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打无准备之仗”,伟人毛泽东这一经典之言,对于征兵工作,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兵役机关,其主要任务是为军队输送合格的兵员。仗打得赢打不赢,制约的因素很多,但士兵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军队这个大“熔炉”要锻炼出英勇顽强、浴血奋战保卫祖国神圣领土的钢铁战士,兵役机关输送的兵员是基础。近年来,出现征兵难的问题,一方面有“大气候”的影响,另一方面是一些兵役机关“打”了无准备之“仗”,对平时征兵工作准备不足,工作不到位、思想不到家,平时工作不主动、征集兵员就被动,怎不出现闹“兵荒”的情况。由此可见,平时征兵准备工作多么重要。又临今冬征兵时,本刊聚集此项工作,旨在强调平时征兵准备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1958年8月金门炮战是一场在中外战争史上颇为奇特的军事行动,它既是一场军事仅,又是一场政治仗、外交仗、宣传仗。各条战线紧密相关,稍有不慎,就要影响全局。炮击金门,每一项重大决策都是毛泽东与周恩来协商决定的,往往是毛泽东决策之后,由周恩来具体部署实施。毛泽东后来说:“金、马局势那么严重,每个环节都是我和总理搞的”①。一、参与指挥金门炮战,惩罚国民党军,摸清美国底牌新中国成立后,美国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坚持不承认中国政府,在国际活动中公开推行“两个中国”政策,并依据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对中国大陆施加…  相似文献   

3.
《超限战》出版之时,恰逢美国及其盟友对伊拉克的“沙漠之狐”行动结束不久和对南联盟的“盟军”行动开始之前,在国内外军事理论界引起了广泛注意和高度评价。 作者提出的如下几个新观念尤其值得高度重视: “有什么武器打什么仗”与“打什么仗造什么武器”。尽管“有什么武器打什么仗”这句话就其本质而言是消极的,因为它的潜台词所折射的是一种无奈,我们却无意贬低它在今天所具有的积极意义,这种积极意义就是立足现有武器,寻找最佳战法。“打什么仗造什么武器”这种带有鲜明时代特点和实验室特下的做法,既  相似文献   

4.
有的同志把“闪击战”与“战略突袭”看作一回事,其实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首先,从字面上看,“闪击战”一词来源于德文“BLitzkrieg”,其英文对应词是“LightningWar”,二者的完整译名均为“闪电式的战争”。而“战略突袭”一词在英文中是“Strategic Sur-prise Attack”,其完整译名是“战略上的突然袭击”。两相对照,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闪击战”指的是一场战争(War),而“战略突袭”则是指一种攻击样式(Attack)。其次,从词的含义来看,“闪击战”与“战  相似文献   

5.
在上世纪60年代初一次边境自卫作战前,毛泽东主席与前沿指挥员张国华谈话说,“也许我们打不赢”“总有一天我们会夺回来”。在定夺作战方案时一锤定音,“他是前沿指挥,让他打嘛。打不好,重来!”毫无疑问,毛主席的这些指示精神实实在在地给张国华吃了一颗定心丸:你在前方放开了打,打输了我给你兜着,打丢了都没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闪击战。不断获得成功,有很多武器成为德国。闪击战”的功臣,其中空中给盟军印象最深的要属被称为。空中炮兵。的Ju-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可以说德国。闪击战”的胜利离不开。斯图卡”俯冲轰炸机的狂轰滥炸。  相似文献   

7.
纵观人类战争史,从被誉为“西方闪击战之父”的古希腊著名军事统帅埃帕米农达斯对外征战,到马其顿帝国亚历山大的突击战法,再到法兰西拿破仑的集团式闪击战法;从我国著名军事家孙武的《孙子兵法》所蕴含的闪击战思想,到楚汉争霸时项羽闪击彭城地,再到蒙古铁骑横扫欧亚大陆。无处不闪耀着闪击战的光辉。而在近代将闪击战  相似文献   

8.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民兵在整体防控、前送后运、帮扶群众、舆论宣传、稳定社会、恢复生产等工作中发挥了中坚作用,打了一场军地协同仗、军民团结仗。通过这场战“疫”,笔者感到,加强新时代民兵建设,要紧紧抓住新质力量、动员储备、体系融入等核心要素和关键环节,着力提升民兵遂行多样化任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一般认为“早打、大打、打核战争”是毛泽东在20世纪60年代最先提出来的,但目前还没有确实的档案材料直接证明。6O年代中期以后,虽然毛泽东开始考虑是早打还是迟打,是小打还是大打,是打常规战争还是打核战争的问题,并已经有了“早打、大打”、“打原子战争”的说法,但并没有明确提出“早打、大打、打核战争”这一完整的提法。不过,毛泽东依据对中国国家安全面临的现实威胁越来越严重的认识、对世界大战爆发周期性的认识和对核战争的认识,确实提出了这一基本思想。“早打、大打、打核战争”这一完整而明确的提法是后人根据毛泽东的这一基本思想所做的概括。  相似文献   

