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础级运载火箭各电气系统独立供配电,不但造成设备重复,成本增加,而且整套系统兼容性差,可靠性低。为此,提出了以控制系统为主体的电气系统供配电一体化设计思想,并给出了运载火箭上面级供配电一体化设计方案。通过供配电一体化设计,可以进一步提高上面级整个电气系统的集成性和可靠性,并有效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2.
基础级运载火箭各电气系统独立供配电,不但造成设备重复,成本增加,而且整套系统兼容性差,可靠性低。为此,提出了以控制系统为主体的电气系统供配电一体化设计思想,并给出了运载火箭上面级供配电一体化设计方案。通过供配电一体化设计,可以进一步提高上面级整个电气系统的集成性和可靠性,并有效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3.
针对未来导弹测发控系统更高可靠性、更好灵活性和更快构建能力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FlexRay总线的测发控系统方案。分析了FlexRay总线在测发控系统中应用的适用性,给出了测发控系统设计方案并对测发控系统性能提升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FlexRay总线能够适用于测发控系统,提高了系统信息传输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发控系统性能指标测试需求,研制了一套体积小、质量轻、成本低、可靠性高的便携式通用测试装置。对便携式通用测试装置的总体方案设计、系统硬件设计及系统软件设计方面做了详细介绍。经试验测试证明,该便携式通用测试装置实现了多型发控系统性能指标的全面测试,极大的提高了测试效率,降低了人力资源投入。  相似文献   

5.
11月27日,我国新一代小型液体运载火箭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101所进行首次动力系统试车,并获圆满成功。这标志着我国唯一的火箭动力系统试验台各项性能指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完全满足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需要,为火箭按期首飞提供了重要保证。此次试车是在地面验证火箭动力系统整体可靠性、系统匹配性和设计正确性的唯一手段。  相似文献   

6.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十七所是固体运载火箭控制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自1968年成立以来,一直从事固体运载火箭的控制系统、测发控系统、瞄准系统研制及箭上、地面产品设计,承担了多个国家重点型号的研制及批生产任务,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特等奖3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国家级新产品1项;重大科技奖项163项;申请软件著作权43件。经过40余年的发展,十七所业已成为以集系统试验、预先研究、批量生产为一体、具有较强的产品设计、试验、批生产和质量保证能力的综合性研究所。  相似文献   

7.
针对"嫦娥""北斗"组网工程系列卫星提出的"零窗口"发射要求,结合低温运载火箭特点及发射场系统现状,对低温火箭"零窗口"发射技术进行了研究。从低温火箭测发系统现有的技术手段、任务组织及保障模式出发,查找系统存在的薄弱环节,从技术改进、设备可靠性增长及组织指挥方法创新等方面,制定适应低温运载火箭"零窗口"发射要求的相关技术手段和策略。  相似文献   

8.
发动机伺服机构故障给新一代运载火箭姿控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带来挑战,亟须开展重构控制策略研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线性规划的摆角重构控制分配方法。将伺服机构故障下的摆角分配问题转化为1范数单目标有约束优化问题,进而转化为标准的线性规划模型,采用单纯形法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线性规划法能够实现伺服机构故障下姿控系统的完全重构,各摆角均未达到饱和值,表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地(舰)空导弹发控系统作为导弹发射控制过程的核心装备,安全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质量特性。分析了发控系统存在的典型危险源,从系统总体设计、电气设计、结构设计、软件设计等方面给出了安全性设计的要求和建议,并阐述了安全性设计和可靠性设计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地面炮兵测地作业,并与地面炮兵射击指挥控制系统一体化的集中配置的指挥测地车式地面炮兵定位定向方案,并对方案的可行性,测地精度,反应时间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测发控系统是武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冗余协议(DRP)的测发控系统实现设想,避免了主从式网络中风险高度集中在主站的问题.在对DRP分布式环形网络冗余协议故障诊断和恢复机理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建立DRP故障恢复时间模型,根据该模型和控制系统采样周期的关系,分别进行环形网络化控制系统丢包概率分析.  相似文献   

