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邢蓬宇 《环球军事》2009,(24):20-21
当地时间12月1日晚,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西点军校发表了题为“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前进之路》的全国电视演讲。演讲中,奥巴马对关于阿富汗和反恐战争的诸多问题进行了阐释、说明,因此他的演说也被看成是勾勒美国阿富汗新战略的重要蓝本。  相似文献   

2.
据奥巴马的国家安全顾问介绍,即将上任的奥巴马正和他的团队一起研究解决阿富汗问题的新思路,包括与伊朗进行对话,推动阿富汗政府与塔利班中的“温和派”谈判等。  相似文献   

3.
郭华 《环球军事》2009,(5):18-19
2009年1月20日,奥巴马就职后,五角大楼透露,将向阿富汗增加约3万兵力。面对吉尔吉斯斯坦关闭美军驻吉军事基地,开辟美军驻阿富汗新的后勤补给线成为奥巴马上任后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2009年12月1日晚,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西点军校发表全国电视讲话,正式宣布增兵阿富汗的具体方案。根据该方案,美军将开始分批向阿富汗增兵3万人,到2010年上半年,使美军在阿富汗的总人数超过10万。美国同时也向北约其他盟国发出请求,要求盟国至少向阿富汗增派7000至10000名士兵,以弥补美军实际增兵人数与前线需要的差距。这是奥巴马执政以来第二次大规模向阿富汗增兵,那么,美军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大举增兵呢?  相似文献   

5.
近日,奥巴马坚称从阿富汗撤军的计划不会改变。人们担心的是,当美国等国际部队撤离后,阿富汗国民军(政府军)能否担负起主要防务责任,阻止“基地”组织重返阿富汗?  相似文献   

6.
马骁  李大光 《环球军事》2010,(14):17-19
6月2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接受驻阿富汗美军司令斯坦利·麦克里斯特尔提出的辞呈,由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戴维·彼得雷乌斯接替其职务。麦克里斯特尔是奥巴马2009年5月提名、参议院同年6月批准担任驻阿美军司令的。那么刚刚上任一年的麦克里斯特尔缘何失去信任?新任司令彼德雷乌斯能否扭转困局吗?奥巴马如此频繁走马换引发外界热议美国对阿富汗战略是否面临调整。  相似文献   

7.
近日,奥巴马在纽约州西点军校发,表全国讲话时,对外宣布明年夏季前将向阿富汗增兵3万。这一决定,再次让人联想起20多年前,苏联在阿富汗进行的那场旷日持久而又异常残酷的战争。历史总是惊人相似:“初期轻松取胜、屡次增兵无效、后勤补给遭袭……”探究这些相似现象背后,我们不难发现两场战争的内在统一性。  相似文献   

8.
美国总统奥巴马3月27日正式向外界介绍了他的阿富汗政策,并对该地区的潜在威胁再次做出了评估。他表示那些资助和发动“9·11”事件的恐怖分子仍将会继续发动类似袭击,造成更多人受难。  相似文献   

9.
美国东部时间2009年12月1日晚,奥巴马总统在西点军校发表了自上任近一年来在国家安全战略方面“最重要的一次讲话”,这次讲话是奥巴马政府发布的针对阿富汗的最新战略部署。从A8月底美国驻阿富汗最高指挥官麦克里斯特尔提交阿富汗局势报告后的3个月里,奥巴马与政府主要成员先后举行了10次会议商讨新战略,最终出台了这一政策,特别是其中的增兵和撤军计划,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0.
奥巴马对联合国政策的调整,反映出奥巴马政府全球外交和安全战略的需要,体现了实用主义外交风格。较之于其前任,奥巴马将更加重视联合国维和行动,并让联合国更多地参与解决包括伊拉克和阿富汗在内的热点问题。奥巴马的联合国政策面临挑战,联合国仅仅是奥巴马实现美国国家利益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1.
张继年 《环球军事》2009,(22):26-27
10月28日,对于美国总统奥巴马领导的反恐战争来说,绝对是梦魇不断的日子。在美军反恐的第一战场,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的联合国机构、阿富汗总统府、一家五星级酒店和巴基斯坦白沙瓦同时遇袭.  相似文献   

