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不可否认,中国的进步是切实的,但中国军队对美国并不会造成威胁。虽然中国与美国的战略目标并不相同,但中国并没有威胁到美国的国家安全。中美两国元首最近在加州举行了一场非正式会晤,而这次会晤是在大部分美国人都怀着“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主导力量”的担心中进行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中国军事问题研究兴起的原因作了探析,指出中国的掘起和未来发展方向引起了美国深切关注;美国把中国人民解放军视作了潜在对手;美国官方的强烈需求促成了中国军事问题研究的繁荣;而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中美军事交往的恢复与发展为这一研究的繁荣提供了契乱。  相似文献   

3.
<正>2020年即将过去,这一年,美国在高科技和高端制造业对中国实施更严厉的制裁和封锁,300多家中国机构、大学、企业遭到美国制裁,美国举全国之力打击中国核心企业、关键技术和重大项目。在美国的严厉制裁、封锁和打击下,中国高科技、中国高端制造业怎么样了?被美国打趴下了吗?事实证明,中国不仅没有被打趴下,而且还以更加迅猛的速度赶上甚至超过美国,向着星辰大海飞奔,  相似文献   

4.
1941年春,海明威作为战地记者来到中国进行考察。此时正是抗战至为艰辛之时,中国军民艰苦卓绝的抵抗深深感动了海明威。他坚信,中国人民必将取得胜利。同时,海明威将中国战场置于全球战略进行分析,鲜明地指出中国战场的重要性:它要阻挡日本气势汹汹的南进战车,更关乎美国的国家战略安全。回到美国后,海明威积极发声,呼吁美国为中国提供更多物资援助,以最大限度发挥中国战场的潜能。鉴于海明威特殊的社会影响,他关于中国抗战的报道不仅牵动了美国社会舆论,也引起美国政府高层的关注。相比之下,美国其他战地记者以及政府人员对中国战场的地位与作用,却存在严重的认知不足。  相似文献   

5.
名刊速览     
《现代舰船》2011,(4):4
《简氏防务周刊》2011年2月2日中国参与美国飞机采购计划中国领导人胡锦涛结束对美国的高端访问后,中国公司竞标美国军方飞机采购计划的消息跟着就出现了。中国国有企业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AVIC)已经开始和其美国合作伙伴美国航空公司(USAE)着手准备竞标书,他们要  相似文献   

6.
观点     
《国防科技工业》2011,(6):13-13
美国对中国的高科技技术是封锁的,欧盟对中国军售也是禁止的,这反而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斗志,充分调动了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因此他们奋发努力,也研制了一些保卫自己的新型武器装备,尽管水平比不上美国和欧盟,但总是自己研制了自己应该拥有的武器装备,这是非常振奋人心的事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陈炳德最近在美国访问时说  相似文献   

7.
近日,美国一所智库发表报告宣称,中国正在积极提高其核武器能力,并且逐渐对美国形成越来越大的威胁。而在6月3日的香格里拉亚洲安全对话会议结束时,美国国防部长盖茨也表示,美国愿意向中国提供美国的导弹防御体系简报,"以此向中国保证,美日导弹防御体系不会威胁到中国的核威慑力"。至此,在本就喧嚣的"中国威胁论"中,"中国核威胁"成了美国鹰派特别是反华势力炒作的又一噱头。  相似文献   

8.
声音     
《环球军事》2012,(7):5-5
“支持中国崛起与美国利益之间并不矛盾,美国将利用一切机会与中国接触。一个崛起的中国对美国有益,而一个繁荣的美国也同样对中国有利,美国不寻求遏制中国,并将致力推进建设美中积极合作而全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正>不管中国的公知们怎么说美国对中国充满善意,不管中国某些外交家怎么说中国要同美国搞好关系,自从前苏联被弄翻之后,美国就把扼杀和颠覆的战略重点对准了中国,这是不争的事实。就看今年上半年吧,美国军方首脑一再向中国发出战争威胁,扬言要把美国60%的军事力量部署到亚太地区。然后就是炒作南海问题,美军两个航母战斗群巡游南海,撤走之后又是三艘宙斯盾级战舰到南海示威。  相似文献   

10.
飞吧中国梦     
《政工学刊》2014,(11):92-93
1999年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被轰炸以后,美国步步紧逼。2001年,王伟就是想要把美国人的侦察机从中国的领空赶出去。中国的海空虽然宽广,但是我们已经不能再让。在失速前的最后一刻王伟朝着美国侦察机贴了上去,他用这种方式告诉美国人,中国人的忍耐到此为止。顷刻间,王伟化作了守护海天之间的忠魂。  相似文献   

