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工学刊》像一位长者,引导我入门,触类旁通地做好政治工作;亦像一位促膝谈心的兄长,教我做人,促我奋进。闻听《政工学刊》征集读者意见,怀着敬心、爱心,提几条建议:一、要多刊发武警部队文章。武警部队作为人民武装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神圣使命。尤其是近年来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武警部队都冲锋在前,同灾  相似文献   

2.
去年6月25日,我意外接到《政工学刊》编辑部老师打来的电话,我撰写的《细辨“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发表了。接到电话的那一刻,我激动地差点蹦起来,真没想到战士写的文章也能上《政工学刊》。  相似文献   

3.
我是一名《政工学刊》的忠实读者、投稿者和收藏者,从2005年攻读硕士研究生开始订阅杂志,一直到现在,期期不落。通过阅读《政工学刊》我不仅更好地了解了基层政治工作情况,也收获了许多搞好政治工作教学研究的有益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4.
喜结新朋友     
喜结新朋友房爱民《政工学刊》是我去年才结识的新朋友。那时我刚从连队调入政治处担任宣传干事,政工素质弱,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时我找到了《政工学刊》,被其栏目之全、指导之强和内容之新深深吸引。时间虽短,但与《政工学刊》却结下了深厚的友情,成为我的新朋友。政...  相似文献   

5.
编与读     
《兵团建设》2013,(12):5
《当代兵团》点醒我四团读者张万成一直在基层从事中学教学工作的我,2005年9月在学校的安排下做起了兼职政工员。对于新的工作,我感觉有些无从下手。接过前任政工员保存的《兵团建设》(现《当代兵团》),我开始一期接一期地阅读和学习。让我记忆尤为深刻的是,杂志在2009年第十七期刊登的文章《加强政工队伍建设的途径》,阐述了基层政工工作的重要性,点醒了我,让我意识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具有服务团场职工群众和促进团场发展的重大意义。从那以后,我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也更加珍惜政工员这个岗位,努力地为  相似文献   

6.
“小鸭”显风采汪元付我这个政工战线上的丑小鸭,由于经验少,政工底子薄,工作起来很费劲,使我苦脑了很长一段时间。在校学习时,不懂可以问教员,在基层连队就没有这个条件了。我思来想去,想起毕业时从学校带回的《政工学刊》,于是我便将所带回的5本《学刊》拿出来...  相似文献   

7.
读者来信     
倪老师:您好!我是北京军区基层部队一名政工干事,从事政治工作近八年时间。这八年里,《政工学刊》作为全军发行的政工刊物,给了我许多知识的滋养和经验的启迪,使我备受激励,倍感亲切。我深知,这里的每一篇文章都饱含着您和编辑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和心血。尤其是  相似文献   

8.
《政工学刊》2012,(5):80
尊敬的读者、作者朋友们:为使军内同志更方便快捷地通过军网向本刊投稿,我刊业已开通军网网站暨军网投稿平台,网址是:zgxk.hjdljy.mtn。我刊在全军政工网、中国军网和海军政工网等网站上设立的邮箱,今年5月31日以后将不再接收投稿。  相似文献   

9.
扬鞭催马向前行宋斌华自1984年走上政治工作岗位之后,我就与《政工学刊》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编辑老师的精心扶持下,1986年6月我在《学刊》上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政工研究文章,从而增强了政工研究和写作的信心。在担任《学刊》特约通讯员以来,收集了《学刊》的...  相似文献   

10.
刘丰 《政工学刊》2011,(6):80-80
初识《政工学刊》是在军校毕业后任排长快半年时。年少轻狂的我,那时更多的是喜欢“打打杀杀”地训练、“大大咧咧”地管理,很少思考如何带兵管理才有效、怎样做思想工作战士才信服?有时自己用心良苦,战士却不听,与战士关系一度紧张。一天,在指导员房间随手拿起一本《政工学刊》翻了起来,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名政工机关干部,《政工学刊》是我最喜爱看的政工刊物,一些文章对我帮助很大,有的文章要读好几遍,并认真做好读书笔记。第3期中《怎样制作精美的军营宣传栏》一文对我搞宣传工作非常有启发。在此,我也谈谈制作宣传橱窗的体会,供大家借鉴、指正。  相似文献   

12.
正我于2013年起从事政工工作。刚到团场时,我不了解团场的风土人情,不明白新闻稿件如何撰写,更不知如何开展政工工作。后来看到团里订阅的《当代兵团》,我像是找到了一位好老师。它的很多栏目让我受益匪浅,"时政要览"、"特别观察"让我了  相似文献   

13.
一晃,我与《政工学刊》已有10年的感情了。从热情满怀的懵懂学员到初涉政工的部门干部,从严谨细致的机关干事到独当一面的基层主官,一路走来,阅读《政工学刊》使我受益匪浅。一本枕边的杂文选刊。初识学刊还是大一军训时。虽然当时对政治工作还很陌生,但研究探讨政治工作的  相似文献   

14.
习主席在全军政工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是全军政工会议的“魂”和“纲”。我系作为海军初中级政工人才培训基地,深入学习贯彻习主席讲话精神,全面扎实有效推进全军政工会议精神“三进入”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15.
“到了内地,才知道那里人的生活节奏、市场意识、思想观念确实比我们快、比我们新。我要把公司对我的这种奖励化作工作的动力,更好地完成工作。”刚从内地学习考察归来的新疆伊力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酒二厂政工干事吕增强深有感触地说。  相似文献   

16.
<正>2008年调入院校,走上三尺讲台,投身教研岗位,开始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政工学刊》。一晃14年过去了,从最初的“看客”成为“写手”,一路走来,与学刊同行、为撰稿而忙、因坚持而得,学刊为我提供了与笔友分享心得、碰撞思想、历练提高的平台,让我认识了众多有思想、有担当、有文采、有情怀的良师益友。时值学刊发行500期,激动兴奋之余,回想自己撰稿投稿的历程,真切感到:要想写出针砭时弊、指导实践、官兵欢迎的政研文章,并非易事,亦无捷径,既需要积极探索和准确把握政工研究的自身规律,  相似文献   

17.
是什么让我第一次深入到政治工作的本质内涵,是什么让我第一次感受到政工理论的无穷魅力,是什么第一次启发我对政212现实问题的理性思考?是《政工学刊》。作为一个政治IT作理论学习与研究者,《政工学刊》一直伴随着我,让我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不断思考,从一名普通的基层政工干部成长为军队政治工作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  相似文献   

18.
恢复军衔制的第二年初秋,肩扛中校军衔的我来南京政治学院报到,圆自己多年的求学梦。"首长,您找谁?"一位清秀可爱的年轻哨兵很有礼貌地问。我心里美滋滋的,不无自得地回答:"我是来上学的!"进了政工系二班。同为中校军衔的班主任张晓为热情引我到宿舍,耐心指导  相似文献   

19.
培养高素质政工人才袁林祥陈振松培养一代跨世纪政工指挥人才的任务,已刻不容缓地摆上了造就军事人才的议事日程。造就高素质的政工指挥人才,并非一日之功,又必须从每日开始。这就需要把培养高素质政工人才的具体目标和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实际行动统一起来,在两者的结...  相似文献   

20.
2002年春天的一个晚上,指导员叫我到办公室,鼓励我报考军校。看到桌上厚厚的一叠《政工学刊》,便向指导员要了一本翻翻,这一翻就是10年。这10年中指导员已经成为大队政治处主任,我也从一名士兵成长为具有硕士学位的指导员。这期间《政工学刊》帮我解答了很多疑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