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正>给李光武写评论是一件极为痛苦的事情.尽管我早就打算给光武写一篇象样的,由诗及人,由表象深入其骨髓的全面而深邃的评论,尽管这打算已经很久很久了,可一直不知瞎忙些什么,总是难以静下心来,一直没有认真地去了解他,理解他,阅读他艰难的人生历程和诗歌创作之路.这次新疆人民广播电台邀我写一纸评  相似文献   

2.
粟裕同志是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是我党我军优秀的领导人和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他的一生是伟大的光辉的一生。粟裕以其赫赫战功和对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卓越贡献而名垂史册,并以其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以及实事求是、勤于思索、谦虚谨慎等美德为后世所景仰。粟裕辞世虽已多年了,但人们一直并将永远怀念他,颂扬他,学习他的风范,研究他的思想。我学习《粟裕军事文集》、《粟裕战争回忆录》这两部杰出著作以及《一代名将》(本文中的引文,凡未具体注明出处的,均出自这三本书,不再一一详注。)等反映他一生光  相似文献   

3.
从我结束新兵生活分下连队那天起,每天的课余时间都能听到悦耳的吉他弹唱。这弹吉他的便是我们连队的“吉他之星”——帅帅的杨庆华,唱歌的便是我们连队的“歌星”——小乖乖的林林。杨庆华长得白白净净的。我刚下连队的时候怎么也不相信他是云南人,因为他特别像个新疆小伙。他弹得一手好吉他,而  相似文献   

4.
我和徐洪刚认识,并非偶然。明人张岱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痴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我和徐洪刚相识、相知、相交,都是因为我们都爱好书法结下的缘。近10年的时间里,他留给我的最深印象,是为人平易而豁达、治学严谨而用功、工作干练而周详。提起徐洪刚,人们自然会联想到他是当今时代的大英雄。据我所知,成名后的英雄,爱好广泛,博闻强识。积学有年,他在散文、诗歌方面皆有专著出版发行。其诗集《生命礼赞》简洁隽逸,别见特色;《徐洪刚散文集》质朴无华,情感真挚;《我在铁军》更是把自己在军营成长的经历一一道来,涵养性  相似文献   

5.
准备嫁给他前,很多朋友讲:考虑好了?不再调调了?像你这样的女孩,什么样的找不来,何必为了童年的回忆和现今的一面之缘,就仓促地把终身托付给了一个"小兵",我辩解:我相信第六感觉,更相信自己的眼光,嫁给他一定没错,我会很幸福的。其实在我心中衡量婚姻价值的标准不是金钱、地位,我更注重的是人品、  相似文献   

6.
《兵团建设》2012,(13):22
网友"小鱼儿"虽然我和田总接触的时间不长,但是印象颇深。他的病情让我们每一个曾和他接触过的人十分牵挂,在我眼中,田总真正拥有着大漠胡杨的灵魂,那种坚韧不拔的品性让我们每一个人为他动容,深深敬佩,真心祈祷田总能早日康复,回到他魂牵梦绕的兵团继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我也坚定地相信,正如胡杨树的千年不朽,田总一定能和病魔抗争成功,因为他有着不屈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渴望!  相似文献   

7.
当我动笔写这篇纪念文章时,父亲已去世整整半年了。其实早就想触碰这个敏感的话题,却因一次次不忍而搁浅。早些年,他同我半开玩笑,叫我以他为原型写本小说。父亲生于解放前,长在红旗下,身处杏林一甲子,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无以数计。他的故事足以写部几十万字的小说,然而我不擅长小说体裁,惟有真性情的散文,才是我最亲密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兵团建设》2013,(14):11
"我是老军垦的后代,是喝着团场的水、吃着团场的饭长大的,我热爱团场这片土地,热爱团场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这是四师六十七团原政委石书江日记中的一段话,朴实的话语记录着新时代领导干部崇高情怀。2011年11月,石书江出差途中不幸遭遇车祸殉职,噩耗传来,草木含悲,田野哀伤,人们怎么也不愿相信,一位职工群众的贴心人就这样离开了他热爱的土地和职工群众。六十七团地处边境,是国家级贫困团  相似文献   

9.
唐太宗不仅具有雄才大略,而且很清醒很明智,不愧为一代明君令主。虽然他没有留下什么“太宗文集”,于“立言”上小有遗憾,但他的历史功绩却一直被人们传诵,史家一直把他列为中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帝王,他所开创的盛唐也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高峰。 当然,唐太宗不肯出书,不等于说我们的官员就不能出书。我以为,如果确实是出自自己之手而不是找人捉刀,或作为历史见证,或作为经验总结。又有一定参考价值,那就不妨出上一本。  相似文献   

10.
在水乡长大的我,对《鲁迅文集》里诸多描绘江南村落和孩童的美丽画面有种天然的亲近,但我真正喜爱的是这本书里桀骛不驯、淋漓尽致的杂文。这些文字将深刻寓意隐藏于嬉笑怒骂之中,让人释卷之余还要回味良久。一卷《鲁迅文集》细细读来,我们寻求到了在好个“风雨如磐”、“寒凝大地”、“万家墨面”的年月里君子坦荡荡雷鸣电闪船的药石之言,那种怒目金刚的逆耳之言!鲁迅  相似文献   

