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种一年,养二年,三年之后赚大钱。"这是农五师八十九团承包退耕还林地的农工,对推广林农、林牧复合经营的形象描述。今年,八十九团落实退耕还林7000亩,营造生态团场,这个团采取现金补贴和实物配置的优惠政策,鼓励农工大胆参与退耕还林,7000亩退耕还林地被28位大户抢包一空。如何解决退耕还林地造林期长、效益差的问题?这个团实行林粮、林草、林牧等套种、套养复合经营模式。在造林第一年,主栽药用价值较高的枸杞,在林地套种小麦和苜蓿,仅粮食亩效益可达400多元,小麦收获后,秸秆可解决养殖户饲草问题,秋后苜蓿可收获一茬,每亩可创效益300多元;第二年,苜蓿可收获两  相似文献   

2.
自 2000 年京津风沙源治理暨退耕还林工程启动以来,张家口军分区把“植树造林、屏障北京”作为一项重要政治责任,成建制组织民兵投身造林绿化主战场。经过 5 年多的艰苦奋战,共完成植树造林39.6 万亩,退耕还林还草 60.7 万亩,完成小流域治理 34 万亩,构建绿色通道 300 公里,修建 “民兵号”工程 356 个,构起了一道防风治沙的绿色屏障,使京西北的生态环境大为改善。 几年前,在素有北京北门户之称的张家口地区,每年春秋两季都会发生数起令人生畏的沙尘暴。在风沙南下入京的 6 条主要通道中,张家口就占有 5 条。坝上 4 县沙化土地面积多达 523.…  相似文献   

3.
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使农二师塔里木垦区5万名职工群众已实实在在地尝到了甜头。垦区人已直接得益于生态环境改造。自治区和兵团从生态环境保护的大局出发,压缩棉花300万亩种植面积,实施110万亩退耕还林还草和种植100万亩的生态林。同时,于今年5月初到6月中旬向地处垦区中心的大西海子水库输水1.5亿立方米,使塔里木河下游320公里断流多年的河床引来了救命水。随着生态环境的改造和地表水量的增大,垦区降雨量有了明显增大。今年垦区降雨量达200余毫米,是30年来降雨最多的年份。降雨量的增大,使垦区普遍减少了农业灌溉用水,节约水费开支近200万元。有关资料显示:生态环境的改造已有效遏制了自然灾害的发生。1998年,垦区自开春到"三秋"时节,先后遭受早期低温霜冻、沙尘暴、超高温干热风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达16次,仅4至6月份,就遭受自然灾害10次,直接经济损失6000余万元,间接经济损失无可估量。而今年至今没有发生  相似文献   

4.
根据国家林业局等部门下发的《关于开展2000年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草)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试点示范工作的开展要按照“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要求进行,主要政策有: (一)国家向退耕户无偿提供粮食。粮食补助的标准,  相似文献   

5.
48岁的白春兰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杨柳堡乡沙边子村的农民。22年来,在人迹罕至的毛乌素沙漠,矢志不移地治沙、植树,利用林草栽培技术,创出了以草挡沙、以柳固沙、以树防沙的“三行制”治沙法,治理沙漠1000多亩、植树2万多棵、巩固草原800多亩。她运用立体复全种植法,使粮食亩产达600千克。白春兰不但自家率先致富,而且把全村人带人了小康行列。  相似文献   

6.
灵武市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是河套灌区商品粮基地县 (市 )之一,东部为荒漠化草原,共有 15个乡镇,全市人口 23.7万人,农业人口 16.9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 71.3%,农业人口中回族 9.2万人,占农业人口的 54.3%。全市土地面积 547.3万亩,其中耕地面积 31.06万亩,占总面积的 5.7%,草地面积 420万亩,占总土地面积 76.7%。灵武市属半山半川,山区为荒漠化草原,是羊只放牧最佳场所,川区盛产的玉米秸杆,稻秆麦秸是育肥肉羊廉价粗饲料。   国家西部大开发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与退耕还林还草相结合政策给灵武市养羊业的发展带来…  相似文献   

7.
青山常在,绿水常流,是四川省平武县人武干部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的梦想。为了梦想早日实现,两年多来,组织民兵扛起锄头植屏障,完成退耕还林8万亩,植树造林10多万亩,成功建成了九寨沟旅游环线靓丽的绿色通道,也留下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李然  围武 《华北民兵》2004,(9):21-21
近年来,河北省围场县棋盘山镇武装部,充分发挥民兵在小康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积极组织民兵广泛开展以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和生态家园富民工程为内容的“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好家园”活动,取得显著成绩。三年来,共退耕还林18499亩,植树204万株,完成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5项,治理面积35700亩,建沼气池344个,整修乡村公路26公里,多次受到省、市、县的表彰。  相似文献   

9.
退耕还林区林草间作牛蒡是隆德县近年来推广的林药间作技术,为林药间作的最佳组合,它可以克服退耕还林草与种药在耕作上的矛盾,因为牛蒡在当年只采收地上部分(叶),第二年可收种子和根,尤其是以产种子为主的牛蒡栽培可避免根类药材收获时对林草的破坏,而且一次播种可多次收获,真可谓“一劳永逸”。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张家口军分区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积极投身驻地生态环境建设,先后完成植树造林41.6万亩,退耕还林60.7万亩,小流域治理34万亩,构建绿色通道300公里,建民兵号工程356个,从源头上为北京筑起一道防风沙屏障,为首都再现碧水蓝天作出了重大贡献。一张蓝图绘到底  相似文献   

