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戴察 《军事史林》2008,(12):54-55
十月革命后,为反击国内外敌人的反扑,苏联红军进行了三年艰苦卓绝的国内战争,最终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相似文献   

2.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列宁所作的《关于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标志着苏维埃俄国从战时共产主义过渡到新经济政策,全国从战时共产主义过渡到新经济政策,工作重心转入了经济建设轨道,这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转折。新经济政策的制定者、把握苏联历史转折的舵手是伟大领袖列宁.三年国内战争和反对外国武装干涉斗争的胜利,巩固了年轻的苏维埃国家,提高了它的国际地位,使得党和国家得以转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期,努力实现列宁制定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宏伟计划。同时,历史的经验教训,两种对立的社会…  相似文献   

3.
建立无产阶级常备军是列宁国家学说的重要内容,也是列宁军事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列宁把马克思恩格斯军队理论与苏俄军队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列宁根据苏俄政权建立后的特殊历史条件和客观环境提出并实施的,是对马克思主义军队学说的发展。然而,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新政权在武装力量建设上,面临着要不要建立无产阶级常备军这一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俄共(布)内意见并不一致,经过反复而激烈的争论,才最终被确定下来。  相似文献   

4.
列宁的和平共处思想,是无产阶级夺取并掌握国家政权后,如何处理与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关系的指导性原则,是无产阶级革合  相似文献   

5.
第五阶段:战后恢复时期(1946-1953) 二战结束后,苏联转入经济恢复和建设时期,军队也转入和平体制,进入巩固国防和加强军队建设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6.
列宁新经济政策是列宁主义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实行合作经济组织形式、提高农民文化水平等基本内容。其思想内容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经济思想的继承发展,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以及探索实践的价值。深入研究列宁新经济政策能够更加深入了解列宁主义的思想内涵,同时也能更好地汲取借鉴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智慧,通过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指导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对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民族自决权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一个基本原则。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的过程中,进一 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自决权理论,为巩固无产阶级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正确 认识列宁的民族自决权理论,对我们当前解决民族问题,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列主义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 ,在《共产党宣言》、《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伟大的创举》、《论合作社》、《论列宁主义的几个问题》、《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等 10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中 ,蕴涵着一系列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9.
论点集萃     
抗日战争中建立民族统一战线共赴国难的宝贵经验,不仅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法宝,也是巩固政权,建设强大祖国的法宝,在新的历史时期吸取历史经验,加强和巩固统一战线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台湾回归祖国,实现祖国统一,就要进一步  相似文献   

10.
在建设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的征程上,我们迎来中国共产党90周年华诞,并即将迎来人民军工创建80周年。几十年栉凤沐雨,几十年历经沧桑,几十年兢兢业业,几十年创造辉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几代军工人的不懈奋斗和顽强拼搏,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业为武装人民军队,夺取政权,巩固政权,谱写了辉煌壮丽的史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防科技工业要更加坚定信念、明确目标、发扬传统,为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斯大林是苏联共产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在领导苏联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长期实践中,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军事理论。其中,国家要进行积极防御的准备,必须建立和建设一支无产阶级常备军,大力发展国民经济、建立雄厚的国防经济基础,建立和巩固反侵略同盟,经常保持、正确使用战略预备队和用大规模围歼战役歼灭敌军重兵集团,是最引人注目的6个方面。斯大林军事理论总体上适合于他所处的历史条件和实践提出的要求,反映了苏联进行国内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基本规律,为巩固苏维埃政权,特别是为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斯大林是苏联共产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在领导苏联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长期实践中,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军事理论.其中,国家要进行积极防御的准备,必须建立和建设一支无产阶级常备军,大力发展国民经济、建立雄厚的国防经济基础,建立和巩固反侵略同盟,经常保持、正确使用战略预备队和用大规模围歼战役歼灭敌军重兵集团,是最引人注目的6个方面.斯大林军事理论总体上适合于他所处的历史条件和实践提出的要求,反映了苏联进行国内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基本规律,为巩固苏维埃政权,特别是为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涂娟  陈明 《国防科技》2010,31(5):78-81,86
文章回顾了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新生政权亟待巩固,国家经济亟需恢复时,朝鲜战争的爆发,又迫使党中央以"打烂了重建"的决心和意志进行抗美援朝作战。面对国际、国内复杂的军事斗争形势,国防动员建设倍受党和政府的重视,国防动员体制也开始了探索性的构建。  相似文献   

14.
在建设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的征程上,我们迎来中国共产党90周年华诞,并即将迎来人民军工创建80周年。几十年栉风沐雨,几十年历经沧桑,几十年兢兢业业,几十年创造辉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几代军工人的不懈奋斗和顽强拼搏,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业为武装人民军队,夺取政权,巩固政权,谱写了辉煌壮丽的史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防科技工业要更加坚定信念、明确目  相似文献   

15.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8年)期间,列宁于1915年7—8月写了《社会主义与战争(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对战争的态度)》,由日内瓦《社会民主党人报》编辑部印成单行本发行。这本小册子是列宁“总结社会民主党对战争的策略”①的纲领性文献。列宁在这一光辉的著作中,阐明了科学的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理论,尤其是论述了“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革命策略。并且在大战中,列于领导布尔什维克和无产阶级,坚决实践了这一革命策略,取得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辉煌胜利。这表明在大战中,列宁关于战争、和平与革命理…  相似文献   

16.
致富顾问     
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确定的一系列"三农"政策的贯彻实施,2004年我国8亿农民将从八个方面获得更多实惠。 人均纯收入预计增加128元 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实惠:2004年国家将加大农产品促销力度,帮助农民促进农产品增值。国家还将从粮食风险基金中拿出30%直接补贴给农民。2004年人均收入可增加128.7元。  相似文献   

17.
《兵团建设》2011,(18):22-24
1950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要求各级党委全面执行"镇压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镇压反革命实质上是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扫除障碍,从而为巩固新生政权,保证土地改革和经济恢复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联络部集训队的绝大多数学员通过诉苦运动、政治学习和大生产运动,世界观、是非观发生了根本变化,  相似文献   

18.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已由进行革命战争转变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党在军事斗争方面的现实目标,也由过去以夺取政权为主转变为以维护国家安全和领土主权不受侵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新生政权、保障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和平环境为主。为了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建设成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毛泽东以极大的注意力关注新中国的国家安全问题,作出了一系列的深刻论述和重大决策,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关于维护国家安全的思想体系。毛泽东的前半生一直是在戎马硝烟中战斗,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是推翻压在…  相似文献   

19.
1949年11月至1953年9月,广东军民在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的领导下,展开一场声势浩大的剿匪斗争,先后歼灭国民党潜留的政治土匪及各种惯匪18万多人,缴获和收缴各种枪支50多万支(《中南军区、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内防治安工作移交政府治安机关管理的联合指示》,1953年9月8日),有效地巩固了广东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保证了社会改革和经济恢复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俄国十月革命后国内战争期间,协约国利用各种手段对苏俄实行经济封锁和武装干涉。在远东,日本对西伯利亚的觊觎和军事行动成为当时远东地区国际关系的焦点之一。在西伯利亚军事干涉问题上,日本国内外各政治力量对此态度不一,矛盾重重。最终,在国内外多种力量的作用下,日本的干涉以流产而告结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