10.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通过艰苦探索,成功地解决了正确指导中国革命战争所必须回答的"走什么路、建什么军和打什么仗"这三个根本问题,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在武器装备发展水平没有达到一定高度的条件下,或是对那些靠购买武器满足国防需要的不发达国家,往往只能做到“有什么武器,打什么仗”。冷兵器时代自不用说,就是到了飞机和潜艇这样划时代的武器平台诞生时,这种状况也没有改变。开始时人们并不清楚应该怎样运用飞机和潜艇。意大利的杜黑将军是“空军制胜论”的创始人,是他首先发现飞机的巨大作战潜力。通过第二次世界大战,飞机以及舰载机、航空母舰的作用和地位才得到确认。德国的邓尼茨首先采用的“狼群”战术使当时潜艇的作战威力发挥到了极致。那时的情况是先有新武器.然后才有新战术。仍然是“有什么武器,打什么仗”。  相似文献   

12.
纵观人类战争史,从被誉为“西方闪击战之父”的古希腊著名军事统帅埃帕米农达斯对外征战到马其顿帝国亚历山大的突击战法,再到法兰西拿破仑的集团式闪击战法;从我国著名军事家孙武的<<孙子兵法>>所蕴含的“闪击战”思想到楚汉争霸时项羽闪击彭城,再到蒙古铁骑横扫欧亚大陆,无处不闪耀着“闪击战”的光辉。而在近代将闪击战正式提出与成功运用,则当推二战初期的纳粹德国。正是凭借这一法宝,德国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占领了波兰、丹麦、挪威、卢森堡、荷兰,彻底击败了军事强国-法国,在欧洲和北非迅速打开了局面,震动了整个世界。此后这一理论被…  相似文献   

13.
一是要摘掉“老花眼镜”。用与时俱进的眼光看人才。俗话说,思想观念一落后。抓什么都落后。过去是有什么装备打什么仗,现在是有什么人才打什么仗。可见,抓人才建设,首要的是及时更新观念,有效杜绝穿新鞋走老路现象的发生。要摒弃“学历高的就是人才”、“资历深的就是人才”、“有什么装备培养什么人才”等旧观念,确立“人人可成才,人人是人才”、“宁让人才等装备,不让装备等人才”、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历史发展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毛泽东积极防御战略思想,是指导中国革命战争全局与国家军事斗争全局的根本战略思想。在高技术战争已经成为未来作战的基本样式,中国军事战略指导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的今天,认真回顾和总结这一战略思想的历史运用和发展的经验,是大有裨益的。一、战争时期:毛泽东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应运而生和成功运用,正确地解决了“仗怎么打”的问题,确保了中国革命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国革命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小敌大”、“以弱敌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从一开始就处于防御的地位。怎样从这…  相似文献   

15.
针对科技大练兵“为打赢而练”的特点,政治工作要从根本上增强官兵高标准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使命感强化官兵“科技练兵为打赢”的意识。部分官兵认为仗一时打不起来,缺乏“科技大练兵,一切为打赢”的紧迫感。校正官兵认识偏差,必须不断深化我军根本职能、形势战备、“...  相似文献   

16.
张胜 《环球军事》2008,(9):58-61
战略的契机 朝鲜停战了,战后的远东要重新洗牌。国、共两党,再加美国,台湾海峡的棋局更加扑朔迷离。父亲对我说:“毛泽东原来的想法是朝鲜停战后腾出手来解决台湾问题,所以同意我们做进攻金门的准备,并要我和叶飞到朝鲜考察,但回来后,就有了变化。毛泽东的意思是,打了那么多年的仗,终于停战了,在国际国内一派和平的气氛中,不好再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了,台湾问题的解决只好再等机会了。”  相似文献   

17.
本月世人关注的焦点还是伊拉克问题,美对伊这一仗能打起来吗?要打什么时候打呢?从当前美军进行的兵力部署、政治外交活动等情况看,避免战争的可能性很小,美“打伊倒萨”的决心已不可能改变,  相似文献   

18.
基层新曲     
《中国民兵》2007,(4):32-33
河北某预备役团整组教育两手抓;永嘉县人武部筑牢“防火墙”架起“高压线”;诸暨市人武部仗怎么打 兵就怎么编;一句话新闻;江苏省军区组织百余党支部书记集训。  相似文献   

19.
老人家今年已步入90岁的门坎了,可是他依然那样硬朗。作为打了大半辈子恶仗,险仗,多次只身闯入敌穴生擒敌高官的传奇人物——老红军常仲连将军时时感叹,和平时期没仗打了,要找到战场上那种搏杀的感觉,只有到运动场去。虽然今年常老已是90高龄了,但和笔者六  相似文献   

20.
徐红 《国防》2003,(7):36-37
兵法祖师孙子曰:“胜兵先胜而后求战。”意思是说,胜利的军队,总是先创造取胜的条件,尔后才寻求与敌决战。反映中国军人面对世界新军事变革所作深层次思考的电视剧《DA师》,正是对“先胜之师”的呼唤。 首先,指明了“先胜之道”。若要“先胜”,必须首先弄清未来打什么仗,怎么打赢这样的仗。以钟元年、龙凯峰、林晓燕等为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