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笔者在参加编撰《中国古典战略丛书》时,发现一个发人深思的历史现象:大致在16世纪之前,中国的军事理论在世界上是处于领先地位的。如,早在春秋时期,军事理论名著《孙子兵法》就已问世,到了战国时期,又出现了一批兵书,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在此时就已成为较完整的体系;而西方在这一时期还没有一部像样的军事理论著作。一直到明代前期,中国的兵学理论在世界上仍是比较先进的。但进入16世纪之后,中国的军事理论逐步落后于西方,而且差距越来越大,最终被西方远远地抛在了后面。在西方,1512年马基雅维里的《论军事艺术》问世;1747年弗里德里希二世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简称《全书》)第二版编纂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为指导,以战争和国防为研究对象,以军事实践和已有理论成果为基础,融古今中外军事知识,扬中国军事理论风采,反映军事特点和规律的理论形态的系统结构,是由多门类多学科组成的有机整体,是组织编纂《全书》第二版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依据。该编纂体系共设15个知识门类、100个学科单元,与第一版相比,在7个门类的基础上增加了8个门类,在57个学科的基础上增加了43个学科,首次成为由百个学科组成的“中国军事百科”。具体如下:(一)军事思想门类:共设7个学科。即:马恩列斯军…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分析《2019中国军事与安全发展报告》,指出美国对中国军事信息化进程缺乏统一评判标准,歪曲中国军事信息化理念,带来消极的国际影响。借助文本分析和实地参会,得出美国借助政策文件污蔑宣传,歪曲中国技术获取途径,联合盟国制衡,以此限制中国军事信息化发展的战略企图。原因是特朗普政府缺乏专业技术背景人才,美国无法取得军事网络领域的战略优势和中美在网络主权领域存在理念差异。并提出中国政府应对的策略建议:如学会应对崛起带来的挑战,积极参与网络空间军事合作和规则制定和争取网络领域话语宣传的主导权。  相似文献   

4.
3月26日,美国防部公布了连续第9份《中国军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其主要基调仍然在质疑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渲染中国军事威胁、指责中国军事不透明等,但与往年相比在内容上又有许多新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2月8日,五角大楼正式对外发布了新版的《国家军事战略报告》。这是时隔7年后美军首次对该军事纲领性文件作出修改,反映出美军对安全环境的判断和对未来军事任务的规划出现了重大孥专变。而《纽约时报》评论指出,解读这份报告的关键词就是:中国、中国、中国。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纂事业创立以来各个阶段代表作的规模、结构和内容,分析了军事百科全书在创新军事理论、指导军事实践等诸方面活动中的独特功能、价值与意义。在归纳《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第二版特点的基础上,概括了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纂事业发展30多年来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7.
何苦自扰之     
3月3日,美国国防部向国会提交了2008年度《中国军力报告》,这份报告与以往一样仍大肆鼓噪和渲染中国正常的军事发展“对地区乃至美国构成了威胁”的论调,再次在世人面前展示了冷战思维和强权逻辑。  相似文献   

8.
从我国先秦时期的《墨子》到唐初李靖(571-649)的《卫公兵法》,大致有千年的时间;从《卫公兵法》到明代戚继光(1528-1588)的《练兵实纪》、《纪效新书》,大约又是千年的时间。从戚继光到清朝灭亡(1912),则只有300多年的时间。从以上这几部含有军事科技内容的代表性典籍中,我们大致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军事科技发展状况的一些端倪,并引发关于其与军事理论关系的一些有益的思考。春秋战国时期,为适应当时激烈战争的需求,军事科技得到了很大发展,其水平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墨子》一书对此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记载和总结,代表了那一时期世界军…  相似文献   

9.
美国国防部于3月3日向外界公布了2008年度《中国军力报告》。这是布什在其任内向国会提交的第7份也是最后一份《中国军力报告》,而且也是布什政府对其在任期间两国军事交流的一份小结,所以格外惹人关注。今年的《报告》最引人注意的地方不是《报告》的内容本身,而是《报告》公布的时间。众所周知,3月22日,台湾地区将进行领导人选举和所谓的“入联公投”,两岸关系进入高危期。  相似文献   

10.
赵蔚彬 《环球军事》2013,(10):18-20
5月6日,美国防部发布2013年度《中国军事与安全发展报告》(俗称“中国军力报告”)。该报告是美国防部根据《2000财年国防授权法》第1202款规定,每年就中国军力发展状况向国会提交的专题报告。到目前为止,美国防部已发表了13部同类报告(2001年没有发布)。  相似文献   

