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重要新著──《红军长征史》评介廖国良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之际,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著的《红军长征史》,已于1996年9月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江泽民,总书记为本书题写了书名和“英雄的史诗”的题词。60年...  相似文献   

2.
为了宣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历史,全面展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英雄业绩,弘扬红军在长征中所体现和形成的伟大精神,由姜廷玉主编、国防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多视角下的长征》一书,近日与读者见面。被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评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重点图书的《多视角下的长征》,在众多纪念红军长征的历史图书中,体裁新颖,视角独到,它以独特的写法,从多个侧面展现了红军长征的历史风貌。  相似文献   

3.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日子里,河北省无极县人民武装部会同县国防教育办公室、民政教育宣传广电等部门,积极开展"学习老红军光荣传统、争当新时期红军传人"活动.  相似文献   

4.
2011年9月28日,"胜利曙光"中国工农红军班佑烈士纪念碑揭幕仪式在四川省阿坝地区松潘县班佑村举行。纪念碑是为纪念红军长征过草地中英勇  相似文献   

5.
面向大众,展现长征魅力——《红军长征纪实丛书》座谈会概述杨红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部组织、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红军长征纪实丛书》,因受到读者的喜爱而成为全国畅销书目。为此,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部、浙江人民出版社于199...  相似文献   

6.
红军苦乐观及其现实意义刘永明,张年祥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是举世震惊的艰苦跋涉,它所经历的艰辛与险恶,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那么,红军最终靠什么战胜困难并赢得长征的胜利呢?其中,确立正确的苦乐观则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保证。众所周知,红军的长...  相似文献   

7.
1934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本世纪对中国乃至世界前途产生深远影响的重大事件。它以特有的伟力,把频临绝境的中国革命引向坦途,推动了中华民族前进的历史车轮。今天我们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重要的是弘扬长征精神,做红军传人。  相似文献   

8.
<正>红军西路军是中国工农红军的重要组成部分。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后,奉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命令,第四方面军总部和所属红军第5、第9、第30军及总部直属单位,共2.18万人,从甘肃靖远虎豹口西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后因战局发生变化,宁夏战役计划被迫放弃。渡河部队奉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命令改称红军西路军,肩负"以在河西创立根据  相似文献   

9.
三月中旬,大连市西岗区民兵掀起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知识竞赛活动的高潮。他们印制以弘扬红军万里长征精神为目的,围绕党、军队和国防建设等14个方面知识  相似文献   

10.
武成海 《军事史林》2016,(12):57-61
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进行的长征,堪称是一件震古烁今的世界性重大军事历史事件.美国记者艾格尼丝·史沫特莱评价长征在世界军事史的定位时精辟指出:“长征是军事史上独一无二的事件”.另一位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则指出:“任何比拟都是不恰当的.长征是举世无双的.”值得研究的是,在当年参加长征的中国工农红军队伍中,既有身为红军指战员的外国革命志士;又有长征初期至遵义会议召开前,掌握红军最高军事指挥大权的外国人;还有无意中被卷入长征队伍,跟随红军长征的外国传教士.而在长征结束几十年后,为探寻红军何以能赢得长征胜利之谜,又有来自英国、美国、以色列等国的外国人,或徒步重走长征路,或乘车重走长征路,长征路上不时显现出外国人的身影.  相似文献   

11.
周宝砚  李东松 《国防》2016,(10):13-16
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红军特有的品质,即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无畏的革命信念、严格的纪律以及挺身而出的担当品质.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适逢习主席作出建设"四铁部队"和"四铁军委"的战略部署.本文通过对该书记述人物和事件的梳理,探究红军的"四铁军人"形象和"四铁精神"红色基因,希冀对现实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2.
在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了解中国工农红军的成长史,了解红军将士们为了理想、信念而前仆后继、百折不回的斗争精神,对于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极为重要。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毛泽东军事思想研究所组织编写、四川人民出版社精心编辑出版发行的《红军画传》恰好给渴望了解红军历史的人们提供了一部很好的教材。全书以20万字、640余幅珍贵图片的篇幅,以时间为经,事件  相似文献   

13.
今年10月,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为弘扬长征精神,追思革命先烈,本刊从本期起将连续推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系列报道,分为“红色旅途故事多”、“长征路上话今昔”、“追忆先烈砺斗志”等,敬请大家关注。  相似文献   

14.
题记: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至此,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请看下面这一串统计数据:长征经过11个省,行程二万五千华里,攻占过62个县,从6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通过;在红一方面军368天的征战中,有235个白天和18个夜晚是在行军中度过的,不行军时几乎都在打仗;全天作战的大规模战斗有15次,每天都有一次小的接触战斗,共作战380余次;中央红军从江西出发时共八万六千余人,到达陕甘苏区后仅余七千人......几十年后的今天,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70周年纪…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5周年,而关于长征的宣传和研究,在长征胜利的前一年,即1935年10月,随着陈云《随军西行见闻录》和《英勇的西征》的发表,已经开始了.随后,几乎与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同步,毛泽东与美国记者斯诺关于长征的谈话和他亲自发起组织的长征征文活动,使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旷世壮举,冲破国民党当局的严密封锁成为全世界瞩目的英雄传奇.自2016年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开展以来,学习运用习近平的大历史观和他关于长征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回顾长征,使我们对长征的历史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更深刻的感悟.加深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与总结,对于在新时代继续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推动当代人走好新的长征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蒋苏婕 《政工学刊》2005,(11):24-25
7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历经艰难险阻北上抗日,纵横11省,转战数万里。为中国人民革命事业写下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史诗,铸就了举世闻名的长征战斗精神。在长征中,红军面临的斗争环境的恶劣在中外军史上是罕见的,所取得的胜利的意义非比寻常。红军的长征,不仅改变了中国革命的历史发展进程,同时还留给后人以具有永恒价值的丰厚精神滋养。在今天,重温长征胜利的历史经验,探讨并传承红军长征的战斗精神,对于在全军掀起的轰轰烈烈的战斗精神培育活动,做好全面军事斗争准备,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实践意义。红军长征战斗…  相似文献   

17.
红色娘子军     
走进红军的行列 1930年4月,中共琼崖特委会召开了党的第四次代表大会,决定实行土地革命,普遍建立苏维埃政权,扩大红军.夏初,又将各地红军正式编成中国工农红军琼崖独立师.同时,在广大农村,也建立了农民赤卫队、妇女会、少年先锋队、劳动童子团,配合红军作战.  相似文献   

18.
中国工农红军在上世纪30年代中期进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谱写了一曲壮丽的凯歌。长征的胜利,锻造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今天,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长征中,我们在缅怀红军伟业的同时,更要弘扬先辈们不怕艰难万险的长征精神。  相似文献   

19.
6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正确路线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和举世震惊的长征,终于从错误路线失败的低谷中走了出来,踏上北上抗日的坦荡之途。红军长征胜利的成功历史经验一直被视为我军发展壮大的宝贵财富。今天,从  相似文献   

20.
<正>在中国工农红军的伟大长征中,中央红军于1934年10月从井冈山出发,到1935年10月到达陕北胜利会师,转战了14个省,冲破国民党军数十万兵力的围追堵截,翻越终年积雪的崇山峻岭,通过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克服无数艰难险阻,终于完成了战略转移的艰巨任务。红军长征的胜利,为展开抗日战争的新局面创造了重要条件,更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永远值得纪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