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闻舞 《环球军事》2010,(6):56-59
1944年底,随着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节节胜利,日本本土已经成为美军战略轰炸的主要目标,B-29“超级空中堡垒”重型轰炸机开始对日本各大工业城市展开全面轰炸。由于B-29的飞行高度超过了10000米,而日本装备的各种战斗机的最佳作战高度大都在8000米左右,很难在万米高空作战,美军轰炸机可以轻而易举的在白天对日本城市进行大规模轰炸。  相似文献   

2.
张翼 《环球军事》2013,(18):64-65
太平洋航空馆外有一个露天停机坪,摆放着美军曾经装备过的各型战机,包括EA-3“空中战士”大型舰载电子战飞机、F-4“鬼怪”舰载战斗机、P80战斗机、F-86“佩刀”战斗机、F-102“三角标”截击机、F-104“星”战斗机等。从停机坪往前走就是太平洋航空博物馆的79号机库,里面比37号机库要简单,没有过多的修饰,甚至连空调也没有,只有几个大电风扇。  相似文献   

3.
生性浪漫的美国“山姆大叔”素爱以各种猛禽悍兽为作战飞机命名,以显示其战机凶猛敏捷的非凡战力,诸如“雄猫”F—14舰载战斗机、“鹰”F—15战斗机、“战隼”F—16战斗机、“天鹰”A—4舰载攻击机、“海鹰”SH—60舰载反潜直升机等,无不透着逼人的杀气。如今,在美军构建的这座大“动物园”中,又飞进一只螫人的“超级大黄蜂”——美国海军F/A—18E/F战斗/攻击机。  相似文献   

4.
王群  敬卿 《国防科技》2002,(2):90-91
1982年4月,在冲绳岛美军“那霸”空军基地,有5架当时最为先进的F-16战斗机升空,在12千米的高空作编队演习。当时晴空万里,西太平洋上空的能见度非常高,可以说是高空飞行演习的最好天气。 只见F-16一架架升起并飞向西太平洋上空,在基地指挥部的命令下,飞机在高空不断变换队形。演习指挥员菲尔德上校在基地的雷达屏幕前,充满喜悦地观看飞机在空中进行的高难度编队表演。突  相似文献   

5.
1986年3月23日深夜。 美国一支庞大的特混舰队,先锋为“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从地中海南部直向利比亚北部的锡德拉海湾纵深进发。上百架舰载战斗机和各种支援飞机纷纷起飞,十几艘军舰列队巡航。美军方面宣称这是一场“军事演习”。 24日下午,这支强大的海空军立体部署直逼利比亚大门,几架战斗机早已冲过利比亚总统卡扎菲宣布为“死亡线”的北纬32度31分的警戒线。  相似文献   

6.
王宇 《军事史林》2013,(3):62-62
2012年12月1日,欧洲“神经元”无人作战飞机验证机在法国成功首飞。该机是欧洲多国合作研制的首架无人作战飞机,也是欧洲自主设计的第一架隐身作战飞机。“神经元”验证机采用无垂直尾翼设计,机长10米,翼展12.5米,空重5吨,尺寸接近一架战斗机。  相似文献   

7.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18年1月8日,美国观战武官埃徒列上尉,搭乘加拿大空军军官梅克皮斯驾驶的飞机,途中遭到德国战斗机的攻击。空战中,飞机作垂直下降,埃徒列稀里糊涂被抛出了飞机,在空中下降了近1000米,又奇迹般地落到了正在下降的飞机尾部上。就这样,他从3000多米高空跌落而大难不死,演出了令人难以致信的“高空游戏”。  相似文献   

8.
作为下世纪美军主力的“联合攻击战斗机”(JSF)一直神秘莫测。那么,这种新型的“联合攻击战斗机”到底新在哪里?  相似文献   

9.
陈和彬 《环球军事》2014,(10):43-45
4月12日,一架俄罗斯苏-24攻击机与美军“唐纳德·库克”号导弹驱逐舰在黑海海域遭遇,苏-24攻击机在90分钟时间内在美军舰艇附近进行12次贴近飞行,飞行高度大约距美军舰艇1000米,最近距“唐纳德-库克”号仅500米。与此同时,太平洋沿岸的战略空军也在有争议的北方四岛空域进行战备巡逻,日本战斗机不得不紧急起飞进行应对。这些我们往往只能在战争场景下才能看到的镜头,对于俄罗斯军队而言,却似乎成为了他们日常训练状态的一部分。彪悍的战斗种族,正向我们展示着什么叫作“实战化”练兵。  相似文献   

10.
二战末期,美国B-29"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开始执行对日轰炸任务。由于它飞行高度超过万米,而几乎所有的日本战斗机都无法到达这个高度,所以日本防空部队使出了杀手锏——空中特攻作战,让飞行员驾机直接撞向B-29,期望以"一机换一机"的方式,抵抗美军的战略轰炸。这种以飞机撞飞机的野蛮作战方式,在给美军带来严重心理恐慌的同时,但仍无法最终抵消美军强大的空中优势。  相似文献   

