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饮狂泉     
江西庐山有个聪明泉。人称喝了这里的水,就会聪明起来。庐山白鹿,也许喝过聪明泉,以至变成了聪明美丽的姑娘,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传说。我出生在庐山北麓,居住了十多年,不晓得聪明泉。电影《庐山恋》一宣扬,知道的人就多得多。如今上庐山的,蜂拥着去饮聪明泉水。 山东泗水有个盗采。《尸子》说,孔子“过于盗泉,渴矣不饮,恶其名也。”《淮南子》也说:“曾子立廉,不饮盗泉。”两位老先生不饮盗泉,是嫌它的名声不好,若喝了那里的水,会有损自己的形象。这是好泉叫了恶名,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盗泉。真正的盗泉,应该是水质有魔力,谁饮盗泉,谁就着魔般地去偷盗。 广东石门有个贪泉。据说原先贪泉很灵验,谁饮了它,谁就会贪得无厌。到了东晋,有个叫吴隐之的人出任广州刺  相似文献   

2.
西南风情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贵州省施秉县有口神奇的喊泉,只要游人到泉边呼喊“龙姑娘,我们口喝了,请给杯茶喝!”泉水便汩汩冒出,让人享尽山泉的甘甜。只要说声“多谢了!”泉水就从石缝中流回逐渐变小。 “喊泉”位于施秉县城效舞阳河下游的菜花湾苗寨旁,平时有少量泉水  相似文献   

3.
张超 《中国民兵》2014,(11):23-2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中提到的“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这让人不禁联想到一则故事。西晋时广州石门有一泓泉水,名日“贪泉”,传说谁喝了谁就会变得贪得无厌。  相似文献   

4.
代兴 《政工学刊》2013,(12):58-58
有这样一则寓言:一只骆驼历尽艰辛,穿过了茫茫沙漠,一只苍蝇趴在骆驼背上,没花一点力气也过了荒漠。于是苍蝇对骆驼说:“谢谢你辛苦把我驮过来。再见!”骆驼答道:“你没必要跟我打招呼。你根本就没有什么重量,你别把自己看得太重。”  相似文献   

5.
苏南张家港市杨舍镇前溪巷村,相传有一个美丽姑娘叫阿桃,为治母病寻草药来到此村,意外地发现了一泓涓涓小溪,这泉也真怪,穷人喝了这泉水,保治百病,因此得名为前溪仙泉。茅草一岁一枯荣,栖雁年年去又归,可是仙泉边村民千百年来摆脱不了一个“穷”字。全村2000来人口,人均5分薄地,人均毛粮还不足300斤,  相似文献   

6.
幸福的假象     
佛经里写人通常走两个极端,不是大智就是大愚。《百喻经》里就有很多这样的故事:有个女人刚生了个儿子,可是她并不满足,还想多要几个孩子,于是,她四处向别人打听:“谁有办法让我再多生几个孩子?”有个老妇告诉她:“我有办法满足你的心愿,不过你得先祭祀天神。”女人赶紧问道:“拿什么祭祀呢?”老妇说:“把你的儿子杀掉,然后用小孩的血去祭祀天神,你就能得到更多的孩子。”女人听罢觉得言之有理,就准备杀子祭天。有个智者发现后,觉得这女人疯了,赶忙制止:“你将来能否得到更多孩子还不一定,却要先杀掉自己的儿子,简直愚蠢透顶!”  相似文献   

7.
“马放南山”这句成语,最早见于《书·武成》。说是周文王继承兄位,东征平息诸侯之后,“仍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告示天下不复乘用战马了。周文王治国期,农业、手工业有了较大发展,经济较为繁荣,国家和百姓较为富足,确实有过一段太平景象。这与“马放南山”,致力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无关系。“战马推磨”是古印度的一则故事。说的是有一个国王驯养了很多战马。与之交战的邻国探知这一情况,即不战而退。国王想:敌兵已退,战马不用乘骑,可以用于劳作。日后如要打仗,把马收回即可。这样,既“令马不损”,又“有益于人”。于是下令把马分给国民。国人就都役使战马推磨。  相似文献   

