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简析秦灭六国的“远交近攻”方略郭之昀,沙丹秦国的“远交近攻”方略是秦昭襄王至秦王政几代国君所奉行的军事战略,它贯穿于秦统一六国的全过程。秦国诸王在进行政治、经济改革的同时,围绕着兼并六国这一既定目标,把军事和外交斗争紧密地结合起来,进行了长期不懈地努...  相似文献   

2.
战国时期是一个战争频仍、兼并激烈的时代,是中国历史由长期分裂逐步走向统一的时代。战争的结果是,秦国以强大的军事实力和灵活的连横外交手段,于公元前221年吞灭六国而一统天下。今日回首这段历史,我们在为秦国开创封建王朝新纪元而感到钦佩的同时,也不禁为六国被灭亡的结局而扼腕叹息:  相似文献   

3.
远交近攻     
魏喜坤 《国防》2010,(1):78-79
远交近攻,典出于《战国策·秦策》,也见于《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范雎入秦后,向秦王献策:“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今舍此而远攻,不亦谬乎?”秦王采纳了这一建议,并将其作为吞灭六国统一天下的基本国策。如《读史方舆纪要》卷一言:“秦用范雎远交近攻之策,先灭韩,次灭赵,  相似文献   

4.
战国时期,间谍战被广泛运用,并出现了诸多成功战例,苏秦用间谍战为燕国成功破齐,赵国用间谍战化险为夷,取得合纵攻秦的胜利,而秦国运用间谍战于统一战争中,加速了统一的进程。战国时期的间谍战不但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经验,而且在历史上的影响深远。秦以后,凡有战争者无不用间,一直到现代战争。  相似文献   

5.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王朝。早在西周时期,秦国祖先因善养马被周孝王分封以附庸之邑,日秦,姓赢氏。由于僻居陕甘,距中原较远,一直被中原各国视为戎狄之国,不得参与诸侯盟会。秦孝公继位后,发奋图强,大胆任用商鞅变法,实行发展生产、奖励军功、设立郡县、统一度量衡。加强后备力量建设等措施,使秦国迅速强盛起来,一举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秦王赢政时期,完成了统一六国大业。之后,秦始皇采取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增强国力和军力的措施,政治上建立皇帝绝对权力,废除分封,设立郡县;经济上奖励垦荒,兴修水利,发展手工业;军事上北逐匈奴,南征百越,修筑长城,广辟驰道,这些不仅在当时而且对后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秦朝是建立在六国基础上的,各国残余势力的反抗和北方匈奴的威胁,使统治者必须保持一支庞大的常备军和预备兵员。秦始皇继承商鞅把常备军和预备役结合起来的做法,在全国普遍实行更卒役、正卒役和预备役(民兵)制  相似文献   

6.
不少论者言战国,多着眼一个“战”字,认为秦灭六国只是“战”的结果,不存在什么“不战而胜”。这种认识至少是不全面的。秦对六国既有战胜之策,也有不战而胜之策,而其中主要的恰恰是后者。秦对六国的不战而胜之策,概而言之,有以下几条: (一)实施战略欺骗,松懈六国斗志。秦统一中国的战略目标早已确定。《史记·商君列传》载,秦统一中国的战略计划分三步:首先富国强兵,夺占地利;尔后"东向以制诸侯";最后成帝王之业。其中第二步是关键,所谓"制",就是要逐步削弱、控制六国,为成"帝王之业"打基础。这一步对秦来说,是势  相似文献   

7.
远交近攻,典出于《战国策·秦策》,也见于《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范雎入秦后,向秦王献策: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今舍此而远攻,不亦谬乎?秦王采纳了  相似文献   

