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醒世恒言》载,官吏薛某于梦中化为鲤鱼,跃入湖中,恰遇渔夫垂钓,明知饵在钩上,吞之必出大祸,但犹豫再三,终于耐不住饵香扑鼻,张口咬钩被钓,上钩后犹自嘲:“眼里识得破,肚里忍不过.”  相似文献   

2.
冯梦龙《醒世恒言》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录事薛某,高烧中梦见自己变为一条金色鲤鱼,几天不曾觅食,肚中甚是饥饿。此时,正遇一渔夫垂钓。他明知钓饵里有钩子,但终因难耐饵香的诱惑,张嘴吞饵,遂成渔夫钓物。之后作者点评说:薛录事被钓,皆因“眼里识得破,肚里忍不过”。  相似文献   

3.
品味“傻”     
以前看过一则小故事。说的是美国有一位总统叫威廉·享利·哈里逊 ,小时候是个既文静又怕羞的孩子 ,人们都把他看做傻瓜。他们常把一枚5分的硬币和一枚 1角的硬币扔到他面前 ,让他任意捡一个。威廉总是捡5分的 ,于是大家都嘲笑他 ,也在不断证明他傻。直到有一天 ,一位老妇人问他 :“威廉 ,难道你不知道 1角比 5分值钱吗 ?”“当然知道 ,不过 ,如果我捡了那个 1角的 ,恐怕他们就再也没有兴趣扔钱给我了。”看完这个故事 ,当时愣了好一会 ,继而莞尔一笑。这是小孩子的智慧 ,用中国话讲叫“大智若愚”。就是这个小孩子最后成为了总统 ,不知给他…  相似文献   

4.
沈空高炮某旅油机员赵小辉班长最近又结结实实地火了一把,成了全旅的名人,人送绰号"油机大拿"。轰隆、轰隆、轰隆,油机竟然三次打不着火,难道……胸中的一股急火猛地涌上胸口,汗水顿时浸湿了赵小辉后背,因为他知道再过一会儿火炮将与雷达联动,万一这关键时刻油机趴窝怎么办?他不敢也没有时间再继续想下去,脑子里如快进电影一般闪现的是油机不发火的几个原因。  相似文献   

5.
2008年3月1日,双休日。他又一次走进那个让他再熟悉不过的院子。他,自己也不知道这是第多少次来这里了。只知道当兵15年,有14年的节假日大部分都是在这里度过的。只知道他每次到来,老人们脸上溢满了舒心的笑容,孩子们欢呼雀跃。只知道每次来到这里都能找到久违的亲情,都能演绎出一幅“军民一家亲”的动人画面。  相似文献   

6.
怎么样,这个猴哥够传奇吧?说了这么多还不知道他的真名呢,他就是总后武汉后方基地驻晋某油料仓库第二保管队代理排长侯顺利!"猴哥"姓侯,上士一名,称谓何来?原因有三。其一:"猴哥"服役在太行山深处的一个名叫"老翁沟"的深山沟里,一待就是11年,经历了6任队长,更有数不清的老兵由他亲自送上了火车,论资历,他最老,谈年龄,他最大。其二:"猴哥"好动,体态也和西游记里的某位多事主略有几分神似,攀山爬树,  相似文献   

7.
说“忍让”     
“忍”指的是忍耐、忍受,自古就有“君子忍人所不能忍”之雅量;“让”指的是谦让、礼让,“孔融四岁让梨”的故事广为传颂。“忍让”则是“忍”和“让”的完美结合,是修身养性的要旨,成就大业的利器,也是部队和谐团结的祥瑞,值得大力提倡。我们之所以要提倡忍让,是因为忍让是一种高尚的美德。大千世界,纷繁复杂,芸芸众生,迥然各异。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生活在社会中,不可能是孤立的。就连那漂泊在孤岛上的鲁滨逊,不也有一个土人“星期五”做朋友吗?可见,人与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相互联系,而个性又千差万别。联系和差别都蕴藏着矛盾。“舌…  相似文献   