11.
声音     
《环球军事》2010,(5):5-5
“美国国防部近日公布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老调重弹,继续对中国正当、正常的国防建设说三道四,并妄称中国缺乏军事透明度,这是对中国内政的干涉,是对舆论的误导,中方对此表示不满。近年来,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增强军事透明,我们所作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美军对新军事革命的一些基本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探讨与分析,加深了对新军事革命的认识,对推行新军事革命也提出和采取了一些新的做法。新军事革命的涵义自1995年以来,美国防部的历年《国防报告》中都把“军事革命”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加以阐述。 1998财年《国防报告》认为:“从历史的观点看,军事革命都是出现在新技术与军事系统相结合,作战理论得到创新,组织体制得到调整,从而使军事行动的特点和实施发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军事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实践,其间孕育生长的军事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这条充满军事智慧的知识长河中,产生出具有世界级影响的辉煌华章,一是古代春秋战国时期,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二是20世纪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以中国共产党的军事指导理论为代表的中国现代军事思想。研究“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理论贡献”,需要从对中国现代军事思想的历史考察中加以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14.
孙成岗  费建华 《国防》2012,(7):25-27
一、报告发表的背景 防卫研究所是日本防卫省最重要的智囊机构,负责对日本面临的国际战略形势和地区安全问题进行研究,并参与制定日本的防务政策、国防与军队发展规划等.它发布的《中国安全战略报告》是从中长期的角度来分析中国安全战略和军事发展趋势的年度报告,也是目前防卫研究所唯一一份针对特定国家的安全报告.据防卫研究所专家称,发布该报告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向国内外发布防卫研究所对中国军事实力和安全政策的看法;二是让中国了解日本对中国军事动向的关注点,促进两国加强军事对话与交流.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军事思想对新中国军事理论发展的奠基地位和重大指导作用 ,是不可忽视的。本文论述了毛泽东军事思想对于新中国军事理论发展所提供的基本原理、观点和方法 ,探讨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毛泽东军事思想指引党的军事理论的新发展 ,研究了毛泽东军事思想指导中国特色军事理论创新和发展的若干重要理论与现实问题 ,努力把中国特色军事理论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军事思想是中国社会各个历史时期,各阶级、集团及其军事家和军事论著者对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包括战争观、国防观、作战思想、建军思想、谋略思想、军事哲学等,是中国各个历史阶段的战争和军事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中国军事思想是人类军事思想的组成部分,具有军事思想所共有的阶级性、时代性、对抗性和实践性。然而,中国军事思想毕竟根植于中国特有的社会土壤,吸吮着中国特有文化营养,反映了颇具中国特色的军事实践。因此,中国军事思想相对于世界上其他军事思想而言,总体上又有自己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7.
《国防》2007,(4):72-72
外国军史学科是《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第二版军事历史门类设立的一个新学科。共选收条目153条,释文约11万字。  相似文献   

18.
1993年8月《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74卷全部出齐,其中《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第一版)已于51989年7月和读者见面。这是一项近代中国最伟大的知识工程,是第一部中国人自己的大百科全书。当时我在总政干部部百科编审室,有幸参加了大百科全书军事卷我军军事人物条目释文的编审工作。值此二十年之际,写了几篇编辑札记,以作纪念。  相似文献   

19.
杜科 《环球军事》2009,(8):9-11
3月26日,美国防部向国会提交的2009年版《中国军力报告》正式出炉,这是奥巴马执政以来五角大楼出台的首份此类报告。从今年的版本来看,与往年基本上是大同小异,整份报告依然是建立在各种猜测和臆测的基础之上,依然在着力夸大和渲染“中国军事威胁”。然而,从内容上来看,今年的报告比往年也明显“厚重”,而且发布的时机也十分敏感,恰恰是美海军“无瑕”号海洋监视船在南海制造的风波未平之时。  相似文献   

20.
《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奠基之作,它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因其在汉代以后被尊称道教经典,所以又称其为《道德经》。《老子》是一部博大精深的哲学著作,以《老子》道家思想和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为基础形成的儒道互补文化,构成了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主体,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历史根基。《老子》思想不仅对中国古代的哲学、政治、军事、宗教、医学、养生、气功和武术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而且作为中华文化基因已经渗透到中华民族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之中,影响着中国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死观等各种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