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     
《环球军事》2008,(7):4-4
3月10日,英国议会下院国防特别委员会表示,英国军队本财年用于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军费可能高达32.97亿英镑(1英镑约合2美元),比上一财年增加94%。英国政府解释说,虽然在伊拉克的英军人数持续下降,但英军在伊拉克的预期军费却增加到16.48亿英镑,在阿富汗的军费预期增加到16.49亿英镑。本财年增加的军费是出于保护英军人身安全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半月回放     
2008年3月10日~2008年3月24日数字Numbers 32.97亿英镑3月10日,英国议会下院国防特别委员会表示,英国军队本财年用于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军费可能高达32.97亿英镑(1英镑约合2美元),比上一财年增加94%。英国政府解释说,虽然在伊拉克的英军人数持续下降,但英军在伊拉克的预期军费却增加到16.48亿英镑,在阿富汗的军费预期增加到16.49亿英镑。本财年增加的军费是出于保护英军人身安全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数字     
《环球军事》2009,(17):4-4
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即将在8月28日接任英陆军总参谋长职务的戴维·理查德斯说,英军在阿富汗的行动可能持续三四十年,在接下来的30~40年,英国会在阿富汗以某些方式发挥作用,比如在发展、管理和安全等方面。目前英国国内要求从阿富汗撤军的呼声高涨,据上周公布的一项民调结果,仅15%的受访者认为英军在阿富汗的伤亡“有价值”,50%的受访者认为英军在阿富汗是“白白送死”。  相似文献   

4.
自3月底进驻阿富汗以来,英军已先后进行了两次大规模军事行动——“猎鸟行动”和“秃鹰行动”。但是,英军两次行动均无功而返,成为国内外各方嘲笑、挖苦的对象。5月20日,英国国防部不得不作出换帅决定,由达顿接替莱恩出任驻阿英军指挥官。 “猎鸟行动”无功而返 由1700名官兵组成的英军第3突击旅是今年3月底进驻阿富汗的。由于此前美军在“蟒蛇  相似文献   

5.
前一段时间,媒体曝出了在网上拍卖“目的”行动勋章的事件。据说此事的披露让英国国防部和授权机构的官员深感沮丧。尽管英军中任何在伊拉克待过30天以上的士兵都有资格获得勋章,并且英国政府已经颁发了超过9万枚勋章,但此前这样堂而皇之地出售勋章的情况还是很少。同样是赴伊作战的美军却截然不同。“9·11”后,美军先后赴阿富汗、伊拉克作战已有4年多了,然而,说起来令人难以相  相似文献   

6.
1991年第一次海湾战争期间,英军首次将生物战探测装备投入作战使用。1998年,在伊拉克南部执行“禁飞区”任务中,英军又将其两套著名的生物战探测装置投入战场。一套是车载型生物战探测系统,名为“生物战探测系统样机”,简称PBDS;另一套是舰载型生物战探测系统,名为“海军过渡型生物战探测系统”,简称INBDS。此次伊拉克战争中,英军这两套生物战探测系统同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这两套系统不仅代表了英军现有的生物战探测能力,而且预示着英军生物战探测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声音     
《环球军事》2010,(18):5-5
“结束伊拉克战争是我在竞选总统时作出的承诺,结束战争对伊拉克和美国都有好处。美国为这场战争付出了重大代价,在国内预算吃紧的情况下将大量资源投入国外战场,现在已到了翻开新的一页之时。结束伊拉克作战任务后,美国将把军事资源投入到阿富汗战场,从伊拉克撤军让美军能在阿富汗展开攻势。”  相似文献   

8.
作为美军的主要盟友,英军在伊拉克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伊拉克战争一结束,英国国防部很快对英军武器装备的实战表现做出了初步总结。虽然总结报告中颇多溢美之词,一些看法甚至其美国“老大哥”也不尽认同,但毕竟给读者提供一个了解英军武器装备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哥曼德”(Commando)是英国突击队员的译名,二战时敦刻尔克大撤退后,为了实现英国首相丘吉尔“对整个德军占领区发动积极而连续的反攻”的指示,英军成立了“哥曼德”特种部队。历史上的“哥曼德”创造了许多奇迹。希特勒在1942年10月18日发布的“哥曼德绝杀令”更加增添了该部队的神秘传奇色彩。如今的“哥曼德”是英国海军陆战队的代名词,从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到伊拉克战争,到处都可以看到这支戴绿色贝雷帽部队的身影。  相似文献   

10.
傲楚 《环球军事》2010,(15):44-45
美国科学研究机构“国家优先项目“近日公布了一项研究报告,报告称白宫花在伊拉克和阿富汗两场战争中的钱已经达到了创纪录的10500亿美元。其中,7473亿美元花在了伊拉克战争中,另外的2990亿美元则被阿富汗战争“分享”。  相似文献   

