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毕岩辉 《中国民兵》2008,(12):40-40
“如果有两种选择,其中一种将导致灾难,则必将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这看似荒诞实则精辟的论断就是“墨菲法则”。  相似文献   

2.
这是个离奇的间谍故事,离奇得令人难以置信。这里除了人为的因素外,也有天然的巧合。如果两者缺了一个,这个真实的故事也就成了荒诞奇谈。一名间谍以同一个身份,两次打入德军情报部门,足以让我们为他的大胆和智慧感叹!  相似文献   

3.
浅论李贺诗歌的色彩表现及审美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贺诗歌以其丰富的色彩表现及审美追求在诗坛上独树一帜,他的诗歌常常以色彩替代具体事物,用色彩之词做韵脚,善于融情入色、借色生情,创构出冷艳奇诡的色彩世界。善于用色彩营构表情达意的艺术意境,形成了以瑰丽色彩描绘“虚荒诞幻”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4.
中道失传,又在银雀山汉墓失而复得的《孙膑兵法》,其《月战》和《地葆》等篇充斥大量兵阴阳理论,充满着荒诞色彩.这使得该部兵书的整体思想水准,相较《孙子兵法》等兵学经典,有着明显的退步.《孙膑兵法》在历史上消失1000多年,不能不说与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析卡夫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卡夫卡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在现当代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作品情节荒诞离奇 ,语言冷静客观 ,运用象征、意识流等多种表现手法 ,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卡夫卡世界 ,被评论界称为“卡夫卡式”。从卡夫卡的主要作品出发 ,结合其生平 ,论述了“卡夫卡式”的几个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6.
最近,轰动豫西伏牛深山区的反革命集团案的案犯们,一个个垂下了头。以“后清”为国号,做了5年皇帝梦的主犯——梁鸿文,也瘫倒在囚车上。家住河南省淅川县上集乡大坪村的梁鸿文,终日沉醉于封建迷信、荒诞淫秽的书刊之中。特别是  相似文献   

7.
多和田叶子以《狗女婿上门》一书荣获芥川龙之介奖,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小说将现实与荒诞相交织,讲述经营私塾的女教师北村美津子与一个由狗变成的来历不明的男人太郎之间的故事。本文主要从创作手法和女性主义两个方面来分析《狗女婿上门》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8.
在莫言小说中,历史就像一个巨大的黑洞,不给人类提供挣脱的机会,生命与生存成为不能承受之重;这就是莫言所要表达的历史的悲剧性本质。《丰乳肥臀》集中表现了人的生命和生存愿望与残酷的历史环境之间的悲剧性冲突,《生死疲劳》侧重表现人的本质追求与荒诞的历史进程之间的悲剧性冲突。  相似文献   

9.
解读历史,就是一部最好的教科书;反思过去,就是一次思想净化和灵魂的洗涤。平生第一回,怀着颗如此沉重的心,走进伪满皇宫,推开“皇帝”的房门,亲眼目睹并且亲耳静听着一位末代帝王充满屈辱、荒诞、离奇色彩的一生,一段日本帝国主义卵翼下的傀儡政权堕落与垂死挣扎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李宇宙  仇荣军 《国防》2006,(9):73-73
美国著名音乐剧作家奥斯卡·汉默斯坦在他的一本书中说,他曾见到一张从直升机上俯拍自由女神像头顶的照片。女神像的头饰做工精细,一丝不苟,令他叹为观止。他说,即使在最荒诞的梦里,雕塑家都不可能想到,未来会发明一个装置,让人们能够从空中俯瞰他的作品的头顶。然而他并没有忽视这一部分,而是给予它和面部、手臂、腿部同样多的细致塑造。为此,汉默斯坦写道:“不管是创作一件艺术品,还是从事其他工作,都要追求尽善尽美。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在未来何时,会发明出直升机或某种别的工具,使得你的作品的瑕疵暴露诚然,追求完美是一切行动的最高期望…  相似文献   

11.
1941年5月10日,苏格兰,第三帝国的副元首-鲁道夫·赫斯单独驾驶飞机突然来到英国,跳伞着陆…… 纳粹头目"单刀赴会",令世界震惊,众人迷惑不解.斯大林坚信,赫斯是希特勒的秘密使节,此行是专程与英议和,矛头对准苏联;墨索里尼怀疑德国三心二意,出卖盟友;希特勒则对此百般辩解,骂赫斯"精神失常";连英国政府首相丘吉尔也莫名其妙,称其言行是荒诞的;大西洋彼岸的美国政府更是如在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 赫斯出走,可谓是二战期问最大的闹剧,在一片扑朔迷离的"解释"中,只有英国反间谍机关苏格兰场的一些人是"世人皆醉我独醒".  相似文献   

12.
冲破禁锢     
生命体一旦被以某种形式禁锢 ,它必然会在这种禁锢中走向虚弱。人的躯体是不愿被禁锢的 ,即使那牢笼和枷锁是用金子做成的。然而 ,许多人却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的灵魂送进一个个的禁锢之中 :或把自己的思想、意志捆绑在某种无形的枷锁里 ,或把自己的思维、观念套在某种特定的框框中。不但浑然不觉 ,反而自以为是 ,直至把自己的生命带进平庸 ,把自己的生命卷入荒诞 ,甚至把自己的身体葬于腐朽。不是吗 ?有人贪婪于声色犬马 ,把生命的价值捆绑在金钱的枷锁上 ;有人爱慕浮华虚荣 ,把人生的希望套进“关系”的网眼中 ;有人留恋权势地位 ,把思维和…  相似文献   

