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情带兵,是通过工作中的帮助、生活上的体贴、精神上的安慰等真情交流,使战士在思想上感到温暖、情绪上受到感化,进而乐于尊重领导,服从管理。但也有个别干部的带兵之情,却影响和伤害了官兵之间的纯洁感情。“埋头只为桑梓事”的狭隘之情。有的干部片面地把“以情带兵”理解为多给些补助,多发点钱物,用小恩小惠的给予代替正确的精神灌输,而忽略了战士精神上的需求,导致“以情带兵”在低层次上徘徊。作为新时期的带兵干部,以情带兵,不仅要在生活上体贴,更要在政治上关心;不仅要尊重战士正当的物质需要,更要做好思想引导工作,把解决思想问题…  相似文献   

2.
王析 《政工学刊》2015,(1):48-49
新学员从校门人营门,给部队建设注入新的血液,但经过一段时间后,一些新学员的工作状态不是令人满意,主要是书生气太浓,缺少一种兵的味道。工作上,太过于浮躁,沉不下去做细致的工作;生活上,与战士走不到一起,玩不到一块;学习上,自以为是,总感觉到自己懂很多。面对这些情况,学员们如何才能走好基层之路,沉下心来,融入官兵,用积极的心态在丰富多彩的基层生活实践中锤炼成长?  相似文献   

3.
有的同志认为“带兵关键要靠政策制度,待遇上不来,思想工作再做也没用”;有的感到“兵员成分太复杂,对有的人思想工作不起什么作用”;还有的觉得“社会越来越复杂,思想工作没法做”。笔者认为解决这些模糊认识,需要在三个方面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一)正确认识思...  相似文献   

4.
战士不愿把心里话告诉干部,这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近年来,由于各种媒体对“隐私权”过分炒作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战士思想日趋活跃,“战士不愿说心里话”这样一个问题日益突出。这个问题的原因在哪里呢?就在于官兵之间缺乏信任感,而之所以缺乏信任感既有带兵干部的原因,又有战士的原因。首先从带兵干部来看,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思想认识不到位。有的干部只是把战士当做工作对象,而不是以人为本、视对方为平等的人。新时期战士有许多特点,他们求知、求实、求美、求乐,思想敏锐,有上进心,遇事爱发表议论、提个意见,有…  相似文献   

5.
带兵·带心     
“现在的兵越来越不好带了 !”这是不少基层带兵人的感叹。古人云 :“为将之道 ,必先治其心 ,治心才能促行。”如果带兵人仅靠一时“虎气”来带兵 ,虽然能“镇人”一阵 ,却不能让人“受用”一辈子。治心才是带兵之法 ,管兵之术。带兵人带兵的关键是要带好“心” ,也贵在带好“心” ,只有把战士的“心”带住了 ,才能把战士凝聚起来 ,才能“打得赢”和“不变质”。那么 ,带兵者如何才能带好“心”呢 ?深入兵中知兵心。知兵是带好兵的基础和前提。要了解兵心 ,带兵人就必须放下架子 ,深入兵中和兵打成一片 ,与兵同吃 ,同住 ,同劳动 ,同训练 ,同…  相似文献   

6.
赵亚平时常说:“打铁先得自身硬呀!我当旅长不亲自指挥,不搞难题攻关,如何指导官兵训练,谈什么‘打赢’?今后如何带兵?不下点苦功夫咋行?”  相似文献   

7.
连日来,福建省三明军分区把“当兵打仗、练兵打仗、带兵打仗”作为训练的重点来抓,锤炼打赢本领,掀起了岗位练兵热潮。  相似文献   

8.
带兵工作千头万绪,内容十分丰富,涉及面非常广泛,应紧紧抓住三个环节:一、千军万马抓主官一提到带兵,有的同志认为带兵就是军官教育、管理和带领士兵,这是狭义上的带兵。从广义上讲,带兵就是各级指挥员、领导干部教育、管理和带领部属和部队。带好一支部队,关键是领导班子,在领导班子中关键又在军政主官。军政主官是部队带兵工作以及各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其政治水平、思想作风、精神状态、军事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的状况,对一个单位的带兵工作和各项建设影响很大。因此,我们做好带兵工作,首先要做好带兵人的工作,“千军万马抓主官”。那…  相似文献   

9.
李亮  孙祥敏 《政工学刊》2006,(10):40-40
在基层有的带兵人这样抱怨:“现在的兵真是说不得、批不得,带兵真是太难了。”为什么有这种反映呢?笔者认为有的战士之所以“说不得、批不得”,处罚达不到目的,固然与战士自身原因有关系,但带兵人在实施处罚过程中所忽视的问题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有的不讲原则,对战士不能一视同仁;有的方法不当,使用“土政策”、“潜规则”;有的用语不文明,随意侮辱战士;更有甚者对战士动辄打骂体罚,不择手段。试想战士在这样的环境当中,时间一长,怎能不产生抵触情绪?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局面的出现,有不少是带兵人的“盲点”…  相似文献   

10.
“现在的兵越来越不好带了!”这是不少基层带兵人的感叹。古人云:“为将之道,必先治其心,治心才能促行。”如果带兵人仅靠一时“虎气”来带兵,虽然能“镇人”一阵,却不能让人“受用”一辈子。治心才是带兵之法,管兵之术,带兵人带兵的关键是要带好“心”,也贵在带好“心”,只有把战士的“心”带住了,才能把战士凝聚起来,才能“打得赢”和“不变质”。那么,带兵者如何才能带好“心”呢?  相似文献   

