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华 《环球军事》2012,(13):10-12
日前,北约成员国领导人第25次会议在美国芝加哥落幕。会议重点讨论了阿富汗问题、北约能力建设和加强伙伴关系三大主题。这是北约28个成员国领导人自2010年11月里斯本峰会通过战略新概念以后首次举行会议,也是北约继1999年华盛顿首脑会议13年以来首次在美国聚会。包括北约成员国在内,60个国家和组织的代表与会,使得此次峰会成为北约63年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首脑会议。  相似文献   

2.
2010年11月19日,北约里斯本峰会就设立新的导弹防御系统达成了协议,并决定邀请俄罗斯参与欧洲导弹防御系统的构建。参加峰会的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立即表示欢迎,声称俄罗斯可以参与欧洲导弹防御系统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盛斯才 《军事文摘》2022,(19):48-52
<正>2022年6月29日,北约峰会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召开,除北约国家外,印太国家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领导人也参加了此次峰会。峰会最终通过了《北约2022战略概念》。北约企图北约是成立于1949年4月4日,由美国主导的军事集团。在整个冷战期间,北约以美国的军事战略为战略。冷战结束,苏联解体,华约军事集团随之解散。北约的对手消失,世界两极格局和战略环境冰消雪融,为了北约的存续,  相似文献   

4.
张伟 《环球军事》2010,(23):1-1
北约里斯本峰会会场流传一个暗藏政治含义的笑话:猎场看守人邀请熊一道去打兔子,熊很纳闷,为什么看守人手中握着猎熊的枪?这则笑话由俄罗斯驻北约代表罗戈津发布在网络上,“看守人”是指北约,“熊”指俄罗斯,“枪”则是北约欧洲导弹防御系统。这则笑话的背后体现出俄罗斯在对待北约反导系统上的戒备心态。  相似文献   

5.
姚国会 《环球军事》2009,(10):11-13
4月3日,北约召开峰会再次扩大成员,并庆祝北约成立60周年,而此前,来自美国西点军校.传统基金会等机构的众多学者却讨论起了这样的问题:“60岁的北约,是生日派对还是葬礼?”尽管目前世界多数目光仍聚焦在经济危机上,但前往抗议北约的人群与在伦敦抗议腐败银行家的人数不相上下,北约峰会甚至在法国引发了又一次骚乱,这都表明人们在关注经济命运的同时同样关心世界的和平前景。  相似文献   

6.
<正>2023年7月11—12日北约峰会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举行。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领导人出席了此次峰会。这也是自北约马德里峰会后,印太四国连续第2年参加会议,这使得印太“北约化”议题再次升温。在涉及中国的议题上,峰会公报称中国的野心和胁迫性政策挑战了北约的利益、安全和价值,中国对北约构成“系统性挑战”。这一表述揭露了北约染指印太,意图威慑中国的战略野心,  相似文献   

7.
5月20日,北约峰会在美国芝加哥举行,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这主要是因为蒙古国派出了一个高级代表团首次以北约“全球伙伴关系”框架内的“和平伙伴关系国地位”参加了这次会议。北约峰会是北约组织成员国有关首脑在一起召开的会议,主要任务是研究讨论北约组织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相关事宜。这对于北约和蒙古两家来讲都是一个比较“鲜儿”的事情。着实有点儿让人看不清里边的门道儿,大有雾里看花之感。  相似文献   

8.
最近两个多月以来,由于美国和欧洲盟国在北约新秘书长候选人问题上意见分歧,争执不下,使得北约“总管”这一职务一直空缺。后经过讨价还价,1995年12月5日西班牙外交大臣索拉纳才被任命为新秘书长。北约秘书长如此难产历史上尚属首次。 北约,即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它是由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西方主要国家组成的军事集团,成立于1949年4月。40多年来,北约在冷战时期扮演了与华约对抗的角色。冷战结束后,特别是苏联解体、华约解散以后,它提出了东扩战略,以图主宰欧洲事务,并在当今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近几年来更是十分活跃,其角色突然吃重。  相似文献   

9.
2009年,欧洲各国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经济上受到巨大损失。在地缘政治领域,美、俄、欧三方在欧洲地区的战略博弈愈加激烈,欧盟的“东部伙伴计划”、美国修改反导计划等一系列事件无不对欧洲的军事安全形势产生深刻影响。成立60年的北约在迎来新成员的同时,也遭遇着发展困难与危机。欧盟热盼的《里斯本条约》生效,为欧盟的发展注入新活力。法国从各种现实国家利益出发于2009年3月重返北约。  相似文献   

10.
近来,围绕着美国拟在捷克和波兰建立导弹防御系统问题,有关各方展开了一场颇为激烈的较量。据报道,美国计划于2010年左右在捷克部署10枚导弹拦截系统、在波兰部署一个导弹防御雷达系统,现已就此事与捷、波两国开始谈判。此举遭到了俄罗斯的强烈反对,俄罗斯总统普京5月15日在会见来访的美国国务卿赖斯时指出,美国在波兰和捷克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目的无疑是制约俄罗斯,并重申“俄坚决反对美国在欧洲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然而,面对俄罗斯的强烈反对,美国近期仍一再声称,不会改变在东欧乃至高加索地区部署导弹  相似文献   