12.
根据燃气发生器地面试验对控制的需求,分析了其控制行为,提出了面向对象的燃气发生器地面试验柔性控制模型。模型先进合理,符合目前测控技术发展的方向。在该模型基础上实现了柔性控制系统,能够满足各种型号的燃气发生器地面试验对控制的需求,并在试验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与以前的控制系统相比,该系统具有可靠性高、结构简单、操作简单灵活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先进上面级姿态动力学模型和推力器配置方案,根据快速大角速度精确姿态机动的任务要求,设计了数字逻辑姿态控制律.考虑姿态角和姿态角速度的相互关系和测置误差的存在,将姿态相平面划分为多个控制区域,以节省燃料和避免测量误差的影响.在实际上面级参数下进行姿态机动控制仿真,采用数字逻辑姿态控制律能在16s内实现先进上面级俯仰角60°的大角度姿态机动,并能很好地保证姿态指向精度和姿态稳定度,控制效果也优于脉冲宽度调制.  相似文献   

14.
首先介绍国外F-22和F-35为代表的先进战斗机的电子战系统和其他欧洲先进战斗机的电子战系统等发展情况。对未来战斗机电子战系统的综合特点和基本功能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和描述,最后叙述了未来战斗机的航空电子系统将设计成为一体化共平台,电子战系统与一体化的航空电子系统融合成为一个功能系统,并描述了这种先进的电子战系统的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15.
基于登月飞行器的级间组合设计方法对载人登月飞行器的构造进行设计,在级间方案的论证中分析了不同组装模式对运载火箭能力的需求,建立了航天员和机器人联合探测的载人登月方案。级间组合方法可为应转移飞行器和登月飞行器设计提供另一种思路,本文根据飞行器级间的不同组合方式对登月飞行器的质量规模进行了初步估算,并对比了不同飞行方案对运载火箭能力的需求,研究可为我国首次载人登月任务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利用登月飞行器的级间组合设计方法对载人登月飞行器的构造进行设计,在级间方案的论证中分析了不同组装模式对运载火箭能力的需求,建立了航天员和机器人联合探测的载人登月方案。级间组合方法可为应转移飞行器和登月飞行器设计提供另一种思路,根据飞行器级间的不同组合方式对登月飞行器的质量规模进行了初步估算,并对比了不同飞行方案对运载火箭能力的需求,研究可为我国首次载人登月任务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信息技术等的的推动下,美军武器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在平台隐形化、火力精确化、系统一体化方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目前,美军利用航天、火箭、微电子、信息网络等最新高技术成果,在继续对现有装备进行现代化改造的同时,大力研制发新一代作战平台、信息系统、导弹防御系统、先进弹药等。总起来看,美军武器装备发展呈现出以下几大趋势。大量更新作战平台美国国防部2005年4月正式批准将F-22“猛禽”隐形多用途战斗机的年产量提高到32架,以在较短时间内全面更新F-15战斗机。该机配备先进的一体化机载电子设备,在隐形能力、超音速巡…  相似文献   

18.
<正>航天科工集团所属航天三江自主研制的500吨级推力商业航天固体运载火箭(一级,减装药状态)地面试车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大推力、高质量比固体运载火箭关键技术取得重要突破。据了解,该固体运载火箭(一级)是当前我国直径最大、推力最大的固体运载火箭。在载人航天工程  相似文献   

19.
资讯     
正我国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首飞获得圆满成功11月3日20时43分,我国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约30分钟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此次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实现升级换代,运载能力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是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20.
针对新一代中小型多装载无人机多种多路复合侦察信息解码处理的新要求,提出了一种应用在地面控制站的侦察信息解码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案。该方案可以同时对机载雷达、光电、多光谱和数码相机产生的海量多路实时视频和图片进行同时解码处理,并具有一定的差错控制能力。该硬件方案有效节省了地面控制站计算资源,通过与软件方案互为备份的方式提高了地面控制站功能的冗余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