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军转民》2007,(8):25-27
三十八所创造性地提出了"三大板块"的战略布局,引领该所实现由"基础型研究所"向"新型军工研究所"的突破,"三大板块"是该所对军工研究所体制与机制创新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军转民》2006,(7):77-77
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专利中心是隶属于国防科工委主管的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的专利代理机构,是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国防专利局指定的涉及国防专利申请事务的专利代理机构。  相似文献   

3.
<正>军工科研院所的技术水平多处于国内领先甚至国际先进地位,其研究实践对于基础科研领域的带动作用不容忽视,其科技成果向国民经济其他领域的转化和辐射对国家技术、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军工科研院所承担着众多关系国家战略安全的科研生产任务,其产生的科研成果因为可能涉及国家秘密而形成普通技术成果专利与涉密技术成果并存的状况。涉及国防利益以及对国防建设有潜在作用需要保密的发明专利应以国防专利形式予以保护。国防  相似文献   

4.
<正>由于所处行业的特殊性,军工单位在开展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时,存在一定的难度,主要原因有六个方面:因体制限制带来的成果转化模式不成熟、因军工技术保密带来的公众知悉度不够、因国家投入带来的专利价值评估难度大、因重成果轻保护的科研氛围带来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不够、因国有属性工资总额限制带来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正>伴随着新军事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以及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航天军工研究所内外部环境出现一系列新变化,航天军工产业及航天军工研究所经济运行呈现出一系列新特点,转型发展迫在眉睫。"新军事变革"改变航天军工研究所传统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军工研究所特点,从研制、生产、销售三方面分析军工研究所军民融合现状,结合军工研究所具体项目,在工作实践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提出转变观念、更新制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专利中心(以下简称"专利中心")隶属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主管的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专利中心成立于1993年,2003年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国防专利局批准,成为首批指定的34家国防专利代理机构之一。专利中心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7号新时代大厦七层,交通便利,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国防专利审查中心毗邻,  相似文献   

8.
军工企事业单位在贯彻“军品为本、民品兴业”这一发展指导思想的过程中,如何发挥军工优势?日前,记者来到位于河南省洛阳市的中船重工集团七二五研究所采访,感到这个研究所的一些实践较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军工的优势正在这里得以显现。  相似文献   

9.
我国军工科研院所利用科技和人才优势取得了大量科技成果和专利,也创办了大批企业,但历经多年后,大量科技成果、专利仍被束之高阁,已转化的少数成果也基本上未能形成具有规模优势的产业群,不能够长久保持核心竞争力。军工科研院所的民品科技企业为什么不能形成产业规模?深层次问题值得思考。军工科研院所是国防科研活动的主体,也是军民两用高技术研发的核心力量,加快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发展是利用国防科技优势带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军工科研院所利用科技和人才优势创办企业,在发展科技研究、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培育新的经济增…  相似文献   

10.
军工研究所是国防科技力量组成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拥有丰富的科技资源。从研究所的可持续发展和增加研究所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采用军民结合战略不失为一种较有利的选择。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探讨了一种以市场为导向、以核心技术创新为中心、以高新技术产品产业化为盈利模式的组织体系,这种组织体系只是众多军民结合型组织体系中的一种,实质上,还有很多种类型的组织体系值得我们去认真研究和探讨。然而,对于不同的军工研究所究竟采用何种组织体系来实施军民结合的发展战略,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综合考虑。总之,采用的组织体系一定要与军工研究所的战略思想相一致,要能发挥出其资源优势,有利于军工研究所长久、高效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