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熊洪斌  蒋智胜 《国防》2008,(1):56-56
近年来,贵州省金沙县人武部始终保持同接兵部队的融洽关系,坚持做到“三个纳入”,切实加强接兵干部的管理,填补了接兵过程中的管理空白。一是将接兵干部纳入本单位日常行政管理。对接兵干部统一食宿地点、统一作息制度、统一派送家访,有效防止了个别接兵干部因环境和任务的变化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衣食住行是人之常事,本无可非议。但在一些地区、一些部门、一些单位,经济并不发达,财政并不宽裕,群众并不富裕,可少数党员干部却慷公家之慨,毫不吝啬,一掷千金。吃饭要进高档酒楼,坐车要坐进口高档小车,抽烟要抽高档名烟,喝酒要喝高挡名酒……难怪老百姓说,现在有的干部是“一顿饭吃掉一头‘牛’,一个屁股坐了一栋‘楼’”。对这样的领导干部,老百姓能不骂娘吗?想想也是,一个领导干部月月领的是工资,就算  相似文献   

3.
我就人武干部队伍的稳定与交流问题作了一些调查研究,全省先后有34名调入,17名调出,还有一部分干部待调动。调出干部有三种原因:一是地方提拔重用,调到其他部门任职;二是本人要求改行做其他工作;三是解决个人生活困难等。调入干部也有三种情况:一是补充编制缺额;二是确因工作需要进行调整;三是照顾各种“关系”。  相似文献   

4.
基层之声     
身着专武干部服装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军容不整,敞胸露怀;或者在大街叫卖猪饲料、老鼠药,或走村串户到各单位兜售各种用品;或者下餐厅、酒馆猜拳行令;或者在OK厅丑态百出,经查证,这些人均不是专职人武干部。但是,由于这部分人肩佩专武干部标志,群众根本无法辩别真伪,致使许多人上当受骗,让专武干部背了“黑锅”,甚至部分  相似文献   

5.
推荐干部是领导干部的应有责任,也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有的单位的领导在上级组织考察选拔干部时,不是认真负责地推贤荐能,而是出于局部利益或其它目的搞“推卸”,使严肃的干部推荐工作变形、贬值,影响了干部选拔任用的质量。 有的干部平时大错误不犯,小毛病不断,是本单位的“刺头”。为了甩掉“包袱”,当上级考核了解和选调干部时,有意掩盖其“庐  相似文献   

6.
当前 ,在一些单位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 ,就是有些群众威望高、德才兼备、事业心强的同志未能得到提拔 ;而一些能力一般甚至较差 ,但是精通钻营奉承 ,“普遍联系领导”的干部却能够“脱颖而出” ,被任用甚至是重用。群众讽刺这种不正常的现象为 :以劣胜优。分析“以劣胜优”现象得以存在的原因 ,无非是有些单位在调配干部时 ,考核工作仅是流于形式、走走过场 ;个别领导任人唯亲 ,搞“小圈子”、“一言定乾坤” ;提拔自己身边的人、喜欢的人、看中的人 ,从而使得“上边有人的人”官运亨通青云直上 ,而只顾“低头拉车的人”则得不到发挥自己能…  相似文献   

7.
近闻,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人武部在推行部务公开活动中,积极探索新路子,操作中实行“部务”和“部误”都公开。他们在部务公开栏里,增设“邵误通报”栏目,让干部、职工不仅了解本单位近段时间正常的工作事务,如基建工程进展、大项经费开支等情况,而且把单位的工作失误,如安全管理工作漏洞及干部、职工违纪问题等情况,如实地通报给大家。从而增强干部、职工参政议政的民主意识,进一步调动了干部、职工议部政、务部事的积极性。笔者认为,该单位敢于对自己的“部误”进行公开的做法,是一个明智之举,值得借鉴。 “部误”公开,有利于干部、职工全方位了  相似文献   

8.
县、市(区)人武部的职工多数是退伍军人,他们有过硬的军事技能,较高的文化素质,是协助人武干部做好民兵预备役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其中不乏优秀者。但人武部收归军队建制后,人武部的职工已不能象过去那样,直接在本单位转干使用,而地方有关部门招干也顾及不到人武部的职工。这样,致使一些优秀职工得不到重用,长期下去,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影响人武部的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强调要“用好的作风选人 ,选作风好的人”。这不仅是对各级党委领导的要求 ,也是对干部部门的要求。作为干部工作者 ,应当自觉贯彻落实《决定》精神 ,带头“用好的作风选人 ,选作风好的人”。一、带头落实“五坚持 ,五不准”。《决定》中指出 ,选人用人要“坚持任人唯贤 ,不搞任人唯亲 ;坚持五湖四海 ,不搞团团伙伙 ;坚持公道正派 ,不拉关系、徇私情 ;坚持集体讨论 ,不搞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 ;坚持按程序办事 ,不搞临时动议”。这要求干部工作者必须强化责任意识 ,正确把握选人用人的标准 ,谨慎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  相似文献   

