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共产党宣言》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也是一部科学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经典著作,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自1920年陈望道翻译的中译本面世以来,《共产党宣言》就成为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滋养的最重要的代表性著作。毛泽东一生读过次数最多的书就是《共产党宣言》。1939年底,他说:“《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后来他还说过,自己每年都会把《共产党宣言》读几遍。毛泽东到底读过多少遍《共产党宣言》,没有确切的统计数字,可能也无法统计。  相似文献   

2.
<正>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指出:无产阶级在上升为统治阶级以后,要“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在十月革命前十年,列宁就把“生产力的发展”作为“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1921年,列宁又一次提出“生产力状况”是“整个社会发展的主要标准”.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在党的七大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  相似文献   

3.
马列主义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 ,在《共产党宣言》、《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伟大的创举》、《论合作社》、《论列宁主义的几个问题》、《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等 10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中 ,蕴涵着一系列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4.
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第一份纲领性文献,不仅第一次较为完整地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也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发展的历史进程,奠定了无产阶级军事科学的第一块基石。《宣言》第一次全面阐述了无产阶级暴力革命思想,从而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运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鲜明提出无产阶级革命必须要有一个坚强的共产主义政党领导,为在无产阶级新型军队中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地位奠定了理论基础;所阐述的共产主义社会将消灭一切战争的思想,蕴含了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对人类前途命运的终极关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作为一种科学军事理论正式诞生。  相似文献   

5.
工业革命,在人类发展史上是个暂短的年代。英国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世纪30年代基本完成,用了70年时间;美国到19世纪50年代,法国到19世纪60年代,德国到19世纪70年代,日本到20世纪初基本完成,整个工业革命在全世界完成,用了不到200年时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7年《共产党宣言》中写到:“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的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相似文献   

6.
陈奇 《国防》2014,(11):8-12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研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鲜明的时代特点、科学的思想主线和坚实的实践基础,集中体现了新世纪新阶段法治理论创新发展的成果,是新形势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政治宣言、行动纲领、路线图,是在新的起点上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科学指南。  相似文献   

7.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它为无产阶级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成为了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现今,《共产党宣言》成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必读经典著作之一,它由七篇序言、引言、正文三大部分组成,其中许多学者对七篇序言和正文的研究已经非常深刻了,但鲜有学者对引言部分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这使得引言中许多细腻的、不易发现的却起着重要作用的部分被忽略掉,只有深刻的理解引言,才能更好的把握《共产党宣言》的正文部分。本文在详尽的分析《共产党宣言》写作的两重背景和马克思、恩格斯对他们所处时代的精准把握的基础上,仔细的论述了引言首句--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中“幽灵”的肉身化过程。对引言部分的探析丰富了文本的解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传统生产力理论,把社会生产力视为人类征服、改造自然的能力.这个观念是从斯大林的生产力概念演化而来的.早在1938年,他在《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就提出生产力是“人们同自然作斗争以及利用自然界来生产物质资料”的定义,后来,他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则把生产力说成是“人们对自然界的关系”.长期以来,我国的哲学、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基本上是沿用斯大林的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思想是对自《共产党宣言》诞生150年来,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探索历程的回顾和总结,它的形成和发展有其深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细心品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当代实践的历史高度上对《共产党宣言》所作的崭新诠释,我们便会对当前正处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创新境界中蓬勃发展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有一种更为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著《法兰西内战》一书 ,包括恩格斯写的《导言》 ,《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关于普法战争的第一篇宣言》 ,《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关于普法战争的第二篇宣言》 ,《法兰西内战》正文、草稿、初稿和二稿 ,不仅是对德法战争、法国国内战争的精辟分析 ,对巴黎公社历史经验的理论概括 ,而且是一个“维护共产主义的主张”① 的纲领性文件。但是 ,对于这个纲领性文件中的不少理论、原理和策略的理解 ,却存在不同的看法。本文就国内外学者对它所阐述的几个问题的看法 ,即德法战争是“王朝战争” ;实现“生产资料”的“个人所有权” ,就是“实现…  相似文献   

12.
《大纲》在指导思想上,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新时期国防建设思想为指导,以《兵役法》、《民兵工作条例》和军队《政治工作条例》及军委、总部有关指示精神为依据,以培养合格的后备兵员为目标,用科学理论教育人,保证民兵、预备役官兵政治合格,围绕提高战斗力、发展生产力发挥服务保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科技对道德建设的影响———读《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一书的思考军委江主席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一书的序言中深刻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史,科学技术的每一步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生产力的深刻...  相似文献   

14.
尹琛 《军事史林》2021,(8):59-64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积极倡导者和组织者,早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共中央就迅速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中央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对日战争宣言》等一系列宣言,坚决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和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提出了收复失地、抗日救国的正确主张.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和推动下,在其他爱国党派、团体和人士的共同呼吁下,全国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兴起.  相似文献   

15.
江总书记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是我们党第三代领导集体面 向新世纪的政治上的宣言书。《讲话》是在人类跨入新世纪的时候,是在国际政治面向多极 化发展、经济向全球化发展、科技向信息化发展以及国际共运处于低潮的时候,是中国继续 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候,向国内外宣告,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到底要 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确立什么纲领,达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这份宣言书不仅回答了我们 党内许多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而且也回答了世界上一切关心中国未来向何处去的人 们心中的疑问,是21世纪中国共…  相似文献   

16.
周颖 《中国军转民》2024,(7):118-119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为观照阐述“两个必然”理论,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经典表达,也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行动指南。时至今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世界东方迸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推动着人类思想进程发生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变革。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探索出的一项伟大创举,是对马克思“两个必然”理论的创新发展。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与近年来逐渐动荡不安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鲜明对比,这也进一步证明马克思“两个必然”理论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是科学性和真理性的统一,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正>6月6日,新华社发表署名"宣言"的长篇文章《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6月7日,新华社再次发表署名"宣言"的长篇文章《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人民日报随后刊发。两篇文章思想深邃,立意高远,激情飞扬,富有文采,似有个人风格。但在当前中国即将迎来建党100周年的重要时刻,新华社和人民日报两大官媒发表关于社会主义本源、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探索和实践、未来中国如何走社会主义道路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重磅文章,  相似文献   

18.
吕旺 《宁夏科技》1999,(2):10-13
《宁夏回族自治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的颁布和实施,是我区贯彻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实施“科教兴宁”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宁夏科技法制建设方面的重要进展。科技成果转化是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变的过程。千方百计...  相似文献   

19.
美军《2010年联合构想》,《2020年联合构想》和《四年一度防务评估》报告是美军“立足未来,称霸全球”的“新世纪宣言”,提出了未来美军建设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20.
35年来的中国改革开放,是社会思想的大解放、社会生产力的大解放和社会活力的大解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宣言书、动员令,是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发动机、推进器。全面深化改革,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为目的和条件。只有蕴藏在全社会的一切活力充分进发、尽情涌流,才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