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部队现有装备保障体系与精确保障的差距、基于信息系统的战时装备保障的特点与基本要求,构建了基于信息系统的战时战术级装备保障体系,并以远程机动作战全过程为背景,探讨了基于信息系统的战时战术级装备保障体系的运行,为提高战术级装备保障能力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装甲分队网络化作战技术与装备缺少试验平台的实际需求,采用作战试验与仿真建模相结合的思路,研究设计了面向网络化作战试验的战术级"人在环"指挥控制仿真原型系统。从装甲分队作战仿真试验系统对指挥控制分系统的功能需求出发,重点对系统构建思路和软件架构进行了设计,并运用Unity游戏引擎完成了关键功能组件的开发,实现了指挥控制仿真原型系统。最后,通过坦克网络化火力打击自主规划系统的作战仿真试验,验证了指挥控制仿真原型系统的实用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区域防空网络化作战系统中战术数据链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网络化作战模式下,只有依靠不断发展的数据链技术,才能实现信息源、武器平台和指控中心三者之间的链接.主要探讨了战术数据链的特点、发展情况及其在区域防空网络化作战系统中的体系结构、信息流程等问题,重点突出了战术数据链中与现代化作战模式相适应的环节,分析了区域防空网络化作战系统中专用战术数据链所涉及的一些关键技术.将为构建适合区域防空网络化作战的战术数据链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有的装备保障体系资源配置模型存在较少考虑协同保障因素、配置目标与作战任务脱节、忽略使用保障资源、难以解决面向作战任务的网络化装备得障体系资源配置等问题,首先,分析了装备保障体系的网络特性,建立了其资源配置网络模型,提出了协同保障模式下资源配置策略;其次,以战备完好率为目标,考虑协同保障因素与多种保障约束,构建了网络化装备保障体系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模型与策略的合理性与有效性。结果表明:模型与策略可解决网络化装备保障体系资源配置问题,保障资源配置中有效的协同可显著提高保障体系效能。  相似文献   

5.
在智能战争时代数字陆战场形势下,智能化、无人化、网络化陆战分队空地一体无人作战系统装备体系已成为未来陆战装备的重要发展方向.首先,重点研析美、俄分队级无人作战系统装备体系发展趋势,明确其以构建陆战分队级部队新质战斗力为核心,大力开展陆战分队级新型无人作战装备建设的发展方向;其次,从独立作战、持续作战、指挥控制、情报侦察...  相似文献   

6.
针对潜艇装备作战能力幂指数评估模型中评估指标之间存在相互依赖或影响关系,以及评估过程主观性较强的情况,建立了基于仿真的潜艇装备作战能力ANP幂指数评估流程;以潜艇反舰作战能力评估为例,给出了网络化评估指标体系设计与优化方法;基于专家和仿真数据的ANP超矩阵构建方法以及基于指标权重的幂指数评估模型构建方法,建立了基于仿真...  相似文献   

7.
防空反导战术级指控系统是实现防空反导一体化、网络化、体系化作战的核心。系统分析了美军、俄军防空反导战术级指控系统的发展情况及其主要特点;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防空反导战术级指控系统研制开发涉及的核心关键技术;最后,总结提出了防空反导战术级指控系统建设发展的启示与建议,对未来防空反导战术级指控系统的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外军典型战术数据链的发展情况,同时根据未来网络化作战需求,对基于协同交战的战术数据链的作战使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协同交战的战术数据链体系结构、功能需求和指标需求,最后给出了基于协同交战的战术数据链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美军"一体化火力控制"提出的背景和概念进行了描述,分析了其相对于"以平台为中心"的作战模式所具有的优越性;研究了"网络化战术防空对通信网络的需求,提出面向网络化战术防空的通信网络构建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0.
作战能力是客观的、综合的、具体的;作战能力评估标准要紧贴现实作战任务,定性定量相结合,以定量指标为主;作战能力评估标准受检验方式、实践经验和作战理论发展影响,制定评估标准的人员要以实践经验丰富的作战人员为主。空军部队作战能力评估标准按层次可以分为战役、战术单元和最小作战单元3级,按照内容可以分为整体作战能力评估标准、作战保障分项能力评估标准、装备与后勤保障分项能力评估标准。  相似文献   