13.
“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陆游)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倘若心境欠佳,审美情感受到压抑,纵然身临潇湘,也难领略其美,更甭说挥毫作诗了。因为景只是诗之媒,情才是诗之胚。宗璞九年间三访西湖而不愿为她“说一句好话”,唯这一次却获得了“迥乎不同的印象”,情不自禁地要给她唱起颂歌来,那原因恐即在前后心境有异吧。 艺术是情感的,创作无非是以己之情去扣动他人的心弦,求得友声,而这必须通过生动传神的形象和鲜明而又含蓄的意境。宗璞说她的创造追求是:“透过现实的外壳去写本质,虽荒诞不成比例,却求神似。”其实自然景物本无灵性,无所谓“神”;“神”乃是  相似文献   

14.
“当官不轻松,轻松不当官”。当官应铭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然而当前,少数领导干部却遗忘了当官之本、淡忘了当官之责、健忘了当官之要,热衷于“身忙”,必导致“眼盲”,乃“病”起“心茫”。“身忙”之象。大部分人对“忙”的认识都是积极正面的,它说明一个人正在创造价值,代表这个人的重要性。为了工作“白加黑”、“5+2”,“忙并快乐着”。但还有少数人忙于奔场应酬、忙于吃请请吃、忙于觥筹交错,一天到晚一个场接一个场地赶,一顿饭接一顿饭地吃,一杯酒接一杯酒地喝;忙于享乐享福、忙于笙歌艳舞、忙于按摩打牌,荒诞奢侈、玩之成瘾、夜不归家,“忙并肤浅着”。同样都是“忙”,一方把时间和精力“忙”在工作上,感受着快乐,另一方“忙”在追求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上,必将被世人唾之骂之。  相似文献   

15.
    
我家的瓷碗,已经很久没有换过了。白色的底,淡蓝色的碎花,不甚惊艳,但看起来却很有家的味道。沾过胖乎乎的饭粘子,盛过滋味百转千回的海鲜汤,装过令人垂涎欲滴的黄焖鸡,挨过竹筷子的碰,受过铁调羹的敲,淋过柠檬味道的洗洁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家的碗敛藏了所有生活的味道。衣服越穿越旧,车子越开问题越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中学生的心理具有多面性,是复杂的一代,总体来说,他们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他们处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见多识广,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喜欢独立思考,有主见.第二,绝大多数的学生是独生子女,喜欢表现自我,进而形成了固执,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第三,在应试教育的驱使下,过多的心理压力又使他们形成了封闭心理、逆反心理.第四,由于当代的中学生从小受到过多照料和宠爱,在确立学习目标的时候志向高远,而在进行的过程中,却时时动摇.这些情况给我们德育工作提出了更加复杂和更加严峻的挑战,德育工作要想有实效性,教育对策必须实现"三个转变".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生活的意义源于一种希望,没有希望的生活就如摇曳在苍茫大海之上的一叶扁舟,漂浮不定,无所适从。对大多数人来说,工作虽然还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好似那一叶扁舟,而对待工作的态度恰如给那一叶扁舟装上了船舵,使其有了航向。工作或许是人生的一种寄托,对待工作的态度也许就是灵魂,给工作这具躯壳灌注了什么样的灵魂,你就能收获什么样的生活。工作,如果是一个人喜好的,是他可以用生命去做的事,那么就成了他的事业,他就能沉湎其间,在工作中发掘出自己的潜能,寻求到自己的快乐,在享受工作的同时享受生活;工作,如果是一个人不喜好的,而他也没有改变工作的愿望,那么工作态度完全在于他自己,对待工作的态度就如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同的工作态度体现出一个人不  相似文献   

18.
继续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形式,对教师的发展成长意义重大。继续教育工作开展十多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学习动机较为被动,管理认识不到位,教学内容陈旧空泛,教学方法呆板机械等。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继续教育必须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树立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观点,教学内容的前瞻性与实用性并重,教学人员进行整合,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评价考核规范科学等,以此激活受训教师内在的学习动机,更大程度地提高继续教育培训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9.
人 民解放军官兵 ,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是高大的 ,可谓光彩照人。这是一代又一代革命军人 ,以自己的行动 ,实践我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结果。现在 ,我军广大指战员 ,像革命前辈一样 ,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 ,维护军人的形象。如在社会生活中 ,遵纪守法 ,礼貌待人 ,助人为乐 ,见义勇为 ,行止端庄 ,着装整洁。这种自觉性是很可贵的。但是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社会生活更为复杂 ,军人如何维护自己的形象 ,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有些现象 ,看似光亮 ,实际上在一点一滴损害着军人的形象 ,一不小心 ,就会中人圈套。最近同一些干部战士交谈 …  相似文献   

20.
干当兵的活,想带兵的事,做懂兵的人。50天,他们记住了:煞费苦心叠好了"豆腐块",班长会告诉他们,叠的是被子,练的是作风;走着反反复复的"一二一",班长会告诉他们,走过的是路程,得到的是素质;喊着震耳欲聋的呼号声,班长会告诉他们,花费的是气力,收获的是气质。在这里,他们孜孜不倦地汲取着军营沃土的营养,在摸爬滚打中打磨掉了文弱的书生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