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中,内陆省军区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保障战略战役军团机动通道的畅通。“保畅通”直接关系到我能否掌握未来战争的战场主动权,能否赢得战争的胜利。因此,应予以高度重视,做好充分准备。内陆省军区在“保畅通”中,应把握以下主要关节。 一、指导思想上,要坚持主动配合,全力保障。一要坚决服从大局。主力军团是战役制胜的关键力量,他们的行动就是大局。保障主力军团顺利机动集结,在整个联合作  相似文献   

2.
在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中,内陆省军区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保障战略战役军团机动通道的畅通。“保畅通”直接关系到我能否掌握未来战争的战场主动权,能否赢得战争的胜利。因此,应予以高度重视,做好充分准备。内陆省军区在“保畅通”中,应把握以下主要关节。  相似文献   

3.
交通运输动员,是国家为了适应战争需要,组织和利用各种交通运输线路、设施和工具,进行人员、物资、装备输送的活动。其任务是战时统制各种交通运输线路、设施,保障军队机动,兵员和武器装备的补充,军工生产,军品供应,居民疏散,工厂搬迁,以及其他人员、物资的前送后运等。 一、铁路运输动员 铁路运输具有运载量大、速度快、效率高、通用性好的特点,可担负远距离、大重量的运输任务,是在战略、战役后方实施大规模运输的主要手段,是现代战略运输的基础。在现代战争中,重兵集团的机动,庞  相似文献   

4.
王修尧  苗育新 《国防》2003,(10):37-38
交通是军队行动的命脉,也是军队获得行动自由权和主动权的根本保证。在未来作战行动中,敌为阻止我战役军团机动,必将千方百计地对我战区纵深的重要交通干线实施空中突击。如何保障重要交通干线的畅通无阻,确保部队的机动和作战物资的输送,是内陆军分区需要着力研究和解决的一个紧迫课题。 一、精心拟制“保畅通”方案 军分区应根据上级赋予的任务,结合本辖区交通实际状况,组织战场勘察,确实搞清各交通干线的路质路面、通载能力、关节部位和沿线的桥梁、隧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山东省聊城市军地联合保障部队战役机动组织指挥演练,在省军区首长机关的督导下拉开帷幕。军地联合指挥部下辖的指挥控制、政治工作、后装保障、交通运输、兵员补充、治安管制等6个中心组的20多名成员,围绕军地联合指挥体制平战转换、定下保障机动决心、实施快速保障机动指挥等内容,进行了带实战背景的演练。复杂的  相似文献   

6.
张耀奎  张晓斌 《国防》2004,(7):58-58
交通运输是国防建设和战争准备的重要内容,是保障战时军队机动和物资供应的重要手段,是联系前方和后方实施后勤保障的中心环节,也是保障战时发展经济和保持战争潜力的重要条件。交通运输的重要性凸显了交通运输动员的重要作用,因为只有通过动员,才能使“潜力”转化为“实力”,才能把“零散”变成“整体”,才能将“民用”转为“军用”。加深对交通运输动员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认识,对于做好交通运输动员工作具有积极意义。关于交通运输动员的基本概念,目前较有权威的解释是:“交通运输动员是国家为了适应战争需要,组织利用各种交通运输线路、设…  相似文献   

7.
保障战役军团机动,是战时省军区系统担负的一项重要任务。新形势下后备力量保障战役军团机动的组织指挥,既是一个新课题,也是深化军事斗争准备的重点难点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一、充分认清后备力量保障战役军团机动的特点及其对组织指挥的要求保障战役军团机动不同于一般的保障行动,其特有属性和突出特点,对组织指挥的主体、对象、方式、手段等,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一是保障战役军团机动事关战略全局,保障任务繁重,必须着眼充分动员来筹划保障行动的组织指挥。未来作战中,能否保障战略纵深内的战役军团快速向战区机动集结,事关战争的进…  相似文献   

8.
现代战争条件下如何广泛动员参战支前,随机保障大军团跨区机动作战?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对唐山市平战一体化快速机动保障部队训练演练的做法进行了探访。动员实时化——军地一体构筑保障平台某部千里拉练临时改变路线,将于清晨分三路机动至唐山境内,要求给予交通和安全等保障。唐山军分  相似文献   

9.
报刊文摘     
我军最早建立的军团我军最早建立的军团是1930年6月中旬在闽西长汀成立的红1军团。该军团是以红4军为基础并合编闽西和赣西南的地方主力红军合编而成的。  相似文献   

10.
桂锋  刘志刚  赵福臣  谢占全 《国防》2002,(10):51-52
维护边境稳定和应付武装冲突是战区赋予省军区未来作战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强新形势下“应突维稳”行动交通运输保障新特点、新对策的研究,对于省军区加强军交运输质量建设,提高军交运输保障能力,确保“打得赢”目标实现,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未来作战省军区维护边境稳定的交通运输保障,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交通条件恶劣,运输保障困难;二是保障力量多元,指挥协同复杂;三是部队机动频繁,保障任务繁重。针对这些特点,交通运输保障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建立权威精干的军交运输指挥机构,提高交通运输统一指挥能力  相似文献   

