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声音     
《环球军事》2010,(19):5-5
“美国和北约部队在阿富汗多年,但还有许多地方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因此,在还没有完全控制地区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是完全必要的,但仅凭军事手段是解决不了阿富汗问题的。为此,我们必须使塔利班武装融人阿富汗社会,与他们实现和解,这也是我们在阿富汗战略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黄宗爱 《环球军事》2010,(23):46-48
最近,驻阿富汗美军的后勤补给频繁遭到塔利班武装和“基地”组织袭击,仅10月上旬一个多星期,武装分子就针对以美军为首的北约盟军部队后勤补给线发动了6次攻击,近百余辆油罐车先后被焚烧或炸毁。  相似文献   

3.
2010年1月初,巴基斯坦军方在一次清剿塔利班分子的军事行动中,在阿富汗南瓦齐里斯坦的纳瓦兹意外发现了一处塔利班儿童训练中心。在这里,塔利班通过低劣的诱骗手段,使成百上千的儿童自愿充当“人体炸弹”,成为塔利班武装的牺牲品。令人不寒而栗的是,目前类似的塔利班儿童训练中心已遍布阿富汗全境及巴基斯坦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4.
2月26日,美军宣布在阿富汗马尔贾地区展开的大规模军事行动结束,但同时称更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才刚刚开始,下一步的目标就是塔利班重镇“坎大哈,进而逐步控制沿赫尔德曼河数百公里长、占坎大哈省和赫尔德曼省人口总数约80%的马蹄型城带,夺取塔利班最主要的势力范围。”  相似文献   

5.
美军在阿富汗战争大规模作战阶段取得的胜利成果在八年后的今天已经无从谈起,塔利班武装在阿全境死灰复燃,阿富汗安全形势每况愈下,阿富汗新政府则是一盘散沙、难撑局面。面对困局,奥巴马政府上台后,果断提出增兵3万稳定局势、18个月后开始撤军的阿富汗新战略,其具体效果尚有待检验。本文详述了重建时期美英联军和“国际安全援助部队”主要的军事行动,并对奥巴马上台后阿富汗局势的未来走向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6.
4月15日,阿富汗塔利班武装分子在首都喀布尔以及帕克蒂亚、楠格哈尔、洛加尔等10多个地点,发动了针对美国和北约部队基地、阿富汗议会和一些西方国家使馆的一系列攻击,揭开了今年“春季攻势”的序幕。这是2001年底阿富汗战争打响以来,2006年塔利班重整旗鼓之后,塔利班首次针对如此众多而分散的目标同时发起的大规模攻击。  相似文献   

7.
到目前为止,尽管美军“山地挺进”军事行动历时两个多月,击毙了约1000名塔利班武装分子,但是塔利班的进攻势头依然不减。7月16日,数十名塔利班武装分子攻击了阿富汗南部一个警察据点,并在两天之内攻占两座城市。7月22日,当北约部队的车队在阿富汗南部重镇坎大哈大街上行进时,一辆满载炸药的汽车冲进车队爆炸,当场炸死8人。就像美国记者阿迈德·拉斯希德文章中所描述的那样:当美国每天都在报道击毙了数十名塔利班分子的时候,这个组织已经控制了整个城镇,甚至包括南部赫尔曼德省的省会。现在,就连美军也不得不承认,如今在阿富汗的确存在着这样…  相似文献   

8.
声音     
《环球军事》2010,(7):5-5
“北约和阿富汗联军自2月13日在阿南部赫尔曼德省马尔贾和纳德利地区发动了名为‘共同行动’的军事行动以来,成功地清除了绝大部分地区的塔利班武装分子。但是,阿富汗未来还将发生很多战斗,还将有更多黑暗的日子,马尔贾的攻势只是众多战斗中的一个。”——美国国防部长盖茨3月8日说,阿富汗未来还将面临更多艰难的战斗。  相似文献   

9.
《外国军事学术》2010,(3):I0002-I0005
2010年2月13日(阿富汗当地时间)凌晨开始,北约阿富汗国际安全援助部队与阿富汗政府军在赫尔曼德省的马尔贾地区向塔利班武装发起代号为“联合行动”的猛烈进攻。  相似文献   

10.
9月27日,阿富汗局势出现了内战4年来的重大变化:名为“塔利班”的伊斯兰学生运动武装,以风卷残云之势一举攻克了象征着阿富汗国家权力的山城——首都喀布尔,并迫使拉巴尼、马苏德的政府军向北方转移。 之后,塔利班乘胜追击,欲在短时间内彻底打垮政府军。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这一计划未能实现。阿富汗政府军与北方武装杜斯塔姆领导的阿富汗乌兹别克民兵及伊斯兰联盟党哈利里派结成同盟后,挥师南下,使塔利班连遭挫折。目前,阿富汗政府军已挺进到首都喀布尔附近,并同“塔利班”展开激战,以图重  相似文献   

11.
声音     
《环球军事》2009,(4):5-5
“美国在阿富汗面临长期和艰难的战争,将带来更多伤亡和花销。对此,总统奥巴马已经明确表示,阿富汗战场应该是美国海外军事行动的优先考虑。美国必须确保阿富汗人将这场针对塔利班和其他武装组织的战争看作他们自己的战争,而驻阿美军和北约邵队的军事行动造成平民伤亡,已经极大地损害了美国的利益。  相似文献   

