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讯     
正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顺利启程7月23日,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托举着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并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8月2日7时0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3000N发动机工作20秒钟,顺利完成第一次轨道中途修正,继续飞向火星。截至第一次轨道修正前,"天问一号"探测器已在太空中飞行约230个小时,距离地球约300万公里,各系统状态良好。后续,"天问一号"探测器还将经历深空机动和数次中途修正,奔火飞行6个多月后抵达火星附近,通过制动被火星引力捕获进入环火轨道,开展着陆火星的准备和科学探测等工作。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成功发射,2021年5月15日成功着陆火星。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6月11日,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火星表面获取的首批科学影像图,标志着天问一号一步实现"绕、着、巡"的目标,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3.
正2020年7月23日中午12时41分,随着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上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腾空而起,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正式启航,从此探测火星的科学大军中有了中国航天的身影。发射成功后,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行星探测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50年前的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太空奏出《东方红》乐曲,亿万国人翘首仰望,由此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类的序幕;50年后的7月23日,"天问一号"载着中国人民的"探火情"正式  相似文献   

4.
正5月15日7时18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着陆,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迹,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后续,"祝融"号火星车将依次开展对着陆点全局成像、自检驶离着陆平台并开展巡视探测。"落火"过程充满风险,用惊心动魄来形容毫不为过。简单描述的话,"落火"意味着"天问一号"要在9分钟内从2万千米/小时的速度降至到0米/时。虽然此前我国已有月表着陆经验,但是此次"天问一号"火星软着陆任务更加艰难。  相似文献   

5.
记者安普忠、王凌硕报道:2022年元旦来临之际,国家航天局发布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从遥远火星传回的一组精美图像,向全国人民报告天问一号平安,致以节日问候. 本组图像包含环绕器与火星合影、环绕器局部特写、火星北极冰盖等内容,展示环绕器、"祝融号"火星车工作状态及获取的火星表面形态.  相似文献   

6.
<正>5月15日,中国天问一号火星着陆器成功着陆在预定地点——火星北半球乌托邦平原,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记,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中国兵器特能集团华丰公司火工品助力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在这次天问一号着陆火星的过程中以及后续工作任务中,华丰公司配套研制的16套件某产品用于火星探测器的着陆器和连接解锁装置和背罩连接解锁装置,  相似文献   

7.
正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指挥部并参加任务的全体同志:在迎来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取得成功,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你们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你们勇于挑战、追求卓越,使我国在行星探测领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祖国和人民将永远铭记你们的卓越功勋!  相似文献   

8.
正2月5日20时,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动机点火工作,顺利完成地火转移段第四次轨道中途修正,以确保按计划实施火星捕获。截至目前,天问一号已在轨飞行约197天,距离地球约1.84亿公里,距离火星约110万公里,飞行里程约4.65亿公里,探测器各系统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9.
星空 《军事文摘》2023,(22):4-9
<正>你知道吗?不知不觉,距离我国成功发射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已经三年了。令人欣喜的是,出差火星三年来,“天问一号”收获满满,并且超额完成了任务!那么,“天问一号”的环绕器和“祝融号”火星车目前都还好吗?它们都在人类探测火星的历史中创造了哪些新成绩?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相似文献   

10.
正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贺电,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指挥部并参加任务的全体同志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相似文献   

11.
正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贺电,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指挥部并参加任务的全体同志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相似文献   

12.
<正>2021年2月24日6时29分,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实施第三次近火制动,进入近火点280千米、远火点5.9万千米、周期2个火星日的火星停泊轨道。探测器将在停泊轨道上运行约3个月,环绕器7台载荷将全部开机,开始科学探测。同时,载荷中的中分辨率相机、高分辨率相机、  相似文献   

13.
正6月11日,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首批科学影像图揭幕仪式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出席揭幕仪式并讲话。刘鹤表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航天事业发展,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后专门发来贺电,为加快建设航天强国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4.
正2020年,我国首次火星探测将通过一次发射完成"环绕、着陆、巡视"三个探测任务,这在世界火星探测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将面临巨大挑战。此前,只有美国海盗1号、2号火星探测器曾通过一次发射实现了"环绕、着陆"两个探测目标。目前,我国已通过嫦娥1号、2号完成了对月球的"环绕"探测任务,通过嫦娥3号、4号完成了对月球的"着陆、巡视"探测任务,所以有些航天爱好者可能会问,我国的火星车能否借鉴玉兔号、玉兔二号月球车的研制技术?探测月球与探测火星有什么区别?要回答这一问题,首先要了解月球和火星各自的  相似文献   

15.
<正>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带着国人的无限好奇与美好祝福成功抵达火星,而“祝融号”火星车也开始了历时92天的极限生存挑战。在火星上活下来可真不容易火星,是太阳系中跟地球比较相似的星球,一年有四季,有大气层,岩石地表。可是,真要到了火星,才发现这里的生存挑战真不少。  相似文献   

16.
《军事文摘》2023,(16):20-23
<正>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方案公布、我国700吨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台考台试车成功、3款商业航天液体火箭发动机发布、天问二号火星探测器明年实施发射……连日来,中国航天频频释放出重磅好消息,一起来看看吧!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方案公布4月25日,在第一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上,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深空探测实验室主任吴伟仁院士深度解读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方案,并向世界各国发出合作倡议。依据“总体规划、分步实施、边建边用”的原则,国际月球科研站将按照三个阶段分步实施。  相似文献   

17.
正6月12日,国家航天局在京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国家航天局新闻发言人许洪亮、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孙泽洲、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刘建军、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责任总师崔晓峰介绍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情况,并发布中国航天"十四五"及未来一个时期发展的重点规划。新闻宣传中心主任孟华主持发布会。  相似文献   

18.
2007年10月24日,随着中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的发射成功,嫦娥一号卫星开始了漫长的奔月之旅。这是中国对遥远月球展开探测的第一步,也是中国航天走向深空的第一步。在世界和举国公众对这一事件的强烈关注中,"嫦娥探月"的意义实际已远远超出了工程本身,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律回春渐,新元肇启.时序更替,华章日新. 天道酬勤,力耕不欺.2021年,我们感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壮大了赓续传承的事业,看到了一个坚韧不拔、欣欣向荣的中国. 在科技赛道上,"天问一号"携"祝融号"成功登陆火星,我国第一个1500米水深自营深水天然气田"深海一号"正式投产,中国空间站首位女航天员王亚平登临太空舒展巾帼风...  相似文献   

20.
防务     
《国防科技工业》2012,(9):11-11
美国火星探测器“好奇号”成功登陆火星 8月6日,美国火星探测器“好奇号”成功登陆火星,并传回数张火星表面的图像。8月22日,“好奇”号火星探测器开始在火星上第一次试运行。“好奇号”将在火星展开为期两年的任务,探索红色星球上是否有生命迹黎。这是美国的探测器第七次降陆火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