11.
“弓箭手”(Bowman)战术通信系统是英军数字化的基石,是英军实现其“网络使能能力”(Network-Enabled Capabilities)的要素,也是英军转型的必须装备。这样一个重要系统,其研制过程却漫长而坎坷(见本刊2004年第8期)。所幸“弓箭手”部署到伊拉克后,英军部队不但认可了它,而且对其性能赞赏有加。可以说是开局不利、结局可喜。英军在“弓箭手”系统的研制思路上确有独到之处。不妨了解一下它的构成、特点,把它与美军数字化系统做一比较,也许可以得出一些可资借鉴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据外刊报道,最近英国国防部订购了100辆名为“美洲狮”的6轮装甲军车,并把它们重新命名为“猛犬”。这批新型装甲军车将在最近6个月内装备驻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的英军士兵,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安全保护。该车由美国军力保护公司(ForceProtection)制造,于9月13日首次在索尔兹伯里平原亮相。美国制造商戏称,这种经过特殊改装的6轮装甲军车具有良好的作战能力,能够将“‘路边炸弹’等简易爆炸装置当作早餐来吃”。“撒拉逊人”出身“美洲狮”6轮装甲军车虽然是由美国人制造的,但是时至今日仍有很多人认为这种装甲军车在设计上模仿了南非装甲与维…  相似文献   

13.
声音     
《环球军事》2008,(14):5-5
“英国并没有足够的资源同时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持续进行大规模的战争,除非其中一个战场能够削减至较小规模,否则英国军队将会过于紧张而超出自身能力。”——6月24日.英国国防参谋长乔克·斯特拉普上将表示.英国军队战线过长.已没I有能力继续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同时作战。  相似文献   

14.
在近几场局部战争,尤其是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特种部队以神秘、高效的作战行动赢得了众多军事专家的褒奖。他们在阿富汗战争中创立的“阿富汗特种作战模式”,在美军学术界有着广泛影响,并一度引起是否以“阿富汗模式”来指导美军地面部队转型的争论。对于我军来说,以美军特种部队在近几场局部战争中的表现为模板,深入分析特种部队在现代战争中所能扮演的角色,不仅对于界定特种部队的职能价值有参考意义,而且对于深入认识新形势下的部队转型也颇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信息管理是美军战争传播中的核心环节之一,有效的信息管理有利于建构军方、媒体与民众三者良性关系.从阿富汗战争中美军对实验型信息管控的探索,到伊拉克战争中对战时信息管理的改进,再到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后,美军开启了对社会关系建构模式的探索,美军信息管理思维正努力从“控制”转向为“规制与影响”.  相似文献   

16.
高卫民 《环球军事》2010,(17):44-45
阿富汗和伊拉克回国士兵的自杀率失控,创伤后应激障碍日渐流行。但五角大楼却无暇顾及或者并不愿意统计—下战争真正的损失。美国一名曾在陆军服役25年的阿富汗战争退伍军人罗恩·卡普斯最近在美国《时代周刊》发表文章,深入描述了参与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美国军人从战场归来之后的迷茫——战争造就了美国新的“迷失的一代”。  相似文献   

17.
(2006年11月1日至11月30日)国际●1日,朝鲜外务省发言人在平壤宣布,朝鲜将重返六方会谈,但前提国内条件是朝鲜和美国在六方会谈框架内讨论解除金融制裁问题。●5日,伊拉克高等法庭在首都巴格达绿区再次开庭,对涉及“杜贾尔村案”的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及其他7名被告做出判决。法  相似文献   

18.
付征南 《环球军事》2009,(20):36-37
2009年8月28日,英国国防部举行了隆重的“换将”仪式,英女王副官戴维。理查兹接替即将退休的丹纳特出任英陆军第17任总参谋长。当前,在阿富汗战争久拖不决、驻阿英军伤亡人数不断上升、国内反战情绪日益高涨的大背景下,这位新任陆军总参谋长又能为英军这一全球“反恐战争”的第二大“股东”带来何种新气象,已成为英国各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9.
陈辉 《华北民兵》2004,(8):54-55
“中国威胁论”是美国的老调,如今重谈,必有险恶用心;美日联合军演表面上是两国切磋军事问题,实质上是为“台独分子”撑腰;全球军费爆长,原因在于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英军建立“超级军营”,反映出的是军队体制变革;俄军大演习,表明俄罗斯对北约东扩,不会无动于衰:伊朗扣留英军快艇,告诫大国在核查问题上不要欺人太甚,否则小国也敢与大国叫板。  相似文献   

20.
随着阿富汗反恐怖战争的结束和菲律宾反恐怖行动的开始,近段时间以来,美国政府及军方开始把“反恐”的大旗指向其他国家,尤其是与之有深仇大恨的伊拉克。特别是2月初布什在国情咨文中将伊拉克说成是主要的“邪恶轴心”成员后,“第二次沙漠风暴”的阴影已经开始“黑云压城”了。 长期以来,布什一直对萨达姆政权充满敌意,这已不是什么秘密。老布什10年前的一场海湾战争没有将萨达姆推翻下台,今天儿子上了台,媒体猜测,伊拉克此番面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