12.
谭顺谋  程刚 《环球军事》2009,(20):40-41
2009年6月19日至7月27日,以英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阿富汗南部的赫尔曼德省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清剿塔利班分子的特种军事行动——“豹爪行动”。该行动作为阿富汗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围困和驱除集结在赫尔曼德省这个塔利班据点的残余势力,保护运河及河流交会点,以使国际安全援助部队能够永久驻在该地区,并为8月份的阿富汗大选创造有利的政治条件,确保大选安全。  相似文献   

13.
赵利 《环球军事》2008,(22):1-1
10月23日,阿雷汗外长斯潘塔承认,阿总统卡尔扎伊的兄弟和一些宗教人士正与塔利班进行“非正式”接触。10月28日,美国国务院—名官员也向媒体透露说,美方正在考虑同阿富汗塔利班武装中愿意放弃暴力并尊重阿富汗宪法的人士进行谈判。从一味“围剿”到和谈“招安”,其中缘由颇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4.
阿富汗,世界关注的焦点,国际反恐的战场,位于亚洲中西部,面积65万平方公里,人口2500余万。今年4月初组建的阿富汗国民卫队,仅有600人,它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军队成立时间最短、人数最少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惟一由国际安全部队承担政府要人安全保障的国家。 发展历程最短 “9·11”事件后,国际反恐联盟发动了推翻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和摧毁本·拉登及其“基地”组织的反恐怖军事行动,很快塔利班政府垮台。去年12月22日,阿富汗正式成立了以卡尔扎伊为首的临时政府,开始行使恢复和  相似文献   

15.
“9·11事件”后,美国总统布什立刻宣布国际恐怖主义对美国的袭击是战争行为,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并在世界范围内展开反恐怖主义斗争。10月7日,美国发动了对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的军事打击行动。反恐怖战争由非军事行动扩展到军事行动,其目的是摧毁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的军事力量和支持恐怖活动的实力,并捉拿本·拉丹。布什在美、英军队开始进攻阿富汗的声明中说,“这次军事行动是美国反恐怖战争的一部分,这场战役的另一条战线已经在外交、情报、冻结金融资产  相似文献   

16.
近段时间,来自阿富汗和伊拉克两方面的报道都认为,反美武装等似乎要采用能够向坚固工事发起攻击的战术。它们在作战区域作此部署已经取得了不算太快的进展。这些攻击不是要取代它们在这两个国家内一直在进行的小股武装袭击、伏击、绑架、暗杀和自杀炸弹袭击。它们看来是要把战斗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在进行初步的和尝试性的攻击。一些报道认为,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扎卡维和他的伊拉克抵抗联盟在训练半正规的部队。5月份塔利班在阿富汗南部的穆萨卡达镇也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长期战争”理论“基地”组织认为,它和它的盟友只能在一种“长期…  相似文献   

17.
数字     
《环球军事》2008,(20):4-4
40%。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的联合国人权高级专员公署9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在阿富汗死于战火和恐怖活动等的平民人数已超过1400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近40%。报告还指出.8月份在阿富汗共有330人死亡.是2001年塔利班政权垮台以来单月死亡人数最多的。在死亡的平民当中.有相当于55%的800人死于塔利班等反政府武装的进攻,还有577人被卷入美国等多国部队的空袭或政府的军事行动中不幸身亡。  相似文献   

18.
两年来,国际军事观察家们一直猜测:在阿富汗上空频频显身的神秘飞行器到底是什么?它们如此活跃只是为了侦察拉登和塔利班武装吗?2009年12月9日,美国空军终于打破沉默,撩开了阿富汗上空飞行器的神秘面纱:它们是美军4年前就开始装备部署,但一直处于保密状态的RQ-170“哨兵”隐形无人侦察机。  相似文献   

19.
3月19日,就在美国防部宣布“蟒蛇行动”取得成功仅一天后,塔利班和“基地”武装分子便于当天夜晚袭击了驻扎在阿富汗东部的美国和其他联盟部队。而在此前的3月12日,美国土安全办公室主任里奇也向国内发出警告说,美目前仍面临着第3级威胁,即有遭到恐怖袭击的严重风险。以上表明,在美对阿发动大规模军事打击半年后,美军虽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战果”,但离其既定的胜利目标还很遥远。 胜利征程仅行一半 再过一个星期,美对阿富汗塔利班和“基地”组织发动的“持久自由”行动就将整整半年。这是美军自海湾战争以来历时最长  相似文献   

20.
过去几周来,国际社会广为关注的阿富汗战局发生了重大变化。阿富汗反塔利班北方联盟的部队在美国及其盟国的支持下,占领了阿富汗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地区;塔利班武装的控制区已由一周前占阿全国总面积的90%骤降至目前的20%以下。与此同时,随着塔利班武装的败退,阿富汗政府重建问题也已提上日程。 反塔联盟攻占喀布尔 阿富汗战局发生变化 9日晚,北方联盟的部队在美英等国的支持下攻占了阿富汗北部战略重镇马扎里沙里夫。马扎里沙里夫是阿富汗北方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