8.
现代科学将与军事活动直接相关的经济问题作为军事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在《孙子兵法》成书的时代,人们还没有专门使用军事经济这一术语。但是;我们依据现代军事经济的概念去抽象地研究《孙子兵法》一书,就不难发现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军事经济思想,而且有些见解十分精彩,以至到今天仍为独到之处。本文谨就此做初步探讨。一、军事经济问题是“庙算”的基本内容《孙子兵法》在开篇就强调“庙算”的重要作用,指出:“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  相似文献   

9.
西北走笔     
野马泉的兵野马泉,北塔山腹地一个极小极小的机务站,站长王大河,年纪轻轻,嘴上没毛,毕业于广州通信学院,学业优秀而志存高远。毕业分配时,他头一个晃着拳头要求到新疆, 到新疆最艰苦的地方去。于是,他像一块击溅在水面上的片石,而新疆,而分区,而团部,而山上,最后定点在野马泉。相传,野马泉早年无泉,荒草如铁。成群野马云游到此,干渴难耐,以蹄刨地,嘶鸣不已,不料蹄下却涌出水来。之后,泉是一眼一眼地涌出来,野马却是一匹一匹地少下去。终于有一日,野马家族对这比做绝育手术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台湾当局为实现其“以武拒统”的迷梦,大肆购买“洋武器”,不断扩充其武器库,将台湾岛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火药桶”。然而,只要认真分析,人们就不难发现,不管台湾当局怎样削尖脑袋、绞尽脑汁拼凑“军事实力”,都不可能阻挡海峡两岸走  相似文献   

11.
品茗     
记得小时候,偶尔也会学大人的样子喝喝茶。但真正体会茶之妙,始于高考总复习时。 那时同学比着熬夜,我也不甘人后。只是每到深夜不免犯困,又没有“头悬梁、锥刺股”的勇气,听说浓茶能提神,于是让妈妈买来铁观音,头昏眼涩时浓浓地沏上,三两分钟后闭上眼睛凑近杯口,只觉得醇香扑鼻,精神一爽;再喝上一口,顿觉睡意全消,下笔如有神助(也许有些心理作用)。从此奉浓茶为提神宝物。可惜好景不长,不久就产生了“抗茶性”,醒脑效果大为下降,不过大学倒是考上了。 工作以后,闲暇之际手持闲书,伴一杯香茗,是我最乐意做的事。此时有…  相似文献   

12.
“有女不嫁恰德村,一水三用真气人,抱着金碗讨饭吃,无水日子过不成。”这首民谣是10年前笔者随人武部政委在该村抓“青年民兵之家”建设时,听到的当地人自编的顺口溜。星移斗转,恰德村10年来,在村党支部书记、民兵教导员胡长聪的带领下,如今旧貌变新颜,呈现出“山顶绿色银行,山腰花果飘香,平坝烟茂粮丰,家家六畜兴旺”的美好景象。恰德村位于云南宣威市东面的崇山峻岭之中。它穷,就穷在水。没有水束缚了生产的发展。从80年代开始,胡长聪就带领民兵群众大干水利建设。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泰州市政府副秘书长、信访局长张云泉,在一次座谈会上真诚地说:“我明年就60岁了,但无论是从精力还是相貌上看,很多人说我只有40多岁,问我有什么养生之道。我说我的养生之道只有一条,那就是‘问心无愧’,对党问心无愧,对人民问心无愧。”张云泉“问心无愧”的“养生之道”,很值得我们学习。问心无愧,其实质就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寂寞了千年的皂角泉终于被一双神奇的手牵到了陕西省富平县的北峪村,流进了老百姓的心窝窝。盼水盼了不知多少辈子的北峪村人用双手捧着一碗碗甘甜的泉水,献给前来参加陕西省军区“一部一村”扶贫现场会的军地领导。一位70多岁的老大娘不停地念叨着:“要不是王政委,俺们做梦也不敢想能喝上自来水。” 老人说的王政委,不是别人,而是富平县人武部政委王再海。  相似文献   