10.
来信之一:专武干部是武装工作的基础和最辛苦的人。近年来,我们在专武干部调整考核时,发现大多数老武装默默无闻、苦干奉献;也发现部分45岁左右处在“任职临界线”附近的专武干部存在一种消沉心理。他们有的精神不振、心态失衡,有的工作消极。而他们中许多曾是贡献突出的优秀专武干部。他们之所以存在这样一种不良心态,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1.
最近,我们对某省专武干部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 总的来看,专武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形势是好的,但随着国家人 事制度改革的深入,现行专武干部管理体制的弊端日益显现出 来,其问题集中表现为“进不来、管不住、提不了”。 问题一:人武学员分配难,专武干部来源受阻。一是国家对公 务员的招聘有严格的规定,不仅数量极少,而且考试要求很高,如 果严格地按程序去考,人武学员很难考上。二是现在地方各级党 委、政府和各个单位都在精简人员,这是减轻财政压力和农民负 担,实现国家机构精干、高效的好事,但也给人武学员的毕业分配 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阻力。所以有的单位提出缺编的专武干部要从 本单位现有干部中产生,这虽然是解决专武干部暂时缺编的权宜 之计,但如果长此以往,专武干部队伍的军事素质会降低。三是直 接影响了人武学校的招生,使专武干部的第一来源受阻。由于专 业性比较强。人武学员学成毕业一旦不能从事武装工作,打工和 找其他工作很困难。所以,人武学校的招生工作一年比一年难,专 武干部的第一来源将严重受阻。  相似文献   

12.
王华 《政工学刊》2013,(8):73-73
一些单位为了开展某项教育活动或迎接上级检查,要求每名干部人手一本剪报本,于是单位内马上掀起一股强劲的"剪报风",甚至出现一报难求的现象,但随着活动结束或是检查组离开,"剪报风"也随之散去。其实,剪报是一种强化学习的好方法,是一种广泛搜集资料的好手段,是一种提高个人能力素质的好途径。  相似文献   

13.
克服干部非正常调动的倾向陶胜发调查发现,近年来基层干部非正常调动有增多的趋势。一是外单位商调的多。仅今年一至四月份,某部就先后收到各军级单位商调函40多份,比去年同期增加近一半。二是基层干部要求调出的多。有的要求调往大中城市,有的要求调往“家门口”,...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贵刊1988年第12期“训练参谋”栏中刊登的《一个令人不安的问题》,实在令人不安。某部组织手枪实弹射击36%的人“剃光头”,这恐怕还不算最典型的,有的单位可能比例更大。近几年来,由于武器被盗事故不断发生,各单位都把人武干部配发的手枪集中县(市)武器库保管,这无疑增加了安全系数。但从另一方面看,这样做有三个不利;一是不利于应付突然事件。万一遇到罪犯持枪在武器库盗窃武器,人武干部赤手空拳何以  相似文献   

15.
王强  张印东 《中国民兵》2007,(11):16-17
山东省金乡县是英雄王杰的故乡。作为英雄的“娘家”——金乡县人武部为曾向军队输送了王杰这样优秀的士兵感到骄傲和自豪。40年来,他们把英雄王杰作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始终坚持“用王杰精神送兵、送王杰式的好兵”.先后为军队征集并输送了1.98万多名优秀青年,从中产生军官1260多人,仅正团职以上干部就有370余人,取得了连续40年无责任退兵的优异成绩,多次被山东省政府、省军区等上级机关表彰为征兵工作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有些单位的通报、会议中,“某单位一某干部一个别人员一部分同志”等模糊说法经常出现。“某”字通报或批评对当事人来说未必是好事,“羞羞答答”的批评只会让违规之人产生侥幸心理,而不利于其正视自身问题所在;这样做也会误导其他人——原来违纪可以用“某”啊,如此就会减少对违规违纪行为的震慑力。“某来某去”,究其原因还是抹不开面子、亮不出里子、照不得镜子。不是说“某”一概不能用,但经常“某来某去”危害不可小视。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 县(市、区)人武部收归军队两年多来,各项正规化建设都已基本达标。当前,人武部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后勤财务人员“后继无人”问题:一是由于人武部人员年龄老化,老财务人员都基本上达到退休或转业年限。如果再不向人武部输人年轻的财务人员,人武部财务工作将出现“断层”;二是由于人武部现役干部少,各县人武部为保障本单位政  相似文献   

18.
人们时不时听到这样一句俗话:“多吃馒头身体好,少管闲事威信高。”这话,一般人只是顺口溜,但时下有那么一些干部,还真把它当作“为官之道”,真以为管事越少威信越高。多吃馒头是不是身体就好,这属于营养学和医学研究的范畴,笔者是外行不敢妄加评论。而对于“少管闲事威信高”的说法,则不敢苟同。 应该承认,现实生活中确实有那么一些不想管事、不愿管事的干部。他们发现问题绕道走,面对矛盾睁一眼闭一眼、  相似文献   

19.
四川南江县人武部重视提高干部的工作能力,使人人达到“四会”,一专多能,从而保证了工作高效有序的开展。 归建后的该部干部本就缺编,1997年先后又有10个干部调进调出,人员流动大,经常是五、六个干部“撑起”全部的工作。为此,该部党委十分重视干部业务素质的提高,拿出2万元支持干部在岗学习,先后有8个干部参加了中文、政  相似文献   

20.
平武县位于四川盆地的西北角,是个有11个少数民族杂居的县。这里地处偏远,财政困难,但在这个山区穷县却有个全面建设一流的人武部。走进人武部的荣誉室,您会看到“先进人武部党委”、“先进人武部”、“正规化建设先进单位”、“安全稳定工作先进单位”等诸多奖状、奖牌。为什么在这样偏远的山区,人武部却建设得这样好呢?人武部的干部职工会这样告诉您:“有一个关心武装工作的县委班子,有我们一个情系国防的好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