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8 毫秒
1.
《国防科技》2000,(1):16-19
美国科学家联合会日前在互联网上公布了利用“CORONA”、“SPIN-Ⅱ”及“IKONOS”等三颗卫星所拍摄的中国东南沿海军用机场和军事设施的高清晰度照片,同时公布了一些军事资讯。同时,网站也公布了台湾各军事机场卫星照片。美国科学家联合会在其网站公布的一份新闻简报中说,该组织将在5月12日与美国国防情报中心联合公布中国在台湾对岸的空军基地高清晰度卫星照片。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11日在北京表示,中国坚决反对利用有关军事资讯问题进一步制造台湾紧张局势。她说,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是众所周知的。如果有人想利用此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军转民》2022,(3):68-70
导语:美国为什么把中国的崛起视作"威胁",想尽办法极力阻挠?在中国日报社新时代大讲堂上,英国剑桥大学前高级研究员、中国问题专家马丁·雅克认为,这是一种帝国主义大国的心理在作祟.长久以来,美国拥有压倒性的全球霸权,"美国天下第一"的想法深刻于一些美国人骨子里.因此,面对中国的崛起,美国的反应就是从各个方面极力阻挠和打压....  相似文献   

3.
美国在亚太地区拼凑反导同盟,不管怎样表白目的也是对付中俄,对此俄罗斯已经以牙还牙,中国不可掉以轻心;法国发现美国"打埋伏"的30颗低轨卫星,世界为之惊叹,埋伏是在和平时期,一旦有战争这些神秘的卫星就会统统亮相;美国恶炒中国网络战,反而提醒中国对美国的"黑客"部队不可低估;美国在朝鲜核问题上疯狂进行威胁,但始终不敢轻举妄动,其原因在朝鲜阅兵式上似乎可以找到答案;委内瑞拉欲购俄制潜艇对付美国,使美国当权者心里又不是滋味了。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对台军售问题一直是中美关系中最敏感的问题,也是阻碍中美关系正常发展的一大障碍。然而,美国政府不顾中方的一再警告和谴责,一意孤行,在对华政策上采用双重标准,以所谓的平衡海峡两岸军事力量为借口,再次向台湾出售大批武器装备。美国的这种作法不仅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而且也引起了美国有识之士的质疑。一些美国学者纷纷就此发表文章,敦促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尤其是在对台军售问题上谨慎从事。  相似文献   

5.
自中美两国正式建交以来,美国为了让台湾海峡两岸长期维持不战不和、不统不独的局面,在处理两岸关系问题上,一直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大耍两面派手法,频频向台湾出售武器装备。 按照中美“八一七”公报,美国在对台军售问题上向中国作出承诺:美国在售台武器性能和数量上将不超过中美建交后近几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在相当长时期内都是中国的最大威胁,对美军事斗争一直是毛泽东思考的首要战略问题。毛泽东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战略家,积累了在战略上同美国进行军事斗争的丰富经验。深入探讨毛泽东对美军事战略思想,对于正确处理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中美军事战略关系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年来外部所面临的困局、麻烦可谓是接踵而至,和平崛起的郑重承诺及一系列友善举措,并没有获得相应回报。欧美经济上希望中国帮助解困,却不惜利用种种手段遏制中国、围堵中国,容不得亦或是害怕与其发展模式相左的中国发展壮大、和平共处。南海周边一些国家在南海问题上,拉上美国公然向中国叫板,妄图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据为己有,其就是看中了南海丰富的油气资源和渔业资源。此外,东海、中印边界等领土纠纷的复杂化或扩大化,似乎都给中国的和平  相似文献   

8.
马沈 《环球军事》2010,(5):20-21
众所周知,在朝鲜战争中美国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中朝苏三国实行了核讹诈。朝鲜战争后,美国重新制定了以核威慑为核心的大规模报复战略,在处理中美关系特别是台海危机问题上,更是赤裸裸地采取了核讹诈政策。  相似文献   

9.
虽然扩大上合组织使命及审核成员国资格准则使此次北京峰会显得很重要,但伊朗及该国总统内贾德参加该峰会等备受争议的全球问题.同样使该峰会显得更加重要。内贾德参加该峰会本身就显示了中国在上合组织的影响力之大。中国反对美国对伊制裁,要求“谈判解决”伊朗核问题.并强烈反对美国的“单边行动”。  相似文献   

