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2018年6月,美国卫星工业协会(SIA)发布《2018年卫星产业状况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卫星产业收入持续增长,达到2686亿美元。其中,卫星应用继续占据卫星产业主导地位,有力牵引了整个卫星产业发展。从产业结构来看,卫星产业由卫星制造、卫星发射服务、卫星运营服务和地面设备等四个环节构成。这四个环节自上而下,基于卫星系统和卫星技术,将各类信息产品与服务分发至各级用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度《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5月17日在京发布。白皮书显示,2016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2118亿元,较2015年增长22.06%。其中,与卫星导航技术直接相关的芯片、算法、导航数据、终端设备等产业的核心产值808亿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对核心产值的贡献率已达到70%,在国内行业市场和特殊市场中,北斗兼容应用已经成为主流方案。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领域企事业单位数量在1.4  相似文献   

3.
正卫星产业主要包括指空间基础设施和卫星应用产业,前者是卫星产业链的上游和中游,即卫星制造及其卫星应用地面设备制造和运营服务,后者则是卫星产业链下游,即卫星应用相关的各类技术、产品、服务及产业等。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在全球遥感卫星和导航卫星领域已具备全球服务能力,通信卫星建设也已大规模开始。面对全球航天产业格局的新形势,加快我国国产卫星产业的市场化发展重要性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4.
经过40年多的建设,美国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发展相对完善成熟,其导航科技政策也业已成型,其中重要标志之一就是美国法典中形成了一系列相关法案。这为GPS技术创新和整个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我国北斗导航产业蓬勃发展,但相关科技政策的制定并没有跟上产业发展的步伐,相对滞后,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法律来对整个产业进行指导和规范。通过研究美国法典中有关GPS的法律条文,借鉴美国的政策经验,并结合我国发展实际,从推动技术发展与创新、统筹国家安全与经济利益、扩大和推广应用等方面对我国卫星导航产业的政策制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卫星应用产业是国家战略性高技术产业,为大力推动卫星的应用,国家出台了《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关于促进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卫星应用市场规模近年来稳步提升,并逐步向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卫星应用总体部成立于2018年12月10日,隶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是集团公司卫星应用业务的抓总单位。卫星应用总体部依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优势资源,瞄准卫星应用增量市场,创新商业模式,打造区别于其他竞争对手的核心竞争优势,为各类用户提供天地一体化卫星综合信息服务系统解决方案,牵引带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和我国卫星应用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发挥航天技术及其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带动作用方面,航天科技集团在今后10年的目标是:——建立长期稳定运行的卫星对地观测体系。以气象卫星系列、资源卫星系列、海洋卫星系列和环境与灾害监测小卫星群组成长期稳定运行的卫星对地观测体系,实现对中国及周边地区甚至全球的陆地、大气、海洋的立体观测和动态监测。——建立自主经营的卫星广播通信系统。积极支持商用广播通信卫星的发展,开发长寿命、高可靠的大容量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和电视直播卫星,初步建成中国卫星通信产业。——建立自主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初步建成中国的卫星导…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显著,国家之间的竞争已变成包括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在内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作为高新技术之一的卫星技术是反映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卫星产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它的壮大发展使国家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在卫星产业中,卫星导航产业是朝阳产业,它是改造传统产业的利器,是促进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向服务型转型的重要途径;它依托移动通信、汽车制造和互联网等大产业,会促进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现今,卫星导航产业已成为继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之后,全球信息产业第三个重要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9.
<正>高分专项用于加快中国的空间信息与应用技术发展,通过建设一个高分辨率的对地观测系统,一方面满足国民经济建设与国家安全的需要,另一方面提高中国遥感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近年来,随着"高分一号"、"高分二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和广泛应用,中国迈向"感知"大国,遥感应用步入了"黄金期",遥感技术在中国国土监测、环境监测、交通等各行业都有应用,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遥感卫星系用作外层空间遥感平台的人造卫星。遥感卫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覆盖整个地球或指定的任何区域,当沿地球同步轨道运行时,它能连续对地球表面某指定地域进行遥感。所有的遥感卫星都需要有遥感卫星地面站,卫星获得的  相似文献   

10.
自1970年4月起,至2000年12月止,中国已研制发射实践系列科学技术试验卫星、返回式遥感卫星、东方红系列通信卫星、风云系列气象卫星、资源系列卫星、北斗导航试验卫星等各种卫星。通过这些卫星的研制发射,中国不仅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而且在几个重要的卫星领域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相似文献   

11.
以色列是中东地区的弹丸小国,但却是世界上知名度很高的国家,被誉为世界上最小的“超级大国”。几十年来,扑朔迷离、战火不断的中东造就了以色列这个地区“军事强国”,也激活了它的国防产业。目前在整个中东地区,以色列国防产业首屈一指,  相似文献   