11.
战术级意图识别为指挥员理解战场态势,制定接下来的作战计划提供辅助决策。意图识别模型的构建是态势分析过程中实体行为建模的难点之一。针对传统战术意图识别方法中战场态势不确定性的集成与传递,以及推理模板固化问题,在以获取目标动态作战知识用于解释敌方作战行动过程中行动要素的基础上,构建了目标战术意图推理框架;根据作战计划制定特点,提出了基于作战知识神经网络(operation knowledge neural network,OKNN)的目标战术意图识别方法。OKNN以空中目标群为单位,通过实时动态建立基于作战知识的实体片段集来增强模型推理的灵活性,模型基于经验的训练样本计划库,可动态自适应的调整目标战术意图空间分布结果,大大消减了不确定性的集成与传递。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武器装备作战试验中想定的设计与拟制问题,介绍了作战试验想定及作战试验想定设计的基本概念与内涵,提出了基于效果的作战试验想定设计方法,基于装备对抗体系的结构和行为、作战行动、试验系统物理和行为状态建立了作战试验双方装备对抗态势演化模型;概括了作战试验想定的拟制流程,将可能想定方案的拟制分为想定设计、拟制战术企图、拟制基本想定、拟制补充想定等4个阶段,指出了每个阶段完成的基本工作内容;最后,总结了拟制作战试验想定的几个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传统的武器装备保障方法对战时保障的不足,提出了基于作战能力的装备保障方法,阐明了该方法的主要思想.研究了通过建立任务-作战能力-装备及其功能结构之间的关联关系,识别装备保障需求的方法,并讨论了基于作战能力的装备保障中使用保障方案评价、维修保障方案评价、装备使用调配等重要问题.该方法的研究为一体化联合作战模式下装备保障研究工作建立了总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4.
混编防空导弹网络化作战系统功能体系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混编防空导弹网络化作战系统功能体系结构分析的目的是描述系统结构、系统功能以及功能间的交互关系。基于网络中心战原理,以区域反弹道导弹为背景,描述了混编防空导弹网络化作战系统反导作战的作战过程及其任务序列;分析了混编防空导弹网络化作战系统的功能模块和功能节点划分;构建了以3层逻辑网结构为特征的混编防空导弹网络化作战系统功能体系结构,分析了3层逻辑网的组成与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末段高层反导作战系统是拦截来袭战术弹道导弹的一个重要武器系统,其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重要体现。鉴于该系统构成复杂、成本昂贵,因此开发用于科研和训练的作战仿真系统已成为一个关键问题。分析了末段高层反导作战仿真系统的功能结构和数据流,建立了末段高层反导作战仿真系统的功能组件模型。基于功能组件的作战仿真系统具有可重用和即插即用性等特点,有利于简化作战仿真系统结构组成,缩短作战仿真系统开发周期,可为实际战斗力生成提供一个用于科研和训练的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战术层次装备保障指挥控制效能问题,采用决策者、资源平台和任务3类要素描述战术层次装备保障指挥控制的组织结构,以组织的负载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装备保障组织优化模型,基于遗传算法对组织结构确定程序进行了设计,采用罚函数处理优化模型中的资源约束问题,实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对战术级防空作战实施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着重研究了各种指挥方式下,防空体系整体效能的变化情况。运用队决策理论对战术决策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基于分布式队决策的防空作战指挥模型,对防空C4ISR系统构建以及防空作战指挥的实践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作战任务为牵引,基于我方装备战斗力指数及其与敌方目标对抗的损失交换比(简称"对抗损失交换比"),建立不同作战任务下装备综合战斗力指数评估模型;基于装备综合战斗力指数,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确定装备作战任务贡献度(简称"装备贡献度");基于装备贡献度分配装备保障概率,依据零部件对装备整体功能的重要度分配相应备件的保障概率,有效避免人为分配造成的主观误差。根据装备损坏模式预测战时备件的需求量:在技术损坏模式中,依据零部件的不同寿命分布构建预测模型;在受击损坏模式中,采用数理统计方法构建预测模型。最后,通过案例分析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可为不同作战任务下备件需求量预测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构建指标体系是电子装备作战效能评估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建立了基于物理域、信息域、认知域和社会域("四域")的电子装备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框架。首先给出了电子装备作战效能的定义与内涵,其次从四域的行动反应角度揭示了电子装备作战机理,然后给出了四域视角的电子装备作战效能评估指标框架和能力指标、属性指标的选择方法,随之分别分析了四域的电子装备作战效能评估指标,最后就指标体系的层次化与网络化、指标的获取与量化、指标体系的检验与优化等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关于信息化作战装备保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并分析了信息化作战装备保障的概念、标志及主要特征。其中主要特征为:能力要求是基于信息系统的一体化综合保障能力;力量体系是基于保障单元的多功能集成体系;保障方式是基于智能化保障手段的精确保障;保障方法是基于信息化作战行动的多样化保障。指出信息化作战保障的实现,需要智能化的保障手段提供技术基础,知识化的保障队伍提供智力基础,配套完善的机制提供制度基础,一体化保障环境提供外部条件;提出了建设信息化作战装备保障的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