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四渡赤水战役中的通信保障席杰四渡赤水战役,是中央红军在长征中进行的一次著名战役,这次战役,从1935年1月中旬红军离开遵义地区开始,至5月上旬渡过金沙江为止,历时4个月。出于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英明指挥,使中央红军在紧急关头转危为安,...  相似文献   

2.
莫俊鹏 《国防》2006,(10):73-75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离开自己用鲜血和生命建立起来的中央苏区,在《十送红军》的凄婉歌声中踏上了战略大转移的漫漫征程。人们都知道,长征因失败始,而以胜利终。失败是因为毛泽东被剥夺领导权,胜利是由于毛泽东重新走上领导岗位。如果没有毛泽东参加,长征的结果会是怎样?中国现代史又该如何书写?这不是危言耸听,因为事实上,毛泽东差点儿被剥夺了参加长征的资格。差点失去参加长征的资格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后,“左”倾路线开始了第三次在党内的统治。1933年初,因为无法在上海立足,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总负责人博古不得不将临时中央迁入中央…  相似文献   

3.
汪玉明 《军事史林》2016,(12):13-20
红军长征,是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上的伟大壮举.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畏艰难险阻的远征,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畏牺牲的远征,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传播理想的远征.红军长征,先后有六支队伍加入,其中以中央红军为主力和主体.由于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随中央红军长征,因此中央红军长征落脚点的选择显得极端重要,它不仅直接影响着中革红军的命运,也决定了中国革命的前途命运.中央红军长征,方向在哪里?落脚在哪里?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为期14天的悦动圈"绿色长征公益健走"活动第二季圆满结束。165名江南团员青年组成的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江南工业集团青年长征团,累计行走里程达7445.7公里,到达活动设定的"巧夺金沙江"里程节点,全国排名141位。今年正值中央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共青团中央、环境保护部、国家体育总局主办了此次活动,旨在倡导广大  相似文献   

5.
一、我在长征途中与启蒙老师张爱萍相见的前后经历 1935年3月底,红四方面军渡过嘉陵江后,接着又横扫了北至广元、昭化、平武,南至梓潼、盐亭、江油、彰明、北川等10余县城在内的川西北地区,歼灭国民党军12个团,锋芒所向,威逼成都,对策应中央红军胜利地渡过金沙江、大渡河起了积极的配合作用.  相似文献   

6.
五月的于都,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笔者来到“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江西省于都县县城老红军钟明家里。当笔者说明来意时,钟老喜形于色地紧紧握着我们的手。在客厅里,90高龄的钟老完全沉浸在当年长征的回忆中,他仿佛又回到了烽火连天、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他第一次参加战斗,是位于江西省宁都县的一个叫草鞋岗的地方,战斗打得异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许多论著都称中央红军从中央苏区退却,实行大规模战略转移是犯了“逃跑主义”错误,但对“逃跑主义”的涵义缺乏明确的阐释和界说,有的似称红军战略退却行动本身,有的则说成是事先未作准备即仓卒转移,还有的认为在退却过程中军事方针上犯了“逃跑主义”错误。近几年红军长征史研究取得了不少进展,对中央红军长征前的决策准备等问题有了新的认识。现在我们有必要也有可能对中央红军战略退却  相似文献   

8.
红四方面军为什么要西渡嘉陵江?近年来,随着川陕根据地历史研究的深入和一些新材料的发现,很多同志认为:红四方面军西渡嘉陵江是为了冲破敌人的“川陕会剿”,策应中央红军长征,进行战略转移。我认为这一种看法是符合历史事实的。从1934年10月起,  相似文献   

9.
论长征的准备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934年 1 0月 ,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关于长征的准备问题 ,说法不一。本文认为 ,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前 ,在军事、物资、组织等方面做了一些准备 ,决不是“仓促转移”。但同时由于在准备工作中犯了严重错误 ,因此准备工作又是很不充分的。  相似文献   