15.
古时候有两个国家经常发生战争,由于双方军队实力相当,很多年都没有办法征服对方。两个国王同时想到要想在战斗中取胜必须要有优良的坐骑,于是都张贴了悬赏公告,征集千里马。有个人牵着一匹马来到第一个国家,对国王说:"我这匹马是五百里马,但我可以把它训练成千里马。"国王大怒,说他要的是千里马而不是什么五百里马,并将他赶了出去。这人又来到第二个国家,对国王说了同样的话,国王大喜,重赏了他,并赐封官职,让他专司养马,这人悟性极高,又挑中了很多好马,不但培养了一些千里  相似文献   

16.
在世界军事变革浪潮中,日本也在悄悄实现包括军事力量性质和军事能力的转型。11月2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富士山电视台公开表示要修改宪法第九条,并要为自卫队“正名”,使自卫队成为“名符其实的军队”。其实早在5月20日,小泉就在日本参议院有事法制委员会上答辩时表达过类似观点。他说:“如果日本采取非武装中立的国策,不拥有军队,那么一旦遭受到侵略,由谁来保卫国家?既没有经过训练,也没有武装的公民能战斗吗?这是不负责的政治”。透过小泉的话语,人们会惊讶地发现,近年来日本通过宣扬“多重威胁”论,不断扩充军事力量,已经突破“专守防…  相似文献   

17.
“饮”与“喝”二字,从现代汉语上说,众所周知,是同义词。“饮”就是“喝”;“喝”就是“饮”。可是,究其本义,它们之间没有丝毫相同之处。为了弄清楚这两个字的古今变化,及其古今具体用法.现分别作如下阐述。  相似文献   

18.
位于陕西省延安市以东15公里的宝塔区李渠镇的中庄小流域确实变了,以前是“山上草木稀少,群众吃水、行路困难,山下没有良田,致富没有产业”。如今,山变绿了,山涧流出清澈的泉水;一条长7公里的路,前接210国道,后连张庄村后沟蓄水窖,过去乘车走完全程要一个小时,现在有了柏油路只需15分钟:沿山脚修建的大棚整齐划一,人们的穿着也跟着“洋气”了。一句话形容就是“山上有良田,山腰缠果带,山下有产业。”  相似文献   

19.
自发动阿富汗战争以来,美军就开始了以阿富汗为中心,在阿富汗和其周边中亚国家设立军事基地的活动。通过延伸目光不难发现,美国在中亚地区的渗透已远非人们看到的“反恐”那样子简单,这些扩张和渗透除了逼近俄罗斯南部的软肋之外,还不断向中国西部进抵。尤其是美军在中亚地区的三个空军基地,更是将中国西部许多地区纳入到了自己的作战半径之内。  相似文献   

20.
在 人们的印象中 ,西方殖民者都是靠明火执仗 ,强取豪夺来占领殖民地。但是 ,在殖民初期 ,他们也耍过先“礼”后兵的把戏。 16世纪 ,西班牙人来到菲律宾 ,他们送给吕宋国王厚礼 ,要求得到一张牛皮大的地方 ,国王不察 ,痛快地答应了。于是 ,西班牙人把一张牛皮剪成极细的皮条 ,连接起来 ,围进了不小的一块土地。站稳脚跟后 ,终于“杀其王 ,逐其民入山” ,把菲律宾变成了殖民地。此事见于明人张燮的《东西洋考》 ,《明史·吕宋传》也有记载。无独有偶 ,根据清人余文仪的《台湾府志》 ,荷兰人侵入我国台湾 ,也是用的这个手段。他们慌称“得一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