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乡八路军总部简介 1938年,抗日烽火燃遍太行,4月,八路军总司令部和中央北方局进驻武乡砖壁、王家峪等地,成为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朱德、彭德怀、左权、刘伯承、邓小平、杨尚昆、薄一波等在这里胜利指挥了反敌“九路围攻”的长乐村急袭战、“百团大战”中的关家垴战斗等。  相似文献   

2.
上党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军进行的第一个较大规模的歼灭战。战役在晋冀鲁豫军区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的领导和指挥下,集中所属太行、太岳、冀南三区主力三万一千余人,从1945年8月27日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3.
探访黄崖洞     
山西黎城多山,且山势陡峭。这里素有“太行画廊”之称的丹霞地貌,别具一格。当年华北抗日根据地最大的兵工生产基地——黄崖洞,就座落在这太行深处。去年春,我和几个朋友怀着崇敬的心情来探访“黄崖洞”,只见新修的公路因山随势一直蜿蜒至山区。进山门、登台阶,迎面就是黄崖洞牌楼,上边镶刻着邓小平亲笔书写的“黄崖洞”。牌楼背后群山壁立,拔地擎天,赫红色的山岩上经风剥雨蚀,仍隐约弹痕点点。雄阔的背景映衬着泛着金色光泽的“黄崖洞”三个字,一种磅礴的浩气萦绕山峦,激荡胸怀。  相似文献   

4.
“无中心”的陆军指挥机构编组和“集分自如”的指挥方式,将构成信息化战争陆军作战指挥的基本模式。它是适应信息化战争陆军指挥特点,充分发挥陆军自动化指挥手段的优势,紧紧围绕信息化战争时代陆军战斗力主要要素——“信息力”适时、完全地释放这一主要目的,而构建的全新的陆军作战指挥模式。一、“无中心”的陆军指挥机构编组模式实施“无中心”指挥,是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提高陆军指挥系统生存能力,确保指挥稳定和不间断的有效途径。“无中心”指挥,就是在功能强大的网络化指挥控制系统支持下,只要用户注册成功,在每一个指挥节点都能够…  相似文献   

5.
梁茂芝 《环球军事》2014,(23):55-57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刘伯承、邓小平率领八路军第129师进驻河北涉县,创建了抗日战争时期全国面积最大、最巩固的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涉县是该根据地的心脏,最多时曾有110多个党、政、军、财、文等机关长期驻扎在这里,刘伯承、邓小平就在这里战斗、生活了6年之久。八年抗战中,刘伯承、邓小平指挥根据地的抗日军民作战3万余次,毙伤日伪军19万多人,八路军等抗日武装发展到29万余人。日军视刘伯承、邓小平为“眼中钉”,多次重兵“围剿”。1943年5月,刘伯承、邓小平在涉县经历了抗战期间最严重的一次危险……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15军,是由抗日战争时期太行军区的部分地方武装发展起来的。 1946年底至1947年初,太行军区独立第1、第2旅先后在河南林县组成。独立第1旅由太行第1军分区第34团和第2军分区第38、第39团组成,旅长崔建功(政治委员缺;后旅长蔡艾卿、政治委员崔建功);独立第2旅由太行第4军分区第43、第45团和第5军分区第48团组成,旅长向守志、政治委员余洪远。两旅组建后,即在太行军区前方指挥所指挥下,参加豫北反攻作战、道清战役等,共歼敌近万人。 1947年8月15日,以太行军区前方指挥所及两独立旅为基础,在河南博爱县王卜昌组成晋冀鲁豫野战军第9纵队(后改称中原野战军第9纵队)。司令  相似文献   

7.
刘志强 《国防》2003,(2):41-42
边防省军区、军分区、人武部,既担负着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兵役工作任务,又担负着边境防卫作战和城市防空袭作战任务。因此,必须着眼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的要求,紧紧围绕“打得赢”这个历史课题,在提高“四个能力”上下功夫。 第一,必须努力提高掌握运用指挥自动化系统的能力。熟练运用指挥自动化系统,是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中每一个指挥员必须具备的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左权县麻田镇地处晋、冀、豫三省要隘。因地势险要历称:“晋疆锁钥,山西屏障”。抗战时期的1941年到1945年,八路军总部、中共中央北方局、129师司令部、太行区党委等机关,在此驻扎五年之久。汇聚了朱德、彭德怀、刘少奇、刘伯承、邓小平、左权、滕代远、扬尚昆、徐向前、李雪峰、薄一波等一大批民族精英,在这里运筹帷幄,  相似文献   