11.
今年上半年,美国的“猛禽”战斗机飞到日本冲绳美军嘉手纳基地栖息了几个月。这是美军首次在美国本土以外的基地部署F22战斗机,但其开市却不吉:2月11日,12架“猛禽”战斗机从夏威夷飞往日本冲绳,不料刚刚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飞行员们突然失去了航向,不辨东西南北。没办法,只好铩羽而归,折回夏威夷。据美国《防务新闻》披露:原来,“猛禽”战斗机在穿越国际日期变更线时,  相似文献   

12.
据最新消息,美国海军运输部门高级官员因隐瞒、假报新型战斗机失事调查结果,受到五角大楼的调查,其中几名涉案人员可能受到军事法庭的审判。至此,美军MV-新型战机频频坠毁内幕被揭开。 新型战机接连坠毁 “鱼鹰”是美国MV—22偏旋翼飞机的绰号,被美军方称为“全面换代型”的新型飞机。MV—22“鱼鹰”偏旋翼飞机兼有直升机和歼击机的升降特点,能垂直迅速升降,具有航程远、用途泛、生  相似文献   

13.
日前,从五角大楼里隐隐约约地传出一个消息: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第一个“阵亡”的美国飞行员至今依然健在。此人就是美国海军飞行员迈克尔·斯派克少校。第一个被击落 1991年1月17日,也就是海湾战争中美军对伊拉克发起空袭的第一天,斯派克驾驶的F/A-18“大黄蜂”战斗机在伊拉克上空被击落。据说,当时没人知道斯派克的飞机摔到了哪里,美军也没有去寻找他的下  相似文献   

14.
在战争这个舞台上,美军战斗机.的优异性能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示,为其扬名立万。与美军相比,俄军战斗机在战场上露脸的机会少之又少,更何况在2008年俄格“五日战争”中因4架王牌战机损毁而倍受置疑。于是,俄罗斯军火商匠心独运,另辟蹊径,  相似文献   

15.
美国为了加强对亚太地区的控制,对东亚地区大搞监视、窃听活动。今年4月,外国媒体披露,美研制并投入使用太阳能驱动侦察飞机频繁对中国、朝鲜、俄罗斯等国进行侦察。 发现“不明飞行物” 去年12月,日本国家太空安全局的专家在借助太空望远镜观察近地轨道上的“太空垃圾”时,无意中发现了这个神秘的物体:在印度尼西亚的赤道地带上空约3.6万米的高度,悬停着一个直径约50米的物体。由于在美军定期公布的卫星、卫星碎片和其他太空  相似文献   

16.
美国空军2005年12月15日宣布,长达25年的研发历程结束后,美国新一代F-22A“猛禽”战斗机已经开始首次实战部署。这款飞机原本设计用于对付苏联空军先进战机,它将帮助美军牢牢掌握21世纪的制空权。美空军  相似文献   

17.
世界上最早一架飞机是1903年在美国问世的,时速为三十五公里,高度只有四到五米。1911年2月墨西哥最早把飞机用于战争,当时只限于飞机侦察。1912年的巴尔干战争最早把飞机用于轰炸。目前飞得最高的飞机是苏联的“米格——25”型战斗机,升限达三万六千多米。最大的喷气式飞机是美国的“C—5A”型银河式运输机。最大载重量为一百二十吨。  相似文献   

18.
据报道,美军军事基地调整计划,将有可能使F-16战斗机从埃灵顿空军基地消失,但休斯顿政府官员表示,一个“掠食者”无人驾驶飞机中队入驻,将使该基地的损失得到一定补偿。“掠食者”将接替F-16休斯顿市长里克·佩里宣布,曾在2003年搜捕萨达姆的行动中有过不凡表现的“掠食者”无人机将进驻埃灵顿机场,包括一个中队的12架飞机。在这个新基地,这些无人机将成为得克萨斯州空军国民警卫队第147  相似文献   

19.
在军用飞机的家族中,有一种“研究机”颇为引人注目。“研究机”顾名思义主要是用来研究和验证战斗机的某些性能,这些性能都是目前其它战斗机还不具备的。如果一架研究机和一架先进的战斗机发生了空战,结果会怎样呢?你也许会说,这是不可能的。不,这事儿确实发生了。1994年的夏天,美国某地上空一场激烈的空战正在紧张地进行。两架战斗机在蓝天上打得难解难分。一架是美国和德国联合研制的研究机 X-31,另一架是美军装备的先进战斗机 F/A.18“大黄蜂”(Hornet)。F/A-18“大黄蜂”是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现役的战斗/攻击机,既能执行舰队防空任务也能执行对地面/海面攻击任务。“大黄蜂”于1983年1月正式开始服役。在这10多年间,它屡经战火考验,在多次战斗中都有出色的表现。在海湾战争中,美军有148架 F/A-18参战,意大利国防军也派出了20多  相似文献   

20.
位于朝鲜中部铁原以西13公里的芝山洞地区,有一片连绵起伏的山岭。北为城山、芝山,南经205高地与190.8高地相接,整个形状颇似一个“丁”字。志愿军把这一地区称作“丁字山”,而侵朝美军则称之为“T形山”。从1951年下半年抗美援朝战争进入阵地对峙阶段之后,“丁字山”成为战争双方的前沿接触区。美军占据着190.8高地,志愿军守卫着城山、芝山及205高地。双方前沿阵地相距仅有几百米。“丁字山”阵地作为志愿军中部战线的一个前沿支撑点,象一颗钉子楔入美军阵地,严重限制着美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