12.
美国空军在2010年中发射了第一颗新一代的全球定位系统卫星,但这次发射比计划推迟了几年。2009年的一份政府研究报告警告说.原来的全球定位系统卫星已经老化,可能会在2010年晚些时候开始失效。  相似文献   

13.
<正>出于国家安全战略考虑,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系统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进程较快,属"后起之秀"。自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提供亚太区域服务以来,其产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并逐步迎来黄金期,将撬动我国卫星导航产业的大发展,预计包括卫星通信、导航、智能位置服务等在内的相关产业都会迎来"井喷式"发展,推进北斗应用产业发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正>航天行云科技有限公司是由中国航天三江集团有限公司控股,于2017年12月26日在武汉注册成立的商业航天高新技术企业,注册资本3亿元人民币。公司以天基物联网信息服务商、商业航天产业创新平台和卫星新型应用孵化器为经营定位,以引领卫星应用产业发展和建设国际知名宇航企业为发展愿景。  相似文献   

15.
特别提示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创建于1967年。40年来,从卫星的测量到圆满完成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回收,从距地球36000公里的赤道上空实现卫星同步定点到确保6次神舟飞船的回收搜救,从具有中国特色的多星管理到成功抢救故障卫星,这个中心作为我国航天测控事业的发祥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先后实现了我国航天测控五大跨越。飞向太空: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所属地面观测系统对卫星进行跟踪测量,适时作出卫星经过世界244个城市上空的可观测预报,我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发射和测控人造卫星的国家。返回地面:1975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各测控站精确测量控制下,卫星运行三天后准确返回到国内预定回收区,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该中心迄今已圆满完成中国发射的24颗返回式卫星的测控与回收任务。同步定点:1984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成功将卫星定点于东经一百二十五度赤道上空,标志着我国航天测控技术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飞船圆收:1999年至2005年,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圆满完成六次"神舟"飞船测控回收任务,其中,"神舟"五号创造出飞船实际落点与计算落点仅差一点一公里、搜救人员三十秒赶到着陆现场的航天奇迹,"神舟"六号预报落点与实际落点误差只有280米。多星管理:为满足我国航天事业发展需求,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不断提高综合测控能力,实现执行实时测控任务由原来几年一次或一年几次到现在一年十几次,卫星长期管理任务由原来几颗到现在几十颗的转变,综合测控能力实现新的飞跃。  相似文献   

16.
从DSP到SBIRS:美国导弹预警卫星系统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付苏联的战略弹道导弹威胁,美空军干60年代末制定了利用卫星进行导弹预警的“国防支援计划”(DSP)。DSP 卫星是美军战略预警系统中最重要的预警手段,用于提供来袭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和潜射弹道导弹的攻击信息。DSP 卫星预警系统已日益老化DSP 卫星自1970年11月投入使用以来,至今已服役30个春秋。DSP 的整个预警星座由5颗卫星组成,其中3颗为工  相似文献   

17.
2006年9月,日本发射了一颗名为“信息收集卫星”的新型卫星。虽然卫星的名称趋于中性色彩,但实际上它是一颗间谍卫星。耐人寻味的是,除了几个新闻机构以很小篇幅对此予以报道外,大多数媒体对日本成功发射  相似文献   

18.
2006年12月16日,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美国空军"战术卫星-2"(TacSat-2)卫星由"半人马座"(Minotaur)火箭从位于弗吉尼亚海岸的中大西洋商业发射场发射。该卫星由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研制,重369千克,用于战术侦察试验,主要验证把卫星拍摄到的敌方目标图像在几分钟内快速传递给己方战场指挥官的能力,而目前这样的过程通常都需要几小时甚至几天。"快速反应空间"计划过去40多年以来,美国曾耗资近千亿美元研制和发射各种军用卫星。这些卫星无论是在和平时期还是战时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着研制周期长、费用高昂、使用繁琐等不足,而且一旦发射失败或在轨发生故障,导致的  相似文献   

19.
<正>航天行云科技有限公司是由中国航天三江集团有限公司控股,于2017年12月26日在武汉注册成立的商业航天高新技术企业,注册资本3亿元人民币。公司以天基物联网信息服务商、商业航天产业创新平台和卫星新型应用孵化器为经营定位,以引领卫星应用产业发展和建设国际知名宇航企业为发展愿景。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卫星及通信设备的设计、研发、制造、试验、销售、服务;物联网终端的设计、研发、制造、试验、销售、服务;行业应用大数据增值服务。  相似文献   

20.
法国的航天工业正准备向市场推出一系列微型卫星,从2002年开始,他们将完成一个使用寿命为1~3年的卫星计划。 法国国家太空研究中心的工程师们已经开始了这项生产微型卫星的计划,目的是向太空发射如一个人一般大小的航空器,重量最大的120千克。而相比之下,常规卫星的重量可以从500千克到几吨重。 从明年开始,法国人有可能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