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7月19日,两年一度的“范堡罗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在英国南部小城法恩伯勒拉开帷幕。作为规模和层次仅次于巴黎航展的世界第二大航展,“范堡罗航展会”吸引了全球52个国家近1350家公司参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俄罗斯参展商。据悉,为了全面提升俄军品的形象和知名度,  相似文献   

2.
张烨 《军事历史》2001,(3):62-63
2001年4月1日上午,美军一架EP—3型电子侦察机抵我海南东南海域上空进行侦察活动,并违反飞行规则,突然转向撞毁我军用飞机,导致我军用飞机驾驶员王伟失踪(后牺牲)。事发后,美军飞机未经中方允许,擅自闯入中国领空并降落我军用机场。这一侵害中国主权的严重事件,引起全体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也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世界人民纷纷谴责美国的霸道行径。而翻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美关系史,不难发现美国军用飞机曾经多次侵入中国领空,多次暴露其霸权主义嘴脸,其每一次侵略行径,都遭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迎头痛击。1950年朝鲜战争爆…  相似文献   

3.
世界上第一起造成人员死亡的鸟撞飞机事故发生于1912年美国北部。到1974年, 世界范围内公开报道的因鸟撞而坠毁的军用飞机为65架、民用飞机为9架,共死亡130 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鸟撞事故大幅度增加。为此,一些国家还根据飞鸟与高速飞机相撞会使飞机坠毁的道理,发展了“飞鸟防空兵”,在敌军可能空袭的重要军事目标的上空及其附近空域,放养大量飞鸟,利用这些“鸟兵”来阻击敌机。一些军  相似文献   

4.
由英国航空与航天公司学会(Society of British Aerospace Companies,简称SBAC)举办的1980年法恩巴勒(Farnborough)国际防务展览会,除展出了世界西方主要国家的各类军用飞机外,还展出了各种制导武器、雷达及各种防空武器。从这次展览会展出的主要防空武器来看,它再次肯定了无论是导弹还是火炮,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尤其是  相似文献   

5.
如果你是一名老兵,你会对那些经历过的严肃或神圣或激动的仪式滔滔不绝,眼神里漾过的满是见过风雨之后的从容和骄傲。你在这些仪式里长大,被炼成铁炼成钢,然后被这些仪式打上合格的标签。我们以及更多的人们轻易记住了那些标签式的仪式,以为那些就是我们成长程序的全部。于是,那些沙一样漏在生活中的细节被我们有意或无意地疏漏了,或者放到了次要的位置,或者偶尔的会在连里的德育课上被提及。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缅甸政府军与克钦独立军在缅北地区发生军事冲突,枪炮声划破了我国云南边境小镇那邦上空的宁静。如今,时过境迁,小镇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祥和。  相似文献   

7.
坟 场就在我们老部队营房后 ,绵延数百米 ,零乱地遍布这段丘陵地。老部队在“沟”里 ,老兵不多 ,新兵也不多 ,编制是一个连 ,但也只是那么十几张熟得不能再熟的脸。这样坟场就成了一种诱惑 ,这诱惑当然并非来自坟场本身 ,而来自它外面的小镇。你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 ,看到了吧 !那儿 ,就在那儿 ,坟场是到达小镇的必经之路 ,越过坟场就是小镇。你应当理解 ,在“沟”里呆久了的人 ,把小小的镇子当成诱惑是完全合情合理的事。所以坟场是不可忽略的 ,它连接着寂寞与喧嚣 !寂寞 ,唉 ,寂寞 !老部队的人对这东西有着极深的体会。所以他们会总结出那…  相似文献   

8.
在军用飞机的家族中,有一种“研究机”颇为引人注目。“研究机”顾名思义主要是用来研究和验证战斗机的某些性能,这些性能都是目前其它战斗机还不具备的。如果一架研究机和一架先进的战斗机发生了空战,结果会怎样呢?你也许会说,这是不可能的。不,这事儿确实发生了。1994年的夏天,美国某地上空一场激烈的空战正在紧张地进行。两架战斗机在蓝天上打得难解难分。一架是美国和德国联合研制的研究机 X-31,另一架是美军装备的先进战斗机 F/A.18“大黄蜂”(Hornet)。F/A-18“大黄蜂”是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现役的战斗/攻击机,既能执行舰队防空任务也能执行对地面/海面攻击任务。“大黄蜂”于1983年1月正式开始服役。在这10多年间,它屡经战火考验,在多次战斗中都有出色的表现。在海湾战争中,美军有148架 F/A-18参战,意大利国防军也派出了20多  相似文献   

9.
商船队在战争中的卓越表现提起英阿马岛海战,尽管人们谈论得更多的可能是南大西洋上空的空战、英军突击队的登陆、阿根廷空军的出击和“谢菲尔德”号驱逐舰的沉没,但是谁也不能否认,如果英国没有可靠、有效的后勤保障,这场发生在距英国万里之遥的海战,鹿死谁手,实难预料。众所周知,现代战争是一场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巨大的战争,它不仅是现有军事力量的较量,而且也是全部战争潜  相似文献   

10.
南方之南 《国防》2005,(11):82-82
推开《史记》厚实尘封的线装之门往事簌簌而落临潼上空青铜的呐喊将烛光震得遥遥欲坠六千英雄佑护着诺言也佑护着亘古不变的忠贞秦腔锅盔和羊肉泡馍喂养了一代王朝也喂养了一段豪迈的历史翻越秦砖秦瓦两千二百多年了大秦的兵马勇士们仍在侧耳聆听今夜无眠踏着《秦风》古韵你从秦陵走出来我向秦陵走过去翻阅党史选择一条游船在盛夏,翻阅党史党史,是我们这个民族砸骨连筋的家谱是小米加步枪书写的现代《史记》党史的最初模样不是满面肃穆她不在教科书里沉默也不在空调房铁皮柜和档案馆里发呆党史是散种的庄稼那些沉眠的先驱们最初就像农民春耕…  相似文献   