10.
台海问题表面上看是海峡两岸的矛盾与冲突问题,而实质上,两岸间的任何问题都与美国的插手不无关系。中国的内政问题由于外国势力的介入而变得愈发复杂。近年来,随着台海地区形势的发展,美国在台海两岸的利益不断受到冲击,其传统的台海政策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并陷入困境。台湾问题已成为美国最感棘手的难题之一。 一、美国的双向利益追求决定了其台海政策的矛盾性 一般而言,政策建立在利益之上,是利益需求的反映。因此,有关美国台海政策的探讨离不开一个根本问题,即:如何认识美国在台海地区的利益追求。迄今为止,关于美国的台海利益…  相似文献   

11.
文辑 《当代海军》2002,(12):2-3
9月下旬,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美联社、CNN和美国各大报纸都不约而同地报道了这么一条引人瞩目的消息:中国战机和军舰对正在中国海上专属经济区内从事间谍活动的美国间谍船提出了严正的警告,中国的渔船还撞坏了美国间谍船上的间谍设备,最终将美国间谍船逼出了中国海上专属经济区。对此,美国军方刻意保持低调,美国国际问题专家也强调说,这样的小插曲应该不至于对中美关系的  相似文献   

12.
尽管中美两国近年来在亚太地区表现出更多的包容和理解,但中国在美国对台问题上一直奉行“一条不变的政策”,那就是:美国必须停止对台军售、停止在台海方向的侦察行动,并取消《国防授权法》中对美国对台防务承诺的拨款。  相似文献   

13.
2009年3月8日,在中国南海专属经济区海面上.发生了一场捍卫中国领海及专属经济区主权的斗争!中国渔政船与美国“无瑕”号监测船严重对峙.激起亿万国人愤怒。  相似文献   

14.
由于美国的实力远远超过中国和俄罗斯,甚至远远超过了两国的总和,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后冷战时代推动三角关系演变的主导力量在于美国全球战略的变化 “9·11”事件结束了美国建国以来本土从未受到严重的直接打击的历史,迫使美国史无前例地将本土安全置于国家安全战略的首位,从而导致了美国全球战略出现双重目标——既要维护单极霸权,又要维护本土安全 美国在NMD问题、北约东扩问题、车臣问题、在亚太地区加强前沿部署和台湾问题上会收敛其  相似文献   

15.
目前日本和中国正在东海钓鱼岛主权问题上争执不下。这种纠纷可能会在未来几年里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在美国——目前世界上仅有的军事超级大国——表示其正向该地区转移外交政策目标之时。  相似文献   

16.
鉴于其历史意义,中国的崛起及亚洲深刻的变化应当成为美外交政策的中心问题。2011年.奥巴马的外交政策凭借其亚太再平衡战略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虽然起初给了个华丽的头衔——“枢轴转向”,但它并没有给美国的外交政策带来巨大的改观。尽管如此,这也说明美国在专注于中东10年之后,开始关注世界上最具活力,发展最快的地区。  相似文献   

17.
刘强 《环球军事》2012,(17):13-15
钓鱼岛的归属问题之所以成为中日两国关系中的重大核心问题,因为它涉及的是国家关系中最为根本的国家利益之最——主权和领土完整。而日本之所以有恃无恐地欲将这个自古为中国领土的岛屿占为己有,且态度强硬,屡生事端,其背后有着复杂而深远的美国因素。可以说,美国是钓鱼岛问题的始作俑者、搅局者,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大的障碍。而美国之所以一再在钓鱼岛问题上趟混水,其背后有着重大的战略考量。  相似文献   

18.
胡欣 《现代军事》2008,(2):22-27
1996年,美国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在其《亚洲大趋势》一书中预言.中国必然会成为一个世界强国,这不是会不会发生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发生的问题。他预测,中国将在各个领域跃居世界前列,重新塑造世界的面貌,世界的游戏规则将不再由西方国家所主导。而国际关系大师级人物沃勒斯坦则断言.美国在世界体系中的衰落是“结构性”的,是“不可逆转的”.这种衰落既是经济上的,也是政治和文化上的。这两种观点此消彼长,正好构成了中美未来走向的鲜明对比。  相似文献   

19.
霸权的高调     
近日,美国连续上演“贼喊捉贼”闹剧:在网络安全问题上捏造事实、蓄意抹黑中国;发表涉华年度报告,对中国人权和法治状况进行攻击。_直以来,美国总是通过歪曲事实,甚至炮制谣言来扰乱视听、转移视线、误导国际舆论,给其充当“国际警察”找借口,使其干扰国际社会正常秩序‘合法化”。  相似文献   

20.
《环球军事》2013,(3):28-30
近来,中日钓鱼岛问题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面对中国政府的严正警告,日本态度强硬,底气十足。究其原因,除了美国这个“大老板”在背后打气撑腰外,还缘于其自认为有足够的军事实力可与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一争高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