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1989年,她在歌坛崭露头角,面对无限可能的未来,她却选择了南京军区前线文工团,做一名军旅歌手。19岁时的选择,她已经为之坚守了24个年头。随后,在1990年第四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她以抒情柔美的江南气质脱颖而出;一年后,她在第一届上海亚洲音乐节新人歌手演唱大赛上获得金奖,成为炙手可热的新星;1997年"春晚"上的演出更让她广为人知。  相似文献   

2.
7年来,她心系群众,真诚奉献,谱写了新时期信访干部感人的篇章;7年来,她获得了骄人的成绩,但面对"全国信访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她仍心静如水。她就是农十三师信  相似文献   

3.
妻子范一,小我三岁,却比我早一年毕业,是武警江苏张家港边防检查站一名普通的检查员。确定恋爱关系前,我一直都在犹豫到底该叫她师姐还是叫她学妹,直到"一姐"这个称谓不胫而走,我也就随着大家叫她声"姐"。这让她至今津津乐道,占尽了我的便宜。"电话粥"煲成了"口语课"我和范一是在军校时的一次接待亚非拉美外宾的外事活动中相识的。认识她之前,我就知道她英语不简  相似文献   

4.
黄翠芬院士是我国生物工程的奠基人之一,著名分子遗传学家,但凡是喊她"院士"的必是外头人,在她的研究室里,老的小的,都喊她"老太太",还有一个昵称:"蜜蜂妈妈"。"蜜蜂妈妈"与党同龄。90年的风雨人生,她有太多的传奇。比如,她与丈夫周廷冲都是院士,夫妻院士,军中唯一;再如,作为主要完成人先后两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三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罕见。总之,她是一本厚书,页页都藏珠玑。  相似文献   

5.
她是女性,却巾帼不让须眉。她没有从过军,却有军人雷厉风行的作风。她常说:"抓经济是我的天职,兴武装是我的使命。"她就是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木兰"书记的贵阳市小河区委书记、区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兰义彤。兰义彤2002年就任小河区人民政府区长.2006年3月任区委书记。无论在区长还是书记岗位上,她始终坚持"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的理念,带头奏响了国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和谐乐章。使区人武部的工作不断出  相似文献   

6.
2012年,对于马志敏来说,可谓是双喜临门。一喜,她被首都文明办、北京新闻广播联合举办的"2012北京榜样"活动评委会授予"北京榜样"荣誉称号;二喜,是她又收到了儿子所在部队寄来的立功喜报。然而,这喜悦的背后,却承载了她18年来所经历的风风雨雨……收养,源于她母性与大爱1994年12月14日清晨,马志敏像平常一样,早早地到法院上班。刚进办公楼,一阵婴儿的哭声引起她的注意。来到办公室方才得知,一个婴儿被人遗弃在法院门口,同事们已  相似文献   

7.
正她被家人调侃为"空中飞人",被同事们称为心中有"谱"的科技达人。她引领而不追随,创造而不仿造。二十年来,她一直从事系列产品的工艺技术研究、测试技术等工作。她就是中国兵器集团江南公司科技骨干、高级工程师、工艺技术研究所空地产品室技术人员廖建容。近日,她又荣获湘潭市"最美女职工"称号。  相似文献   

8.
<正>我的母亲姓付,一直被别人叫成老付,而有时被我叫成付老太太。我每次那样称呼她,她就笑。她不像大多数农村妇女,结了婚以后就被人叫成了"某某家的"或"某某媳妇"。她风里来雨里去教了二十年书,曾经是朝阳地区的先进老师,在我们那个乡赢得了属于她的尊严。尽管风光过,但她一直认为自己的个子小,而不愿抛头露面。其实,在周围的女人当中,她不比一些人矮,也没比一些人高。后来我才发现,她的为人处世总会把她与别人区分出来,她可能觉得别人都在关注着她。  相似文献   

9.
主人公小传高英,河北省永年县人,河北工程大学教学科研基地主任。30年来,她把价值数十万元的拥军物资送给部队;30年来,她为驻军和复员军人解难题、办实事上千件;30年来,她大规模地技术帮扶、科技拥军,使部队信息化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她热爱人民军队的模范事迹多次受到省、市表彰,并被评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  相似文献   

10.
她是崭新的事业,在沙漠戈壁中播撒文化的种子。她是崭新的视角,紧扣时代的脉搏,探索传播党的声音的新路径。她是崭新的平台,扎根在少数民族干部职工群众中间,让双语传播深入人心。她是崭新的,她承载的希望也是崭新的。2013年10月10日,由兵团党委宣传部主办,当代兵团杂志社承办的新疆第一本时政类双语画报《兵团画报》首发仪式在乌鲁木齐市举行。《兵团画报》在"孕育"5个月之后"呱呱坠地"。这是两年来,当代兵团杂志社继杂志改版、改刊名之后,又一次新的跨越,她承载着当代兵团杂志社全体成员的  相似文献   

11.
1.她叫白雪,接力连连长。别看她外表文静柔弱,却让男兵们个个竖起大拇指。到连队一年,她就捧回了"全军优秀指挥军官"、"全军十大学习成才标兵"等10多个证书。多少大老爷们都没做成的事,一个文弱女子却做到了,不服还真不行,难怪战士们私下里都叫她"穆桂英"。  相似文献   