12.
建平  林赤清 《环球军事》2011,(14):14-15
6月22日,奥巴马宣布美国军队从阿富汗撤军的“三步走”计划,强调阿富汗的安全责任应由阿富汗人自己承担。为了弥补美军撤离后的安全空缺,阿富汗政府计划近几年连续招募新兵,扩充安全部队,到2014年实现44万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美军在阿富汗战争大规模作战阶段取得的胜利成果在八年后的今天已经无从谈起,塔利班武装在阿全境死灰复燃,阿富汗安全形势每况愈下,阿富汗新政府则是一盘散沙、难撑局面。面对困局,奥巴马政府上台后,果断提出增兵3万稳定局势、18个月后开始撤军的阿富汗新战略,其具体效果尚有待检验。本文详述了重建时期美英联军和“国际安全援助部队”主要的军事行动,并对奥巴马上台后阿富汗局势的未来走向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14.
傅俣 《环球军事》2011,(10):36-37
2011年4月28日,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正式宣布,已经提名美军中央司令部副司令约翰·R·艾伦(JohnR.Allen)中将接替戴维·彼得雷乌斯上将,担任驻阿富汗美军部队司令兼北约阿富汗国际安全援助部队司令一职。分析人士指出,如果这项提名得到美国参议院的最终批准,那么约翰·艾伦就将成为2001年10月阿富汗战争全面爆发以来,首位全面负责阿战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将军。  相似文献   

15.
当年以“爱国、为国家而战”为名被送到海外的士兵现在成了最困扰美国总统奥巴马的问题。他不但亲自到海湾地区的美军基地对阵亡的士兵致敬哀悼,还在上周胡德堡枪击案后纪念受害者的活动中发表了令人动容的讲话。今年美国退伍军人节时,奥巴马除了在阿灵顿国家公墓参加传统的敬献花圈活动外,还亲自来到第60区的墓碑前致哀,这里埋葬的都是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阵亡的美国士兵。  相似文献   

16.
赵利 《环球军事》2009,(21):1-1
奥巴马获得诺贝尔和平奖!10月9日这条重大新闻在美国电视、网络等即时媒体报道中滚动了一天。几乎所有人都和奥巴马本人一样愕然。《纽约时报》网站的头条标题是:“吃惊,奥巴马因外交而获诺贝尔和平奖。”《华盛顿邮报》网站称之为“令人目瞪口呆的决定”。当路透社记者用电子邮件告诉奥巴马的高级顾问阿克塞尔罗德,许多人对奥巴马获奖感到惊讶时,他回复道:“我们也是。”  相似文献   

17.
2009年12月4日凌晨,在“奥巴,马阿富汗新战略”出台后仅仅3天,以美军为首的联军对塔利班武装展开代号为“愤怒眼镜蛇”的大规模军事行动,试图一举距斩断塔利班武装在阿富汗南部的交通和补给线,特别是提供路边炸弹的补给线。此次军事行动,成为美国总统奥巴马12月1日宣布向阿富汗增兵以来,驻阿联军部队发动的首次大规模军事行动。  相似文献   

18.
数字     
《环球军事》2009,(6):4-4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和ABC新闻电视台共同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大约有2/3的美国民众对奥巴马准备向阿富汗增派1.7万名美军士兵的计划表示支持。另外.受访者中有51%的人认为无论在阿富汗的战争是否最终会取得胜利,美国都有必要在反恐战争中取得些成果。  相似文献   

19.
声音     
《环球军事》2009,(4):5-5
“美国在阿富汗面临长期和艰难的战争,将带来更多伤亡和花销。对此,总统奥巴马已经明确表示,阿富汗战场应该是美国海外军事行动的优先考虑。美国必须确保阿富汗人将这场针对塔利班和其他武装组织的战争看作他们自己的战争,而驻阿美军和北约邵队的军事行动造成平民伤亡,已经极大地损害了美国的利益。  相似文献   

20.
声音     
《环球军事》2011,(14):5-5
“奥巴马的撤军计划与我最初预想的方案相比步伐更大,也将带来更大风险,但这一风险不至于导致美军无法实现在阿富汗的既定目标。如果减缓撤军步伐,则可能面临其他风险,如进一步增强阿富汗政府对美军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