10.
红一方面军(即中央红军)的长征,是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直接结果.1933年9月至1934年秋,由于党的临时中央领导人博古等先是犯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后来又犯了军事上单纯防御的保守主义错误,红一方面军未能在中央苏区打破国民党军的第五次“围剿”,被迫于1934年10月进行战略转移.  相似文献   

11.
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开展的军事经济工作,对帮助红军克服长征途中的军事经济困难,保障红军的给养和战争物资的补给,最后夺取长征的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的主要军事经济工作包括长征初期的“大搬家”式军事经济工作及其转变、取之于敌的军事经济工作和取之于民的军事经济工作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红军长征中的遵义大捷王成志著名的四渡赤水战役被毛泽东视为是“得意之笔”,而遵义大捷正是四渡赤水战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二渡赤水、重占遵义,在遵义及其附近地区所取得的一次大胜利,也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的第一次大胜利。此役,中央红军在5...  相似文献   

13.
川滇黔边区红军游击纵队的历史回顾刘国语从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在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的直接率领下,胜利完成了伟大的战略转移──长征。在此期间,为中央红军长征胜利作出贡献的,还有一个战斗的英雄集体。这个英雄集体,就是中...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指挥的四渡赤水作战是中央红军长征中的著名战役,在红军长征史乃至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战史、中国共产党党史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中国革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经典战例,是世界战争史上的光辉篇章.  相似文献   

15.
直罗镇战役是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与红15军团结协作,于1935年11月在陕西省鄺县(今富县)直罗镇地区对国民党军的一次歼灭战.此役消灭东北军1个师又1个团,是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后的第一个大战役,彻底粉碎了敌人对陕北苏区的"围剿",扭转了形势,对整个战略全局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毛泽东高度评价说:"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直罗镇一仗,中央红军同西北红军兄弟般的团结,粉碎了卖国贼蒋介石向着陕甘边区的'围剿',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相似文献   

16.
遵义会议的酝酿和准备 长征开始以后,部队不断受到损失,士气十分低沉.首先在领导层中,对当时的军事指挥错误就有议论,早已酝酿着不满.湘江战役,进一步暴露了军事指挥上的逃跑主义错误.李德等人的所作所为,以及由此造成的严重后果,迫使人们苦苦思索面临的问题:为什么在临时中央和李德来到根据地以前,中央红军在毛泽东同志指挥下,能够以三四万人的兵力,粉碎了敌人1、2、3次“围剿”,还扩大了根据地,发展了红军.  相似文献   

17.
6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巧渡金沙江,进入凉山彝族聚居区。红军先遣队司令员刘伯承在政委聂荣臻的陪同下,与当地彝族果基家支首领果基约打在冕宁县彝海边歃血为盟,结为兄弟。红军帮助彝民组建了“中国夷(彝)民红军沽鸡(果基)支队”,并授队旗、赠武器。其后,担任沽鸡支队长的果基约达派彝民  相似文献   

18.
1935年冬,李克农随长征北上的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正是全国形势非常严峻时刻.中共中央在陕北多次研究了全国的政治形势,提出了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长征秘闻, 这是党史军史上的一段空白, 这是刘伯承元帅生前痛憾的一个秘密, 人性元帅至死怀念着一位——将军的隐秘与毛泽东的疑惑 1935年5月,中央红军抢渡金沙江后,气势如虹,剑指川西。国民党蒋介石急忙调集重兵加强围追堵截。为避实就虚, 红军似乎将通过凉山彝区进入川康。蒋介石细观局势后松了一口气,断定红军难以通过地形复杂、地势险要、江河阻  相似文献   

20.
王稼祥在长征中孙焕臻红军时期的王稼祥长征时期,王稼祥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革军委副主席兼总政治部主任,他在党和红军的危急关头,勇敢站出来,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对挽救党,对中央红军胜利完成长征,发挥了重大作用。长征路上担架情王稼祥曾是中共上海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