11.
快乐生活     
贺文刚 《华北民兵》2010,(11):62-62
人们总是对身边平凡的快乐视而不见,漫不经心,以致让它悄悄地溜走而毫无察觉;对于那些可望而不可即的非凡快乐,又总是梦寐以求,结果是白白地增添烦恼而一无所获。人不可能一直快乐,快乐一旦得到,快乐的感觉就会失去。因此,人们只能在追求快乐的过程中享受快乐。  相似文献   

12.
当今的军机发展,可谓是扑朔迷离,变化难测。海湾战争结束以后,世界各国普遍认识到空中力量和军用飞机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因而有人估计军用飞机将会有一个发展高潮。但是,一些军事大国并没有扩大空中力量的打算,相反地却有压缩空中力量、减少军用飞机装备数量的计划。第三代战斗机已近“而立之年”,第四代战斗机也即将问世,有人认为第三代战斗机今后也只是发挥“余热”而已。但是,最近俄罗斯掀起了一个 Su-27系列飞机改型的热潮。目前,一些经济实力并非特别雄厚的国家不惜重  相似文献   

13.
1949年秋,大连上空,一架军用飞机围绕市区盘旋。 机上,张学良将军的胞弟张学思身穿灰色军服、 佩戴著“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章,握着一支大号红铅 笔,在一幅展开的大连市军用地图上做着记号。张学 思此行是受党中央、中央军委委托,为中国人民解放 军海军第一所军事院校——海军学校选址。 飞机几度盘旋后,张学思在“老虎滩”三字上划了  相似文献   

14.
因为焦急所以漫长,因为寻找所以漫长,因为等待所以漫长,因为疼痛所以漫长。焦急、寻找、等待、疼痛让秒针走在所有人的骨头里。2008年5月12日到5月18日,是汶川大地震中所有幸存者、救援者、志愿者们所经历的最长的一周。我奔波于那些废墟现场,穿梭于那些刚刚搭起的简易房与帐篷,走在那些危险的山路上与宁静的谷地乡村里,眼睛看到的、内心感受到的全是疼痛。疼痛正凝结在这片大地上,弥漫在空气中,呼吸在肺里,刻在我们的骨头上。军人们把疼痛埋藏在心底,用一个个行动慰抱那些疼痛,这是他们承受疼痛的方式。疼痛让人清醒。我铭记我所看到的每一个细节和我听到的每一句话,我铭记着他们的每一种表情与心情。2008年5月16日至2008年5月22日,这是我的采访经历中最长的一周。  相似文献   

15.
《国防》1995,(6)
那些神秘失踪者又重新神奇地出现的经历,令人们又提出‘时空隧道’的存在。 如1994年初,意大利有一架客机,在非洲海岸上空飞行,骤然,从雷达上消失了。 正当地勤人员焦急之际,飞机却又从原来的空域出现,最后安全着陆在意大利的机场。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的强击机曾在德军阵地上空反复进行超低空飞行,既不投弹也不射击,但坚啸刺耳、令人难以忍受的噪音却使德军官兵惊恐万状,战斗力锐减.原来这是苏联红军专门利用噪声给德军以心理打击的战术行动.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人们发现,真正厉害的声音却是那些人耳所听不到的声音一次声.  相似文献   

17.
从80年代初到现在,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尽管前苏联大规模坦克集群的威胁已经消失但有关轻型螺旋桨战斗机争论的硝烟并没有散去,它仍在对军用飞机的设计思想产生着影响。人们对此类低速、高机动作战飞机的认识也随着讨论的深入而进一步明晰……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美国进行了军用飞机的适航化,将过去在民用飞机行之有效的适航理念和管理经验启用于军用飞机,从而开始了适航的"民转军"。民用飞机适航化的好处在哪儿?军用飞机为什么也要适航化?适航的"民转军"说明了什么?  相似文献   

19.
石鼓,一个地处长江上游、拥有万余人的小镇。长江在这里优雅地拐了第一道弯,由南向东行,石鼓便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长江第一湾”。当年红军长征时,贺龙率领的26兵团曾从石鼓渡江北上,给小镇更是增添了无上光彩。如今,这块红军战斗过的热土上,有一支被誉为“小城保护神”的队伍。它就是石鼓镇民兵应急分队。 治安“特警队” 在石鼓,问起当地的社会治安状况,老百姓会骄傲地告诉你:我们石鼓,小偷不敢来!那些外来做生意的  相似文献   

20.
大使讲的故事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杨大使颇有儒雅风度,在宴请我们的席间,介绍了许多美国特别是中美关系方面的情况。在美国吃着地道的中餐,喝着贵州的茅台,听着来自大使的高层秘闻,真是一种享受。大使的话题是灵动的,随感的,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美国人教育孩子的两个故事。两个故事中的主人公,都是只有5岁左右的孩子,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男孩子的故事发生在宾夕法尼亚靠近墨西哥的一个小镇。盛夏时节,烈日如火,大使到这个小镇观光旅游。也许天气太热了,人们随身携带的饮料喝光了,四处去找水喝。美国的自来水是可以直接饮用的,为方便人们对水的需求,各公共场合都设有按压式饮水龙头。轻轻一按,水柱向上窜起,张口喝就是了,省去了不少麻烦。可能这个小镇没想到会迎来那么多的游客,供游人使用的出水龙头供不应求,人们只好排队等候享用解渴的清水。轮到王大使饮水时,一个漂亮的小男孩从后面挤了上来,红扑扑的小脸蛋上挂着汗珠,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