12.
宋娟 《兵团建设》2012,(6):40-41
她是一位患脊髓灰质炎的残疾人,却用爱温暖着身边的人。她就是农一师十团三连职工潘志新。潘志新出生于1963年,她的幸福童年,在五岁那年戛然而止:脊髓灰质炎使她失去了正常行走的能力。虽然厄运袭来,可是潘志新从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1995年,潘志新结婚了,婚后的她终于找到了幸福。可是多舛的命运在12年后夺走了她的丈夫,只留下10岁的女儿与她相依为命。虽然潘志新的人生接连遭受厄运,可她却一直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她以雷锋为榜样,默默地为群众做好事,她的事迹在团里被传为美谈。连队有位孤寡老人,无依无靠。潘志新几十年如一日每天帮助老人洗脸、梳头、做家务。老人总爱说:"小新比亲闺女还亲。"  相似文献   

13.
在天山脚下,有一朵盛开的"铿锵玫瑰"。对待工作,她如"拼命三郎",常常放弃节假日加班加点,4年审结案件1419件,件件过硬;对待百姓,她亲如家人,耐心做好劝说工作,打开当事人的"心结",彻底化解矛盾纠纷。她就是六师五家渠垦区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陈娜。"通过我和同事们的努力,让更多弱势群体能够得到合理合法的人性化帮助,  相似文献   

14.
正男兵劝她别这么"拼命",她掐着腰说:"小样儿,吐血也把你们比下去!"女兵藏莹莹,乍看是男兵,细看像男兵,黑乎乎,壮实实,一口东北腔,名声叫得响,全旅的人都喊她"藏哥"。"藏哥"身上有股不服男兵的劲儿。新兵连里女兵练操枪,第一次拿到"铁家伙"扭扭捏捏不得要领,背地里男兵们叽叽喳喳叨咕女兵。"藏哥"知道后气得一脸怒火,拽着男兵衣领,"咋的,瞧不起女兵啊,不服咱们就拖出来练练!"结果从三枪互换到枪械分解她居然都比男兵强,后来旅里让她给男兵做示范。"藏哥"下连不到一年就当了班长。早晨出操,男兵跑在前,女兵跟在后。她扯着嗓子喊口号,带着队伍超男兵。训练间隙拉歌,  相似文献   

15.
病床上,癌症晚期术后的张君显得又消瘦了许多,而此时她身上的麻醉剂药效还没消完,嘴里却嘟嘟囔囔个不停。她的丈夫俯身一听,眼泪就止不住往下落。原来她在神志不清的情况下惦记着的仍是她的那帮学员:"我要回去……娃们的单片机开发板还没换呢……让我回去……"拿命在工作的"机器"司机老陈驾驶空军工程大学理学院班车已经有5年多,学院几乎没有他不认识的。然而,在学院工作了十多年的张君,他却感到很陌生。从本科生到研究生再到博士生,张君的进步总比别人快一步。同事刘宏曾评价她:"她这个人呐,简直就是一台‘机器’,太拼!完全是拿命在工作。"她经  相似文献   

16.
从一个农村小丫到一名优秀国防生,从一个懵懂少年到省"三好学生",再到"校长奖章"获得者,她一步一个脚印地在自己的人生大道中不断奋进,书写了一个共和国女国防生的"士兵突击"新形象。她就是南京理工大学国防生赵丹。直面人生逆境故事还得从赵丹坎坷的身世开始。她在家排行老二,上有一个哥哥,下有一个弟弟,与爸爸妈妈一家五口生活幸福而温馨。可造化弄人,2000年的夏天,一场残酷无情的车祸夺走她父亲,这个原本经济条件就捉襟见肘的家庭,在失去"顶梁柱"后,可谓贫痛交加。  相似文献   

17.
近日,某预备役高炮师装备部的领导专程赶到天津五福大厦,把一面鲜艳的锦旗献给该公司董事长赵黎,感谢她这些年为预备役部队建设所作出的奉献。笔者注意到,像这样的锦旗在赵黎的办公室层层叠叠三四十面,上面写得最多的词是"奉献"二字,这也是她人生的真实写照,她常说:"奉献的人生最精彩!"  相似文献   

18.
《兵团建设》2015,(2):47
[案例]2013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李春霞挂职贵阳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她十分关注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问题,为此,深入基层、了解民生成为她的"第一要务"。当来到乌当区垃圾填埋场流动人口管理站调研时,她被这里良好的管理秩序所吸引,"为什么这里能做好?""这样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解放军生活》2012,(2):32-33
[个性写真]在病号眼里,她是温暖如春的白衣天使;在野战救护演练场,她是男兵们刮目相看的铿锵玫瑰;在日常工作中,她是上上下下都放心的医院文书;拿起长笛,放声能歌,挥袖善舞,她可谓官兵热捧的演艺"明星";当然,她有时还会"摇身一变",成了热情似火的篮球宝贝。因工作业绩突出,入伍第一年她即荣获连嘉奖,每年都被评为优秀士兵、优秀士官。  相似文献   

20.
王妍曦 《兵团建设》2013,(12):31-32
凌晨五点半,她从东莞赶赴广州白云机场,晚上九点四十五分,飞机降落在新疆喀什机场。三年来,她戏称自己是悄悄地来悄悄地走。"习惯了。"她说,"我很少回去,路上的时间太长,浪费时间。"一米六的个子,利落的短发,豪爽、干练、爱笑,说话从不啰嗦,总是直奔主题。"你是不是觉得我不太像个女人?"她哈哈大笑着说。她叫陈俊,援疆干部中的"穆桂英"。责任,担在肩上"我很喜欢兵团,这儿的人太对我的脾气了,有什么问题马上会说出来,就算吵架也不记仇,上午吵了下午就能坐在一起喝酒,太爽快了!"和陈俊的对话就这样开始,没想到这个南方来的小女人居然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