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计算机病毒是指一个能把自身精确拷贝或有修改地拷贝到其它程序中的程序,计算机病毒对抗是通过某种途径把计算机病毒侵入敌C3I系统,实施计算机病毒干扰以破坏C3I系统工作,乃至失效。就计算机病毒产生机理、传染、发作机理进行了研究,并在386微机上对计算机病毒进行了仿真试验;对辐射注入病毒干扰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李国强  陈伟  吴爱军 《国防》2006,(8):39-40
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计算机网络战已成为信息战的重要方式。在此,我们就民兵计算机网络战分队的任务、建设与运用问题谈点粗浅的认识。一、民兵网络战分队的作战任务从近期局部战争看,民兵计算机网络战分队在现代战争中可能担负的任务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对敌信息及信息系统实施信息窃取、篡改、删除、欺骗、扰乱、阻塞、干扰、瘫痪等入侵活动和计算机病毒攻击,使其计算机网络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反击敌计算机网络攻击部(分)队的入侵活动和计算机病毒攻击,保护己方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运行。二、民兵网络战分队…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病毒实际上是一段计算机程序,只是这段程序编制的目的不是为了作有益的工作,而是模仿生物界病毒的功能,干扰或破坏计算机系统。目前,计算机病毒十分猖獗。各种计算机病毒及其变种有数千种,对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它们轻则占用CPU时间,占用内...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病毒传播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计算机病毒的种类或类型日益繁多,传播性增强,对系统资源的破坏和威胁更大.为了有效地防范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需要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和计算机病毒传播的特征,建立起相应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5.
在军事物流活动中,存在着用户对服务质量的期望与物资供应机构对用户服务质量期望理解上的差异、物资供应机构确定的服务质量标准与物资供应机构对用户期望的服务质量标准理解上的差异、物资供应机构确定的服务质量标准与物资供应机构实际提供的服务质量的差异、用户期望的服务质量与用户感觉中的服务质量的差异。树立用户至上的服务理念、大力开展技巧化和差异化物流服务、建立物流服务信息系统、充分利用国家社会物流资源,是缩小差异乃至克服差异应重点关注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从一个极妙的设想谈起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如果某个暴君威胁美国的一个盟国,美国将不立即派遣大批军队或大量军舰。相反,华盛顿将把一连串来源于鼠标、电脑荧光屏和键盘的完全现代的灾祸,降之于这个令人厌恶的暴君头上。首先,把计算机病毒插入侵略者的电话交换台,造成电话系统的普遍故障。其次,在预先确定的时间开始激活计算机逻辑炸弹,摧毁控制铁路线和军队护送队的电子道岔,从而造成交通堵塞。与此同时,敌人的校官服从他们从无线电广播中接到的命令,而不知道指挥部是假的。他们的军队溃散在沙漠里,变得毫无战斗力。接着,美国飞机,特别是用来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罗克韦尔国际公司研制的小型低成本拦截装置———SLID及其火控系统。SLID系统包括一个威胁告警系统(TWS)、一个火控系统(FCS)、一个或多个4管发射器及一个以冲击动能摧毁威胁导弹或炮弹的命中即毁歼拦截器。该系统可保护装甲战车和重要军事设施免受诸如反坦克导弹、榴弹、迫击炮弹和弹片等威胁;还可以用于保护重要军事设施免受反辐射导弹、巡航导弹和无人飞行器的威胁。  相似文献   

8.
网络“病毒”战 一提起计算机病毒,几乎每个计算机用户都会心有余悸。实际上,计算机病毒是人为编制的一段计算机程序,它隐蔽在正常的程序中,具有自我复制和扩散的功能。之所以称之为“病毒”,是因为它像生物病毒一样能使计算机“感染”,一旦“病毒”侵入网络中某一台计算机,它就有可能通过网络传染给所  相似文献   

9.
信息安全问题已威胁到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意识形态等领域,信息战的出现即将成为事实。一个国家利用计算机病毒战/网络战这些信息战手段来攻击和损坏敌方的计算机和通信基础设施,确实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995年,美国“兰德”公司模拟一场世纪之交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病毒有成为未来武器的趋势大多数计算机工作人员熟悉计算机病毒问题。简单说来,计算机病毒是专门的程序,当将它引入计算机的存贮器,就改变了计算机的工作,能设计这些病毒,以引起计算机存贮介质和存贮区永久损坏。通常认为系统的中央处理器(CPU)和只读存贮...  相似文献   