11.
以情带兵“五防”张书伟随着社会环境和兵员成分的变化,带兵工作遇到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带兵人以情带兵要注意防止和克服以下五种现象。一、防止感情转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干部的物质观念在不断增强,考虑家庭和个人的事也越来越多,有的在连队与家庭、战士与亲友...  相似文献   

12.
13岁的年龄意味着什么?嫩稚年少,还没有成熟。这是人,更何况一个新型的兵种。集团军航空兵从13年前开始组建到现在,“长”成什么样子?有什么作用?许多人非常关心。带着这些问号,我们走进北京军区的这支部队,掀开了这个陆军“骄子”神秘的面纱。 大练兵精彩回放 恐怕在中国本土,还从来没有出现过如下激动人心的场面,我们可能只是在反映世界上几次现代战争的拷贝中,见过这些让人激动的画面。 精彩回放一:燕山深处,两架国产直9攻击型直升机正在不足20米的高度贴着地面飞  相似文献   

13.
一、在基层不等于爱基层,要真正爱岗敬业。基层工作既艰巨又光荣,要求基层干部身在基层,心系基层,爱岗敬业。那么怎样才算干一行、爱一行,爱岗敬业呢?有的同志说我在基层干了四五年了,我爱基层。但我认为在基层和爱基层不是一个概念,能在基层干只能说在基层呆得住,但决不能说真正地爱。从调查的情况看,在基层不爱基层的表现主要有:(一)身在心不在,带兵不知兵。“身在曹营心在汉”,人在基层,心想着调机关、上学、读研、转业等。(二)叶公好龙,带兵不爱兵。到基层是为了“镀金”,提升职务。(三)热爱不关爱,带兵不严兵。有心在基层干,有心带好兵…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魅力     
传统是什么?对一个军人来说,传统又能是什么? 与传统意义上的传统相比,军人眼中的传统多了几分凝练和厚重,少了一些媚俗和轻佻;也多了几分温暖和热烈,少了一些冷清和呆板。这也难怪,在军营,传统历来就是和“革命”、“光荣”、“优良”这些词汇联系在一起的,也正是有了这些词汇的点  相似文献   

15.
带兵育人四环节张友山爱兵─-带兵育人的思想基础。带兵育人首先要解决对士兵的根本态度。只有以深厚的兄长情同志爱去对待士兵,带兵育人才有坚实的基础,而只有达到感情上的沟通,思想上的理解,才有认识上的一致和行动上的协调。要做到真心爱兵,必须处理好以士兵为主...  相似文献   

16.
为什么战士生活情绪会时好时坏?为什么战士训练劲头会时冷时热?为什么战士突然像换了个人似的?……面对诸多为什么?作为一名政工干部,究竟应该怎么办?某装甲团一营教导员席汇东针对战士中出现的新问题,常常透过许多个为什么,找出其中的有什么,从而解开战士心中的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他任现职三年来,分别被军区、集团军、师、团表彰为“管理教育先进个人”、“优秀带兵人”、“优秀党委书记”、“优秀共产党员”,先后两次荣立三等功。这些,就是对他解读问号的回报。小王为什么要“打”班长?坦克一连新战士王刚,脑子灵活反应快,遇事总爱发…  相似文献   

17.
一些同志在军分区、人武部工作几年转业后,常会留下这样的感叹:“不是不想干点事,而是环境不饶人!” 在安徽省六安军分区采访,记者没有听到一声叹息。 “不让一个想干事业的人带着遗憾离开岗位,不让一个想混日子的人抱着幻想占着位置。”这是六安军分区党委“一班人”净化干事业环境的“绿色誓言”。  相似文献   

18.
李根成 《政工学刊》2002,(10):34-34
在基层 ,常见一些带兵干部这样说战士 :“让你干啥就干啥 ,问那么多干什么 ?”初听这话 ,以为是部属询问了某些涉密事项 ,做领导的不便公开讲解 ,可事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一些管理中本该让战士清楚和明白的道理 ,或三言两语搪塞过去 ,或只字不提 ,让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据了解 ,这种管理中重“管”轻“理”的现象在不少基层部队都普遍存在。究其原因 ,主要是一些带兵干部在管理过程中 ,误把管理当管制 ,认为抓基层就是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别的不用讲那么多。于是 ,便出现了管理中的重“管”轻“理”现象。一是只“管”不“理”。只要求战…  相似文献   

19.
我连最近搞了一次检查性集合,从通知下达到集合完毕,历时五天,却仍有20%的预备役军人未到。分析原因,主要有如下三点:一是有的单位生产忙不肯放人;二是有的预备役军人长期出差在外,或因正在上班没能及时接到通知;三是生产人员离开岗位所要办理的手续复杂,分队下达集合通知后,各厂武装部首先必须向工厂主管领导请示汇报,征得领导同意后,再与各车间协商,然后再办理抽人手续,分头通知,每一关都要“研究”、“讨论”、“考虑”,延宕时间。  相似文献   

20.
刘丰 《政工学刊》2011,(3):47-47
常听到“某某干部带兵有魄力”。带兵有魄力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性格粗犷,喜欢吆三喝四,也就是常说的“咋呼”。这种“魄力”是外在的,一时能镇住战士,但不能长久。另一种是素质全面,说话办事利索,管理科学大胆,战士信服。这是魄力是内在的,是我们基层干部必须具备的。这种带兵魄力源之于“四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