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国防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采购与研发预算是体现国家军事力量的基本指标,也是决定未来战争胜 负的关键因素。美国2019财年的国防预算动态反映了美国 《 国家安全战略》和 《 国防战略》的政策与战略要求,2019财年国防采购与研发预算的显著增长更是体现了其 “ 军事优先”与 “ 大国竞争”新的国家战略选择。本文对美国2019财年的国防采购和研发预算进行了系统梳理,重点阐述了美国2019财年国防采购和研发预算的主要内容,并分析了美国国防采购和研发预算的变化与特点,最后得出了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正2019年的2、6、9月,美国先后公布《国防部人工智能战略》《国家人工智能战略》《空军人工智能战略》三大战略,表明其在国家、军队、军种三个层面的"智能化战略"全面启动。2019年10月,俄罗斯总统普京正式签署批准《2030年前人工智能发展国家战略》。环顾全球,英、德、法等国也都就人工智能的技术研发及军事运用发布战略和规划性文件,人  相似文献   

3.
美国国防部国防科学技术战略■卢亮关键词国防科学技术战略美国国防部政策与管理1997年5月,美国国防部根据军事、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及美军作战需求的变化,又推出了新的《国防科学技术战略》(以下简称《战略》),这是一个关于国防科学技术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  相似文献   

4.
粟锋  徐能武 《国防科技》2021,42(3):91-97
发展国防太空力量是美国谋划大国竞争的战略支点。特朗普政府执政以来,为捍卫一超独霸的太空地位,加速推进太空军事化进程,已制定《国家太空战略》,签署新的太空政策指令,成立第六军种“天军”。2020年6月,美国公开最新版《国防太空战略》报告。本文对其梳理分析以研判美国国防太空力量发展动向,并运用网络调研法搜集近年美国政府部门关于国防太空力量发展的权威政策文本及知名智库的深度研究报告。在此基础上,把美国2020年最新版《国防太空战略》作为中心文本,以文献分析法归纳美国国防太空力量发展的动因、目标及行动计划。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太空大国,应当积极借鉴并应对美国2020年《国防太空战略》:内强素质,提升国防太空军事技术硬实力;外树形象,在国际场合积极推动太空和平利用的政策议程。  相似文献   

5.
2004年,美国国防部首次制定了《美国国防战略》文件,在“国家安全战略”和“国家军事战略”之间增加了一个“国防战略”的战略层次。但2004年版《美国国防战略》文件没有公开发表,我们仅从 2004年版《美国国家军事战略》中,了解到美国“国防战略”的存在及其核心内容和基本作用。 2005年3月,美国国防部公布了由拉姆斯菲尔德签发的新版《美国国防战略》文件,使我们有机会对该战略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李明富 《国防科技》2012,33(5):80-86
自9.11事件后,美国开始从国家安全需要与军事需求的战略高度对待语言问题,先后制定和颁发了一系列有关国防语言与军队外语能力发展的报告,从《国防语言转型路线图》(2005),到《语言与区域知识发展计划》(2006),再到《国防部语言技能、区域知识、文化能力的战略规划:2011-2016》(2011),这些主要文件或报告的制定与实施反映了美国国防语言战略演进的背景、目标、内容与方法。文章比较了这几份主要的语言战略报告,理顺了美国国防语言战略演进的轨迹,并讨论了"制语权"战争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纲要》明确将国防知识产权纳入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专项任务”。提出了国防知识产权发展的具体要求。这里从国防知识产权的范围、特点以及地位和作用等方面入手,对国防知识产权的战略定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美国防部根据近两年来国际形势和美军作战需求的变化,于1996年公布了新的《国防科学技术战略》,并公布了三个支撑性文件:《联合作战科学技术计划》。《国防技术领域计划》和《基础研究计划》。这些文件提出了美国国防科技发展的设想、战略、计划和任务。与1994年公布的《国防科学技术战略》相比,新战略在认识上进一步深化,并提出一些新思想。一、联合作战能力需求推动国防科技的发展。近两年来,美军联合参谋部从《2010年联合作战设想》出发,研究确定了12项优先需要的联合作战能力:信息优势、精确打击力量、作战识别、…  相似文献   