11.
介绍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护知识 ,提高用户的安全防范意识 ,做好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防范工作。  相似文献   

12.
随着计算机在军用系统中的广泛使用,利用计算机病毒来造成敌方指挥控制系统的瘫痪,使之指挥失灵是近来美国电子对抗界设想的一种新型电子对抗手段——计算机病毒对抗(CVCM)。  相似文献   

13.
在目前计算机病毒种类繁多的情况下,有必要提高计算机系统自身的免疫能力。本文在解剖了计算机病毒的工作机理之后,提出了一种基于完整性检验的病毒防御系统。最后探讨了这种防御系统在微型计算机上的实现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弹道导弹上携带多个小的子弹头构成了一种重大的威胁。这些子弹头既可以带常规装药,也可带化学或生物装药,它人的潜在效果取于一枚战术弹道导弹可以携带的大量子弹头数量,这些子弹头的投放以及现在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所采用的“碰撞杀伤”机构。“蜂群”(SWARM)是一种利用很多动能杀伤拦截器进行中段防御的方案,可以有效地防御这种多个子弹头的威胁。为了演示可能系统的可行性进行研究,试验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数据融合表征为在4个抽象级上进行:单元级、态势级、威胁级以及资源分配级。单元级特性试图确定各个平台目标属性。在态势级,探测诸如战斗群这样的单元编队。在威胁级和资源分配级,对可能的敌方意图和我方可能作出的反应进行推理。然而,对于更高级的抽象,也就是战斗力和威胁的抽象,没做什么工作。这篇论文提出了一种态势估计方法,其中包括战斗力与威胁的明确概念化。对这些战斗力与威胁的图形说明是为了加强单元级描述,避免含糊不清。这篇论文采用了一种崭新的用户接口——该接口允许人与计算机进行协作,使得战术估计优于人或机器独自工作的水平。论文随后说明人机责任的自然分工,并以战争情景为例说明这种协作系统的益处。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病毒武器电磁脉冲可以破坏计算机的硬件。那么,能不能研制出只破坏计算机的功能,而不破坏计算机硬件的武器呢?海湾战争前后就曾传说计算机病毒有可能被当作武器使用。据说,美国情报机构实际上在战争即将爆发前已经悄悄地把计算机病毒输入了伊拉克的防空系统。这...  相似文献   

17.
美国国防信息系统局的管理策略美国国防信息系统局(DISA)是美军计算机网络系统集中统一的管理机构,全面负责美国国防信息基础结构,包括美国政府所属或商业租用的全部网络信息系统设施,以及美国国防部下属的多国网络和系统接口。在网络系统管理方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社会,计算机的质量、数量及使用效能的水平常常是衡量一个国家、一支军队现代化程度的主要指标之一。换句话说,国家、军队对计算机的依赖已经到了离开了计算机便不能正常运转的程度。而计算机出现的任何故障,都将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转和使用。近几年来出现的计算机病毒,就是一种严重破坏计算机正常运转、使整个系统瘫痪的方法,其危害是十分严重的。 计算机病毒最初发生在1986年1月,当时两个搞恶作剧的美国年轻人把自己编拟的破坏性程序打入到正在工作的计算机网络中,使18000多台机器受害,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引起了强烈的社会震动。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现代战争的新特点,重点研究了计算机病毒的武器效应,阐明了计算机病毒战在未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对计算机病毒用于战争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探讨了计算机病毒武器的注入方法和攻击方式,以事实论证了计算机病毒在现代战争中所发挥的巨大的武器效应。此外,本文还提出了我军在计算机病毒战方面所应采取的对策及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0.
在设计任何防御系统时,要使系统有效地完成其使命,了解系统所要防御的威胁,是其基本前提。 为了做到这一点,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了解系统所能防御的各种威胁能力的技术参数范围(根据物理定律或已知的技术上的限制),一种是占有所对抗的威胁武器系统以及相应战术的详细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