11.
徐斌 《政工学刊》2006,(2):49-50
去年三四月份,我在西安政治学院学习期间,利用业余空闲读《毛泽东文集》。拜读先哲雄文,感悟伟人思绪,很受启发,大有相见恨晚之慨。《毛泽东文集》是经中共中央批准,将《毛泽东选集》以外的重要文稿,比较系统地选编而成的。文集共八卷,收录了毛泽东主席1921年1月至1975年7月间已经发表的和没有发表的大量著作。文集从1993年开始陆续出版,至1999年6月完成全书编辑出版工作。《毛泽东选集》于上个世纪50年代初和60年代初先后出版。由于受当时的国内国际环境等多种因素限制,收入的多是一些公开发表的、理论上成熟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文…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世界上许多地区都存在着领土争端,而中国的南沙争端更为突出,成为世界所关注的热点地区之一。今年3月,英文杂志《亚洲防务评论》刊登了澳大利亚海军军官斯巴克斯的文章,他谈的几点看法,可谓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人民解放军60多年的生涯中,产生了一大批德才兼备、智勇双全的将军,如果把他们比做夜空中灿烂的群星,粟裕就是这中间最为璀灿夺目的将星之一。在民主革命时期20多年的岁月中,粟裕从默默无闻的普通一兵成长为一名杰出的独当一面的战区指挥员,其中的原因很多,除了对革命事业坚定的信念之外,久经沙场,历经磨难,不屈不挠,大智大勇,这些都是他成为高级指挥员的条件。然而,作为杰出的高级指挥员,似乎还不够。笔者从粟裕留给我们的战争回忆录和军事文集以及他的许多战友的回忆文章中,发现他在战争实践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在美国武装部队通信电子协会华盛顿分会上的演说,作者当时任国防部长的政策评论助理、目前,他是副总统布什的主要参谋。在这之前,他曾任中央情报局长助理。  相似文献   

15.
田永清 《政工学刊》2013,(11):74-75
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党将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让全体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照镜子、正衣冠、洗冼澡、治治病”,着力整治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 在这种情况下,我向党员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推荐两封请辞信,一封是胡耀邦同志写的,一封是徐光达同志写的。我只是转述、推荐,而不加任何评论,我也没有资格加以评论。但我认为,这两封“请降信”,就是我们共产党人自身的明镜,希望大家都来照一照。  相似文献   

16.
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 ,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头等大事。我刊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新思维 ,为了学习宣传十六大精神 ,特开辟这一专栏。本期刊发的何虎同志和王培生同志的理论文章 ,以不同的理论视角 ,论述了十六大报告的主题和重要内容 ,观点精当 ,深入浅出 ,逻辑谨严 ,相信会对广大读者进一步学习领会十六大精神 ,起到很好的辅助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 ,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头等大事。我刊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新思维 ,为了学习宣传十六大精神 ,特开辟这一专栏。本期刊发的何虎同志和王培生同志的理论文章 ,以不同的理论视角 ,论述了十六大报告的主题和重要内容 ,观点精当 ,深入浅出 ,逻辑谨严 ,相信会对广大读者进一步学习领会十六大精神 ,起到很好的辅助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肖良波 《兵团建设》2010,(11):55-55
一走进这片郁郁葱葱的林带,我的心为之一震。我专程到这儿来采访,一路走来,映入眼帘的都是单调乏味的沙漠景色,猛然置身于这充满江南韵味的绿洲,真不敢相信自己是在戈壁深处,我被眼前的景色陶醉。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笔扫千军的新闻稿●成一编者按:解放战争中,毛泽东亲笔撰写新闻稿,智退妄图偷袭石家庄的国民党军。这一史实,已见诸报刊。但是,一些文章在转引毛泽东的新闻稿时,却出现许多不一致的地方,甚至一些“权威性”的《文集》与原文也有出入,由此而引出了不应有的歧...  相似文献   

20.
在新疆的阿拉套和别珍套山上盛产一种名贵的雪莲,它坚韧不拔,不畏严寒;它纯洁无瑕,顽强向上。而在山脚下被蒙语译为"泉水涌出的地方"的哈达尔海也盛开着一种花,这就是农五师八十八团九连的各民族用真情凝结出的像雪莲一样纯洁的民族团结之花。你的心情我永远都懂说起周宏华,八十八团九连的男女老少没有一个不竖起大拇指称赞的。周宏华是连队的小能人,干啥都像那么回事,提前迈进了小康门,但富起来的他并没有忘记穷朋友。蒙古族青年尼卡和周宏华从小一起长大,长期的交往使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尼卡的家庭在九连是个老大难,上有老、下有小,还有一个残疾的外甥女。这沉重的担子压得他整天愁眉不展,日子全靠连队救济着过。周宏华来到尼卡家:"你老这样不行,还是发挥你的特长,养羊吧。"尼卡沉默不语,直摇头。周宏华再明白不过他的心情,"你把草料备足。"说完他转身走了。周宏华拿出一万元钱买回35只羊,送给尼卡,尼卡很难为情,周宏华知道他心思,对他说:"你老实、能干,我相信你能行,羊全是你的,等到你挣上钱后再给我本钱……"一句句朴实的话语暖得尼卡心中热呼呼的,在周宏华的帮助下,尼卡的羊发展迅速,一年后羊数就翻了一番。尼卡的生活变了,每天早出晚归放牧,嘹亮的歌声不断,他逢人便说:这一切都是我的汉族好兄弟周宏华给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