8.
秦赵两国在地理位置上接壤,加之两国先后在同一时期崛起,使得两国在战国后期摩擦不断,战事频繁.公元前270年,在秦赵结束阏与之战之后,秦昭王任范雎为相,范雎提出"远交近攻"的战略思想.公元前262年,秦国攻占韩国上党,韩恒惠王命令上党郡守冯亭向秦国献出上党郡.冯亭不愿降秦,欲将上党郡献给赵国,寻求赵国庇护.赵孝成王不顾平阳君赵豹反对,听从平原君赵胜的建议,接受上党连韩抗秦,并派廉颇率军驻守长平.公元前260年,因秦不满于赵接受上党,于是派出左庶长王龁攻占长平,自此,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长平之战便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9.
唐代大文学家书柳宗元曾在一篇题为《敌戒》的文章中写道:“皆知敌之仇,而不知为益之尤;皆知敌之害,而不知为利之大。”意思是说,人们都知道敌人是仇人,会带来很大坏处,却不知有敌人存在还有很大好处。他举例说:“秦有六国,兢兢以强;六国既除,乃亡。” 柳宗元说的“兢兢”、“”和秦国兴衰成亡的教训,给我们  相似文献   

10.
战国时期,晋文公联合秦国一举包围了郑国的都城,郑国光凭武力很难粉碎秦晋的合围。于是郑国大夫烛之武想了个“伐交”的退兵之策。他以摇山撼岳之舌,向秦穆公陈述了攻郑于秦不利的缘由,并以当年晋国假道虞国灭了虢又灭了虞的教训,提醒秦国不要重蹈复辙。说得秦穆公进退两难。烛之武乘机许愿说,秦国如果向东发展,郑国可以为泰提供衣食住行的方便。秦穆公终于被说服了,放弃秦晋联盟,从郑国都城撤回军队。  相似文献   

11.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军政一致、军民一致的光荣传统 ,实现和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是江泽民反复强调的一个重要问题。江泽民创造性地将军政一致、军民一致应用于国家和军队建设的各个领域 ,形成了服从大局、协调发展 ,树立形象、走在前列 ,扶贫抢险、尽力而为 ,互让互谅、互相协商 ,区别处理、严于律己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2.
双拥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坚持党的领导,引领双拥工作的正确方向;紧贴中心任务,规范双拥工作的基本内容;发挥军地优势,增强双拥工作的生机活力;健全组织网络,保证双拥工作的有序运行;加强团结和谐,实现双拥工作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3.
14.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是现代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中十分重要的内容,通过质量方针和目标对于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辨明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对如何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如何对质量目标实施考核进行了详尽说明。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从抗日大局出发 ,经过艰苦的努力 ,终于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在红军改编的过程中 ,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 ,既坚持原则的坚定性 ,又注意策略的灵活性 ,没有因为红军改编、国共两党合作抗日而削弱以致脱离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从而保证了中国共产党对八路军、新四军等人民抗日武装的坚强领导 ,为坚持持久抗战 ,打败日本侵略者 ,夺取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火炮与自动武器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研究了火炮与自动武器对武器装备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将"发展党内民主"提升到了"党内民主建设"的战略高度,并对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明确了目标任务和有效方略。深入学习领会、准确把握讲话的这一精神,对于开创党内民主建设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校准实验室在使用校准方法中常出现的几个问题,以及在实际工作中如何采取措施以保证所使用的方法满足ISO/IEC 17025的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9.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而科技创新劳动能够推动生产力飞速发展 ,是一种推动和实现科技重大质的飞跃的劳动 ,是具有科学知识高积累和高创造性能力的科技人才进行的生产劳动 ,是具有高度创造性、极其复杂的劳动 ,是创造价值的巨大源泉。科技劳动是劳动价值论的重要范畴 ,深入研究它在价值创造中的重大作用具有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文献数据库检索已成为情报信息部门提供的最基本的网上服务,也是读者利用情报信息资源的重要途径。读者可以从文献的外部特征以及内容特征着手进行检索,但无论从哪种途径检索,都有可能造成漏检或误检。漏检和误检不仅影响文献数据库功能的发挥,而且会降低文献数据库的利用率。因此,有必要对漏检和误检产生的原因及对策进行探讨。就文献数据库检索而言,产生漏检和误检的原因很多,下面仅从几个方面分析。1.文献数据库检索中产生漏检和误检的多种原因(1)文献著录著录是对文献外部特征所做的描述,准确、规范的著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