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军工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智力支撑和动力源泉。军工院校文化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沃土以及国防科技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土壤之中。军工院校文化建设和国防科技人才培养是辩证统一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军工院校应弘扬军工精神,用特色鲜明的军工院校文化培养国防科技工业的高水平人才,推进校园文化建设,锻造学校的品牌特色。  相似文献   

2.
《军工文化论文集》是由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建设协调小组编辑出版的全国第一本军工文化论文集。论文集收录了2006年"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建设论文征集评选活动"特别  相似文献   

3.
加强军工文化建设,是 日益引起国防科技工业关注 的重大课题。建设军工文化, 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 国防科技工业振兴,具有重要 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加强国防科技工业新闻宣传与军工文化建设,3月31日,国防科工局召开国防科技工业新闻宣传与军工文化建设领导小组会暨“党建引领强军使命”座谈会,国防科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国防科技工业新闻宣传与军工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组长潘爱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  相似文献   

5.
“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论坛”于11月6日在广州举办。国防科技工业战线肩负着光荣的使命和繁重的任务,军工文化是国防科技工业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综合实力的重要力量,是全行业的灵魂,也是维系军工干部职工的精神纽带。根据党的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事业的战略部署,国防科工委党组做出了建设军工文化的重要决策,把文化建设列入全行业发展的重要日程,既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央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又切合全行业实际,对于促进国防科技工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军工行业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军工文化,突出表现为“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在继承和发展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还必须与时俱进,积极推进军工文化建设,使独具特色的军工文化不仅在全行业中间,乃至在全社会中间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本刊为推进军工文化建设,自本期起开设《军工文化》栏目,为研究、探讨军工文化提供一块园地。 ——编者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制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行动纲领。军工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纪念人民军工创建80周年大会上,李长春在指示中和张德江在讲话中,要求大力建设先进的军工文化。在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纪念人民军工创建80周年大会精神的过程中,各地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紧密结合实际,总结经验,开拓视野,深入探索新时期军工文化建设的新途径。本刊将陆续刊发这类文章,以进一步推进军工文化建设,进而推动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建设。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军工文化是以“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为核心内涵的思想文化。深入开展军工文化建设,对于弘扬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国防科技工业竞争力、国防实力乃至综合国力,加速国防现代化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深入开展军工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加强军工文化建设,是国防科技工业战线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国防科技工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为努力铸造国防科技工业新的辉煌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一"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先导性作用,已成为21世纪人类的重要共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将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国家的发展战略,并作了全面部署。国防科技工业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防现代化建设重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国防科技工业在长期建设和发展中形成的军工精神和军工文化,是我们军工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正是在这种军工精神、军工文化的激励和推动下,几代军工人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相似文献   

9.
地方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是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建设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12年国防科技工业工作会议后,各地方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陆续作出部署,坚持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在保障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和军工核心能力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加强军工文化建设等方面下功夫、上水平,切实服务“三大战役”.不断推进“三大创新”。  相似文献   

10.
在9月18日召开的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建设第一次工作会议上,国防科工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建设协调小组组长陈求发做了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号召大家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扎实推进军工文化建设,为促进国防科技工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1.
<正>9月24日,"军工文化山西行"在中北大学启动,活动主题是"传承红色基因,喜迎盛会召开"。国防科技工业新闻宣传与军工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国防科技工业文化交流会、山西省国防科技工业党委等单位领导出席活动。淮海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马常明以及党委宣传部负责人参加活动。启动仪式上,淮海集团党委做了推进军工文化建设特色做法及成效的经验交流(书面),赢得好评。  相似文献   

12.
<正>建设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必须有先进的军工文化作强力支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防科技工业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这更需要增强军工文化认知、认同,从而自觉践行文化自信,在行业内及社会上大力传播军工文化的精神价值,创新传播的理念、内容、手段,推动军工文化繁荣发展,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提升文化认知增强传播军工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军工文化的内涵。军工文化是国防科技工业系统  相似文献   

13.
型号文化是军工行业特有的文化现象,是围绕某种产品型号的研制、生产和销售而产生的特殊文化类型,非常具有军工特色。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重点型号是国防科技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型号文化是军工文化特色的标志性内容。对于军工行业来说,创新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型号文化是军工文化的标志性特色内容。重点型号是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国家和民族强盛的重要象征,是军工行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承担重点型号的单位要围绕重点型号开展军工文化建设,形成富有特色的型号文化,带动科技创新,提升管理水平,推动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4.
逐步建立促进军工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分层次构建统一而多样的军工文化体系,是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5.
《国防科技工业》2009,(9):20-22
从1931年官田兵工厂建立至今.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业已经走过了78年的辉煌春秋.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及强地形成现代化体系的建设历程:军工人在投身国防科技工业的过程中.不断深入总结、提炼,在国防科技工业独特的氛围中,军工文化应运而生。军工文化的发展经历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战火的洗礼.焕发出蓬勃的生机.蕴含着鲜明的军工特色。  相似文献   

16.
文化.是一种力量。军工文化.是一种思想力量、创新力量和精神力量。继承弘扬和发展创新军工文化.目的是用科学的世界观、先进的文化武装军工人的头脑.将文化的动力作用和文化的社会功能.熔铸于国防科技工业这个国家战略产业的全体员工之中.形成与国防科研生产相适应的先进文化价值体系.使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军工经济、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军转民》2005,(9):5-5
本刊讯紧密围绕军工企事业单位的重点、亮点、起点、热点、难点问题做好宣传工作;大力宣传“四个坚持”是宣传部门的长期任务;宣传工作要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基层、贴近实际;宣传人员要发扬“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精神,踏踏实实推进军工文化建设,做到“立功、立德、立言”。这是河北省国防科技工业纪委书记兼工会主席石建和在全省国防科技工业新闻宣传及通讯员培训工作会议总结时提出的要求。为了进一步加强河北省国防科技工业新闻宣传工作,提高新闻宣传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为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发展、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河北省国防科…  相似文献   

18.
《国防科技工业》2011,(3):36-36
未来五年,是湖南军工行业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先进国防科技工业的关键时期,是大力发展军民融合产业,推动湖南军工在富国强军、富民强省中发挥更大作用,实现由军工大省向军工强省跨越的关键时期,湖南国防科技工业将充分利用好各种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9.
陕西军工文化建设在培育企业精神、提炼经营理念、推动制度创新、塑造企业形象、提高员工素质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后将继续发挥传统优势和地域优势,进一步推进军工文化建设,为全省军工行业科学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陕西是国防科技工业最集中的省份,也是军工文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园地。  相似文献   

20.
陈求发局长在2010年国防科技工业工作会议上对加强军工核心人才队伍建设做了进一步指示,要求围绕重大科技专项.切实抓好以型号“两总”为重点的军工核心人才队伍建设。军工核心人才队伍建设,是军工核心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的基础性工程。着眼建设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大力加强以型号“两总”为重点的军工核心人才队伍建设,对于推动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