绿营 ,对曾国藩的湘军却少有支持。我们知道 ,鸦片战争之所以以清朝的失败而告终 ,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国方面的贫穷与落后使其经受不住战火的洗礼 ;而太平…  相似文献   

20.
清朝的八旗     
八旗是清朝的重要军事支柱,是满洲早期兵民合一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始建于努尔哈赤时期。其编制大致是这样的:每三百人为一牛录,统于牛录额真;五牛录为一甲喇,统于甲喇额真;五甲喇为一固山.统于固山额真;一个固山即为一旗,起初有四旗.即黄、白、红、蓝四旗。后来又增设四旗,共为八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