11.
怍为美军战略机动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海上运输虽然不具备速度优势,但其运送大量重型装备和大宗物资的能力及其相对低廉的运费是空运无法比拟的。因此,在近几场美军海外作战中,海上交通运输一直作为主要方式,为前线美军的预先集结部署和应变调运提供了主要运输保障渠道。  相似文献   

12.
“我战役军团在机动行进途中突遭‘敌机’轰炸,请求民兵给予保障支援。”不到15分钟, 5支民兵应急分队集结后冲向“战场”,迅速展开护路、伪装、物资、卫勤等支援保障,确保了军团顺利通过。这是河南省南阳军分区组织民兵进行实战演练的一幕。近年来,这个军分区着眼现实军事斗争准备需要,在年度民兵整组中,坚持平战结合、军地兼容, 使民兵战斗力不断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3.
论点集锦     
战役军团陆上机动,保障要求高、难度大,而地方武装的保障能力又十分有限。为完成保障任务,保证战役军团机动的顺利实施,必须突出重点,实施重点保障。要集中本地区专业技术力量、主要装备器材,对战役军团机动的主要路线和重要节点,实施定点或巡回保障。在路线保障上,将战役军团主要机动路线和指挥机构、高技术部队、重装备部队通过的路线作为重点;在节点保障上,将铁路、公路枢纽,大型桥梁、隧道,可引发冲毁道路的水库  相似文献   

14.
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对交通保障的新要求。在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中,几乎所有的后勤供应补给和部队机动都离不开交通运输保障。交通运输保障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战争的开始、进程和结局。为此,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对交通保障有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求缩短“时间差”。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战前征候小、难判定,能争取到的准备时间十  相似文献   

15.
吴东红  刘世和 《国防》2004,(6):60-60
交通线就是生命线,保畅通就是保胜利。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保障主力部队机动的时效性更强、科技含量更高、组织更复杂,全民、全面、全时、全程保障的特点更为突出。采取得力措施,扎实抓好动员准备,确保高技术条件下作战主力部队机动顺利,确保交通运输畅通无阻(简称“保畅通”),是省军区系统落实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内容。一要细化“保畅通”具体任务。省军区系统保障主力部队机动任务,根据战时主力部队机动的保障需求,主要有以下几项内容:组织交通保障、运力保障、抢修保障、技术保障、油料保障、防护保障、补给保障、医疗保障、信…  相似文献   

16.
我军最早建立的军团是1930年6月中旬在闽西长汀成立的红1军团。该军团是以红4军为基础并集合闽西和赣西南的地方主力红军合编而成的。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4军主力离开井冈山,先后转战赣闽边界,进入开辟赣南、闽西根据地的斗争。1930年3月,赣西南、闽西苏维埃相继成立。4月,中共闽西特委将闽西地区的红军合编,组成红12军。  相似文献   

17.
陈琮琪  华工厂  郑波 《国防》2014,(3):61-62
正内陆省军区是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的动员基地、保障基地和机动通道,建立安全的"保障走廊",确保参战部队、动员物资"进得来、供得上、救得下、出得去"是其战时担负的重要任务,也是夺取战争胜利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8.
1935年11月19日,红2、红6军团主力1.7万余人由桑植县的刘家坪和瑞塔铺地区出发,开始战略转移;第18师留在根据地担负钳制敌人、掩护主力转移的任务。11月20日,红2、红6军团在张家湾一带突破国民党军澧水封锁线。11月23-28日,红2、红6军团占领展溪,浦市、淑浦、新  相似文献   

19.
中央苏区红军第一次反“围剿”的主战场,在江西永丰县的龙冈.龙冈大捷,是中央苏区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奠基之战.没有罗坊会议“诱敌深入”的重大战略决策,就没有红军第一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罗坊会议前后曾争论迭起,毛泽东运筹帷幄、决策拍板,彭德怀鼎力支持、策应启动,红一方面军第1、第3军团顺利合兵、东渡赣江,红军主力实施战略退却、小布集结,取得第一次反“围剿”的重大胜利.  相似文献   

20.
李国记  董红利  孔健 《国防》2013,(10):10-11
支援保障战役军团机动是战时省军区系统担负的重要职能任务之一。为隐蔽行动企图,达成战役战术突然性,我军大规模作战战役军团机动,将更多在夜间条件下组织实施。机动部队将面临敌空中侦察监视、远程精确打击、地面袭扰破坏等威胁和夜暗等不良天气影响,从而给支援保障战役军团机动提出了新的要求。省军区系统要认真做好相关保障准备,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战役军团机动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