8.
我们祖先留下的有些"名言"实在害人不浅,比如:"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水清了,鱼儿才欢,把鱼放在没有微生物的所谓"纯净水"里,当然活不成;但是,这就能证明只有在污泥浊水中,鱼才能生活得有滋有味吗?"至察"是"极其明察"的意思,人极其明察,必定会寂坐如枯僧,没有"徒众"跟从?不见得。北魏孝文帝在495年下令禁止鲜卑族穿胡服,一天,在洛阳街上,他发现在一辆车里,坐着一个仍旧穿着紧身小袖的鲜卑服装的妇女,大为光火。孝文帝后来在朝廷上公开责备负责此事的大臣元澄,元澄不以为然,辩解道:"不改变打扮的,只是个别人。"孝文帝反问"难道要所有的人都不改变打扮,才算督察不严吗?"他对国事如此认真,极其明察,却并没有众叛亲离,不是国泰民安时和岁丰吗?后人都认为他是南北朝难得的好皇帝。"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名言"现在被有些人运用得非常纯熟,以致一些执法者、管理者即使知  相似文献   

9.
"重点大学"、"准军官"赋予他们特殊的荣耀,地方大学的半军事化管理给他们披上一层神秘面纱——国防生——为国防而生眼看着身边一名又一名同学离去,南京大学国防生李千却仍在学校焦急地等待一纸分配命令。去哪里?不知道;干什么?不知道。与其他同学相比,他未来的工作无形却又有形:一名基层军官。  相似文献   

10.
孙志友 《政工学刊》2004,(10):24-24
《史记·陈丞相世家》中记载,一次,汉文帝问当时的右丞相周勃“全国一年的刑狱有多少?”周勃说不知道,问他“全国一年的钱粮收入支出有多少?”周勃也说不知道,显得很窘迫。汉文帝又问当时的左丞相陈平,陈平回答说:“自有主者。”汉文帝问:“主者何人?”陈平说:“问刑狱有廷尉(管理刑狱的官员)负  相似文献   

11.
应该说,“忍”和”怒”都是一种美德。对于解决因为个人恩怨等非原则的小事而引起的矛盾纠纷,忍常常是一剂药方,而对原则问题表明自己的严肃的政治态度,有时也需要怒。 谁都知道,家庭需要温馨,邻里需要和睦,社会需要安定,人与人之间需要宽松,没有当忍则忍、当怒则怒的良好风尚,社会就难以安稳。然而,在我们身边偏偏生出许多忍怒失常的可笑可悲可恶的行为。报载,一位领导干  相似文献   

12.
现实生活中,个别党员干部尽管识得破灯红酒绿的危害,却还是抵不过感官刺激的诱惑,趋之若鹜;尽管识得破送礼行贿的图谋,却还是抵不过浮财外快的羁绊,照收不误;尽管识得破贪慕虚名的风险,却还是抵不过出名挂号的冲动,急功近利。凡此种种,固然暴露出组织管理监督存在的短板,但更反映出某些党员拒腐防变、自我把持能力的欠缺,或者说是定力不够。对党员干部来讲,定力是一以贯之的信念坚守、意志坚忍和操守坚持。那么,党员干部的定力从何而来呢?定力需要忠贞信仰砥砺。面对诱惑,  相似文献   

13.
1,大家好,我是咱们的"老战友"了,但是你知道我是怎么来到你们身边的吗?别着急,我这就告诉你。快看,现在的我被"大卸八块",说是要进行分解静态检测,进行各项指标测试,虽然很疼,不过为了和你们在一起,我忍了!2,这是我进入试验中心的第一次射击,目的是为了看一下我的初速如何?射击时的情况怎么样?是否能满足战术技术指标要求?这整个过程被他们称作"动态测试",可我却一动都不能动,真是够悲催!  相似文献   

14.
张扬  张振宇 《政工学刊》2009,(11):38-38
《醒世恒言》载:录事薛某梦见自己化为鲤鱼,遇一老者垂钓。终因难耐饵之诱惑,为老者钓上。冯梦龙点评说,薛录事被钓皆因“眼里识得破,肚里忍不过”的贪婪所致。《菜根谭》的作者洪应明也曾说过,贪得无厌的人,身上富有了,但内心却一贫如洗;知足的人,身上虽然贫穷,但内心却很知足。人只要有一点贪婪私利,就会销蚀刚强变为软弱.阻塞智慧变得昏聩,败坏一生的品行。白居易亦有“勿言舍宅小。不过寝一室;何用鞍马多,不能骑两匹”的警世传言。由此可见,知足不贪,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才是人生的真谛。  相似文献   