9.
为适应世界形势和朝鲜半岛局势的变化,韩国政府在世纪之交加紧制定国防发展战略,连续发表了《2000年度国防白皮书》、《2001年度国防预算报告》、《2001—2005年中期国防计划》和《2001年度国防改革方案》等一系列国防报告,韩国总统金大中和新任国防部长金东信也分别发表讲话,提出“建立小而强的信息化、科学化、技术集约型的21世纪国防力量”的目标,为新世纪韩国军队建设确定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2006年10月17日,英国国防部第一次公开发布了一份有关国防技术的战略方针——《面向21世纪的国防技术战略》。该战略由英国国防部邀请来自国防部、政府、国防工业和学术界的专家集体制定,明确了英国国防技术发展的总体规划,  相似文献   

11.
张明  黄成军  高博 《国防科技》2012,33(2):88-91
2012年1月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公布了题为《维持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21世纪国防的优先任务》的国防战略指南。国防战略作为美国战略体系的重要一环,根据国家安全战略制定,服从和服务于安全战略,同时又是制定国家军事战略的依据,规定着军事战略的内容和方向。文章通过对美国2012年版《国防战略指南》浅析,以期总结美国国防战略新动向。  相似文献   

12.
王连成  刘华秋 《国防》2005,(6):63-65
2005年3月18日,美国国防部公布了《国防战略》报告。该报告由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作序,共分三个部分:“21世纪美国的安全”、“21世纪的国防战略”和“所需能力及特征”。《国防战略》通过分析当前美国面临的国家安全环境,提出21世纪美国国防战略的四个目标(保障美国免遭直接攻击、确保战略进入和保证在全球的行动自由、加强联盟与伙伴关系、营造有利的安全环境)和实现战略目标的四个手段(使盟国和友邦放心、劝阻潜在的敌人、慑止侵略并对抗胁迫、击败对手)。《国防战略》是对布什政府第一任期国防政策的反思和总结,也是对未来国防力量建设…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交通法》(以下简称《国防交通法》),作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第一部国防立法,是大幅提升战略投送能力的重大举措,是依法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引导工程,也是促进国防建设法治化的重要法典,对于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07年9月4日,美国国防部负责制定军内科研机构管理政策与指导方针的国防研究与工程署(DDR&E)出台了《国防研究与工程战略计划》。该战略计划就美军的国防研究与工程战略阐述了实施目的,提出了三军和主要机构国防研究与工程发展的设想和任务,明确了国防研究与工程投资的重点技术领域,  相似文献   

15.
最近,济南市市中区“六大班子”主要领导干部共200人,齐集于泉城以东30公里外的民兵训练中心,集体过军事生活日。近几年,市中区“六大班子”的领导坚持每月一次的国防教育集体学习制度。目前已系统地学习了《国防理论》、《国防历史》、《国防战略》、《国防与经济建设》、《国防法规》等国防教材。最近,区委、区政府又作出了“每年结合民兵军  相似文献   

16.
国防战略本属于军事领域的研究范畴,但从经济视角来看,就会发现美国的国防战略不仅仅只是美国国防与军事战略的纲领性文件,也集中体现了美国国家利益尤其是经济利益的指向。文章从2008版美国《国防战略》中提出的关于加强盟友伙伴的合作、对中国实行"引导"+"防范"战略以及对伊拉克战争重新评估等观点出发,对比分析其与2005版《国防战略》的不同,比较分析这些变化背后的经济原因。  相似文献   

17.
<正>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精神,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国防技术向民用领域转化,近日,受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国防知识产权局委托,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集中编制印发了《国防解密专利转民用推广目录》(第一期),供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知识产权转化服务机构等参考使用。《国防解密专利转民用推广目录》(第一期)发布的解密移交项目共2452项,按国际专利分类表分类,内容涵  相似文献   

18.
军委颁发的<2020年前军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充分体现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主题主线,科学系统地确定了我军人才发展总体思路、目标任务、战略抓手和制度保障,是深入实施军队人才战略工程、加快军队人才科学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19.
董文韬 《国防》2014,(9):38-40
与国防密切相关的建设项目和重要产品贯彻国防要求是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必然举措。这些建设项目和重要产品大多对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有重要影响,让其贯彻国防要求既能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又能增强国防能力,实现经济、社会与国防三重效益。鉴于其意义之重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对其进行了专章规定。本文试从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角度对这一问题做些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20.
《国防研发投资研究》(以下简称《投资研究》,是马惠军教授经过长期潜心研究取得的一项全新科研成果。全书以投资理论为结构框架,以投入产出为线索,将国防研发投资战略选择作为研究目标,对国防研发投资理论、投资现状、投资产出效应、投资主体激励及投资战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国防研发创新战略及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