11.
赵利 《环球军事》2012,(12):1-1
6月6日至7日,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在北京举行。在峰会热烈、和谐的大氛围中,“东方北约”的杂音显得极不入流。  相似文献   

12.
对于那些更靠近西部的俄罗斯传统意义上的欧洲伙伴国——最明显的是德国——来说.部署在加里宁格勒的“伊斯坎德尔”导弹并不会对其领土构成威胁。结合普京对于欧洲人无法有效管控美国寄存在欧洲的战术核武器的附加言论,表明莫斯科方面希望对议题重新进行界定,摆脱“俄罗斯对抗西方”的论调,让“老欧洲”对北约新成员国的价值和效用,以及美国采取的导致美俄关系恶化的举措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3.
6月12日至17日,美国总统布什进行他上任以来的首次欧洲之旅,共访问了5个国家,在布鲁塞尔出席了北约首脑会议,在瑞典参加美国与欧盟首脑会谈,在斯洛文尼亚首次与俄总统普京会晤。布什试图说服欧洲盟国及俄罗斯同意修改或废除反导条约,为美国部署导弹防御系统铺路。可是他此行未能如愿。  相似文献   

14.
自铁幕落下,世界开始了长达40余年的两极对峙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左右了世界的政治和军事格局。冷战结束后,俄罗斯并未承继昔日苏联的雄风,一度受到美国和北约的战略挤压,生存空间处于困窘当中。近年来,北约东扩、美国在欧洲部署反导系统以及独联体内发生“颜色革命”,  相似文献   

15.
叙利亚接壤的边境地区部署“爱国者”反导系统,以防范可能来自叙利亚的导弹袭击。北约计划于2013年1月底前在土耳其南部与叙利亚接壤的边境地区部署6套“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美国、德国和荷兰各“分摊”两套。预计所有6个爱国者导弹连将从2013年1月底进入战斗值勤。  相似文献   

16.
在叙利亚局势持续发酵之际,北约称应土耳其要求,将于土叙边境地区的卡赫拉曼码拉什、阿达纳和加济安泰普,部署6套“爱同者”导弹防御系统,以应对来自叙利亚的导弹威胁。这6套‘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将分别来自美国、德国和荷兰。随即来自荷兰、德国和美国的大兵陆续踏上土耳其的国上,展开了部署工作。在叙利亚局势迅速发展的敏感时刻,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高调介入,是为向巴沙尔施压?给反对派打气?还是为进一步的军事干涉作铺垫?还需进一步拭目以待。但曾取得骄人战绩,性能卓越的“爱国者”导弹,再一次成为推动叙利亚局势发展的新筹码,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相似文献   

17.
欧洲反导问题历来是世界军事热点,在美国和北约反导步步紧逼的情况下,俄罗斯方面的情况值得我们加以关注。文章主要对俄罗斯反导面临的形势,俄军反导主要武器系统和未来的反导计划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与北约1999年的文件相比,新战略概念文件具有明显的不同,即它把美国在欧洲部署的战术核武器的重要性降低了。以前,核武器为北约与北美之间提供了一条必不可少的军事和政治联系,但那个时代已经远去。如今,新战略概念表明,美国的战略力量,主要是——英国和法国也在某种程度上——“为联盟提供最重要的安全保证”。  相似文献   

19.
王伟力 《环球军事》2009,(10):14-15
近年来,在美国要把反导系统部署到波兰,北约竭力拉笼俄罗斯周边国家的同时,俄罗斯被迫展开了“绝地反击”。2008年8月,俄打赢了对格鲁吉亚的战争,宣布承认阿布哈兹和南奥赛梯独立,迫使西方面对现实;12月,在委内瑞拉举行军事演习,把它的战略轰炸机和巡洋舰开到了美国的“后院”;2009年2月,吉尔吉斯斯坦宣布将关闭吉境内的美军基地;搁浅多年的俄白统一防空体系也正式形成……如今,北约与俄罗斯正因5月份于格鲁吉亚开始的演习而较劲,新的博弈又登场了。  相似文献   

20.
郑大壮 《环球军事》2013,(15):23-25
今年5月16日,德国政府宣布放弃对“欧洲鹰”的采购,6月,德国再次确认,与‘欧洲鹰’相关的项目将全面终止。对此美国媒体的评价称“德国人的政治热情击落了欧洲鹰”。作为自新世纪以来已走过10余年研发历程的欧洲自产无人机,如此结局,可谓短命。欧洲战略催生需求 随着美国“高空长航时侦察能力”的不断提升,传统意义上的欧洲国家也开始不满足于当前的边界和近岸航空侦察。出于自身的战略需要,德国首先提出发展“高空长航时侦察能力”,并逐步在北约成员国之中推广这种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