9.
方震 《政工学刊》2024,(2):59-61
<正>近年来,调整改革稳健推进,练兵备战加速发力,职能转型接续深化,营一级日益发挥着“前沿指挥所”的重要作用,营主官同步担当着“前沿指挥员”的重要责任。调研感到,“边斗争、边备战、边建设”的时代态势下,营一级呈现新特点,给营主官素质带来新要求。一、基于备战看,营一级分量更重,要求营主官具备“硬战力”从作战指挥链路来看,扁平化指挥体制下,营一级的“基本作战单元”地位凸显、分量加重。在指挥模式上,指挥要素分到营、指挥方案直通营、指挥行动依托营,任何一项上级意图都要通过营一级来实现,在战役直接指挥下往往遂行关键行动。  相似文献   

10.
走进由邓小平题写馆名的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就像步入凝重、辉煌的时空隧道。6个展厅,件件物品展示着抗日时期的烽火硝烟,块块图板诉说着太行老区的风雨沧桑,让瞻仰者肃然起敬,倍受鼓舞。在砖壁村八路军总部旧址,在老乡的引导下,我们来到"抗日井"。砖壁村因地势高缺水,八路军总部担心影  相似文献   

11.
新军事革命的迅猛发展和各种高新技术在战争领域的广泛应用,对战争实施、作战样式、作战指导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近期局部战争的实践表明,一些传统的作战理论框架已被突破,针对作战目的、作战力量、作战时间与空间的作战指挥观念正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未来战争的挑战正迫切地要求我们从根本上转变观念,以崭新的视角把握战争的实施与发展。一、认知观:由重“知之多寡”,向重“知的选择”转变纵览人类战争史卷,人类一切战争指挥活动都在反复验证着2500年前孙子的一句至理名言: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  相似文献   

12.
地处太行、太岳、中条三山交汇处的山西省阳城县,是一个经历过血与火洗礼的革命老区。昔日,这里诞生了晋豫边抗日根据地,留下过朱德、邓小平、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家战斗的足迹。如今,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又涌现一支平战一体、军民融合的常备民兵应急分队,成为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确保  相似文献   

13.
1947年7月29日,在鲁西南重镇菏泽城北一栋简陋民房的院内,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正在散步。他们刚刚指挥完著名的鲁西南战役,难得这么轻松一下。“报告首长,紧急电报!”参谋人员将一份刚刚收到的电报交给刘伯承。刘伯承先粗略看了一眼,脸色立刻凝重起来。邓小平从刘伯承的神色中已看出这份电报绝对不寻常。他连忙接过了电报。果然,这份电报是由毛泽东亲自起草的,上面标着的AAA字样十分醒目。邓小平明白,3个A字是当时中央约定的表示最紧急、最秘密的电报等级。刘邓大军刚刚打了大胜仗,还未及休整,毛泽东为什么又亲自给他…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阳谷县曾是一片洒下无数革命先烈鲜血的热土。1947年,刘伯承、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指挥晋冀鲁豫野战军12万人,强渡黄河天险,为千里跃进大别山打开了南下的通路。如今,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该县县委书记、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汪文耀,带领县委“一班人”继承光荣革命传统,大力关心、支持国防建设,谱写了一曲新时期拥军尚武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的人民军队优良传统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邓小平对人民军队优良传统的主要内涵及其重要性的认识;二是邓小平对人民军队优良传统发展历史的认识和分析;三是邓小平关于新的历史条件下恢复和发扬人民军队优良传统的基本观点。邓小平的人民军队优良传统观,提供了人民军队优良传统研究的新视角,回答了"军队传统"这一军事学领域的重点问题,对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7月29日下午,河北陆军预备役步兵师修理营制配连成立大会在凌云集团河北太行机械工业有限公司第三会议室隆重举行。在嘹亮的人民解放军军歌声中,制配连预任指导员、太行公司员工袁立新从步兵师马兵部长手中接过了鲜红的制配连连旗,部队首长、公司领导和全连官兵以热烈掌声庆祝制配连成立。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要求,按照新形势下预备役部队建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思想 ,是邓小平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权建设理论 ,结合以太行为中心的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实践 ,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就其主要内容分析 ,这一思想科学界定了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性质特征 ,正确规定了党对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指导原则 ,全面揭示了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发展规律 ,对党的政权建设具有长远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蒋勇 《政工学刊》2010,(4):46-48
“不抛弃、不放弃”、“一根筋”、“认死理”等许三多式的军人,在基层部队大有人在。他们以忠诚、耿直、倔强、坚韧不拔的方式,默默履行着军人职责,感动了人们,步入了辉煌。在武警武汉指挥学院,就聚集着这样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兵王”——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 ,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实践证明了邓小平提出的“抓住机遇 ,加快发展”的思想是正确的。邓小平对“时间”这一特殊资源的开发与运筹 ,独具匠心 ,形成了邓小平现代时间管理思想。表现为 :战略时间观、速度时间观、效益时间观等。邓小平现代时间管理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时间观的重大发展 ,是指导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20.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最激烈最关键的战役,为了确保战役的顺利进行,协调两大战略区和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中央军委特令由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组成淮海战役总前委,邓小平任书记。邓小平在整个战役的指挥中殚精竭虑,为战役全胜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