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子璇 《中国军转民》2023,(23):107-109
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与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彰显了人类解放的实践理性,涵摄了民族复兴与世界大同的社会理想。思想的继承发展及其在政策和制度上的落实,拓展了共同富裕的内涵,形成了物质富裕、精神富裕、社会富裕、过程富裕、共享共富等构成的话语体系。增进共同富裕认同,要把握共同富裕概念的总体特征,加强高质量发展、财富调节效应、政策绩效评价、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教育。  相似文献   

2.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依托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人口、资源逐步形成的现代化模式,其既具有现代化的一般特点又具有中国特色。中国实现代化基本特征表现为原创性、自主性、持续性、全面性。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优势体现为坚强的政治保障、强大的发展动力、和合的内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在于推动社会主义伟大复兴,打破了现代化等于西方化的认识误区,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彰显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本质要求和目标定位进行了全面而科学的阐述,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缔结的丰硕果实。习主席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重要讲话中强调:“我们在认识上不断深化,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国共产党自建立以来,始终为中华民族寻觅、行稳、实现现代化之路而殚精竭虑、上下求索。从历史维度、理论维度和实践维度对这一内蕴极其丰厚的重大战略思想进行透视,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并进一步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基本特征,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特征鲜明、立体多维,既立足中国实际,又彰显中国特色,本质区别于西方现代化,不仅是解读中国道路、诠释中国理念、讲好中国故事的原创性概念,而且是展示中国力量、体现中国智慧、彰显中国担当的普适性规律。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定位是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在辩证理解百年变局的机遇与挑战基础上,对我国当前发展阶段作出的科学论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既有历史的依据,同时建立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迎来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转变上,中国的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全面提升,我国在国际社会中愈发扮演着建设性的作用。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三重维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纵观历史与现实,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就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学习俄国和苏联的先进思想;在改革开放时期以及新时代,总结其他各国发展现代化历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最终认识到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走自己的路,也就是要走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道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道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以及走和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本文基于历史和实践的双重维度科学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意蕴,对于正确理解和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历史在展开过程中会形成里程碑式的标识,党的二十大是在党和人民迈上新征程、进军新目标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向大会作的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胸怀民族大业和人类命运,贯通历史和未来,展现了百年大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显风华正茂、再创新的辉煌的高远意境,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的60年,是一个以"起来"为主线的民族复兴过程: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人民当家站起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让全国人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辟了更加光明的前景,改革开放富起来;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强的组织领导保证,与时俱进强起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经济社会全面建设又好又快的新发展,科学发展"和"起来.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开辟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道路。在邓小平同志引导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建设社会主义要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在实践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不是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核心内容,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发展到新的高度。这是邓小平同志伟大的历史性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前进道路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必须牢牢把握“五个重大原则”,必须牢记“五个必由之路”。这其中,“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位居“五个重大原则”之首,“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位居“五个必由之路”之首。事实证明,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一切成就的根本前提,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11.
舒绍福 《政工学刊》2022,(11):11-1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自二十大开始,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和领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应有之义与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一、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与党的纲领联系起来,阐明了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新认识,提出了新世纪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任务一一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明确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这对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入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采取的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取得的一系列新变革新成就新进展,更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系列新任务新举措新要求,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14.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具有人类现代化的一般特征,又具有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不是凭空诞生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中国社会特定的政治、经济及文化背景下,在探索进一步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过程中诞生的。  相似文献   

15.
<正>岁序更迭,新启华章。回望2022,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全体军工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绘就中国军工的2022“高光时刻”。奋进新征程,全体军工人必将以踔厉奋发的姿态勇毅前行,唱响新时代的奋进之歌。  相似文献   

16.
<正>习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史上的伟大创造,为人类探索现代化道路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一、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终结了“历史终结论”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客观规律的新认识、新境界 ,体现了我们党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决心和信心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政治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目标之一。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我们党曾有过不同的表述。195 6年 ,党的“八大”根据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巨大成功后的国情 ,及时提出了“建设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交通运输业、现代化国防…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人民之所以能够扭转近代以来的历史命运,探索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最根本在于党的领导。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习主席深入阐释党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领导地位,深刻指出“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一、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党。  相似文献   

19.
中国式现代化基于唯物史观的科学指引,既跨越了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卡夫丁峡谷”,又全面彰显出自身的独特优势。其领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自发发展模式的超越;价值基础是坚持“人民至上”,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资本至上”价值观的超越;自然观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征服自然”发展范式的超越。以唯物史观为出发点探究中国式现代化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超越性,不仅有利于从学理方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科学体系的真理性,也有利于我们增强坚定不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自觉和实践自觉。  相似文献   

20.
党的二十大指出,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擘画的宏伟蓝图需要全党上下的共同奋斗,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的“神经末梢”,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对内蒙古基层党组织全面系统剖析,政治能力的提升在各项能力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建设与发挥好内蒙古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不仅能够引领带动其他相应功能的健全与发展,更能在新时代全面提升政治领悟力、政治判断力、政治执行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