15.
训练结束后,学员队组织了一次教官民主评议,老万的最终成绩是优,那些女文职们给他的评语是"胆大心细万人迷"。看过电影《刀客外传》的人肯定对其中"美得很"那句台词印象深刻,要知道这可是正宗的西北方言。问我是怎么知道的,呵呵,那是因为我身边就有一个整天把它挂在嘴边的西北汉子,他叫万建云,又称"万人迷"。不过,此"万人迷"非彼"万人迷",不信听听这个故事。  相似文献   

16.
日前,《上海家庭报》刊登了一篇《名士婚姻观》的文章,讲述了张中行先生为代表的一些名士的婚姻观。张中行将婚姻分成四个层次:可意、可过、可忍、不可忍。他说自己的婚姻属于“可过”,即“吃饭不知饥饱,老妻不给盛饭,必是饱了;穿衣不知冷暖,老妻不让添衣,必是暖了”。一对琴瑟和谐的“老来伴”形象跃入眼前。  相似文献   

17.
笔者下基层时认识了一位连队文书。最近,他来电话说是主动要求到战斗班“锻炼”了。这位战士不仅懂点“琴棋书画”、板报出得好,而且上面要点材料、战友立功受奖的事迹也大都由他执笔。干得挺好的为何“辞职”呢?在我反复询问下他才道出实情:连队干部时常让他买点日用品、买包烟什么的,却又常忘付钱,自己又不好开口要,实在垫不起,只好“辞职”。据了解,在基层类似现象不为鲜见,不仅干部中有之,班长、骨干中也为数不少。为何一些干部、骨干如此“健忘”呢?细细想来,缘由并不复杂:因为工作繁忙,百忙之中真就给忘掉了,此其一;因为钱数不多,三元…  相似文献   

18.
古人诲人,常用一个“忍”字,百忍为金。但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刀子都插在心上了,要忍住,是一件简单的事么?现实生活中,也常常看到一些忍受不住的人和事。当今,商海泛舟的沉浮,人际关系的复杂,劳作奔波的辛苦,生活享乐的诱惑,常令许多人躁动不安。一些人抵挡不住外界嘈杂环境的影响,非份之心蠢蠢欲动:大事做不了,小事又不想做,甚至见异思迁,见利忘义;性情烦躁,不安于现状,想专心致志地工作,但又摆脱不了缠身琐事,想追求一份安宁,但又无法避开无谓纷  相似文献   

19.
蔡小俊 《政工学刊》2001,(10):47-47
王江艳,水灵的四川辣妹子。她 个子高高的,脸瘦瘦的,眼睛大大的,是9249 3部队惟一的女连长。1998年,她任男女混编的通信二连连长,连续两年带出“标兵单位” ,被评为优秀基层主官。走近王江艳,我们发现:她是一个真正忠于职守、廉洁自律、肯干 爱干的连长,对连队有一种死心塌地的痴迷。父母解读不了的怪女儿在父母的眼里,女儿一当兵就变了。一向乖巧听话的她老是和家里对着 干,不听劝 、自以为是。哥哥、姐姐、弟弟分别在检察院、建委、税务局工作,难道她不知道在大家眼 里自己这个“部队干部”是最差的吗?为此,她姐姐受委派先…  相似文献   

20.
北宋时期,博州有位州官,为人极其廉洁。一天晚上,有人从京城送来一封上司的来信。他猜想这一定是朝中有什么重要指示,马上命令公差点上蜡烛阅读、谁知读了一半,他又命令差人把官家的蜡烛吹灭,把自己买来的蜡烛点上。继续往下看。公差仍很纳闷,难道官家买的蜡烛不及他自己出钱买的亮吗?后来才知道,那封信里有一小半是关于他留在京城家属的情况,他认为这是私事,不能点官家的蜡烛。为了半封家书,竟然换烛再读,这在许多人眼里看来好像有几分“迂腐”。别说是用官烛看半封信,就是一封信、十封信。百封信,也不会有人去“斤斤计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