11.
根据已解密的冷战时期美国国家情报评估资料,美国情报部门基本勾勒了中国潜艇计划的发展脉络。但在细节方面,其误判堪称俯拾皆是,这些评估报告是决策者判断中国实力的重要依据,也是美国对华政策的主要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军事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美国决策层对亚太地区注程度也逐年递增,有一些美国专家甚至提出应该在该地区部署常规陆基中程弹道导弹,遏制中国不断提升的优势,增强美国对中国的威慑能力。针对此观点,美国圣约翰大学的助理教授大卫·W·科恩提出了他的看法,认为提出这种军事看手段假想完全与当前东亚地区的政治现实不符。  相似文献   

13.
名刊速览     
《现代舰船》2012,(6):4
《美国海军学会会报》2012年4月刊专题报道"聚焦中国"本专题以6篇文章全面解析了中国海军的建设以及对美国的影响。美国第7舰队前任指挥官海军中将道格·克劳德指出,中国海军的力量建设引起了美国及其同盟国的广泛关注,美国应当采用更加明显的威慑手段来应对中国。另有文章认为,空海一体战在东亚就是针对中  相似文献   

14.
2007年3月,美国著名智囊机构兰德公司发布了一份题为《中国的"反进入"战略及其对美国的影响》的报告,主要讨论了:未来一旦中国与美国发生冲突,中国可能采取的"反进入"行动,同时也研究了中国的这些行动会如何影响美国的军事作战,以及美国为降低这些行动的影响可能采取的反制措施。该研究报告是兰德公司"空军计划"中"战略与学说项目"的一部分,"空军计划"旨在评估中国军事实力增长的性质及影响。本刊特对该报告的主要部分做一摘译,原汁原味地供读者欣赏,看看美国是如何为了自身军事的发展、驻军他国、称霸世界,而拿对别人的设想来做铺路石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即将面临极大的战略压力,几乎所有国人都感受到了这一点。现在中国将面临的危机来源于哪里,首先看一看外部因素,最主要的因素当属美国。自从今年5月份以来,美国就通过各种行动与手段,对中国软硬兼施。5月份,由于越南、菲律宾等一些国家在南海掠夺我油气资源加剧,使得中国与这些国家的摩擦异常激烈,而美国则纠集其盟友宣布  相似文献   

16.
<正>美国智库是全球最发达、最成熟的智库群,对于国家制定公共政策和对外战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中国的迅速发展和崛起,中国的一举一动都成为美国智库关注的目标。基于国际社会"中国威胁论"泛起,近年来美国智库加强对中国国防和军事问题的跟踪研究,并为政府制定对华政策和战略提供了重要的咨询建议。其研究成果对美国制定对华政策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文辑 《当代海军》2002,(12):2-3
9月下旬,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美联社、CNN和美国各大报纸都不约而同地报道了这么一条引人瞩目的消息:中国战机和军舰对正在中国海上专属经济区内从事间谍活动的美国间谍船提出了严正的警告,中国的渔船还撞坏了美国间谍船上的间谍设备,最终将美国间谍船逼出了中国海上专属经济区。对此,美国军方刻意保持低调,美国国际问题专家也强调说,这样的小插曲应该不至于对中美关系的  相似文献   

18.
对台军售是美国的一大象征性举措.旨在表明美国对台湾的支持。但对中国来说.美国对台军售的象征意义更为重大,它被认为是美国试图限制中国和侵犯中国“核心利益”的举动。而出售战斗机则是象征意义最强的一大举动。如果美国对台出售F-35的话.这将意味着美国对华政策发生巨大转变。  相似文献   

19.
张珂 《政工学刊》2011,(3):50-51
曾经读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中国学者在国外一所大学任客座教授,与一对美国夫妇住邻居。一天傍晚,这个美国家庭的小儿子在院里踢足球,不小心打碎了中国教授家的窗户玻璃。教授估计那对美国夫妇很快会登门道歉,然而他们一直没有出现。  相似文献   

20.
今年 10月 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人民保家卫国、抵抗侵略、维护和平的正义之战,在新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50年 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悍然出兵干涉,并不顾中方多次警告,越过“三八线”,把战火引向中国的东北边境,轰炸中国城市。不仅如此,美国还改变了不干涉中国内战的政策,派兵进占台湾,把第七舰队派往台湾海峡。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急需和平建设,中国人民不希望战争。然而,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美国航空母舰开进了台湾海峡,中国的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