11.
位于内蒙古高原南缘的张北、尚义、沽源、康保县,人们习惯称之为坝上4县,大自然把美酒和苦水同时赐予这块土地。 1989年6月5日,一场大雪把翠绿的坝上装点成银色的世界,上百万亩农作物、50万亩林木和2万只羊被冻死;1988年至1990年的卡脖旱使坝上地区陷入了“人缺粮,畜缺草,户缺柴,地难种”的困境。 1991年国家农、林、牧、水等部委组成专家考察团到这里考察论证后,坝上生态农业工程作为全国唯一的生态农业项目被列入国家开发项目。随即地委、行署“一建三发展”的生  相似文献   

12.
2014年已成为过去。在这一年中,中国林业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国森林面积2.0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21.63%,森林蓄积151.37亿立方米。全国共完成造林9041万亩,中幼龄林抚育1.17亿亩,超额完成全年造林任务。全国共有4.9亿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植树23.2亿株。启动了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落实退耕还林任务500万亩。全国林业产业实现总产值5.26万亿元。2014年全国林下经济产值近7000亿元……一组组数字昭示着林业职工的努力和成绩,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正在稳步向纵深推进。本刊将2014年林业工作做了一个简要梳理,希望读者能从中感受到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中林业战线的工作布局和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13.
经济林发展的现状1995年以来,为重振宁夏经济林产业,区林业厅和财政厅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联合实施了川区"兴果富民"、山区"两杏一果"、灌区"优质名牌枸杞基地"三项工程,促进了全区经济林持续发展,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短短5年新发展经济林50万亩,总面积达到110万亩,总产量提高到2.5亿公斤,实现了面积产量双翻番。其中仁用杏、枸杞、红枣、梨、酿酒葡萄发展最快,栽培面积分别达到40万亩、7万亩、5.4万亩、3.6万亩和5万亩。山区8县经济林得到迅速发展,总面积已达50万亩,占全区总面积的50%。建成吴忠茂源天然果汁有…  相似文献   

14.
继在内蒙古“狐狸灭鼠”实验成功之后,宁夏利用分级野化训练银黑狐控制草原鼠害的技术,向陕西、甘肃、青海等地推广。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农牧厅草原工作站副站长李克昌介绍,近年来,随着国家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政策的实施,草原植被逐渐得  相似文献   

15.
四川石棉县人武部积极发动该县12万多名民兵带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目前,该县退耕还林面积达3万亩。 石棉县是四川省退耕还林试点县之一,有25度以上坡耕地66150亩。县人武部把退耕还林工作纳入职责范围以内,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做好退耕还林工程的宣传、规划设计、分户建卡等工作。他们组织民兵认真学习了国家的有关政策和省委、省政府退耕还林试点工作会议精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北川县人武部响应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在“百万民兵建功长征路”活动中,完成退耕还林面积9.7万亩,在曲山镇黄家坝村建成了全县第一个“富裕文明新村”,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北川县是一个比较贫困的山区县,人武部在民兵中不断深化和开展“一连带一村、一排带一社、一兵带一户”活动。自1999年以来,帮助曲山镇黄家坝村寻找致富门  相似文献   

17.
一、关于1998年工作1998年光电公司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精神为指导,使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一些好的进展。(一)克服困难,积极落实军民品生产经营任务全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61809万元,同比增长8.25%。其中民品增加3.57%。销售收入累计完成1...  相似文献   

18.
今年,农四师七十六团依托自然资源和自身优势,通过种植业调优、畜牧业调强、流通业调活、还林还草调快的探索和实践,走出一条农、牧、林、草、商相结合的发展之路。种植业调优昭苏垦区团场种植业结构性矛盾突出,该团围绕市场需求对粮油结构进行大幅度调整。今年全团小麦压缩到2.55万亩,高产油菜扩大种植到13万多亩,并实施订单种植。同时,该团围绕市场抓特色经济作物种植,继续扩大青贮玉米、胡萝卜、中草药、大蒜等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全团马铃薯的种植面积扩大到3000亩,豆类扩大到1000亩;并首次种植了1220亩胡麻、600亩亚麻。  相似文献   

19.
立春时节,贵州省毕节军分区组织民兵成建制开展的"万人植树"活动拉开序幕。全区8个民兵团上万名官兵身着迷彩服,挥镐挖石,举锹凿土,在喀斯特地貌上轰轰烈烈地展开植树造林活动。该民兵师组建4年来,向荒山荒地进军,向沙化石化挑战,大规模、成建制地投入到国家"长防"、"长治"和"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建设工程中,累计出动民兵30余万  相似文献   

20.
国 家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根本和切入点。根据生态经济学的观点 ,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宁南山区要从根本上解决脱贫致富 ,改善生存条件 ,只有从改善生态环境入手。宁南山区将退耕还林500万亩 ,那么在还林后如何长期保持稳定发挥生态效益呢?普遍认为只有发展生态经济林业 ,才能有机地把经济与生态相结合 ,与产业结构调整及农民脱贫致富相结合 ,才能极大地调动农民投入生态环境建设的积极性 ,使退耕还林长期发挥效益。现就生态经济林业建设结构模式和确保退耕还林实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